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1.一个人活在世上,必须有自己真正爱好的事情,才会活得有意思。 2.一面是对个性和内在精神价值的看重,另一面是对外在功利的看轻。 3.举例论证(事实论证);对比论证(正反论证);既生动地诠释了何为真性情,又有力地论证了自己提出的观点。 4.“样儿”指名声地位;“味儿”指真性情;“陶醉和满足”指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中。 (意对即可) 5.例:一个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不断完善和改造自己灵魂的人,无论身处何境,都能获得人生的真性情。(不设统一答案) |
举一反三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 为你自己高兴 | ①朋友小凌自幼双腿萎瘫,在一家印制包装纸的福利工厂工作。他业余爱好文学,常到我家借书。我有一天就对他说:“你怎么不立个大志向,发愤写作,也当个作家?”接着,我自然举出了中外古今的一些例子,又把《三月风》借给他看,激励他登上“维纳斯星座”。当时他没说什么。过些天来还书时,他告诉我:“我没有写作的天分,我就这样当个读者挺好的。”临别时更是笑着说:“我活得挺自在的。我为自己高兴。” ②上个星期天,我在街上看见他。他骑着电动三轮车,后座上是也有残疾的妻子,搂着他们完全健康的小女儿。三个人的脸颊都是红扑扑的,说是刚从北京游乐园回来。真的,他们全家都为自己高兴,那是人生中最扎实最醇厚的快乐! ③为自己高兴吧!我为什么不完美?——别钻牛角尖。要是别人问,你为什么不如何如何,那么,让我们都像小凌那样,坦然无愧地看待自己,珍爱、享受平凡而实在的人生! ④一个作家朋友得了个奖,但却很不高兴。为什么?因为有人问:为什么只是个地区奖,而不是全国奖?如果他得了全国奖,那么又可以问:为什么不是诺贝尔文学奖呢?他真的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仍然可以极为好奇地、不间断地问他:怎么你得奖后反倒写得不那么多,而且,怎么写出的作品不如以前的好,怎么也没有新的突破了呢?……这样一路问下去,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也许会有正面的例子,但我举不出来。我只知道美国的海明威和日本的川端康成都是在获得诺贝尔奖不久后自杀身亡的。也许他们自己的心理因素非常复杂,但一些评论家讥讽海明威的“江郎才尽”,社会舆论对川端康成达到至美至丰境界的期盼压力,很可能是那诸种因素中相当重要的一种。 ⑤不要为自己树立高不可及的标杆,更不要被别人往往确实是出于好心好意的刺激而陷入自怨自艾、自责自苦的泥潭! ⑥开电梯的小倪有一天刚从发廊理完发来上班,乘电梯的人们都说她这下更像电视里出现过的某位歌星了。说一次也罢了,后来有的人或出于好心,往往也是出于无聊,更有出于起哄的,不断地用这类话来激小倪,比如你为什么不去试试,也当个歌星,也上上电视呀;你有这么好的相貌,这么活泼的性格,为什么不去当个广告模特儿呀……有一天,众人正在电梯里起哄,小倪高声宣布说:“你们说的那位,顶多算个三流歌星,我可是个一流的电梯工!不是我像她,而是她长得像我!”说完哈哈大笑起来。她在为自己高兴。她高兴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平凡,自己的不必上电视,自己的适得其所,自己的不为他人所左右。 ⑦你的个人最适合你,你的相貌为你所独有,我们应该像小倪那样自尊自爱,诚实地生活,认真地工作,挣得你应有的一份快乐。你每天晚上问心无愧地安睡,你每天清晨兴致勃勃地迎接又一个平凡而充实的日子…… ⑧争取不平凡诚然可敬可佩,然而甘于结结实实的平凡,如小凌、如小倪,则更可爱可羡。这个世界很大,机会确实很多,然而这个世界也很小,机遇又极为难得,我们应在奋力进取与适可而止之间取得一种平衡。我们要懂得这个世界不单是为不平凡的人而存在,恰恰相反,这个世界也是为平凡的人而存在的。 ⑨为你自己高兴,因为你的努力奋进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为你自己高兴,因为你能够如现在这样也真是挺不错;为你自己高兴,因为你不为自己设置徒添烦恼的标杆,更不受他人那出于好意而设置的缥缈标杆而蛊惑;为你自己高兴,为你那平凡而充实的、问心无愧的存在而高兴!(选自《中国最关的散文(上)》,作者刘心武。有删节。) 1.本文的结构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详细叙述了两件小事,从不同侧面阐明道理,为中心论点服务。请按要求进行概括。 事件 阐明的道理 ①残疾的小凌不追求当作家,甘愿做一名读者, 快乐地生活。普通的人只要充满自信、 热爱本职工作、自尊自爱,也能拥有快乐。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论证思路来看,文段④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有叙有议,将哲理的阐发与事件的叙述有机结合,很有说服力。 B.作者阐明了人要为自己高兴的观点,告诉我们应该为自己那平凡而充实的、问心无愧的存在而高兴。 C.文章第⑧段指出,人们不必争取不平凡,应该甘于平凡,因为这个世界是为平凡的人而存在的。 D.本文语言平实而富有哲理,于平淡中揭示出深刻的道理。 5.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说说你读了本文之后有怎样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生差异在读书 | 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 学会转身 董建昌 | ①一个木匠丢了一块手表,几个热心的邻居一起帮他找,他们将地上的刨花、工具箱,以及木匠身上的每一个口袋都翻烂了也没有找到,结果却让一个孩子找到了。木匠很惊讶,问那孩子是怎么找到的。孩子说,很简单啊!你知道,手表是有声音的,我只是在你们都安静下来的时候坐到刨花旁听,然后沿着声音的方向走过去,就找到了。 ②事实上,在遇到困难时只要稍稍转个身,我们看到的就会是一个崭新的天空,就像丢失在刨花里的那块表,大人们翻烂了刨花,找遍了工具箱,甚至木匠的口袋,都没能找到,而那个孩子只是换了一个寻找的角度,即凭借手表指针“嘀嗒、嘀嗒”的走动声就轻易地找到了。 ③换个角度看问题,往往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卡耐基说:“一个人要想让自己的生活愉快、自在,在事业上取得重大的成就,学会变通是很重要的。”一次,爱迪生让助手帮助自己测量一下一个梨形灯泡的容积。