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小题。买 馒 头(1)家后面市场里的馒头摊,做的山东大馒头非常地道,饱满结实,有浓烈的麦香。 (2)每天下午四点,馒头开笼的时间,闻名而来的人就会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买 馒 头 (1)家后面市场里的馒头摊,做的山东大馒头非常地道,饱满结实,有浓烈的麦香。 (2)每天下午四点,馒头开笼的时间,闻名而来的人就会在馒头摊前排队,等候着山东老乡把蒸笼掀开。 (3)掀开馒头的那一刻最感人,白色的烟雾阵阵浮出,馒头——或者说是麦子——的香味就随烟四溢了。 (4)差不多不到半小时的时间,不管是馒头、花卷、包子就全卖光了,那山东老乡就会扯开嗓门说:“各位老乡!今天的馒头全卖光了,明天请早,谢谢各位捧场。” (5)买到馒头的人欢天喜地地走了。没买到馒头的人失望无比地也走了。 (6)山东老乡把蒸笼叠好,覆上白布,收摊了。 (7)我曾问过他,生意如此之好,为什么不多做一些馒头卖呢? (8)他说:“俺的馒头全是手工制造,卖这几笼已经忙到顶点了,而且,赚那么多钱干什么?钱只要够用就好。” (9)我只要有空,也会到市场去排队,买个黑麦馒头,细细品尝,感觉到在平淡的生活里也别有滋味。 (10)有时候,我会端详那些来排队买馒头的人,有的是家庭主妇,有的是小贩或工人,也有学生,也有西装笔挺的白领阶级。有几次,我看到一位在街头拾荒的人。有一次,我还看到在市场乞讨的乞丐,也来排队买馒头。(确实,六元一个的馒头,足够乞丐饱食一餐了。) (11)这么多生活完全不同的人,没有分别地在吃着同一个摊子的馒头,使我生起一种奇异之感: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因角色不同而过着相异的生活,当生活还原到一个基本的状态,所有的人的生活又是多么相似:诞生、吃喝、成长、老去,走过人生之路。 (12)我们也皆能品尝一个馒头如品尝人生之味,只是或深或浅,有的粗糙,有的细腻。我们对人生也会有各自的体验,只是或广或窄,有的清明,有的浑沌。 (13)就像馒头摊的山东人,他在战乱中度过半生,漂泊到这小岛上卖馒头,这种人生之旅并不是他少年时代的期望,其中有许多悲苦与无奈。可是看他经历这么多沧桑,每天开蒸笼时,却有着欢喜的表情,有活力的姿势,像白色的烟雾,麦香四溢。 (14)每天看年近七旬的老人开蒸笼时,我就看见了生命的庆喜与热望。 (15)生命的潜能不论在何时何地都是热气腾腾的,这是多么的好!多么的值得感恩! (选自《林清玄散文作品集》,有改动) 小题1:通读全文,你认为作者为什么那么喜欢买山东老乡的馒头?请分点概述。 小题2:下面一段文字插入原文,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但不论如何,生活的本身是值得庆喜的吧!A.10、11段之间 | B.11、12段之间 | C.12、13段之间 | D.13、14段之间 | 小题3:本文语言清新朴实,但不乏生动形象的句子。请赏析第(13)段中的画线句。 小题4:根据上文与下面的链接资料,联系实际生活说说我们应该持有怎样的人生态度。(100字以内)(6分) 资料链接:农夫把稻田中的稻子种成最好的收成,是生活品质。穷人买一个馒头果腹,知道同样的五块钱在何处可以买到最好品质的馒头,是生活品质。家庭主妇买一块豆腐,花最便宜的钱买到最好吃的豆腐,是生活品质。 (选自《求好》,作者林清玄)
|
答案
