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文后1—4题。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文后1—4题。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题型:模拟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文后1—4题。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妄曰:“吾孰与徐公美?”妻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妻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妻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面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历史著作《______________》。“讽”的意思是___________。2. 选出下列加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
A.此所谓战胜朝廷    骈死糟枥之间
B.官妇左右莫私王    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C.时时而进    又何
D.皆美于徐公    是人多以书假余
3.翻译下列句子。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邹忌善于进谏,齐王虚心纳谏。请借用《出师表》中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齐王的行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战国策》    讽谏
2.A
3.能在公共场所议论(我的过错),使我(的耳朵)听到的人,给予下等奖赏。
4.察纳雅言、开张圣听、咨诹善道
举一反三
孙叔敖纳言
题型:浙江省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浙江省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山东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江苏省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堕而折其(     ) 
(2)数月(     ) 
(3)人皆之(     )   
(4)子疑邻(     )
2.选出下列加粗字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A、马无故而入胡∕暮而果大其财      
B、近塞上之人有术者∕择其者而从之    
C、其马胡骏马而归∕必有盗  
D、丁壮者弦而战∕友人惭,下车
3.根据提示列举文中的原句作答。
(1)失马之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得马之祸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跛腿之福是:___________________。 
4.翻译下列句子。
(1)此何遽不为福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这则寓言被后人概括成成语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1)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2)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下列加粗字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A.即诗四句 孤常读
B.立有 遂与外人
C.蒙以军中多务 停数日,去。
D.不可不 不使
2.翻译句子。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个文段都在写人的变化,第(1)段方仲永从“指物作诗立就”最终落得__________(原文),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原文);第(2)段中鲁肃的赞叹从侧面反映出__________,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了__________。
阅读《幼时记趣》,回答1-6题: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朝代)人。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必细察其纹理________
(2)私作群鹤舞空______
(3)喷以烟____________
(4)怡然自得____________
(5)年幼______________
(6)出神______________
3、请从文中找出两个成语
⑴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
4、课文写了许多有趣的事情,请依次概括三件在下面横线上。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常蹲其身,使于台齐,定目细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观蚊如鹤,达到如此高妙的境地,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邹忌修八足有余,而形貌日失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乏美好者,畏我也;客之美好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干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1.联系学过的课文,下列各组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吾与徐公美 为汝多知乎
B.客之美我者,欲有于我也 予尝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C.臣知不如徐公美 今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D.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2.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从文段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请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