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
题型:陕西省月考题难度:来源:
曹刿论战 《左传》 |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词语的含义。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4)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文中刻画人物采用的方法是什么?文中运用的主要写作方法又是什么? 4、曹刿的主要战略思想是什么? (1)战前: (2)战中: 5、曹刿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 |
答案
1、(1)与 (2)鄙陋 (3)丝织品 (4)倒下 2、大小的案件虽不能一一明察,一定以实情判断。(意思对即可) 3、语言描写 议论 4、战前: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战中:齐人三鼓。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夫战,勇气也。 5、有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政治远见表现在战前对可否一战的讨论。军事才能表现在掌握战机,详察敌情,结合课文也可摘取原文相对应语句。 |
举一反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日:“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下面句中的“以”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 |
例句: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A.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B.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C.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A.適戍:强迫去戍边。 B.等死:坐等死亡。 C.指意:意图。 D.惊恐:又惊奇,又害怕。 3.对下列句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 |
①陈胜、吴广乃谋日 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③家祭无忘告乃翁 ④失败乃成功之母 A.①和③相同,②和④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③不同,②和④相同。 D.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4.对下列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 ] |
爱士卒,楚人怜之 吴广以为然 A.(项燕)爱护士兵,楚国人都爱怜他吴广认为陈胜说得对 B.(项燕)爱护士兵,楚国人都爱怜他吴广认为应该这样 C.(项燕)爱护士兵,楚国人都可怜他吴广认为应该这样 D.(项燕)爱护士兵,楚国人都可怜他吴广认为陈胜说得对 5.对文意的叙说,错误的一项是 |
[ ] |
A.朝廷征召穷苦百姓去镇守渔阳,陈胜、吴广都被编在征发的队伍里,因大雨,道路不通,九百人都被滞留在大泽乡,以致不能如期到达渔阳。 B.秦法规定,戍边的人如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一律要砍头。陈胜、吴广都在砍头之列。 C.陈胜认为,秦朝应当继承皇位的是扶苏。但扶苏竟被他弟弟二世***死了。陈胜和吴广商议,决定冒充是扶苏和项燕的部下,带领九百戍边之人起义反秦。 D.为了给起义作舆论准备,陈胜、吴广做了两件事,一是“置书鱼腹”,二是“篝火狐鸣”,结果士卒们在夜里都惊恐害怕,到了天明,人人到处议论,都指指点点地看着陈胜,不敢和他当面交谈。 6.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 |
A.“天下苦秦久矣”道出了起义的深刻历史背景。 B.“今或闻无罪,二世***之”是起义的直接原因。 C.“死国可乎”表现出陈胜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D.这段文字大意应概括为:记叙了陈胜、吴广起义前对形势的分析 |
王积薪闻棋 |
王积薪①棋术功成,自谓天下无敌。将游京师,宿于逆旅。既灭烛,闻主人媪隔壁呼其妇曰:“良宵难遣,可棋一局乎?”妇曰:“诺。”媪曰:“第几道②下子矣。”妇曰:“第几道下子矣。”各言数十。媪曰:“尔败矣。”妇曰:“伏局③。”积薪暗记,明日复其势,意思皆所不及也。 [注释]①王积薪:围棋高手。②道:本文指围棋布子的位置,唐代围棋棋盘纵横各十九道线,双方均在横竖线交叉点布子。这里,婆媳分居两室,都是心中虚设一盘,攻守过程全凭记忆。③伏局:认输。 1.解释下列画线的词。 ①宿于逆旅( ) ②良宵难遣( ) 2.翻译句子:“明日复其势,意思皆所不及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短小精粹,趣中寓理,从王积薪最初“自谓天下无敌”,到自叹棋艺不及媪妇,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准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袆、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缺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解释下列语句中的画线词的意思。 (1)以光先帝遗德 光:__________ (2)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__________ (3)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昭:____________ 2、下列各句中“以”的意义相同的两句 |
[ ] |
① 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③ 先帝不以臣卑鄙 ④ 咨臣以当世之事 ⑤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A.②⑤ B.①⑤ C.①③ D.③⑤ 3、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三条建议,请用四字短语分别概括。并就其中一条建议谈谈今天对我们有何借鉴意义? 建议是: 借鉴意义: |
楚人贻笑① |
楚人贫居,读《淮南方》:得“螳螂伺蝉自鄣②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鄣,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绐③云“不见”。嘿然大喜,赍④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 『注释』①选自三国魏邯郸《笑林》。②鄣(zhāng)屏障。这里引申作“遮挡”。③绐(dài)欺骗。④赍(jī)携带。 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 螳 螂 执 叶 伺 蝉 2、解释下列画线词。 A、楚人贫居 B、得螳螂伺蝉自鄣叶 C、县官受辞 D、放而不治 3、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语,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 ] |
A、螳螂伺蝉自鄣叶,可以隐形 B、经日,乃厌倦不堪 C、赍叶入市,对面取人物 D、县官受辞,自说本末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5、这则笑话对世人作了哪些告诫? |
【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神、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日能,是以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乙】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列画线的词语。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遗 遗: (2)试用于昔日 于: (3)衡于虑 衡: (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 出: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译文: (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译文: 3.从【甲】文看,诸葛亮向刘禅举荐大臣的标准是什么(用原文回答)?由此引出贯穿全篇的用人思想是什么?(用未选部分的原文回答) 答: 4.【乙】文中作者认为国家要想长治久安,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答: 5.【甲】【乙】选段的作者均提出了治国的策略。 【甲】文第一段强调了 【乙】文强调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