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我的母亲》选段,回答题(11分)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

阅读《我的母亲》选段,回答题(11分)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我的母亲》选段,回答题(11分)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睿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条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小题1:“我”在姨母面前说了句轻薄话,母亲责罚“我”时,为什么“气得坐着发抖”?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选文的开头说:“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请问:
(1)这与选文中哪句话照应?“严”与“慈”用在母亲身上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中哪件事最能体现“我”的母亲是“慈母”? (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选文中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举一例谈谈你的母亲或父亲如何教育你的?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儿子的话触发了自己心中的隐痛,恨儿子目无尊长,也有对自己教育失败的自责。
小题2:(1)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不矛盾,“严”指的是我犯错误时,母亲对我的严格管教,“慈”指的是我生病时,母亲为我舔病眼,“严”与“慈”都表达了母亲对我成长的关爱,因此,不矛盾。
(2)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小题3:对母亲深切的敬爱与怀念。 
小题4:要结合生活的实际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从文章开头一句即可了解母亲“我“的严厉,“我”轻薄的话不仅对别人不尊重,也丢了家教的名声。
点评:本题不难,此类问题很简单。学生阅读时多关注文本本身,很多问题的答案就在文本的文字中。走进文本,是阅读必需的要求。
小题2:
试题分析:显然与文章最后一句照应。文中写了两件事,一是“责罚”,一是“关爱”,表现了母亲严父慈母的形象,“严”也是爱,是对孩子身心成长的关心,所以不矛盾。
点评:本题不难,仔细阅读文字即可作答。理解文章中句子的含义,一方面要抓住文中的文字信息,在其提示下作一思考,一方面要揣摩作者的思想,全面深入的理解问题。
小题3:
试题分析:文段中两次提到“严父”“慈母”,详细记叙了母亲对自己的关情与教育,作者对母亲的感情溢于言表。
点评:本题不难,作者的叙述让人感同身受。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可从作者对事件的叙述和人物的描写上来分析,更可以从文中作者表达情感议论句中理解。阅读,要于体会。作者在文章中一词一句所融入情感,读者通过反复的阅读自然会体会到字里行间的情感波澜。
小题4:
试题分析:选一件小事,突出母亲或父亲的言行表现,以及自己的感受,可以仿照本文的结构拟写,但不要过多叙述,不要写得太细。
点评:本题不难,对自己的父母,学生是了解的,材料很多,易选易写。这不仅是一个考题,更是一次情商的培养,告诉学生要懂得去理解别人,关心别人。
举一反三
课内现代文阅读(18分)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    )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    )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小题1:填出文段括号中的两个动词:                           。(2分)
小题2:这段文字写到了哪几个季节?从哪里可以看出来?(4分)
                                                                                       
                                                                                        
小题3:文中对拔何首乌根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试从“我”的心理和百草园对“我”的影响两方面加以回答。(4分)
                                                                                       
                                                                                          
小题4:指出画线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2分)
                                                                                           
