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
题型:专项题难度:来源:
(甲)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 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既贵,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①一匹,嫁娶丧葬,皆有赡给。聚族人仅②百口。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③,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选自《渑水燕谈录》卷四) 注释:①缣:细绢。 ②仅:将近。 ③令:善,美好。 1.请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前人之述备矣 (3)范文正公轻财好施 (4)岁衣缣一匹 2.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 ] |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D.以养群从之贫者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4.乙文体现了范仲淹怎样的精神品质?(请用甲文中合适的句子回答) 5.《孟子·梁惠王下》中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请你根据甲乙两文,具体说说你对范仲淹忧乐观的理解和看法。 |
答案
1.(1)通“俱”,全、皆 (2)详尽 (3)轻视、看不起 (4)每年 2.D 3.(1)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2)(范仲淹)的子孙贤明善良,到现在(还)尊奉范仲淹的规矩(做法),不敢废除。 4.先天下之忧而忧(或: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5.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对孟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不受个人荣辱、悲喜的局限,用具体的行动体现忧国忧民的情怀,是难能可贵的。 |
举一反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喻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 ①以头抢地耳 ②皆布衣之士也 ③长跪而谢之曰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3.唐雎以“士之怒”回应秦王的“天子之怒”,这表现了唐雎怎样的精神? |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别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下面各项中画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 |
A.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B.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不言而喻 C.国恒亡 马无故亡而人胡 D.行拂乱其所为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2.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 |
A.困于心衡于虑 B.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C.同舍生皆被绮绣 D.食之不能尽其材 3.翻译下面句子。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选文首先采用了 的论证方法,得出艰难困苦的生活能够使人磨砺成才的结论,然后采用对比论证和类比论证的方法,得出 的论点。 5.在孟子看来,一个国家要避免灭亡的条件是什么? |
《论语》十则 |
(一)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二)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五)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六)于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七)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八)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九)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十) (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 (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___________ (2)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图:___________ (3)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之:___________ (4)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而:____________ 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文中有很多语句都己成为成语,请你写出其中的三个。 4.本文是儒家修身之言,讲的是做人的道理。请任选一则,次谈对你的启示。 |
[甲诗]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①,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
注释:①晴天雨:风吹古木,飒飒作响,像雨声一般,但天空却是晴朗的,所以叫“晴天雨”。 |
[乙文] 百丈山记① ◆朱 熹 |
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②而出,投空下数十尺。其沫乃如散珠喷雾日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台当山西南缺,前揖芦山,一峰独秀出;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历历在眼。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叠,不可殚数。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往来,或涌或没,顷刻万变。台东径断,畏险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 注释:①百丈山:在今福建建阳市东北与今武夷山市交界处,海拔690米。 ②瀵(fèn)涌:水同源分流喷出。 1.[甲诗]中作者观景的时间顺序经历了哪几个过程?请选取诗中的相关词句填写在答案的空格处。 2.请根据[甲诗] “晴天雨”的注释和相关诗句提示,说说“夏夜霜”是什么意思? 3.请结合你所学过的文言文,解释[甲诗]和[乙文]中的词的意思。 就( ) 殚( ) 若( ) 或( ) 4.纵观[甲诗],有人认为是“望”字统领全篇,有人认为是“夕”字统领全篇,你赞同哪种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 5.通读[乙文],说说作者观景的立足点在哪里?作者以立足点为中心,共写了哪几个方位的景物? 6.请用“/”线为下边的句子准确断句。 其 沫 乃 如 散 珠 喷 雾 日 光 烛 之 璀 璨 夺 目 不 可 正 视 7.翻译下边的句子。 台东径断,畏险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 8.积累链接:请默写出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颈联。 |
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玩耍,务令忠厚,毋为刻急①也。平生最不喜笼中养鸟,我图娱悦,彼在囚牢,何情何理,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至于发系蜻蜓,线缚螃蟹,为小儿玩具,不过一时片刻便折拉而死。上帝②亦心心爱念,吾辈竟不能体天之心以为心,万物将何所托命乎?我不在家,儿子便是你管束。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不得以为犹子③而姑纵惜也。家人④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他。凡鱼飧⑤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嬉跳跃。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 何⑥,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 【注释】①刻急:苛刻严峻。②上帝:老天。③犹子:兄弟之子。④家人:仆人。⑤飧(sūn):熟食品。⑥无可如何:无可奈何。 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 (1)务令忠厚 (2)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 (3)若吾儿坐食好物 2、下列句子中画线的“之”的意思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 |
A.岂有不爱之理 B.驱其残忍之性 C.醉翁之意不在酒 D.辍耕之垄上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⑥,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 4、文中作者希望弟弟把儿子教育成怎样的人?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