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自给自足的人体生物能发电(14分)①随着煤炭、石油等资源的日趋枯竭,环境恶化日趋严重,一些科学家为了开发更多的新能源,已把研究课题转向人类自身的生物能这一

(二)自给自足的人体生物能发电(14分)①随着煤炭、石油等资源的日趋枯竭,环境恶化日趋严重,一些科学家为了开发更多的新能源,已把研究课题转向人类自身的生物能这一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二)自给自足的人体生物能发电(14分)
①随着煤炭、石油等资源的日趋枯竭,环境恶化日趋严重,一些科学家为了开发更多的新能源,已把研究课题转向人类自身的生物能这一领域,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现已初见成效。
②人体中存在着一些化学物质,它们之间在发生反应时会产生化学能量。像新陈代谢过程中,葡萄糖和氧分子的反应就有能量释放出来。若稍加利用,这种能量就可以转化为电能。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开始了人体生物电池的研究。
③据专家介绍,人体生物电池的电极是由两根长2厘米、直径约1/7000纳米的碳纤维制成,在每根碳纤维的外层还涂有一种聚合物,此外还有一种作为催化剂的葡萄糖氧化酶。聚合物的作用是将碳纤维与葡萄糖氧化酶连接成一个电路,而葡萄糖氧化酶则是用来加速葡萄糖与氧分子的化学反应。这种人体生物电池在37℃、pH为7.2的环境下工作,这很接近人体血液的温度和酸碱度。它产生的动力可以驱动一个监控糖尿病的小型传感器。
④人体生物能发电还有其他形式。当一个人坐着或站立时,就会持续产生重力势能。此时,若能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就能将这种能转换成电能。美国有一家公司将发电装置埋在行人拥挤的公共场所,外面是一排踏板。当行人从踏板上走过时,体重压在踏板上,使与踏板相连的摇杆向另一个方向运动,从而带动中心轴旋转,启动与之相连的发电机。
⑤除此以外,人体生物能中的热能也可被利用。人每天都要散发大量的热能,而且是通过辐射传播出去。一般一个50千克重的成年人一昼夜所散发的热量约为2500千卡。利用人体的热能制成的温差电池,可以将人体的热能转换成电能。这种温差电池做得很精致,只要放在衣服口袋里就能工作。它可以起到电源的作用,给助听器、袖珍电视机、微型发电机等供电,可谓是自己发电自己使用。
⑥人体能源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没有污染。如此神奇的能源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充分利用它,便会为我们的社会节约更多的能源,希望这种新型的能源会越来越多地造福于人类。
小题1: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有哪几种形式?(3分)
小题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所指的具体内容。(4分)
①此时,若能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就能将这种能转换成电能。 
②这种能量就可以转化为电能。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开始了人体生物电池的研究。
小题3:第④段划线句子使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小题4:下列判断都是错误的,请指出其错误所在,并简述理由。(4分)
①据专家介绍,人体生物电池的电极是由两根长2厘米、直径1/7000纳米的碳纤维制成,在每根碳纤维的外层还涂有一种聚合物,此外还有一种作为催化剂的葡萄糖氧化酶。
②当一个人坐着或站立时,就会持续产生重力势能。此时,若能采用重力转换器就能将这种能转换成电能。
答案

小题1:利用化学能发电、利用重力势能发电、利用热能发电。(3分)
小题2: ①重力势能(2分)
②人体中存在着一些化学物质,它们之间在发生反应时会产生化学能量,若稍加利用就可以转化为电能的原理。(2分)
小题3:举例子(1分)  通过列举美国一家公司将发电装置埋在行人拥挤的公共场所发电的例子,具体地说明了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就能将重力势能转换成电能。(2分)
小题4:①原文是“长2厘米、直径约1/7000纳米的碳纤维制”,这里省去了“约”,变成了肯定。
②应该是“特制的重力转换器”才能将这种能转换为电能。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二、三段介绍利用化学能发电。四段介绍利用重力势能发电,有明显的语言标志,即“人体生物能发电还有其他形式”。五段介绍利用热能发电,也有明显的语言标志“除此以外,人体生物能中的热能也可被利用”。
点评:看到题目首先在要审题后确定答案范围,提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语段,找到关键语句,然后根据这些语句将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提取出来做答。
小题2:试题分析:这两个词都是代词,代词一般指代其前面的内容。我们找到该句,看其前面便一目了然了。第一个句子出现在四段,“这种”是指重力势能。第二个句子出现在二段,“这种原理”即指其前面的内容。
点评:代词一般指代其前面的内容,做题时,一定在原文中找到原句,然后读其附近,尤其是前面的语句,根据前后内容的联系把正确的答案提取出来。
小题3:试题分析:“美国有一家公司……启动与之相连的发电机。”明显是举了“美国一家公司”的例子,具体地说明了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就能将重力势能转换成电能。