小题5:请你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出作者在百草园泥墙根一带所做的事。(3分)
例如:拔何首乌 、                                                   
小题6:用文中划线的句式“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写一段话。(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命运
(1)威尔逊先生是一位成功的商业家,他从一个普普通通的事务所小职员做起,经过多年的奋斗,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公司和办公楼,并且受到了人们的尊敬。 
(2)这一天,威尔逊先生从他的办公楼走出来,刚走到街上,就听见身后传来“嗒嗒嗒”的声音,那是盲人用破竹竿敲打地面发出的声响。威尔逊先生愣了一下,缓缓地转过身。 
(3)那盲人感觉到前面有人,连忙打起精神,上前说道:“尊敬的先生,您一定发现我是一个可怜的盲人,能不能占用您一点点时间呢?” 
(4)威尔逊先生说:“我要去会见一个重要的客户,你要什么就快说吧。” 
(5)盲人在一个包里摸索了半天,掏出一个打火机,放到威尔逊先生的手里,说:“先生,这个打火机只卖一美元,这可是最好的打火机啊。” 
(6) 威尔逊先生听了,叹口气,把手伸进西服口袋,掏出一张钞票递给盲人:“我不抽烟,但我愿意帮助你。这个打火机,也许我可以送给开电梯的小伙子。” 
(7)盲人用手摸了一下那张钞票,竟然是一百美元!他用颤抖的手反复抚摸这钱,嘴里连连感激着:“您是我遇见过的最慷慨的先生!仁慈的富人啊,我为您祈祷!上帝保佑您!” 
(8) 威尔逊先生笑了笑,正准备走,盲人拉住他,又喋喋不休地说:“您不知道,我并不是一生下来就瞎眼的,都是23年前布尔顿的那次事故!太可怕了!” 
(9)威尔逊先生一震,问道:“你是在那次化工厂爆炸中失明的吗?” 
(10) 盲人仿佛遇见了知音,兴奋得连连点头:“是啊,是啊,您也知道?这也难怪,那次光炸死的人就有93个,伤的人有好几百,那可是头条新闻啊!” 
(11)盲人想用自己的遭遇打动对方,或许可多得到一些钱,他可怜巴巴地说了下去:“我真可怜啊!到处流浪,孤苦伶仃,吃了上顿没下顿,死了都没人知道!”他越说越激动:“您不知道当时的情况,火一下子冒了出来!仿佛是从地狱中冒出来的!逃命的人群都挤在一起,我好不容易冲到门口,可一个大个子在我身后大喊:‘让我先出去!我还年轻,我不想死!’他把我推倒了,踩着我的身体跑了出去!我失去了知觉,等我醒来,就成了瞎子,命运真不公平啊?” 
(12)威尔逊先生冷冷地说:“事实恐怕不是这样吧?你说反了。” 
(13) 盲人一惊,用空洞的眼睛呆呆地对着威尔逊先生。 
(14) 威尔逊先生一字一顿地说:“我当时也在布尔顿化工厂当工人,是你从我的身上踏过去的!你长得比我高大,你说的那句话,我永远都忘不了!” 
(15) 盲人站了好长时间,突然一把抓住威尔逊先生,爆发出一阵大笑:“这就是命运啊!不公平的命运!你在里面,现在出人头地了,我跑了出去,却成了一个没有用的瞎子!” 
(16) 威尔逊先生用力推开盲人的手,举起手中一根精致的棕榈手杖,平静地说:“你知道吗?我也是一个瞎子。你相信命运,可是我不信。” 
小题1:第(14)节中的“你说的那句话”指的是哪一句话?(2分)
                                                                                                                                          
小题2:第(6)节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体现了主人怎样的思想品格?(4分)
                                                                                                                                                 
小题3:最后一段中的“你相信命运,可我不信”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4分)
                                                                                                                                                
小题4:威尔逊先生从“一个普普通通的事务所小职员”到“一位成功的商业家”,期间经过怎样的努力?请根据文意,作出合理的概括。(4分)
                                                                         
