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小题。(26分)讲故事的人(节选)莫言①我母亲生于1922年,卒于1994年。我是母亲最小的孩子。②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个热水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26分) 讲故事的人(节选)莫言 ①我母亲生于1922年,卒于1994年。我是母亲最小的孩子。 ②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个热水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傍晚的时候我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我从草垛里钻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但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③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拣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拣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煽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拣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让我终生难忘。多年之后,当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地对我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④我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正当我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我气急败坏地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了老人碗里。 ⑤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地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地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⑥我十几岁时,母亲患了严重的肺病,饥饿,病痛,劳累,使我们这个家庭陷入了困境,看不到光明和希望。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祥之兆,以为母亲随时都会自己寻短见。每当我劳动归来,一进大门就高喊母亲,听到她的回应,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如果一时听不到她的回应,我就心惊胆战,跑到厨房和磨坊里寻找。有一次找遍了所有的房间也没有见到母亲的身影,我便坐在院子里大哭。这时母亲背着一捆柴草从外面走进来。她对我的哭很不满,但我又不能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看出了我的心思,她说:“孩子你放心,尽管我活着没有一点乐趣,但只要阎王爷不叫我,我是不会去的。” ⑦我生来相貌丑陋,村子里很多人当面嘲笑我,学校里有几个性格霸蛮的同学甚至为此打我。我回家痛苦,母亲对我说:“儿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不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而且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丑也能变美。”后来我进入城市,有一些很有文化的人依然在背后甚至当面嘲弄我的相貌,我想起了母亲的话,便心平气和地向他们道歉。 ⑧我母亲不识字,但对识字的人十分敬重。我们家生活困难,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但只要我对她提出买书买文具的要求,她总是会满足我。她是个勤劳的人,讨厌懒惰的孩子,但只要是我因为看书耽误了干活,她从来没批评过我。 ⑨母亲去世后,我悲痛万分,决定写一部书献给她。这就是那本《丰乳肥臀》。因为胸有成竹,也因为情感充盈,仅用了83 天,我便写出了这部长达50 万字的小说的初稿。在这本书的卷前语上,我写下了“献给母亲在天之灵”的话,但这本书,实际上是献给天下母亲的。 小题1:莫言获2012年 奖,其代表作除《丰乳肥臀》外,还有《 》、《 》。(3分) 小题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③④段中写到的两件事,并说说母亲想通过自己的言行告诉儿子一些怎样的做人道理。(8分) 小题3:第③段中,母亲脸上现出绝望的神情,是因为(1) ; (2) 。(4分) 小题4:选文是莫言在颁奖会上的演讲,对此演讲的目的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连讲了母亲的七件事,证明自己是个能讲故事、会讲故事的人。 | B.回忆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苦难岁月,真实再现中国的社会现实。 | C.表现母亲以及普天下所有母亲所拥有的优秀品质与伟大精神。 | D.感念母亲为人处世的态度对“我”的影响,表达对母亲的敬意。 | 小题5:选文共罗列了母亲和“我”之间发生的七件事,有人说太啰嗦,请你站在莫言的立场上说说这样安排材料的原因。(80字左右)(8分) |
答案
小题1:诺贝尔文学 《蛙》 《生死疲劳》…… 小题2:母亲因拣麦穗而遭看守人的没收与耳光,但多年后却阻止了“我”对看守人的报复。 学会宽容 母亲把难得吃上一顿且属于她的仅有的一碗饺子让给了一位乞讨的老人。 要同情弱者 小题3:(1)粮食严重短缺,捡来的麦穗又被没收了。 (2)看守人的耳光与口哨严重地侮辱了母亲,让她感觉到了人性的卑劣。 小题4:D 小题5:要点:照应题目“讲故事的人”,他的心中装着无数的故事(2分);七件事情是从七个不同的角度来表现母亲对他的影响的,致使文末的情感迸发水到渠成。(4分);语言表达,第一人称(2分) |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中国的一件大事,一度引发莫言热,因此如果稍加留心,应该是知道的。莫言的代表作如:《红高粱家庭》、《天堂蒜薹之歌》、《十三步》、《酒国》、《丰乳肥臀》、《檀香刑》、《透明的红萝卜》、《爆炸》、《白棉花》、《白狗秋千架》、《枯河》、《拇指铐》等。 点评:对于身边的事件、现象,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要多关注,语文知识的范围很广,语文的能力也包括听、说、读、写等多个方面,因此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习语文,还要注意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做一个学习语文的有心人。 小题2:试题分析:读三、四段可知,主人公都是母亲。三段写的是母亲因为捡拾麦穗曾遭看守人的耳光,但多年后“我”要对看守人实施报复时,母亲却阻止了“我”。由这件事可知,母亲教给“我”要学会宽容别人。四段写母亲把属于她的仅有的半碗饺子给了一位乞讨的老人,这件事告诉“我”,要有同情心、对弱者要仁爱。 点评: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确对文章内容有整体感知,并在此基础上,明白是有关谁,什么事,事件的结果如何.即一般要体现记叙文的六要素,尤其是背景、人物、事件、结果几个要素.并且要深入思考,透过事件本身揣摩出告诉我们的道理。 