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谈读书》节选,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谈读书》节选,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不仅如此,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运动来改善一样。例如打球有利于腰背,射箭可以扩胸利肺,散步则有助于消化,骑术使人反应敏捷,等等。同样,一个思维不集中的人,他可以研习数学,因为数学稍不仔细就会出错。缺乏分析判断力的人,他可以研习形而上学,因为这门学问最讲究繁琐辩证。不善于推理的人,可以研习法律案例,如此等等。这种种心灵上的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治疗。 小题1:选段要论证的观点是: 小题2:你能为“读史使人明智”提供一个道理论据吗?写在下面。(2分) |
答案
小题1:读书可以完善人的性格,弥补人的精神缺陷。 小题1:唐太宗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分析议论文中心论点的能力。分析文章的中心论点一般从标题、开头、结尾来考虑,有时还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补写论据的能力。补写的论据能体现本文的“中心论点”即可。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选段,完成后面题目。(5分) 发现自己 ①歌德年轻时候立下的志向是成为一个画家。为此他付出了艰辛,努力提高自己的画技,却始终收效甚微。直到4哕的时候,他游历了意大利,亲眼见到那些大师们的杰出作品之后,终于清醒了:即使自己穷尽毕生的精力也难以在画界有所建树。在痛苦和彷徨中,他毅然决定放弃绘画,改攻文学,最终成为伟大的诗人。 ②的确,发现自己并不容易。这是因为,发现自己,用的是自己的眼睛、自己的思维、自己的标准,掺杂了大量主观的、情感的、个性化的因素,得出的结论往往不够全面、客观、公允,其正确性也因此打了折扣。自己看自己难,难就难在“只缘身在此山中”。 ③歌德用了差不多半生的精力学画无成,面对人生的不断碰壁,及时调整了人生目标,在文学道路上做出一番成就。孙中山青年时悬壶行医,最后发现治一人并不能救社会,于是转而投身革命,终于成就了令世人敬佩的伟业。无数成功的例子告诉我们,成功者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发现了成功的道路,并不是一开始就站到了正确的起点上。因此,我们不要盲目地相信自己的兴趣,不要绝对依赖自己的感觉,而要尽可能多地尝试各种各样的发展道路,与时俱进地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 ④发现自己需要勇气。人生所占有的资源是有限的,时间、精力、能力的使用都是单向的,一旦投放就不会再生。因此,我们要敢于放弃,善于取舍。对于经过实践检验无法通行的道路,我们不能坚持错误不知悔改,而要勇敢地承认自己错了,坦然地从头再来。切莫不识时务,乱闯硬千,最终头破血流,两手空空。 小题1: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本文作者阐释了发现自己才能选择正确的道路,才能实现个人的最大价值的道理。 | B.第①自然段只起引出下文议论的作用。 | C.第②自然段总结上文,揭示原因,为下文“如何发现自己”作铺垫。 | D.第③自然段列举孙中山弃医从政的事实论证了成功者是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发现成功的道路的,因此我们要在实践中学会尝试各种发展道路,并与时俱进的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 | 小题2:传统观点认为,成就事业时要“矢志不移”,“只要有恒心,铁杵磨成针”,而作者却提倡要善于“发现自己”,“敢于放弃,善于取舍”,不断矫正进取的目标。对此,你的观点如何?请说出你自己独到的思考。(3分) |
另一种珍爱 乔叶 ①曾读过一篇小说《绿墨水》,讲一位慈父为使女儿有勇气面对生活而借她同班男生的名义给她写匿名求爱信的故事。感动之余我忽然想到人真是太脆弱了,似乎总是需要通过别人的语言和感情才能肯定自己热爱自己。如果有一天这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去关怀你爱护你倾听你鼓励你——人生中必定会有这样的时刻,那时你怎么办呢? ②我深深记着一位老音乐家辛酸的轶事。他在“文革”中被下放到农村为牲口铡了整整七年的草。等他平反回来,人们惊奇地发现他并没有憔悴衰老。他笑道:“怎么会老呢,每天铡草我都是按4/4拍铡的。”为此,我爱上了这位不著名的音乐家和他的作品,他懂得怎样拯救自己和爱自己。 ③我同样深深记着另一位音乐家——杰出的女钢琴家顾圣婴。我不止一次为她扼腕叹息——她在“文革”初期自杀了。我知道她不是不爱自己,而是太爱——爱到了溺爱的程度。音乐使她飘逸空灵清丽秀美,可当美好的东西被践踏的时候,她便毁了自己。 ④为什么不学会爱自己呢? ⑤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自我姑息,自我放纵,而是要我们学会勤于律己和矫正自己。这一生总有许多时候没有人督促我们指导我们告诫我们叮咛我们,即使是最亲爱的父母和最真诚的朋友也不会永远伴随我们。我们拥有的关怀和爱抚都有随时失去的可能。这时候,我们必须学会为自己修枝打杈浇水培肥,使自己不会沉沦为一棵枯荣随风的草,而成长为一株笔直葱茏的树。 ⑥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虐待自己苛求自己,而是让我们在最痛楚无助最孤立无援的时候,在必须独自穿行黑洞洞的雨夜没有星光也没有月华的时候,在我们独立支撑着人生的苦难没有一个人能为我们分担的时候——我们要学会自己送自己一枝鲜花,自己给自己画一道海岸线,自己给自己一个明媚的笑容。然后,怀着美好的预感和吉祥的愿望活下去,坚韧地走过一个又一个鸟声如洗的清晨。 ⑦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一种自我欺骗,可是如果这种短暂的欺骗能获得长久的真实的幸福,自我欺骗一下又有什么不好呢? ⑧学会爱自己。这不是一种羞耻,而是一种光荣。因为这并非出于一种夜郎自大的无知和狭隘,而是源于对生命本身的崇尚和珍重。这可以让我们的生命更为丰满更为健康,也可以让我们的灵魂更为自由更强壮。可以让我们在无房可居的时候,亲手去砌砖叠瓦,建造出我们自己的宫殿,成为自己精神家园的主人。 ⑨学会爱自己,才会真正懂得爱这个世界。 小题1:题目“另一种珍爱”指的是什么?“另一种”是作者相对于一般人的什么想法提出的?(4分) 小题2:有人认为第③段的论据有些多余,你认为呢?请说说你的看法。(3分) 小题3:第⑤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4:感知第⑥段文字的内容,为其补写一个事实论据。(3分) 小题5:作者为什么说“学会爱自己,才会真正懂得爱这个世界”?(4分)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题目。(6分) ①梭罗说过这样的话:我的屋子里有三张椅子,独坐时用一张,交友时用两张,社交时用三张。 ② “人只有一个半朋友”,一个肝胆相照的,半个能为朋友牺牲自己利益的。所以交友只需两张椅子,一张给朋友,一张给自己。社交需要三张椅子,留一张自己坐,一张给增长的知识,一张给促膝而谈的乐趣。如果还有其它的椅子,就显得多余了。有四张,想凑一个麻将桌或牌桌;如果是五张,其中一张必是“名”正襟危坐的座位,“利”也大摇大摆地走进来,跻身其间,旁若无人地坐下,跷起二郎腿。对过着纯粹的内心生活的梭罗来说,这是无法忍受的。他是一个从社会结构中分离出来的原子,五张椅子会让他回到他原有的生活状态。三张椅子——梭罗的需要,就那么简单。 ③有趣的是,我的目光穿过历史,又在居里夫人的客厅里看到一张简单的餐桌和两把简朴的椅子。居里的父亲曾经要送他们一套豪华的家具,他们拒绝了。原因很简单:有了沙发和软椅,就需要人去打扫,在这方面花费时间未免太可惜了。为了不让闲谈的客人坐下来,他们没有添置第三把椅子。 ④居里夫人说:“我在生活中,永远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两张椅子,让他们有了事业上携手共进的伴侣;没有多余的椅子,使他们远离了人事的侵扰和盛名的渲染,终于攀上科学的顶峰,阅尽另一种瑰丽的人生景观。 ⑤梭罗纯粹,居里夫人高尚,在生命的质量上都是常人无可企及的。他们都没有多余的椅子。 ⑥生活如椅子,删繁就简,撤掉多余的部分,你的生活就简朴、简洁、简练,而且丰富深邃了。坐上庸俗和卑劣,就坐不下伟大和崇高;坐上虚伪和暴戾,纯真和善良就无处坐落;坐上自私和冷酷,爱心和热情就无法容纳…… ⑦泰戈尔说,翅膀下挂着沉甸甸的金钱是飞不高远的。同样,有了多余的椅子,你不但不能飞翔,连静坐沉思的乐趣也消失了。 ⑧有时候我们的生活简单得只需一把椅子,供心灵坐坐。 小题1:第⑤段中说“梭罗纯粹,居里夫人高尚,在生命的质量上都是常人无可企及的”,“卢梭纯粹”“居里夫人高尚”分别表现在哪里?请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或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2分) 小题2:文中阐述的观点是什么?(用原文中句子回答)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2分) 小题3: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文章第②段中说“如果还有其它的椅子,就显得多余了”,“多余的椅子”是指安逸的生活和世俗的名利。 | B.文章开头即表明作者的观点,然后引用名人事例进行阐述。 | C.文章中所提到的椅子都是指实物。 | D.文章共选了梭罗、居里夫人和泰戈尔三位名人的具体事例来证明作者的观点。 |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题目。(5分) 很多人都知道要有所作为就应该“心系一处”的道理,但现实生活中能真正做到“心系一处”的人并不多。