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绿色蝈蝈》片断节选,回答问题。  清晨,我在门前散步,突然旁边的梧桐树上落下了什么东西,同时还有刺耳的吱吱声,我跑了过去,那是一只蝈蝈正在啄着处于绝境的蝉的

读《绿色蝈蝈》片断节选,回答问题。  清晨,我在门前散步,突然旁边的梧桐树上落下了什么东西,同时还有刺耳的吱吱声,我跑了过去,那是一只蝈蝈正在啄着处于绝境的蝉的

题型:湖北省期末题难度:来源:
读《绿色蝈蝈》片断节选,回答问题。
  清晨,我在门前散步,突然旁边的梧桐树上落下了什么东西,同时还有刺耳的吱吱声,我跑了过去,那是一只蝈蝈正在啄着处于绝境的蝉的肚子。我明白了,这场战斗发生在树上,发生在一大早蝉还在休息的时候。不幸的蝉被活活咬伤,猛地一跳,进攻者和被进攻者一道从树上掉了下来。有时我甚至还看到蝈蝈非常勇敢地纵身(  )蝉,而蝉则惊慌失措地飞起(  )。就像鹰在天空中追捕云雀一样。但是这种以劫掠为生的鸟比昆虫低劣,它是进攻比它弱的东西,而蝈蝈则相反,它进攻比自己大得多、强壮有力得多的庞然大物,而这种身材大小悬殊的肉搏,其结果是毫无疑问的。蝈蝈有着有力的大颚、锐利的钳子,不能把它的俘虏开膛破肚的情况极少出现,因为蝉没有武器,只能哀鸣踢蹬。
1.文中打横线的一句其括号里应选填的词语是(  )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A.追赶、逃跑  
B.追捕、躲避  
C.追击、避让  
D.追捕、逃窜
2.“就像鹰在天空中追捕云雀一样”,作者在介绍蝈蝈捕蝉时,拿鹰追捕云雀相比。那么蝈蝈与鹰相比有何异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这一段文字里作者赋予了蝈蝈以人的什么品质?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追捕”比“追赶”“追击”更明确地表明蝈蝈攻击蝉的目的;“逃窜”比其他词语更突出蝉的速度快,而且感情色彩更明显。(意对即可) 
2.相同的是他们都是捕猎关系,不同的是鹰比云雀大而强壮,而蝈蝈则小得多。(意对即可)  
3.作者赋予了蝈蝈勇敢的品质,表现了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21世纪的家——绿色住宅》,完成下面问题。
  21世纪的住宅花样繁多,适合各种不同人的需求。
  如果你是个“小气鬼”,请不妨借鉴一下日本的“太阳能”住宅。在住宅中普及太阳能发电是日本政府“阳光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通产省计划到2010年将使太阳能发电设备的发电能力达到500万千瓦,使100万户的居民可以依靠太阳能发电设备给自己提供足够的电力。政府还和电力部门达成协议,白天居民家庭的富余电力可以通过普通电网卖给电力公司,晚上或阴雨天可以从电力公司的电网购买电力,到一定时间进行结算。日本早从1994年开始促进普及太阳能发电,并设立“个人住宅太阳能发电补助制度”,对个人住宅太阳能发电设备给予50%的财政补贴。2001年财政用于个人购买太阳能发电设备的补贴预算达160亿日元。
  如果你喜欢自然,喜欢绿色,就关注一下刚刚诞生在澳洲的“生态住宅”。这款房屋被澳洲的植物学家和生态建筑师视为澳洲人的世纪房屋,其特点是充分利用一切空间栽种各种植物,室内顶棚空间种植着下垂式倒挂草本植物,室外平缓宽大的房顶或外墙壁爬满藤本植物。从外部看,整个房屋与周围地面连成一体,完全变成绿色。预计本世纪中期将全面普及“绿屋”,澳大利亚的首都堪培拉将变成绿色植物编织的城市。而堪培拉每个新建房住户都可以得到一份市政府的丰厚“绿礼”:15棵不同品种的树木和30丛灌木。并在新居落成之日,由身穿绿色制服的志愿者帮助栽种。
  德国柏林的新议会大厦也采取了“绿色建筑”设计,所有房间都可以自然通风,冬暖夏凉,而其中消耗的能源,98%都来自太阳能。也有人提出下世纪要住在“摩天城市”,来解决越来越拥挤的人口问题。学者们说,这种城市其实就是一座高达千米以上的摩天大楼。据说美国有人正打算筹建528层、1500米高的建筑物,可供一个中等城市的人口在上面居住。
  总的来说,21世纪人类会有更个性化的住处,因此我们必须保持足够的想象力,让自己住得舒服,住得有新鲜感。
1.文中绿色住宅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几类。
2.标题“绿色住宅”中的绿色指的是什么?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概括回答日本人是如何利用太阳能资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其特点是充分利用一切空间栽种各种植物。”一句中划线词能否删去?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发挥自己的想象,为自己设计一套“住得舒服”、“有新鲜感”、“富有个性化”的未来住宅。(要求用图设计住宅,对住宅的主要设施配上文字提示,设计图画在下面方框内)