小题3:试题分析:问题句的前面有“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煽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拣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由此可知,母亲的“绝望”一是因为麦穗被没收了,担心一家人的生计。二是“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煽了她一个耳光,吹着口哨扬长而去”使母亲觉得受到侮辱。 点评:理解词(句)一定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把词(句)放到原句或原文的语段中,并结合上下文内容与文章主题进行综合分析,分析时要注意词语或句子中的突破点,在文章中理解出它们的意思,然后组织通顺的语句做答。 小题4:试题分析:文章有前几段分别记叙了有关母亲的几件事,主要写了母亲所表现出来的好品质。在此基础上,结尾段写道“在这本书的卷前语上,我写下了‘献给母亲在天之灵’的话”。由此可知,本文的写作意图是怀念母亲。A、B两项的分析就事论事,把事件和主题分隔了开来。C项则说法过大,与本文的主体内容不一致,虽然文章结尾有“但这本书,实际上是献给天下母亲的”这样的语句,但文章主要是写自己的母亲,回忆自己的母亲。 点评:做这类题目时,一定要在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内容主旨的基础上,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感知,然后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逐项加以分析权衡,将最切题的答案选择出来。在选择中要善于加以比较。 小题5:试题分析:“请你站在莫言的立场上”说说这样安排材料的原因,所以答题时要注意要以莫言的语气来完成答案,即用第一人称“我”。拟答时可从选材、立意、目的等角度综合考虑作答,如 目的与立意上,“我用这七件事情是为了从不同的角度表现母亲的品质及她对我的影响”。“我的心中有许多关于母亲的故事,这七件事是我精心选取的极少的一部分,并且这也与题目“讲故事的人”相照应。 点评:文章的选材必须要围绕着题目与中心展开,能有力地表现中心的材料要把它选择出来,并且详细地写。选材的多少也要根据文章的题目和主旨(中心)而定。 |
举一反三
《最后一课》(15分) 接着,韩麦尔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 …………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12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 ——你们走吧。” 小题1:韩麦尔先生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监狱大门”比喻 ,“钥匙”比喻 ,全句的深刻含义是 。(4分) 小题2:为什么听到钟生、号声,韩麦尔先生会“脸色惨白”?(2分) 小题3:“我”觉得他从没有这么高大的原因是: 。(2分) 小题4: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1)这段属于_______________描写;(1分) (2)表现了韩麦尔先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2分) 小题5:韩麦尔先生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神;韩麦尔先生的话表现了他对母语怎样的感情?汉语言也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之一,作为一名中学生,你是怎样看待我们的母语的?(4分) |
藤野先生(14分) 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A.“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B.“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学年试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 “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C.“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 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小题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段“我”和藤野先生相处的三件事。(3分) 小题2:从出文中A、B、C三处语言描写中任选两句,分别指出其所表现的藤野先生的品质。(3分) 小题3:品味下列语句。(4分) (1)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句中加点的词语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状态?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2)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句中“这样”指什么?) 小题4:“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藤野先生的话要是说出来,会是怎样的?请你以藤野先生的口吻写下他想说的话。(50字左右)(4分) |
我的母亲(17分) 母亲生在农家,勤俭诚实。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大家洗衣服,缝补衣裳。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盆。她料理家务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晚间,她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 从这里,我学到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这些习惯至今我还保存着。 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舅父与表哥们往往是自己掏钱买酒肉食,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可是殷勤地给他们温酒作面,又给她一些喜悦。到如今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因为自幼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可是,母亲并不软弱。那时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性格,也传给了我。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画好的界限。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我非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敢不去,正像我的母亲。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二十位教师吧,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当我小学毕业的时候,亲友一致地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地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住处,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说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当我由师范毕业,被派为小学校的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新年到了,正赶上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 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说:“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 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小题1: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文章写了母亲哪些事。(4分) 小题2:文章多次写母亲的“泪”。请结合上下文,揣摩语句,体会情感,参照示例,完成表格。(4分)
