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曰:“吾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论语》十则 |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从文中找出三个成语并解释它们的意思。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3)则说明孔子认为能当别人的老师的条件是什么?你如何理解“温故”和“知新”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谈谈第(4)则对你在学习上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8)则中“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句式是__________(A、疑问句 B、祈使句 C、双重否定句),把它改成肯定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面两个问句是_________ __(A、一般疑问句 B、反问句 C、设问句),请你把它们改成肯定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比较一下它们的表达效果哪一个更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9)句仅仅是写自然现象吗?谈谈你对这一句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任重道远: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比喻责任重大。 择善而从:选择其中好的跟着做,指能发现别人的优点并学习这些优点。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给别人。(意思对即可) 2、孔子认为只能记诵一些知识是不能当别人老师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温故”和“知新”并非并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即需要独立思考。(意思对即可) 3、“学”与“思”者不可偏废,“学”是基础,“思”是学习进步的途径。(意思对即可) 4、C 士可以弘毅 B 仁以为己任,重;死而后已,远。反问句的表达效果更强,而且发人深思。 5、不是。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会现象,危难之际方能见真英雄。 |
举一反三
[甲]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丙]孔子观于周庙,有欹①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座②之器。”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欹,中③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欹。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④有满而不覆者哉!” (《韩诗外传》) [注]①欹(qī):倾斜。②宥(yòu)座:座位右边。“宥”通“右”。③中:这里指装水到一半。④恶(wū):哪里,怎么。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诲女知之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问于守庙者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丙文中孔子“恶有满而不覆者哉!”的感叹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几段文字内容都与学习有关,甲文和丙文谈的是学习___________方面的问题;乙文谈的是学习方法的问题。孔子认为学习过程中_______与________应该相结合。 4、思考。 (1)孔子为什么要“使子路取水试之”?请根据文意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这样做有必要吗?请结合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说《论语》中的经典名言都是孔子的语录,你认为这一看法对吗?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天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语。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2)方出神 (3)鞭数十 (4)驱之别院 2.翻译下面句子。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3)蹲其身,使与台齐。 (4)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3.在文中找出跟“秋毫”意思相近和相反的词(各一个)。 4.文中最能概括叙事中心的词是哪一个? 5.为文中的趣事各拟一个标题,每个标题不超过四个字。 6.“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这句话体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你的幼年时代有过这样的体验吗?请略举一例。 |
余闲居,案头瓶花不绝。芸①曰:“子之插花能备风晴雨露,可谓精妙入神。而画中有草虫一法,盍②仿而效之。”余曰:“虫踯躅③不受制,焉能仿效?”芸曰:“有一法,恐作俑④罪过耳。”余曰:“试言之。”曰:“虫死色不变,觅螳螂蝉蝶之属,以针刺死,用细丝扣虫项系草间,整其足,或抱梗,或踏叶,宛然如生,不亦善乎?”余喜,如其法行之,见者无不称绝。选自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注〗①芸:指作者的妻子陈芸。 ②盍:何不。 ③踯躅:徘徊,文中指虫子不停地跳动。 ④作俑:比喻倡导做不好的事。 1.给下列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盍仿而效之 |
[ ] |
A.gài B.hé C.hè (2)虫踯躅不受制 |
[ ] |
A.zhí zhú B.zhì zhú C.zhí shǔ (3)恐作俑罪过耳 |
[ ] |
A.yōng B.yòng C.yǒng 2.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字词。 (1)案头瓶花不绝 (2)觅螳螂蝉蝶之属 (3)如其法行之 (4)不亦善乎 3.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虫踯躅不受制,焉能仿效? (2)或抱梗,或踏叶,宛然如生。 4.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 (1)本文记叙了作者和妻子装饰瓶花之事,表现了夫妻之间的伉俪情深和自得其乐的家庭生活。( ) (2)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作者的妻子向作者介绍画中的草虫技法,作者欣然模仿这种方法做画。( )(3)从文中的叙述与描写可知作者甘愿过一种从事艺术的自由自在的平淡生活而无意涉足官场。( ) |
何晏七岁,明惠若神,魏武奇爱之,因晏在宫内,欲以为子。晏乃画地令方,自处其中。人问其故,答曰:“何氏之庐也。”魏武知之,即遣还。〖注〗魏武:曹操也。 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字。 (1)欲以为子 (2)乃画地令方 (3)即遣还 2.翻译下列句子。 晏乃画地令方,自处其中。 3.这段文字所写之事主要表现了何晏什么特点? |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十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①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②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选出划线词与示例意义完全相同的项 (1)例:下车引之 |
[ ] |
A、引人注目 B、引以为戒 C、引弦而战 D、引狼入室 (2)例:入门不顾 |
[ ] |
A、瞻前顾后 B、顾此失彼 C、左顾右盼 D、顾名思义 2、翻译横线的句子。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元方的言谈举止看,你认为将来元方会成为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你独自在家,你父亲的同事有要事来找他,你会怎么回答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