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好的礼物(16分)这一年的圣诞节,保罗的哥哥送给他一辆新车作为圣诞节礼物。圣诞节的前一天.保罗从他的办公室走出来时,看到街上一名男孩在他那闪亮的新车旁边走来

最美好的礼物(16分)这一年的圣诞节,保罗的哥哥送给他一辆新车作为圣诞节礼物。圣诞节的前一天.保罗从他的办公室走出来时,看到街上一名男孩在他那闪亮的新车旁边走来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最美好的礼物(16分)
这一年的圣诞节,保罗的哥哥送给他一辆新车作为圣诞节礼物。
圣诞节的前一天.保罗从他的办公室走出来时,看到街上一名男孩在他那闪亮的新车旁边走来走去,触摸它,满脸羡慕的神情。
保罗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个小男孩,从他的衣着来看,他的家庭显然不属于自己这个阶层。就在这时,小男孩抬起头来,问道:“先生,这是你的车吗?”“是啊,”保罗说,“我哥哥给我的圣诞礼物。”
小男孩睁大眼睛:“你是说这是你哥哥给你的,而你不用花一角钱?”
保罗点点头。
小男孩说:“哇!我希望……”
保罗认为他知道小男孩希望的是什么,有一个这样哥哥。
但小男孩说出的却是:“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哥哥”。
保罗深受感动地看着这个小男孩,然后他问:“要不要坐我的新车去兜风?”
小男孩惊喜万分地答应了。
逛了一会儿之后,小男孩转身向保罗说:“先生,能不能麻烦你把车开到我家前面?”
 保罗微微一笑,他理解小男孩的想法,坐一辆大而且漂亮的车子回家,在小朋友的面前是很神气的事。但他又想错了。
“麻烦你停在两个台阶前面,等我一下好吗?”
小男孩跳下车,三步两步跑上台阶,进入屋内。不一会儿他出来了,并带着一个显然是他弟弟的小孩,因患小儿麻痹症而跛着一只脚。他把弟弟安置在下边的台阶上,紧靠着坐下,然后指着保罗的车子说:“看见了吗?就像我在楼上跟你讲的一样,很漂亮对不对?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他不用一角钱!将来有一天我也要送你一部和这一样的车子,这样你就可以看到我一直跟你讲的橱窗里那些好看的圣诞节礼物了。”
保罗的眼睛湿润了,他走下车子,将小弟弟抱到车子前排座位上,他的哥哥眼睛里闪着喜悦的光芒,也爬了上来。于是三人开始了一次令人难忘的假日之旅。,
在这个圣诞节,保罗明白了一个道理:                更令人快乐。
小题1:、第一段文字中,写男孩在保罗“闪亮的新车旁边走来走去,触摸它,”作者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联系全文思考,男孩此时内心在想些什么?(不超过20个字)(3分)
小题2:、文中划线的句子含义有什么不同,请说说你的理解。(4分)
①希望有一个这样的哥哥                                                  
②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                                             
小题3:、赏析文中划线句子,说说它的表达作用。(3分)
小题4:、怎样理解文章标题“最美好的礼物”的含义?(4分)
小题5:、从保罗和作为哥哥的小男孩的言行中,你得到什么启示?请结合你的感受把最后以小节的内容补充完整。(2分)
答案

小题1:动作描写(1分) 例(2分):如果我能让弟弟坐在这样一部车上该多好啊!
小题1:①(2分)“希望有这样一个哥哥”表明了希望自己是一个受益者。
②(2分)“希望能当这样的哥哥”是希望自己能做一个给予者。 (意思差不多即可)
小题1:(3分)   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1分) 通过保罗对小男孩的误解,反衬出小男孩心灵的纯洁善良和他对弟弟无私的关爱,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做铺垫。(2分)
小题1:(4分)保罗从给予中感受到了快乐,“给予”不仅是送给他人的也是送给自己的最美好的礼物(小男孩对弟弟的爱感动了保罗,使他感受到人性之美在于给予,对保罗来说,这是最美好的礼物);对小男孩以及他的弟弟而言,保罗驾着车陪他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假日之旅,给他们带来许多快乐,这是“最美好的礼物”。(能紧扣主题,从保罗和小男孩两个角度讲即可,仅从一方面讲得2分)
小题1:(2分)给予比接受更令人快乐。 (意思对即可)
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仔细分析,会发现这是动作描写。仔细揣摩语言,他非常羡慕。
小题2:此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仔细阅读,一个是想有哥哥,一个是想当哥哥。
小题3:此题考查学生对描写方法的掌握情况。描写的种类:语言描写、环境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白描等。此句话是神态描写与心理描写。起到为下文做铺垫的作用。
小题4:此题考查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注意读出字里行间内表达的思想感情。把握关键性的的句子和词语。
小题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与本文的意境一致即可。
举一反三
一只手套
曾有情
①雪花在城市的上空欢快地舞蹈,寒风在四处流浪。受天气影响,这家百货小商店里没有一个顾客,女店主无所事事地为自己的双手美容,修了修指甲,又涂了涂红色的指甲油,然后望着漂亮白皙的手独自陶醉了。
②这时,店门上厚重的棉门帘被掀开,一股寒流裹着一位妇女和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进入店里,他们身上陈旧且笨重的衣服上堆了不少的积雪,看上去是一对母子。女店主从自己修长的手指上移开目光,热情地迎向她大半天才等来的第一批顾客。
③母亲问有没有手套卖。女店主说有,便热情地介绍有羊皮的、绒线的、针织的。母亲说拿几双男式手套看看。女店主很快把几种男式手套摆在了他们面前。母亲和少年左挑右选起来,逐一问明价格。
④好一会儿,少年说:“妈,就买一双绒线的吧,便宜些。”母亲说:“天这么冷,你的手都冻裂了,还是买羊皮的,羊皮的既暖和又好看。”她选了几款羊皮手套一一给儿子的左手戴上,看了看款式,试了试大小,惟有一款不大不小正好合适,母亲便说:“挺好,就它了。”一问价钱,146元一双。母亲便解开上衣衣扣,从贴身的衣兜里掏出一摞零钞,先10元、后5元、再2元、1元直到硬币一一点给女店主,结果钱不够。母亲说:“姑娘,我还差5元钱,能不能便宜一点儿,这5元钱就算了?”