小题1:①老汉做的山东大馒头非常地道,饱满结实,有浓烈的麦香;(1分)②老汉诚实信用,馒头是手工制造,凭手艺挣钱;(1分) ③老汉乐观知足的精神风貌。(1分) 小题1:D 小题1:比喻或描写手法的运用(1分),生动地表达出每天开蒸笼的时候,老人的欢喜,也写出老人身上体现出来的优秀品质也正像开笼时的白色烟雾一样,馨香四溢。(1分),表达了对老人喜爱和赞美之情(1分) 小题1:主题:人生应该不断地追求,要乐观,并懂得知足、感恩。 |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文章对”山东老汉“的描写来分点概述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文章的内容此句应该插入到13和14段之间。 小题1:本题考查赏析文章精妙语句的能力。赏析句子的一般方法为:方法+效果+情感,在分析效果和情感时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句才行。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主旨的能力。根据文章的内容以及连接材料来说说我们应该持有怎样的人生态度即可。 |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 15 分) hold住母亲的生命 ①记不清这是母亲最近几年来第几次住院了,这次入院是在她刚出院不久又因病情危重重返病房的。病中的母亲时而昏睡,昏睡中常常喃喃自语,轻轻呼唤着“妈妈”;时而又不由自主地撕拉被单。尽管吊着“肺脑活剂”,输着氧气,可母亲仍然张着嘴大口喘气,脸色青紫。每每到下半夜常常有痰堵在喉咙咳不出来,这时会全身抽搐,嘴唇铁青,我们只好奔走呼叫,医生用吸痰机吸出痰来,母亲才又转危为安。如果这世上有阴阳两界,母亲不知在这边缘上挣扎过多少回了。 ②前日上午,医生查房结束把我叫到他办公室,郑重地对我交待:“***妈病情已相当严重,你要有思想准备。”我深知“思想准备”意味着什么,顿时,眼泪夺眶而出。医生急忙安慰我说:“目前还有一种药,堪称‘原子弹’,这也是最后一招,不过,能否有效,得看各人对此药的适应,不知你们是否用?如用,一是价格昂贵,二是需院方审批,三是对人体有副作用。”我和大姐忙说:“只要能有一线希望挽回,我们不惜一切代价。”于是,用上了抵御病魔的“原子弹”。六天后,母亲终于又醒过来,能和我们说话了。 ③当我唏嘘地拥着病重中的妈妈时,我才发现她对我多么重要!我是家里的老生子,生我那年母亲已三十七岁。母亲那时体质就不好,由于体力不支,抱我都很困难。后来听大人们讲,母亲总是把我放在胳肢窝里半抱半夹地走路。在我刚刚记事的时候,母亲的腰就是弯的,我问她这是为什么,母亲说是疼弯的。是的,是疼弯的,后来我懂事了,知道那是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再加上常年的劳累而导致的驼背。母亲常年有病,劳累和营养不良使她体质越来越差,瘦骨嶙峋,每天还要佝偻着身体,忍着疼痛默默无闻地做着农活和家务。皱纹悄悄地爬满她那日渐苍老的脸,记得我小的时候总是趴在母亲背上给她拔白发,直到有一天再也不能拔了,因为渐渐地白发的数量已经超过了黑发。 ④正如有一篇文章写的那样:小的时候,遇到事情,总是说问问母亲该怎么办,那时候最崇拜的是母亲;大一点的时候,遇到事情会犹豫,不知母亲会不会解决这个问题,开始怀疑母亲的见识;再大一点到叛逆期的时候,遇到事情,不再想找母亲说了,因为觉得母亲已经out了;到老了,经常慨叹,要是母亲还在,就能问问她老人家该怎么做了,可惜已经不太现实了……为了不给自己留下遗憾,我决定,在记下这些点点滴滴的同时,尽可能多地陪伴母亲走完生命的最后历程。 ⑤作家苏童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母亲动手术后的某天,我在去医院的路上顺便拐进邮局,买了一本刚出版的《收获》杂志,上面登载了后来给我带来好运的《妻妾成群》。现在,我常常想起这里面的因果关系,想想就不敢再想了,因为我害怕我的好运最终给母亲带来了厄运,当我在我的文学路上‘飞黄腾达’的时候,我母亲的生命却一天天黯淡下去——我无法确定这种因果关系,我害怕这种因果关系。”反之,如果说上帝能让我的厄运给我的母亲带来好运,我情愿忍受命运的折磨,hold住母亲的生命。 小题1: 文章题目中的“hold住”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要“hold住母亲的生命”?