小题5:谈谈你是怎样看待生活中的不幸的?(不超过50字)(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看夕阳》完成文后问题。(13分)
① 这是发生在美国洛杉矶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②一天,两位老人离开旅游团,相携着到山崖上看夕阳。夕阳无限好,橘红的霞光点燃了西天的云絮,犹如一场缤纷而下的太阳雨溅落在山石草木上,跳动着灿烂无比的光芒。
③两位老人站在崖边,如醉如痴地欣赏着美景。
④突然,他感到有一个东西往下坠落。
⑤他下意识里伸手一拽,拽住的正是她失足的丈夫。
⑥她拽着他实在有些支撑不住了。她的手麻木了,胳膊又肿又涨,仿佛随时都会和身子断裂开了。她知道她瘦弱的胳膊禁不住他太沉的身子。她只能用牙齿死死咬住他的衣领,坚持到最后一刻。她期望有人突然出现使他们绝处逢生!
⑦他悬空在山崖上,等于把生命之符钉在鬼门关上。在这日薄西山的傍晚,有谁还会来到山崖上注意到他们这一幕呢?他说:“放下我吧,亲爱的。。。”
⑧她紧紧咬住牙关无法开口,只能用眼神示意他不要吱声。
⑨一分钟过去了。
⑩两分钟过去了。
(11)十分钟过去了。
(12)冥冥中,他感到有热热粘粘的液体滴落在他的脸上。他敏感地意识到血是从她的嘴巴里流出来的,似乎还带着一种咸咸的味道。他又一次央求她道:“亲爱的,放下我吧!有你这片心意就足够了,面对死亡我不会埋怨你的。”
(13)她仍然死死咬住他的衣领,无法开口说话。她只能用眼神再次阻止他的挣扎。
(14)一分钟过去了。
(15)两分钟过去了。
(16)他感到有大颗大颗热热粘粘的液体,吧嗒吧嗒滴落在他的脸上。他知道她的七窍在出血了。他肝肠寸断却又无可奈何。他知道她在用一颗坚毅的心,和死神对峙、对抗、争夺。他翻然感悟到生命的分量。
(17)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旅游团的人们举着火炬到山崖上救下了他们。
(18)她在洛杉矶的一家医院里住了好长时间。
(19)那件事发生后,她的牙齿整个都脱落了,人再没有站起来过。
(20)他每天用轮椅推着她,走在街上,去看夕阳。
(21)他说:“当初你干嘛拼命救下我这个老头子呢?亲爱的,你看你的牙齿……。”
(22)她喃喃道:“亲爱的,我知道我当时一松口,那么失去的就是一生的幸福……”
(23)他推着她向夕阳走去。
(24)人们都看着他俩融在夕阳里成为美丽的一景。
小题1:如果在第②段中“夕阳无限好”后加上人们熟悉的“只是近黄昏”一句肯定不好,因为“         ”一词表达出来的遗憾伤感情绪与文章主旨不符。不过只要把这个词改为“         ”,就行了。(2分)
小题2:阅读(12)——(22)段,你认为在这场生死考验中,老太太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 (4分)
                                                                         
                                                                          
小题3:自选一个角度,对文章第②段中的画线句进行赏析。(4分)
                                                                         
