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

题型:期末题难度:来源:
现代文阅读。
答案
1.C
2.(1)蚯蚓、白蚁、千足虫、螨、跳虫、土鳖 (2)细菌、真菌
3.消化、分解了森林中产生的废物
4.①土壤微生物软化枯枝落叶 ②细菌又以碎粒为食
举一反三
生命与气候

       ⑴你能想到吗?千百万年以来,地球的气候是由地球的两大生命王国--动物界与植物界的斗争所决定的。动物吸进氧气而呼出二氧化碳,植物主要吸进二氧化碳而放出氧气。二氧化碳为温室气体,因此可以立即得出结论:动物能使地球升温,而植物则使地球降温。如果哪一方占上风,那么地球就会面临温室效应或又一次严寒期。
       ⑵5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大爆炸”时期,到处都是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的节肢动物,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20倍,所以当时的气候极其温暖。
       ⑶但是,植物进行了反击。化石显示,45亿年前,含有木质素的植物首次出现,木质素使细胞坚硬,这样植物就得以长大,地球上出现了第一批树木。随着全球的植物大量生长,毫无约束的光合作用从空气中吸取着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含量大大减少,而不能吸收木质素的、饥饿的节肢动物对此无能为力——地球进入了严寒期。
       ⑷动物又通过进一步进化进行了回击,主角是白蚁和恐龙,它们学会了如何食用木质素,如何繁荣昌盛。它们粗重的呼吸及对植物的破坏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高达今天的3倍,地球大部分地区酷热而潮湿,又恢复了温室效应。
       ⑸然而植物并没有被消灭。在6500万年前恐龙因为小行星的碰撞或其他灾难而彻底消失后,植物抓住了这一机会再次反击,突破点是第一批草地的出现。青草本身不会保存很多二氧化碳,但能形成软土,软土可以保存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降低。事实上,草地生态系统含有的碳比森林生态系统还多。
       ⑹过去约4000万年来,大量草地布满全球,取代了许多年以前的森林地带。在草地的影响下,地球逐渐降温,终于在200万年前进入冰川期。
       ⑺大约1万年前,由于人类活动的显著增强,使地球空气的二氧化碳含量再度升高,尤其是近百早来,地球的温室效应愈来愈明显。
       ⑻也许,地球上的整个就像我们所熟知的生物个体调节其体内环境那样,不停地调节着地球的大气环境,使气候能适合地球上生物生存进化的需要。换句话说,地球的生物圈是在主动地调节环境,而不是在被动在适应环境。果真如此,数十亿年的气候变迁不仅仅是太阳或地球的原因,生物为了自己的利益也深深地参与其中了。
1、第⑤段中“再次反击”照应的是前文的哪一句?(用原文回答,限1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⑥段“地球逐渐降温”一句中,为什么用“逐渐”一词,请在本段中找出根据简要说明。(限4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植物越发展,地球温度越高;动物越发展,地球温度越低。
B、动物和植物均衡发屉,就能使地球避免温室效应和严寒期。
C、青草比森林保存的二氧化碳多,所以草地生态系统比森林生态系统含碳量还多。
D、“寒武纪大爆炸”时,大片森林消失使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20倍。
4、指出本文所使用的三种说明方法:
    (1)                                , (2)                              , (3)                                  。
5、读了本文后,你联想到当今人类关注的一个什么问题?面对这个问题,你觉得人类应该怎么办?
                                                                                                                                                           _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
题型: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湖群,在消失
       长江中下游有我国最大的淡水湖群。这些美丽的湖泊,容纳百川,调节洪峰,与长江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但是,水土流失和围湖造田使这些湖泊寿命剧减。
     (1)19世纪初,洞庭湖面积广达6000多平方公里。(2)1949年,面积缩减为4350平方公里的油庭湖,仍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3)40年来,每年淤积在湖内的泥沙有1 . 5亿吨,湖底普遍淤高1-3米,最高达7-9 . 2米,加上大肆围湖造田,使洞庭湖的面积和湖容都减缩了一半以上,1984年洞庭湖的总面积只有2145平方公里。(4)八百里洞庭湖徒有虚名,于是把第一大淡水湖的桂冠让给了鄱阳湖。(5)可惜,荣居全国第一的鄱阳湖也同样是厄运难逃,只不过相对洞庭湖,它的萎缩速度稍慢那么一点而已。(6)40年中,鄱阳湖由于造田和淤积,湖面缩小了1/5以上。(7)湖北素称“千湖之省”。(8)1949年时,面积超过0.5平方公里的湖泊确实多达1066个。(9)经过40年的水土流失和围垦,只剩下了300来个,湖泊面积仅为先前的1/3,湖面锐减达6000平方公里。(10)还有江苏,几十年来因围垦损失湖面已达1600平方公里。
       这样,长江中下游的湖泊面积在50年代还有22000多平方公里,到80年代只剩下12000平方公里,减少了45.5%。曾经星罗棋布散珠碎玉般的湖泊,纷纷失去了它们那迷人的光泽。据调查统计,仅洞庭湖、鄱阳湖、江汉湖群丧失的淡水储量就达350亿立方米以上,超过了两座拟建的三峡水库的防洪库容。还值得一提的是,长江中下游的许多湖泊不再和长江相通连。
       湖泊大量消失,严重影响了长江的行洪、蓄洪能力。每到汛期,滚滚洪水全靠大堤挟持,洪水水位高出两岸数米到十数米。40年来,为3600公里长江干堤和30000公里支堤,投入了不知多少劳力和资金,完成土石方40多亿立方米。长江的堤防工程远远超过了黄河堤防,而长江的洪水比黄河的洪水更为可怕,长江沿岸直接受洪水威胁的人口也比黄河沿岸多得多。
        越穷越垦,越垦越穷;越险越加,越加越险。人把生态义务扔进长江,长江把人的生存权利冲进大海。
1.概括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第2段10句话可分为几个层次?用“|”在下面序号中标出。
       (1)(2)(3)(4)(5)(6)(7)(8)(9)(10)
3.用横线在文中标出总起来说明长江中下游湖泊面积剧减的一个句子。 
4.第3段使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第4段,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湖泊大量消失有哪些危害。(不超过40字)
     答:                                                                                                                                       
6.本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
题型:安徽省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           ,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园林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 别为文中的两个空白处填上原有的词语。
       生平多阅历,胸中有               。 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            
2、联系全文,从假山和池沼的配合上说明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正确的一项是:[     ]
       A、追求自然之趣。 B、不仅是技术而且更是一项艺术。
       C、假山重峦叠障和池沼屈曲自然。 D、从任何一点上看都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3、“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一句中“这”指代的内容是 
                                                                                                                                                              
4、句中“鱼戏莲叶间”加了引号,作用是[     ]
       A.表示引用   B.表示着重指出       C.表示特定称谓        D.表示讽刺否定
5、从说明文的语言角度分析,下列说法不当的一项是 [     ]
      A.选文中的“大多” “往往”等词语用得极有分寸,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和严密。
      B.“重峦叠嶂”一词,写出了假山在玲珑小巧的园林中,从平地突兀而起,层层叠叠的景色。
      C.“高低屈曲”状写了池沼河道的边沿很少有砌得整齐的石岸,总是任其自然的特色。
      D.说明文的语言可平实可生动,“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表明选文以平实为主。
6、文中“艺术”与“技术”的的词序能否对调?为什么?
                                                                                                                                                       
7、游览者“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的原因是什么?(原文回答)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