(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文章第①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作用是什么?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在唏嘘中回忆了哪些难忘的往事?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任选一句分析划线词所表达的感情。 (2分) (1)我和大姐忙说:“只要能有一线希望挽回,我们不惜一切代价。” (2)当我唏嘘地拥着病重中的妈妈时,我才发现她对我多么重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文章结尾引用作家苏童在一篇文章中的话有何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10分)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节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小题1:根据选段内容给加一个小标题:(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文段除描写景物外,还写了四件趣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在下面:(4分) ⑴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文段运用了较多的修辞,任选一种,先摘出例句,再指出例句的修辞手法并分析修辞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12分)赞同 透早的枣子园 (1)返乡的时候,我的长裤因脱线裂开了,妈妈说:“来,我帮你车一车。” (2)我随妈妈走进房间,她把小桌上的红绒布掀开,一台裁缝车赫然呈现在我的眼前。 (3)这个景象震慑了我,这不是三十多年前的那台裁缝车吗?怎么现在还在用? (4)妈妈熟练的坐在缝纫机前,把裤脚翻过来,开始专心的车我裂开的裤子,我忍不住摩挲着缝纫机上优美的木质纹理,那个画面突然与时空交叠,回到童年的三合院。 (5)当时,这一台缝纫机摆在老家的东厢房侧门边,门外就是爸爸种的一大片枣子园,妈妈忙过了养猪、耕田、晒谷、洗衣等粗重的工作后,就会坐在缝纫机前车衣服,一边监看在果园里玩耍的我们。 (6)善于女红的妈妈,总是帮我们这一群“像牛一样会武”的孩子补撕破的衫裤,以及把太大的衣服改小,把太小的衣服放大,不至于让我们穿破衣去上学。 (7)不车衣服的时候,我们就会抢着在缝纫机上写功课,那是因为孩子太多而桌子太少了,抢不到缝纫机的孩子,只好拿一决木板垫膝盖,坐在门槛上写字。 (8)有一次,我和哥哥抢缝纫机,不小心跌倒,撞在缝纫机的铁脚,在我的耳后留下一条二十几厘米的疤痕,如今还清晰可见。 (9)我喜欢爬上枣子树,一边吃着清脆香甜的枣子,一边看妈妈坐在厢房门边车衣服。 如果是星期天,我们都会赶透早去采枣子,因为清晨刚熟的枣子最是清香,晚一点就被兄弟吃光了。 (10)妈妈是从来没有假日的,但是星期天不必准备中午的便当,她总是透早就坐在缝纫机前车衣服。坐在枣子树上,东边的太阳刚刚出来,寒冬的枣子园也变得暖烘烘的,顺着太阳的光望过去,正好看见妈妈温柔的侧脸,色彩非常印象派,线条却如一座立体派的浮雕。 (11)这时我会受到无比的感动,想着要把刚刚采摘的最好吃的枣子献给妈妈。我跳下枣子树,把口袋里最好吃的枣子拿去给妈妈,她就会停下手边的工作,摸摸我的头说:“真乖。”然后拉开缝纫机右边的抽屉放进枣子,我瞥见抽屉里满满都是枣子,原来,哥哥弟弟早就采枣子献给妈妈了。 (12)这使我在冬日的星期天,总是透早就去采枣于,希望第一个把枣子送给妈妈。