                                                                          
小题4:故事的经过危险紧张,故事的结局令人回昧。你读了这个故事后,一定有许多感受和体会。 请写出来与大家分享。(不少于三点) (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当我在一年级的时候,就有早晨赖在床上不起的毛病。每天早晨醒来,看到阳光照到玻璃窗上了,我的心里就是一阵愁:已经这么晚了,等起来洗脸,扎辫子,换制服,再到学校去,准又是一进教室就被罚站在门边。同学们的眼光,会一个个向你投过来,我虽然很懒惰,却也知道害羞呀!所以又愁又怕,每天都是怀着恐惧的心清,奔向学校去。最糟的是爸爸不许小孩子上学乘车的,他不管你晚不晚。
有一天,下大雨,我醒来就知道不早了,因为爸爸已经在吃早点。我听着、望着大雨,心里愁得不得了。我上学不但要晚了,而且要被妈妈逼着穿上肥大的夹袄,(是在夏天!)踢拖着不合脚的油鞋 ,举着一把大油纸伞 ,走向学校去!想到这么不舒服的上学,我竟有勇气赖在床上不起来了。
过一会儿,妈妈进来了。她看我还没有起床,吓了一跳,催促着我,但是我皱紧了眉头,低声向妈妈哀求说:
“妈,今天晚了,我就不去上学了吧?”
妈妈就是做不了爸爸的主,当她转身出去,爸爸就进来了。他瘦瘦高高的,站到床前来,瞪着我:
“怎么还不起来,快起!快起!”
“晚了!爸!”我硬着头皮说。
“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起!”
一个字的命令最可怕,但是我怎么啦?居然有勇气不挪窝儿 。
爸爸气极了,一把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爸爸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鸡毛掸子 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就发出咻咻 的声音,我挨打了!
爸爸把我从床头打到床角,从床上打到床下,外面的雨声混合着我的哭声。我哭号,躲避,最后还是冒着大雨上学去了。我是一只狼狈的小狗,被宋妈抱上了洋车——第一次花钱坐车去上学。
我坐在放下雨篷的洋车里,一边抽抽搭搭地哭着,一边撩起裤脚来检查我的伤痕。那一条条鼓起来的鞭痕,是红的,而且发着热。我把裤脚向下拉了拉,遮盖住最下面的一条伤痕,我最怕被同学耻笑。
虽然迟到了,但是老师并没有罚我站,这是因为下雨天可以原谅的缘故。
老师叫我们先静默再读书。坐直身子,手背在身后,闭上眼睛,静静地想五分钟。老师说:想想看,你是不是听爸妈和老师的话?昨天的功课有没有做好?今天的功课全带来了吗?早晨跟爸妈有礼貌地告别了吗?……我听到这儿,鼻子抽搭了一下,幸好我的眼睛是闭着的,泪水不至于流出来。
静默之中,我的肩头被拍了一下,急忙地睁开了眼,原来是老师站在我的位子边。他用眼神告诉我,叫我向教室的窗外看去,我猛一转头,是爸爸那瘦高的影子!
我刚安静下来的心又害怕起来了!爸爸为什么追到学校来?爸爸点头示意招我出去。我看看老师,征求他的同意,老师也微笑地点点头,表示答应我出去。
我走出了教室,站在爸爸面前。爸爸没说什么,打开了手中的包袱,拿出来的是我的花夹袄。他递给我,看着我穿上,又拿出两个铜板来给我。
小题1:用一句话概括选文内容。(2分)
----------------------------------------------------------------
小题2:选文中父亲对我管教严体现在哪些方面?(2分)
----------------------------------------------------------------
小题3:联系全文说说爸爸是个怎样的人?(3分)
-----------------------------------------------------------------
小题4:迟到事件后,“每天早晨我都是等待着校工开大铁栅栏校门的学生之一”。是什么使“我”的变化这么大?如果你是作者,那么此时你最想对“爸爸”说的话是什么?(3分)
------------------------------------------------------------------
小题5:课文题目取名为“爸爸的花儿落了”有什么丰富含义?(3分)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那枝康乃馨 朱克波
在我的日记本里夹着一枝枯萎的康乃馨,那是5年前的母亲节,我为母亲准备的礼物。
那年我刚从乡村到县城读书,在同学们大谈母亲节的时候,我一片茫然。从他们的谈论中我得知,母亲节最好的礼物就是一枝康乃馨。那时候,我觉得自己已经很懂事了,知道父亲身体不好,家里的重担都压在母亲单薄的肩上,供我跟姐姐上学很艰难。生平第一次我做出决定,我要像城里的同学那样,在母亲节的时候,送一枝康乃馨给辛劳的母亲。我不禁为这个决定而自豪,于是,提前两周我就开始节食了。