点评:对于说明文的说明方法,首先要知道有哪些,即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其次要知道其特征及作用。在平时的阅读中,我们要不断加强练习。另外,说明方法的作用是由效果的关键词和其内容上的作用两部分组成的。效果关键词如准确、具体、形象生动、条理清晰的说明了等,内容上一般证明的是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之前的句子,而且大多证明本段的中心句。即说明方法及作用的答题是有规律可循的。
小题4:试题分析:找到原文语句,第一个原句在第三段“据专家介绍,人体生物电池的电极是由两根长2厘米、直径约1/7000纳米的碳纤维制成,在每根碳纤维的外层还涂有一种聚合物……”与题目中的句子加以比较,题目中的句子省去了“约”明显有出入。第二个原句在四段,“当一个人坐着或站立时,就会持续产生重力势能。此时,若能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就能将这种能转换成电能”,与题目中的句子比较,我们会发现,题目中的句子少了“特制的”,明显有出入。
点评:找到原文语句,与题目中的句子加以比较,看意思有没有出入,如果一致则表明是正确的,不一致则是错误的。
举一反三
阅读相关选段,完成小题。(12分)
看云识天气(节选)
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日晕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兆。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日华和月华大多产生在高层云的边缘部分。华环由小变大,天气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向阴雨。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说,虹在东方,就有雷雨;虹在西方,就有大雨。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朝霞在西,表明阴雨天气再向我们进袭;晚霞在东,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晕——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
①碧蓝蓝的天空,铺过来一层蚕丝般的云幕,不一会儿,太阳周围现出一道彩色光环。它宛若彩虹,但没有彩虹鲜亮;虹的色彩排列是内紫外红,而它的光环刚好相反,是外紫内红。这就是“晕”,俗称“风圈”。
②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对“晕”进行了观察和记载。远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晕”字出现。到了西周,“晕”便正式作为天象被记录下来。而欧洲人直到 1630年,才有关于“晕”的详细记载,比我国晚了一千多年。
③人们虽然很早就注意到了这种美丽的光象,但对它的成因作出科学的解释,则是近一二百年的事。1666年,牛顿做了一个很简单但对后来科学发展影响很大的实验。他让一束阳光透过三棱镜,结果出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的七色彩条。这使人类第一次认识到,阳光原来是由七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当它们通过三棱镜时,由于波长、折射角不同,才显示了各自的本色。这一发现给“晕”的科学解释打下了基础。
④探空资料表明,那白如蚕丝的云幕,其高度都在距地面5000米以上,是由六方柱体状的小冰晶组成的。如果把六方柱体不相邻的边延长,实际上就是三棱柱体。所以,六方柱体状的冰晶就像三棱镜一样,能把阳光分成七色彩条。当无数兆亿小冰晶被阳光照射后,各色光按一定角度折射出来,便形成了绚丽多彩的晕环。
⑤人们对“晕”的兴趣,不单因为它有斑澜的色彩,而且还由于它是天气变化的一种前兆。据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统计,1980年中就曾出现过 1052次“晕”,而“晕”后两天内出现风、雨等显著天气变化的占 80%。
⑥不过,也不是所有的‘晕”都是风雨之兆。气象工作者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当“晕”的持续时间在1小时以内(俗称“短晕”)时,未来的12小时一36小时内会出现风或雨;当“晕”的持续时间在5小时以上(俗称“长晕”)时,则不会有风雨天气出现。
⑦美丽的晕环是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我们了解并利用它来观测风云,可以更好地安排工作和生活。
小题1:请找出选文一《看云识天气》(选段)中的中心句子:                     (2分)                   
小题2:选文二《晕—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第①段从哪两个方面说明晕和彩虹的不同?(2分)
                                                                             
小题3:选文二《晕—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第③段中的“这一发现”指的是什么?(2分)
                                                                             
小题4:选文二《晕—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第⑤段画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小题5:请选出对选文解读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选文一《看云识天气》(选段)中,作者运用了分类别、引用等说明方法让我们明白了云上的光彩现象与天气之间的关系。