题型:江苏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江苏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北京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江西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人类只剩7年时间拯救地球
  英国著名自然灾难专家、世界知名环境科学家比尔·麦克古尔在其新书《7年拯救地球》中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观点:那就是人类如果不立即采取行动,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那么2015年将成为地球命运的转折点。如果地球温室气体排放在这7年时间中无法得到控制,那么地球将在2015年7月进入不可逆转的恶性循环中,人类将被气候变暖引发的一系列大自然灾难所吞噬!
  麦克古尔教授在书中称,从现在开始到2015年,人类只剩下有限时间来减少有害温室气体的排放,如果人类的努力失败,那么地球将面临6500万年前小行星撞地球造成恐龙灭绝以来最大的灾害威胁。
  麦克古尔教授说:到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必须减少50%到80%。要做到这一点, 温室气体的排放必须在2015年前就达到稳定状态,然后逐年下降。但这样仍然不够,如果人类不主动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即使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90%,仍无法阻止危险的气候变暖。
  麦克古尔教授称,地球目前的气候距100万年来最暖温度相差大约1摄氏度,如果人类烧光地球上剩下的其他化石燃料,那么地球的温度还将上升13摄氏度,当前的症况表明,自然环境已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这种治理也将不是一人一国之力可以完成的,是需要世界各国协同一致、共同面对的。
1.麦克古尔认为人类拯救地球应采取什么行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自然段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试举例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一段中“地球目前的气候距100万年来最暖温度相差大约1摄氏度”,句中“大约”能删除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麦克古尔的观点,请你提一条拯救地球的具体措施,并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日晕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兆。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日华和月华大多产生在高积云的边缘部分。华环由小变大,天气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朝霞在西,表明阴雨天气在向我们进袭;晚霞在东,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1.仔细阅读选文,你会找出能够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内容的一句话。请你把这句话写到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认真阅读选文,找出作者说明“晕”和“华”的语句,比较一下这两处语句,你会发现它们在外观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请把你的发现写到下面指定位置上。
  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是天气谚语。只要读得仔细一点,你在文中就可以找出另外的天气谚语;或许,你在课外还收集到一些天气谚语。请把你在文中找到的,以及你在课外收集到的天气谚语,在下面横线上写出两三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课堂讨论中,有的同学提出:“现在听天气预报很方便,我们没有必要再去看云识天气。”你同意这一说法吗?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种”出石油
  ①据科学家粗略估算,全球绿色植物每年产生的碳氢化合物可达300亿吨以上,只要将这些植物进行高压、高温加工,就能够制造出和石油成分相近的产品。目前,全球绿色植物储存的能量,大约相当于8万亿吨煤或800亿吨石油。可以说,植物是一座巨大的储油库。
  ②科学家研究发现,可用于制造石油的植物品种很多,不少乔木、灌木、海藻等含有极为可观的天然炼油物质。美国科学家选用了千余种最富生产能力的水藻进行实验,从其体内提取类脂化合物以化学的方法进行处理,从而转变成汽油和柴油。前苏联的科学家经过引导性的实验进一步证实,从锯末中也可以提炼出人造石油,这种植物能源比传统的石油和煤具有更多的优越性。首先,它便于就地生产利用,省却了远距离输送,因而成本比较低廉;其次,植物能源在燃烧过程中,一般不会形成有害物质,它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也易于被植物吸收,对保护生态环境非常有利。