助手接过后,立即开始了工作,他一会儿拿游标卡尺测量,一会儿在稿纸上计算,后来甚至还动用了一些复杂的数学公式。可几个小时过去了,他忙得满头大汗,还是没有算出结果。就在助手搬出大学里学过的知识,准备再一次计算灯泡的容积时,爱迪生进来了。爱迪生看到助手面前摆满了各种工具书和身旁的那一堆稿纸,立刻就明白了怎么回事。于是,他拿起灯泡,朝里面倒满水,递给助手说:“你去把灯泡里的水倒进量杯里,就会得出我们所需要的答案。”这时,忙得满头大汗的助手才恍然大悟:自己想的太复杂了。看来,学会变通,善于让自己的思维转身是很重要的。 ④是的,我们很多人就像爱迪生的助手一样,做事不知道变通,结果是花费了很多力气,到头来却一事无成。遇到看似难解的问题,学会换一种思维,从不同角度看,这样,“无法解决”的问题就变得简单化了,而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⑤1916年,美国犹他州的小镇准备修建一座银行。镇长买好了地,备好了建筑图纸,可最后在砖头上出现了问题。因为,从盐湖城用火车运砖过来,每磅要2.5美元。这个价格远远超出了镇里的预算。后来,大家又想了许多种货运方式,甚至包括空运都不行。就在人们束手无策的时候,不知谁说了句,邮寄砖啊!结果是,包裹每磅邮费是1.05美元,比火车便宜了一半多。 ⑥这样,小镇的居民很骄傲地拥有了他们的第一家银行。更为有趣的是,这个故事后来还被西点军校作为案例选入了教材,用来诠释一条校训:要保持“头脑简单”,敢于去干所谓“办不到”的事情。 ⑦通过邮局邮寄货物,这无疑是最常见的运输方式,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常见、简单而又便捷的方式,很多人就是想不到。为什么呢?他们就是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了。把最复杂的变成最简单的,才是最高明的(达芬奇语)。细想,我们生活中我们缺少的,不正是达芬奇说的这种将问题简单化的思维嘛。 ⑧同一件事,如果依照同样的习惯思维去运作,肯定不会有新的改变。但若能改变一下固有的思维方式,转个身,用不同的方法去开拓,自然会结出不同的硕果。学会转身,学会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从而把看似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你就会发现人生其实好简单,成功其实离你也并不远。(选自《演讲与口才》,有改动)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选文第3段,理清论证思路,补全表格。
提出观点 | A | 分析论述 | B | 论证方法:道理论证 | 举出爱迪生指导助手测量灯泡容积的事例 | 论证方法:C | 得出结论 | D |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 眼界与读书 赵畅 | (1)眼界之于读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2)眼界决定了读书的目的归宿。周总理读书时,提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总理的眼界为其发愤读书作了注脚。既立志于“中华之崛起”,就必须好读书,读好书,时时检点自己,提醒自己,因为“中华之崛起”所呼唤的读书人,不仅要有报国之志,更要有报国之才。冯友兰先生曾在一篇文章里提到,作为一个学问家,做学术研究是要做全民族的智囊。这一点,对读书人很有启发。虽然读书人并非一定是学问家,但读书的眼界却力求要高,这样至少就不至于把读书当作可有可无的休闲娱乐或者陷入无聊的泥潭。 (3)眼界也决定了读书人读书的方式方法和兴趣效果。自古至今,读什么书、怎么读,以及怎么防止“死”读书,都需要从实践出发,形成适合每个人自己的读书方式。可以肯定,有着高眼界的读书人,一定会结合实践去读那些更富价值的书籍。一个拥有高远眼界的读书人,还能够牢记使命,超越功利樊篱。他们将读书视为一件高雅而神圣之事,并从广泛的阅读之中、从对历史的理解之中,获得一种对自己时代使命的高度自信并笃行之。 (4)读书的眼界,自然还取决于读书的宽度,这既关乎读书兴趣,亦关乎读书效果。在有些人看来,终日埋头进行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是一些不近人情、枯燥乏味的“怪人”。事实上,对生活和事业的热爱,使不少科学家逐步成为自然美的追求者与发现者。达尔文“常常几小时地阅读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和“拜伦、华尔特·司各特的诗篇”;诺贝尔读过许多名人大家的文学作品;我国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都非常喜爱古典文学。也许对自然科学家来说,了解文、史、哲方面的知识,会有助他们的逻辑思维变得更开阔,流转自如。同理,文学艺术方面的专家如能多读一点自然科学知识,在创作作品与表达自我的时候,往往也能够更加深刻。 (5)读书不打开眼界,不联系思想实际、工作实际、社会实际,不从书籍中思考点什么、采取点什么、解决点什么,那么我们读书做什么? (6)我以为,读书人欲从书本中汲取力量,高远的眼界是至关重要的。(选自2011年3月29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阅读全文,说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2)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4)段提出了什么见解?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一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议论文语段,完成问题。 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做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做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1.选文中“敬”的含义是什么,请用一个恰当的成语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惟其如此”中的“如此”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是怎样理解文中的画线语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