B.根据选文一《看云识天气》(选段),我们知道了华环由大变小,天气一定转向阴雨。
C.选文二《晕—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告诉我们,晕是阳光经过云层中冰晶的折射而形成的。
D.读完选文后,我们知道我国对“晕”的观察、记载要比欧洲早很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四)黄岩岛(11分)
在南中国海东部,有一个三角形的珊瑚环礁,这就是我国在南海中的重要岛屿—黄岩岛。
  黄岩岛位于北纬15°07′,东经117°51′,在我国传统海疆线以内,西距西沙永兴岛约330海里,西北距海南岛约508海里,北距广州约600海里,东距菲律宾苏必克湾约145海里,地处马六甲海峡至台湾、巴士海峡的南海航线要道上。
   黄岩岛是中沙群岛中唯一在高潮时有礁石露出水面的环礁。它发育在3500米深的海盆上,是深海平原上一座巨大的海底山峰露出水面的部分。岛四周为距水面0.5米到3米之间的环形礁盘。礁盘外形呈等腰直角三角形。 其内部形成一个面积为130平方公里、水深为10—20米的泻①湖。泻湖东南端有一条水深9—11米,宽400米的通道与外海相连,中型渔船和小型舰艇可由此进入,从事渔业活动或者避风。
  黄岩岛海域水产资源十分丰富,这里盛产经济价值较高的金枪鱼、红鱼、章鱼、梅花参及各种贝类产品,特别是珊瑚种类繁多、经济价值高。另外,黄岩岛附近油气矿藏价值超20亿美元。
   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由海南省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实施行政管辖。中国对黄岩岛的领土主权拥有充分法理依据:中国最早发现、命名黄岩岛,并将其列入中国版图,实施主权管辖;黄岩岛是中国大陆架的自然延伸,岛东是幽深的马尼拉海沟,这是中国中沙群岛与菲律宾群岛的自然地理分界;中国一直对黄岩岛进行长期开发和利用。
  同南沙群岛一样,黄岩岛海域是重要的海上通道,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它是我南海中部海域唯一的东侧前哨,加以建设,此岛可成为我南海重要的军事支点和海上生产后勤支点,间接威胁到巴士海峡(台湾海峡和巴士海峡是日本重要生命线),并直接监控菲律宾及美国在菲律宾的军事行动,成为与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相抗衡的重要据点。控制此岛可大大减轻我南下南沙的后顾之忧,为我进一步实质性控制南沙提供重要的保证。
【注】①泻湖:是海岸沙坝或沙嘴后侧与海隔离的浅海水域,常与海有狭窄的通道相连。
小题1:文章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黄岩岛,请简要概括。(4分)
小题2:为什么说黄岩岛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3分)
【材料链接】
2012年4月10日,多艘中国渔船进入黄岩岛附近海域躲避恶劣天气,菲律宾军舰将中国渔船堵在黄岩岛泻湖内,并派出士兵携带武器上船检查,试图抓扣中国渔民,正在附近执行南海定期维权巡航执法任务的两艘中国海监巡逻船接到中国国家海洋局指令,迅速驶达黄岩岛海域,阻止了菲方逮捕中国渔民的企图,双方形成对峙状态。菲政府对外宣称:有8艘中国渔船停靠在“菲律宾领域内”的黄岩岛,该海域属于菲律宾的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据记载,自1992年以来,菲方多次在黄岩岛附近挑起争端。
小题3:结合材料内容,分析菲律宾军舰与中国巡逻船对峙的深层原因。(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筷子中的文化》
朱启新
①古人称筷子为“箸”,这个专称自商代一直沿用至宋末,到了明代才逐渐称“箸”为筷子。如明人陆荣《椒周杂记》载,吴中民间行船时忌说“住”,因箸同“住”音(“住”,慢),所以要把“住”改为“快”,“箸”便叫成“筷子”了。以后,一些读书人也渐称“箸”为“筷”。
②用筷历史,已有3000多年,早在商代,纣王已用象(牙)箸。在长期的使用中,根据考古资料提供的信息,既有器形的变化,也有制作质地的不同。
③筷子的器形,最初,两头同样粗细。先秦时期乃至汉初的“箸”,都是上下一般粗细,分不出手握的筷头和夹食的筷足。(已知)最早的铜筷出自云南一墓中,整体圆柱形,长约20多厘米,属春秋晚期。安徽出土的一批东周青铜器中也有铜筷一双,细长方形,残长23厘米,宽4毫米。及至宋代,筷子的粗细又有了变化。四川发现的一座宋代窖藏出土的一双铜筷,长24厘米,筷首与筷足,粗细已很分清了。
④古代的箸,长短并无定制,约20厘米左右。形体有方有圆,其径一般在4厘米左右,最粗不会超过6厘米,比今日用筷要细——古人之箸用来夹羹汤中的菜。《礼记 曲礼》说:“羹之有菜者用挟(即“箸”),其无菜者不用挟。”夹羹内的菜,分量不多也不重,不同今日要夹大块食物,或者用劲撕裂食物。箸之细径不碍使用。
⑤制箸材料,通常采用竹、木。此外尚有铜、玉、骨、银等。最广泛使用的是竹制和木制。筷子作为我国文化特征之一,源远流长。各地也都有名筷生产,如北京的雕琢玉筷,成都的刻花竹筷,杭州的天竹圆头筷,广州的乌木筷和象牙筷……真是很美。
⑥筷子挺直,宁折不曲。唐玄宗李隆基特赐给宰相宋碌一双金筷,以表彰他的秉性耿直如筷。明代程良规的《咏竹箸》诗,写得也很有意思:“殷勤问竹箸,甘苦乐先尝。滋味他人好,尔空来往忙。”此诗语句通俗,热情讴歌了筷子默默为他人奉献的精神。 (有删改)
小题1:文章第二段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2:第三段括号里的“已知”能删除吗?为什么?(3分)
                                                                             
小题3:文章结尾处引用明代程良规的《咏竹箸》诗,有什么作用?(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识别人脸的技术   刘露