有时觉得能坐在枣子树上看妈妈车衣服,生命里就有无边的幸福了。 (13) “车好了,你穿看看。”妈妈的声音使我从回忆中回过神来,妈妈忍不住笑了:“大人大种了,整天憨呆憨呆。” (14)我看着妈妈依然温柔的侧脸,头发却都花白了,刚刚那一失神,时光竟匆匆流过三十几年了。 (摘自林清玄《谈品人生》) 小题1:本文采用了________的记叙顺序,通过作者的“一失神”主要回忆了两件与母亲有关的往事,一是: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请简要概括)(3分) 小题2:第4段中划线字“那个画面”所指的具体内容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联系上下文,写出画线句子“我瞥见抽屉里满满都是枣子”时“我”的内心想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文中的妈妈是个怎样的人? 请结合课文内容简要说说。(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深层次阅读赏析(12分) 青花瓷瓶 史雁飞 雪下得很大,也很急,街道上空空的,没有几个人。绵软柔滑的积雪,蓬蓬松松地挂在枝梢上,亮白而倦怠的枝条被压低了头。偶尔有一阵风,也极微小极细弱,还没有感觉到,就消逝了。在这样的天气,不会有什么顾客来当东西,当铺老板早早地关了店门,捅旺火炉,懒洋洋地趴在柜台上,一边翻看图片,一边哼着京戏。 突然,有人敲门,声音极轻。他抬头,支起耳朵细听,什么声音也没有。他怀疑自己听错了,于是,他又低下头继续翻看手里的图片。敲门声又起,这次声音很重,他很吃惊,自语道,这样的鬼天气,有谁会来当东西呢? 他迟疑着打开门。雪地里,瑟缩地站着一个男孩,十二三岁的样子,很瘦,穿得单薄,头戴一顶破旧的棉帽。厚厚的积雪没了他的双脚,他双手揣在怀里,脸冻得通红,衣服上满是雪。 “孩子,你要当东西吗?”他问。 “我,我……”小男孩支支吾吾半天,也没说出什么来。 “那你要做什么?”一朵朵大大的雪花翻飞着落在男孩的额头上,男孩打了个冷战。“哦,孩子,进店说吧。”男孩从雪里拔出双脚,走进店,站在门口,不敢再向前迈一步。他的两只手仍在怀里揣着。老板摘下男孩的棉帽,一边拍打棉帽上的积雪,一边说:“孩子,那你究竟来做什么呢?” “我……我妈病了。”男孩低着头,怯怯地说。 当铺老板根机敏,一下子就听出男孩的意思:“你是来跟我借钱?” “噢,不,不,我不是。”男孩显得局促不安,“我妈病了,老咳嗽,夜里咳嗽更厉害,医生说,是肺痨。家里没钱,我想……我想把这个当给你们。”男孩一边说,一边从怀里掏出一个精致的红盒子递给老板。 男孩鞋子上的积雪,在暖烘烘的屋子里很快化成了雪水,在男孩脚下,一圈一圈,慢慢湮散。 老板接过红盒子,慢慢打开。“啊!青花瓷瓶?你是从哪儿并来的?”老板眼睛盯向男孩。 老板娘听说有人来当青花瓷瓶,兴冲冲地从屋里走出来,说:“在哪呢?快让我看看。哇,这么漂亮的青花瓷瓶。”男孩变得更加局促起来,眼神中藏着遮掩不住的慌乱,他躲闪着老板的目光,慌忙说:“是我家的,是我爸爸留下来的。” “你爸爸——那你爸爸为啥不来当啊?”老板问。男孩目光暗淡,说:“我爸老早就去世了。” “那,是***让你来当的吗?”老板娘一边仔细翻看着青花瓷瓶,一边问。男孩低下了头,半天才说:“不,不是,我妈不知道。”老板疑惑地盯着男孩:“你是背着***,来当这个瓷瓶的?” 男孩流泪了,默默地点头。 老板娘拿着青花瓷瓶,上下左右地翻看,看着看着,忽然皱起了眉头,赶紧把瓷瓶递给老板。老板接过来,又翻来覆去仔细看了一会,没吭声,拿着瓷瓶走进柜台,然后走向那个放着营业款的抽屉。老板娘急了,三步并做两步,挡住老板,双臂护着抽屉,嚷道:“你要做什么?你看仔细了,那瓷瓶……”老板温和地看着老板娘说:“我已经仔细看过了,没问题。把这瓷瓶放到你的梳妆台上吧。” 说着,老板把瓷瓶递给老板娘,老板娘半信半疑地边看边向屋里走去。 老板笑了,回过头来对男孩说:“孩子,瓷瓶我们留下了。这些钱拿回去给***治病。不够的话,你再过来拿。” 