母亲节那天的阳光特别灿烂,中巴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不停,我只得小心翼翼地把花捧在胸前,生怕把它弄坏。康乃馨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我多想此刻就让这缕清香飘到母亲的身旁,让它表达孩儿的一点心意。但母亲是一个十分节俭的人,我该怎样跟她说呢?经过几个小时的漫长煎熬,总算到站了。
下了车,走了好长一段山路,那熟悉的村庄才映入眼帘。为了避免不知情的人笑我一个大男孩还买花,就把康乃馨藏到了书包里。刚到村口,恰好碰到母亲从地里回来,背上背着沉重的柴火,手里还拿了两把锄头,不用说有一把是帮父亲拿的。中午天气很热,他们现在才回来吃饭,想必地里的活一定很多。看着母亲疲惫的身影,想到节日中的她还是跟往常一样忙碌,我不禁鼻子一酸,连忙跑过去接锄头。母亲乍一见我,先是愣了一下,接着紧张地问道:“二娃!怎么回来了,没钱花了吗?”我忙摇头说:“不是,我是回来看您的。”母亲这才舒展眉头正色道:“看啥子哟,车费蛮贵的!快去后面接你爸爸,让他歇会儿。”说着,又把两把锄头从我手里拿了回去。看着母亲满是汗迹的脸庞,一身粗布衣服,沾满泥巴的布鞋,想到此刻城里那些母亲正在孩子的陪同下逛公园,心里充满了愧疚之情,要不是为了送我到县城最好的学校上学,母亲也不用这么辛苦。今天是母亲节,在我看来,就算把花店里的康乃馨全部买来,母亲也是受之无愧的。
那段时间正是农忙,到了晚上母亲才闲下来。在院子里乘凉的时候,我刚准备把康乃馨拿来送母亲,她却看着我的头说:“二娃,头发这么长了,妈妈给你剪一剪,这样又可以省下3块钱来自己用了。”我无奈地笑笑。母亲的理发技术很业余,可这十多年来,她从我头上也练出了些手艺,虽然没有城里师傅剪得好,但笑我“发型”的人也不如小时候的多了。看我有些不乐意的样子,父亲在一边指着自己的头插话说:“去吧,你母亲的技艺又提高了不少呢,瞧我这片自留地也放心地承包给她了。”我只好坐下,母亲一边剪一边又唠叨开了:在学校要好好学习,钱要花在刀刃上;又说今天我不应该回来,往返的车费就够我一周的生活费了……我越听越委屈,泪水情不自禁润湿了双眼:“妈,我没有乱花钱,今天是母亲节,我真的是专门回来看您的,难道这也错了吗?”母亲的剪刀在我的头上停了好一会儿,我不敢回头,但我猜想,她脸上肯定满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出乎意料的是,母亲没再责怪我,只是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语重心长地说道:“二娃,只要你惦记着妈就行了,咱们家不兴这个,什么母亲节,只要你有出息,天天都是妈妈的节日。”
那天,我最终没有把从城里带回来的康乃馨送给母亲,因为从那轻轻的叹息声中,我体会到自己并未真的懂事,也没能读懂母亲的心。爱有许多种,但亲情却尽在不言中。或许对别人而言,母亲节送一枝康乃馨意味着温馨,但对于我来说却意味着不成熟。
我把那枝康乃馨夹进了日记本,并在旁边写了一句话——献给爱着我的母亲。以后每年的母亲节,我都会把那枝枯萎的康乃馨翻出来看看,每次耳边都萦绕着母亲那句朴实的话:“只要你有出息,天天都是妈妈的节日。”
小题1:文中的“我”为什么没有把自己从城里带回来的康乃馨送给母亲?(3分)
-----------------------------------------------------------------
小题2:你认为文中的母亲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
-----------------------------------------------------------------
小题3:请仿造下面画线的句子,续写一句赞美母亲的话。(2分)
母亲是烦恼中的一曲古筝,当你意志消沉时,优雅的旋律一响起,眼前立即一片青翠;母亲是挫折中的阵阵清风,当你惊惶伤心时,为你拭去焦躁的汗水,梳理好零乱思绪;母亲是---------------------------------------。
小题4:你赞同文中母亲说的“只要你有出息,天天都是妈妈的节日”的观点吗?为什么?(3分)
--------------------------------------------------------------------
小题5:根据要求完成下面“读书摘录卡片”。(3分)
读书摘录卡片
标题:那枝康乃馨         作者:朱克波       出处:《时文选粹》
摘录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