“心系一处”,难能可贵。 做到“心系一处”,需要具有顽强的毅力。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在40岁时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有人问他成功的原因,丁先生说:“与物理无关的事我从来不参与。”事实的确如此,几十年来他始终把精力集中在科学研究上,集中在探索宇宙的奥秘上。他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有时候连续四五天不睡觉,正是凭着这股韧劲,他的实验获得了成功。 做到“心系一处”,需要守住内心的宁静。在这个越来越繁华的世界,人们的目光能够不被五光十色的景色所吸引,的确不易。作家苏童一直以来潜心创作,心无旁骛。作品《妻妾成群》被改编成电影后,他名声大噪,上门的采访者、崇拜者络绎不绝,但是苏童很冷静,他对记者说:“门外的繁华不是我的繁华,我是过室内生活的人,以前很安静,现在更安静。”另一个作家张炜则奉行“三不主义”:不看热闹的书,不去热闹的地方,不交热闹的朋友。对于许许多多的成功者而言,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们成功后依然做到了“心系一处”。 “心系一处”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不是一意孤行的固执,而是繁华过后的觉醒;不是缺乏思想的单纯,而是一种去繁就简的境界。当你处在人生的低谷,“心系一处”能让你学会坚持,给你重振雄风的希望;当你处在人生的峰巅,“心系一处”能让你保持清醒,一带给你再创辉煌的动力。 (选文有删改) 小题1:下面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心系一处,难能可贵”。分论点有:做到“心系一处”,需要具有顽强的毅力;做到“心系一处”,需要守住内心的宁静。 | B.作者以丁肇中先生为例证明了做到“心系一处”需要守住内心的宁静的道理。 | C.第三自然段中加点的“门外的繁华”指的是尘世的浮华和表面的繁荣,“我的繁华”指的是自己精神世界的丰富。 | D.文段中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述了心系一处的难能可贵,给人极大的启迪。 | 小题2:请列举一个名人“心系一处”执着追求的事例,作为本文的补充论据。(3分) |
13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重视细节,体现细节,体现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彰显着严谨细致的作风,显现一个人的本领和才能,也凸显着一个人的形象。可以说,无论是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历史,都是诸多细节堆积成的集合体。由此引申开来看,我们每一个人的一生实际上也是由许多细节构成的。人生正如一根长长的枝蔓横生的葡萄藤,一个细节就如一颗葡萄,葡萄的大小多少优劣,往往影响着人生的成败得失——或是果实累累,或是寥寥无几,或是一无所有,或是只有一根枯藤。这是最终的结果,主要在于平时的表现与作为。的确,仰视一位光彩照人的伟人英模也好,审视一个劣迹斑斑的奸佞罪犯也罢,表明他们人格和品德高尚的总坐标系,仍然是一个个细节。如焦裕禄,雷锋,周国知等英模人物是,成克杰,李真,胡长清等反面典型也是。如果删去这些人人生之中的那些人所共知的诸多细节,就无所谓“崇高”和“卑劣”、“善良”与“丑恶”了。所以说,细节显示差异,细节彰显品位,细节影响品质,细节决定成败。 英国著名作家约翰•高尔斯华绥说过;“一个艺术家要抓住一幕戏,或者写一个人的全部特点时,总是竭力去发现那些意义深长的细节。”因为细节虽细,但可有小见大,见微知著。一个螺丝钉可以使飞机从空中落下,一个小洞可以使巨轮沉入大海,一个蚁穴可以使大堤溃倒,一个烟头可以引发森林大火。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细节不能疏忽。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可由自己的世界观来确立;最后能成为什么人,则是由人生细节的总和来决定。 小题1:下面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人生要重视细节。 | B.第二段话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和事例论证,告诉我们要重视细节,因为细节决定成败。 | C.这段文字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论点鲜明,论据充足,说理透彻。 | D.我们常说的古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可以作为本文的道理论据。 | 小题2:说说这段文字的论证思路。(3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