男孩不解地看着老板。老板说:“噢,我是说,我先付给你一半钱,另一半你下次再来拿。”男孩笑了,说了声谢谢,拿着钱,跑了出去。 外面的雪不知啥时候停了,阳光照在雪面上,耀眼刺目。老板眯着眼,看那小小的身影消失在远方。 男孩再也没来。 又是一个春天,天气格外好,明媚的阳光照得人暖洋洋的,当铺的生意红红火火。当东西的,赎东西的,出出进进。 一个少妇带着一个男孩远远地走来,走到当铺门口,少妇一下就跪下去了,当铺老板慌忙走出来,看见站在少妇身边的男孩,明白了一切。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2年第12期,有改动) 小题1:小说开头的雪景描写很精彩,请问:这样的描写有何作用?(2分) 小题2:当铺老板是作者精心刻画的一个人物形象。当铺老板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小题3:文中有多处细节描写,请你对文中画线处的细节作具体的赏析。(3分) 小题4:青花瓷瓶到底是真是假,小说始终没有给出明确答案,这样的情节安排好吗?请联系小说谈谈你的看法。(4分) |
阅读《一只空瓶子的温暖》一文,回答问题。(共10分) 一只空瓶子的温暖 ①星期天,一家人购物回到小区,女儿把空的纯净水瓶子顺手放到了垃圾箱旁。13岁的女儿是进步了,以前她可是随手乱扔。但我没有表扬她,我想,这反倒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 ②我不动声色,走过去把空瓶子又捡了起来,随手放进了我的手提袋里。这是我的习惯,我不会把它们扔掉的,我家里不缺几个瓶子的钱,但瓶子问题折射出来的是一个人的素养。今天,我更是要做给女儿看的。 ③我知道女儿会不屑一顾,还会说我老土。如今的孩子,把面子看得很重要,穿名牌,吃肯德基,而且会比着谁会浪费。不过我会用事实告诉她,即使像有钱的比尔·盖茨,在生活中也是反对浪费的。 ④果然,女儿看到我的举动很吃惊,她竟然要把瓶子从我手提袋中拿出来重新给扔掉。看女儿进入我设的圈套,我这才谆谆地教导她:“孩子,不是老爸吝啬,一只瓶子一毛钱,不值什么钱,但这也是钱,节俭是从一个空瓶子开始的。” ⑤我等待着女儿的惭愧,或者向我道歉,或者默默地从我身边走开。不想,她趁我不备,伸手把空瓶子从我手提袋里取了出来,回过头,又重新把它放到了原处。没等我反应过来,她又轻快地跑到我身边,拉着我的手臂撒娇:“爸,一个瓶子对咱们不算什么,但对一些人很重要。咱小区每天都有一个捡废品的老人在这转悠,好可怜哪!把瓶子放在这里,她就可以轻松地拿走。我知道,她不是乞讨的,她是靠劳动吃饭的……” ⑥看着女儿清水般闪亮的眼眸,我忽然有些惭愧了。那个老人我是知道的,每天靠捡一些废品养活自己,平时我见到她时,偶尔也会递上一两块硬币,想着自己的慈善,会自我陶醉上好一阵子。我怎么没有想到女儿说的这一层意思呢?帮助一个人,更主要的是给她劳动的尊严。 ⑦我没有说话,只是感激地冲女儿笑,夸她长大了。我看到,暖暖的夕阳下,那只空瓶子稳稳地站在垃圾箱旁边,等待着一个真正需要它的人。 ⑧它带去的,有温暖,有尊严。 (作者魏得强) 小题1: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填写下表。(2分)
人 物
| 事 件
| 心理反映
| 女儿
| 把空瓶子放到垃圾箱旁
| 爸爸想教育女儿
| 爸爸
| 捡回瓶子
| 女儿__________
| 女儿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爸爸惭愧
| 小题2:爸爸本想教育女儿不要浪费,教育过后,为什么“忽然有些惭愧了”?(2分) 小题3:赏析下面句子。(2分) 她又轻快地跑到我身边,拉着我的手臂撒娇。 小题4:第⑦段中划线的词语“一个真正需要它的人”是指什么样的人?(2分) 小题5:理解题目“一只空瓶子的温暖”的含义。(2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