①只要逃犯露一下脸,摄像探头就能悄悄“抓拍”,并将这张脸的特征迅速输入电脑,与电脑中的全国在逃犯人脸库和特征库进行比对,从而凭“脸面”“揪”出逃犯。在现实世界里,刚刚通过公安部认定的清华人脸识别系统,可以在乔装的背后查出“真实的你”。
②现代的人脸识别,特指通过分析、比较人脸视觉特征信息进行身份鉴别的计算机技术。具体而言,就是通过视频采集设备获取识别对象的面部图像,再利用核心的算法对其脸部的五官位置、脸型和角度进行计算分析,进而和自身数据库里已有的范本进行比对,最后判断出用户的真实身份。这是一项高端的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
③在全球范围内,人脸识别系统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人脸识别的优势在于其自然性和不被被测个体察觉的特点。所谓自然性,是指该识别方式同人类(甚至其他生物)进行个体识别时所利用的生物特征相同。人脸识别就是通过观察比较人脸来区分和确认身份的。不被察觉的特点会使该识别方法不令人反感,并且因为不容易引起人的注意而不易被欺骗。更重要的一点是,相对于指纹识别而言,人脸识别还具有非接触式(非侵犯式)的特点,因此更加友好、自然,更易被人们接受。
④在公安刑侦领域,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机场或车站安装人脸识别系统,通过查询目标人像数据寻找数据中是否存在重点人口基本信息,来抓捕在逃案犯;或者在商场、体育场、超市等公共场所对人群进行监视,以达到身份识别的目的。
⑤目前,人脸识别技术还逐渐从公安刑侦领域,推广到民用市场,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近。如具备有人脸识别功能的防盗门也被推向普通老百姓家庭。人脸识别系统防盗门配有特殊的液晶显示屏。这个显示屏实际上是一台小型电脑,数据库就建在这里。厂家上门安装时,工作人员会用一个摄像头对主人的脸部骨骼进行扫描录入,再将主人的脸部骨骼生成几千位的密码,然后将密码数据库存入防盗门的数据库中,当主人回家时,只要在门前一站,具有自动感应功能的液晶显示屏就会显示门前的人的脸部,防盗门立即开始识别。一旦确认来人是这家的主人,防盗门就会自动打开。再如利用人脸识别辅助信用卡网络支付,以防止非信用卡的拥有者盗用信用卡等。
⑥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随着我国向数字化、信息化社会的迈进,人们对人脸识别技术的了解和认识也将逐渐增进,人脸识别技术的市场需求会越来越大,而人脸识别技术和识别系统的性能也将在不断发展中日益完善,更好地服务大众。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小题1:选文第①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2:人脸识别技术有哪些特点和明显优势?(5分)
小题3:选文第③加点的词语“更重要的”和第⑥段加点的“逐渐”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请结合语境简要回答。(3分)
小题4:目前,人脸识别技术主要运用在哪些方面?随着数字化、信息化的发展,请你发挥想象,另举一例说明人脸识别技术还可运用在哪些方面。(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二)(11分)  
①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②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③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④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⑤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⑥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⑦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⑧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⑨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⑩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节选自《苏州园林》)
小题1:用“‖”线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2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小题2:这段文字说明的中心是苏州园林里假山与池沼的配合,写假山时侧重于写它的        
              ,写池沼时凸现它的            。(2分) 
小题3:结合选文分析假山的堆叠为什么“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2分)
小题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能否删掉?为什么?(3分)
A.苏州园林都有假山和池沼。
B.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C.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小题5:阅读下面的诗句,结合选文说说它们分别写的是苏州园林的哪种景致。(2分)
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   ——宋•苏舜钦                              
石幢一尺桃花雨,便有红鱼跳绿萍。   ——清·汪琬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