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
题型:江西省期末题难度:来源: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陆游筑书巢》) 注释: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 1.用“/”给文中外划波浪线句子断句。 间 有 意 欲 起 而 乱 书 围 之 如 积 槁 枝。 2.解释画线的词语。 (1)有仙则名( ) (2)妻子不觌( ) 3.翻译文中括号里的句子。 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 4.用原文句子填空。 甲乙两文中都写到主人的居室,陋室的主人自评“ , 。” 书巢主人的朋友评价“ ”。 5.从上文可看出甲乙两文的主人在性格上有什么相同点? |
答案
1.间 有 意 欲 起/而 乱 书 围 之/ 如 积 槁 枝 2.(1)出名(著名) (2)妻子和儿女(子女) 3.(陆游)就自己笑自己(自我解嘲)说:“这不就是我所说的书窝吗!” 4.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信乎其似巢也 5.都热爱自己的陋室,品德高尚,情趣高雅,与朋友谈笑风生。(答到其中两点即可) |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揖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l.下列画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 |
A.薄暮冥冥 厚此薄彼 B.去国怀乡 去伪存真 C.春和景明 良辰美景 D.宠辱偕忘 白头偕老 2.“览物之情,得兀异乎”中的“之”意为“的”,下面句中画线的“之”字不是“的”的意思的一项是 |
[ ] |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前人之述备矣 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 |
A.文章第一段叙事,目的在于歌颂滕子京的功绩。 B.全文的中心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文章第三、四段的最后一句,描写了登楼者睹物生情悲喜不同的两种心情。 D.与“进亦忧”照应的语句是“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 1、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1)予始四望惨淡 予: (2)泫然不能自已也 已: 2、眼前的景物不同,作者的心情也不同,请根据上面语段加以概括。 (1)风渐劲时: (2)猛风大起时: 3、请用自己的语言描写出“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的景象。 |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画线词。 心乐之 皆若空游无所依 以其境过清 俶尔远逝 2.翻译句子: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②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3.请分别写出划线句中表现游鱼静态和动态的语句。 ①静态: , 。 ②动态: , 。 4.“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 |
阅读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回答问题。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呜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嵫,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饴然不动;徽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请你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画线的词的意思。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2)如鸣佩环,心乐之( ) (3)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 (4)乃记之而去( ) 2.请你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3.本文在写作上最突出的特色,是善于抓住景物的特点生动细致地加以描绘。如第②段对潭水的描写,整段文字没有一个“水”字,但没有一处不在写水。请你分析一下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写出潭水的特点的? 4.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结合写作背景,作简要说明。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