  ③众所周知,石油是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许多植物也可直接产生碳氢化合物。倘若能够以适当的方法把这些碳氢化合物提取出来,我们就可以得到所谓的产绿色石油。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的卡尔文教授,在一个人工石油植物种植场,种植了一种名叫“尤加利”的树木。这种树木的茎和种子中均含有这种可燃物质,1000平方米土地每年产5桶“绿色石油”,每桶成本仅20美元,而当时每桶石油的价格是30美元。他的成功,推动了全球的石油植物研究。
  ④资料表明,美国现已拥有一个上百万平方米的能源植物速生林,英国已批准兴建一个石油植物园,瑞士已经制定出一个利用植物石油取代全国半数石油消耗量的计划。可以说,用不了多久,人类将“种”出石油。
1、阅读本文后,说说石油为什么可以“种”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种”出来的石油有哪些优越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说明植物能源开发的经济价值,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第②段中画线句子的词“进一步”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萤石
  ①近年来,在宝石的行列里,出现了一种真正有价值的“宝石”,这就是萤石。
  ②长期以来人们使用萤石作装饰品,因为它颜色美丽,常呈较淡的黄、绿、蓝、紫以及褐、红等色,并有玻璃一样的光泽。 当它成分纯粹不舍杂质时,更和水晶相似了。但是水晶是硅和氧的化合物,萤石是钙和氟的化合物。在外形上,水晶是六方柱状,而且常有一端收拢成为锥形,萤石则是正方形状。此外,它们的硬度也不同,萤石较软,可以被玻璃划破,而水晶则能划破玻璃。如果单从这一点来看,好像萤石不如水晶珍贵,但是在工业上,萤石的用途水晶就望尘莫及了。19世纪末叶,人们发现在炼钢时掺和了它,可以增强炉渣的流动性,并能去掉硫、磷等有害物质,于是它就被大量开采起来了。
  (甲处)
  ③自从炼铝工业发达起来以后,萤石的身价更高了,因为在用电解法制铝时,需要加入一种冰晶石才能促使氧化铝电解。冰晶石是铝、钠和氟的化合物,天然产出的很少,要用萤石来制造。
  (乙处)
  ④萤石中含有大量的氟(fú)。氟是一种化学活动性特别强的元素,没有一种金属不能和它化合,连玻璃也能被它腐蚀。单质氟主要用作氟化剂,以制取各种有用的氟化物。单质氟燃烧时能放出极高的热量,故被用作火箭燃料,而氟的化合物氟利昂却能用来作制冷剂,硫和氟的化合物却是最好的气体绝缘材料……
  (丙处)
  ⑤在天然产出的铀(yóu)中,只有一种原子量为235的铀才适合作原子反应堆或是原子弹的“燃料”,但是这种铀在天然铀中含量不多,要经过提炼才能将它大量聚集起来。人们利用铀和氟的化合物有挥发性的特点,用分馏(liú)的方法将它分开,使得到纯度很高的铀235,而且在铀的化合物中,只有和氟的化合物才有挥发性,因此氟就特别重要了。
  (丁处)
  ⑥制取氟非常危险,因为它有剧毒和极高的腐蚀性。不过“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对氟来说倒很合适,不少氟的化合物很稳定,不怕腐蚀。譬如被称为“塑料大王”的“聚四氟乙烯”便可以抵抗住氟的腐蚀。
  ⑦氟在地壳中的含量并不少,占到万分之八,比氮的含量要多一倍。但是它很分散,因而在普通的岩石土块中含量极微,目前主要用萤石来提取氟,因此萤石一下从历史上的装饰品变成了真正的宝石,这是人的劳动赋予了它珍贵的价值。
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__________,本文是一篇_________(事理,事物)说明文。
2.萤石之所以成为“宝石”的根本原因是
[     ]
A.能做装饰晶    
B.价值昂贵
C.用途广泛   
D.能提取氟
3.第②段中作者从哪五个方面介绍萤石与水晶石的不同的?请用恰当的词语概括说明。
  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方面说明的。
4.第②段中划线的“这一点”和第⑤段中划线的“这种铀”各指什么?
“这一点”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铀”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但是,萤石的大显神通还在今朝”是从文中抽出来的,其位置应在
[     ]
A.甲   
B.乙 
C.丙   
D.丁
6.第七段中划曲线的句子,用了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7.为什么说萤石“变成真正的宝石”,这是人的劳动赋予了它珍贵的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