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王荆公绝句云:“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回?”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为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甲]王荆公绝句云:“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回?”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为“不好”,改为“过”。旋又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 ——选自《容斋续笔》 [乙] 《刘公嘉话》云: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着“推”字,又欲作“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遂并辔而归。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 ——选自《苕溪渔隐丛话》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吴中士人家藏其草 ( ) (2)旋又改为“满” ( ) (3)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 ( ) (4)遂并辔而归 ( ) 2、翻译下列语句。 (1)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 (2)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 3、简答。 (1)“春风又绿江南岸”句中否定“到”、“过”、“入”、“满”,而定为“绿”的原因是什么? (2)韩愈认为“推”“敲”二字,“作敲字佳矣”的理由是什么? 4、我国古代的诗人十分注重炼字,请从你所了解的古诗词中举出一例([甲][乙]两文中所举的例子除外),并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
答案
1、(1)草稿 (2)随即 (3)才 (4)马缰绳 2、(1)一共像这样的改动了十来个字,最后才定为“绿”字。 (2)他们长时间地在一起谈论诗歌,韩愈还和当时身为普通百姓的贾岛结为好友。 3、(1)“绿”字用得极为传神,写活了江南春天的景色,把草木与春风的关系形象、准确地表达出来了。 (2)“敲”字有声,以有声衬无声,更能反衬出深山古寺的万籁俱寂的环境。 4、示例:①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仰望天空,因原野空阔,星星近者高,远者低,就像往下掉的样子,故用 “垂”字;平视前方,因原野空阔,月亮从江边升起,给人的感觉就像从江中升出一般,故用 “涌”字;而“涌”又带有一种强烈的动感,不是从江水中浮起,而是“涌”起,又因诗人抓住了江水澎湃、激荡的特点。②红杏枝头春意闹。读者恍似觉得红杏盛开,枝头蜂蝶云集,熙熙攘攘,齐来闹春,使一幅红杏图春意盎然。(答案不唯一) |
举一反三
阅读下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对上文加线的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 |
A.或者 作法 在先 没有 B.有人 心情 在先 微小 C.或者 作法 在……之前 轻微 D.或许 心情 在……之前 没有 2.从中找出四对反义词。 ① —— ② —— ③ —— ④ —— 3.“微斯人,吾谁与归?”这句的句式特点是 |
[ ] |
A.宾语前置 B.判断句 C.介词结构后置 D.定语后置 4.“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用原文回答) 5. “予尝求古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指的是 |
[ ] |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感极而悲者,喜洋洋者。 6.抒发作者宽大情怀和政治抱负的语句是 |
[ ] |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7. “先天下之忧而忧”一句的正确读法是 |
[ ] |
A.先天下之/忧/而/忧 B.先天下/之/忧而忧 C.先天下/之忧/而忧 D.先/天下之忧/而忧 8.本段文字使用的表达方式是 |
[ ] |
A.记叙 B.议论 C.抒情 |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鱼,溪深而渔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解释划线的词。 伛偻:_____________②错:_____________③颓然:______________ 2.从选文中找出两个成语。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3.文言里的“而”一般起连接作用,通常表示①并列②修饰③顺承④转折关系。请看下面句中的“而”各表示什么关系? ①临溪而渔 “而”表示______________关系。 ②溪深而鱼肥 “而”表示______________关系。 4.这段文字有几层意思?请在原文上用“|”标点层次,并写出各层的层意。(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一段短文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①,常一人居外。及②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③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④,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吕氏春秋·察传》) 注:①溉汲:溉,浇灌;汲,打水。 ②及:等到。 ③国:这里指国都。 ④使:使用。 1.用“ ”画出文中的中心句。 2.解释加粗的四个字。 其: 闻: 于: 之: 3.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是什么句式。 告人曰( ) 闻之于宋君( ) |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 , ,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 ,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选文节选自《 》作者是 。 2.将选文中空缺的文字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其西南诸峰, , ,琅琊也。 若夫 , 。 3.解释句中划线的字。 (1)饮少辄醉 (2)佳木秀而繁阴 4.“而”一般表示四种关系:A 并列 B 承接 C 转折 D 修饰 E 递进。下边各句中“而”字各表示什么关系。 (1)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溪深而鱼肥。 (3)水落而石出。 (4)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5.翻译下列句子。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译文: 。 (2)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译文: 。 6.用简短的话概括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第一段: 。 第二段: 。 7.文段中写景的作用是 |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门,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若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也,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1.解释划线的词。 (1)波色乍明 (2)汗出浃背 (3)呷浪之鱼 (4)夫不能以游堕事 2.下列各组语句中划线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 |
A、游人虽未盛 人虽有百口 B、 麦田浅鬣寸许 杂然相许 C、倩女之缋面 镜之新开 D、余之游将自此始 余人各复延之其家 3.选文第一段写的景物有 。 4.文段中作者直抒自己早春出游时欢快心情的句子是 。 5.翻译下列句子。 (1)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 。 (2)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 6.作者在写景时,用词上处处突出了景物早春时的特征,如写柳条用“将舒未舒”,写麦田用“浅”,请再举二例说明这一特征。 (1) (2) 7.请写一段话,描绘当地初春景物。要抓住初春景物的特点写,并使用比喻的修辞方法。(100字左右)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