| 语 句
| 情 感
| 示例
| 她的泪会往心中落
| 母亲在变乱中承受苦难的酸楚、隐忍
| (1)
| ……而后合泪把我送出门去
|
| (2)
| 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
|
| 小题3:文中画线句富有表现力,请作简要赏析。(4分) (1)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 (2)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小题4:结合文章内容,写出你对“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这句话的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此的感悟。(不超过60字)(5分) |
阅读《詹天佑》中节选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长200千米,是联结华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当时,清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想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部。帝国主义者谁也不肯让谁,事情争持了好久得不到解决。他们最后提出一个条件:清政府如果用本国的工程师来修筑铁路,他们就不再过问。他们以为这样一要挟,铁路就没法子动工,最后还得求助于他们。帝国主义者完全想错了,中国那时候已经有了自己的工程师,詹天佑就是其中的一位。 ②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消息一传出来,全国轰动,大家说这一回咱们可争了一口气。帝国主义者却认为这是个笑话。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原来从南口往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他们认为,这样艰巨的工程,外国著名的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至于中国人,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 ③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小题1: 第③段画线的句子表现了詹天佑的A.卓越的创造才能 | B.严谨负责,一丝不苟 | C.杰出的智慧 | D.不怕困难,坚强勇敢 | 小题2: 对①、②段中的文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第①段中“帝国主义者完全想错了”是指中国那时候已经有了自己的工程师,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 | B.第②段中“帝国主义者认为这是个笑话”是指他们认为这样艰巨的工程,中国人是完成不了的。 | C.第③段文字中詹天佑不想让“那些外国人讥笑”是因为我们有“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的精神。 | D.帝国主义之所以“要挟”清政府是因为他们认为中国没有自己的工程师。 | 小题3: 第③段文字主要写了哪方面的内容A.表现了詹天佑的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 | B.表现了詹天佑不怕困难、身先士卒的品质。 | C.遇到困难时总是想着为祖国争气,鼓励自己。 | D.主要写了詹天佑开凿隧道时以身作则的实干精神。 | 小题4:下面的诗句中,可以概括詹天佑品质的句子是A.民无信不立。 | B.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 C.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D.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
|
阅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节选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②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约翰》。伯父已经去世多年了,这两本书我还保存着。 ③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对他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 ④“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嚼着东西,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⑤“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我望了他们半天才说。 ⑥“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⑦“那怎么——” ⑧“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⑨“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走路不小心?” ⑩“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⑪“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⑫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小题1:从选文来看,文章内容的特点是A.以记事为主 | B.以写人为主 | C.借物抒情 | D.托物言志 | 小题2: 从笑谈读书来看,鲁迅先生是一个A.珍惜时间的人。 | B.爱书如命的人。 | C.关心下一代的人。 | D.为自己想得少,为他人想得多的人。 | 小题3: 第①段中,“我”羞愧、难受的原因是A.伯父在夸耀自己的记性好。 | B.是因为我不该在伯父面前谈《水浒传》。 | C.伯父的批评太重了,“我”接受不了。 | D.和伯父相比,“我”读书太马虎。伯父的话虽然没有直接批评“我”读书马虎,却比直接批评的分量重。 | 小题4:第⑩段中,对“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的意思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A.当时的社会一片黑暗。 | B.夜色非常黑,很容易碰壁。 | C.在这黑暗的社会里与反动势力作斗争,会受到迫害。 | D.引用对比,说明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时,会时时刻刻地受到挫折与迫害。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