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
题型:专项题难度:来源:
【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 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解释下列画线的词。 (1)晓雾将歇( )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3)怀民亦未寝( )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沉鳞竞跃。 (2)相与步于中庭。 4.填空。 (1)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__________”和 “__________”。乙文写景的名句是“__________”。 (2)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口口之美”,乙文描写了“口口之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__________ ”的语句中。 |
答案
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1)消散 (2)参与,这里指欣赏 (3)睡觉 (4)只是 3.(1)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2)我们一起在庭院中做步。 4.(1)猿鸟乱鸣 沉鳞竞跃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山川 月色(月夜) 热爱自然,沉醉山水(意思对即可)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举一反三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解释下列画线的字词。 (1)年且九十( ) (2)吾与汝毕力平险( ) (3)汝之不惠( ) (4)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 2、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 |
A、于 告之于帝 皆以美于徐公 B、而 而山不加增 默而识之 C、以 以残年余力 不以物喜,不以已 D、之 虽我之死,有子有焉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下列文字常识论述不正确的一组是 |
[ ] |
A、《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 B、《左传》是编年体史书,也叫《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 C、《孟子》是孟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 D、《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4、翻译。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5、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愚公移山得到支持的根据。 |
桃花源记 陶渊明 |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大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词的意思。 (1)阡陌交通( ) (2)欣然规往( ) 2.下列句中画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 |
A、芳草鲜美 陶后鲜有闻 B、悉如外人 悉以咨之 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予作文以记之 D、设酒***鸡作食 食之不能尽其材 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请用简洁的文字补充下面对“渔人”行踪的概括: 发现桃花源→ →做客桃花源→离开桃花源→ 。 5.“桃花源”是作者追求的社会理想,请谈谈你对作者这一社会理想的积极意义的认识。 |
【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滕子京①负大才,为众忌疾,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②(遗留)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文正)患无隙以规③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有在矣。【注释】①[负]依仗。②[贻]遗留。③[规]劝诫。 1、《岳阳楼记》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其中,形容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是 ;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的是 。 2、下面句中画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 ] |
A、或异二者之为 为众忌疾 B、不以物喜 扶苏以数谏故《选自《陈涉世家》》 C、先天下之忧而忧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选自《出师表》) D、子京忽以书抵文正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选自《伤仲永》) 3、翻译下面各句,并将你翻译句子的方法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出来。 句子翻译: (1)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 (2)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 译: 翻译方法归纳: 4、理解填空。 从甲文可以看出,范仲淹具有 品质。从乙文可以看出范仲淹对滕子京的态度是 ,滕子京是一个 的人。 5、九百多年前,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被无数仁人志士奉为座右铭。联系社会生活,谈谈这种思想在今天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
[甲诗]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①,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
【注释】①晴天雨:风吹古木,飒飒作响,像雨声一般,但天空却是晴朗的,所以叫“晴天雨”。 |
[乙文]百丈山记① ◆朱 熹 |
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②而出,投空下数十尺。其沫乃如散珠喷雾日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台当山西南缺,前揖芦山,一峰独秀出;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历历在眼。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叠,不可殚数。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往来,或涌或没,顷刻万变。台东径断,畏险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 【注释】①百丈山:在今福建建阳市东北与今武夷山市交界处,海拔690米。 ②瀵(fèn)涌:水同源分流喷出。 1.请结合你所学过的文言文,解释[甲诗]和[乙文]中词的意思。 就( ) 殚( ) 若( ) 或( ) 2.纵观[甲诗],有人认为是“望”字统领全篇,有人认为是“夕”字统领全篇,你赞同哪种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 3.通读[乙文],说说作者观景的立足点在哪里?作者以立足点为中心,共写了哪几个方位的景物? 4.请用“/”线为下边的句子准确断句。 其沫乃如散珠喷雾日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 5.翻译下边的句子。 台东径断,畏险者或不敢度。 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 6.积累链接:请默写出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颈联。 |
三 峡 郦道元 |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A.至于/夏水襄陵 B.绝/多生怪柏 C.虽/乘奔御风 D.常有高/猿长啸 2.对下面语句中画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A.隐天蔽日(隐瞒) B.良多趣味(确实) C.绝多巘生怪柏(山峰) D.哀转久绝(消失) 3.下列句子中画线的“之”与“春冬之时”中的“之”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 |
A.何陋之有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C.已而之细柳营 D.策之不以其道 4.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A.本文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 B.本文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 C.作者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将静态景物动态化。 D.本文描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 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