⑤女店主一口回绝:“不行,一双手套本来就赚不了几个钱,我一上午才等来你们这么一个买主,你再少给5元,我今天吃什么?”面对这位母亲几近哀求的游说,女店主始终无动于衷,一分钱也不肯少。儿子见母亲为难,说:“妈,就买绒线的吧,还能省好几十块钱。”
⑥母亲固执地说:“不,我不能委屈了你的手。”她见女店主不肯降价,又试探着问:“姑娘,我钱不够,能不能给一半的钱,你卖一只手套给我?”
⑦女店主十分纳闷:“哪有买一只手套的?”
母亲解释道:“哦,是这样,我儿子原来的手套掉了一只。”
⑨女店主直摇头:“绝对不行,剩下的一只我卖给谁?”母亲无奈,便遗憾地从儿子左手上脱下那只羊皮手套,放在货柜上,对儿子说:“咱们到别的店再看看吧。”她拉着儿子向店门走去,当他们掀开厚重的门帘时,一股冷风呼地一声灌进店内。女店主忽然发现,被冷风掀起的少年的右手衣袖,像一只黑色的塑料袋软绵绵地飘荡着,原来这个少年压根儿就没有右手。
⑩女店主陡然一惊,身上的某一处神经被深深触动,就在他们刚刚迈出店门的一刹那,她大声喊道:“请等一等!”母亲和少年回过头来,女店主说:“我卖给你们一只手套。”母亲付了73元钱,让儿子心满意足地戴上了一只羊皮手套,然后千恩万谢而去。
?女店主再次端详自己的双手,那双手健康而且修长。她猛然发现,这双可以创造无数财富和人生意义的手是多么宝贵,尤其那些失去了一只手的人,剩下的一只手更需要加倍珍爱和精心呵护。惟利是图与富有同情心是人性的两个层面,一个死抠的是价钱,一个展示的是价值。女店主虽然赔了钱,却感到十分欣慰。人往往挣再多的钱都没满足的时候,而做了一件小小的善事,却会感到极大的满足,这便是价钱与价值的区别。
(选自《青年博览》)
小题1:.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女店主的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2:.结合文中画线句,揣摩母亲当时的心理。(4分)
小题3:.这是一篇富有人情味的文章,结合具体内容,说说文中展现了哪些人情美。(7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只选一把椅子》,完成小题。(共8分)
只选一把椅子
①有人曾向世界歌坛的超级巨星卢卡诺·帕瓦罗蒂请教成功秘诀,他每次都提到自己父亲的一句话。从师范院校毕业之后,痴迷音乐并有相当音乐素养的帕瓦罗蒂问父亲:“我是当教师呢,还是做个歌唱家?”其父回答说:“如果你想同时坐在两把椅子上,你可能会从椅子中间掉下去,生活要求你只能选一把椅子坐上去。”
②只选一把椅子,多么形象而又贴切的比喻。人之一生,说长也短,不容我们有过多的选择,那些左顾右盼、渴望拥有一切的人,往往因为目标不专一,最终却一无所获。
③近两年,明星复出成为娱乐圈一大引人注目的景观。许多曾在娱乐圈里大放光芒而今已被忘却的艺人们又纷纷回到幕前“重出江湖”,让观众重温他们的风采。沉寂了十几年的梁小龙再度复出后,他坦诚相告:“年轻那会儿,觉得一辈子就这么干上了演员有点不甘心,想看看自己还有没有其他潜质可以挖掘,结果失败了。我心里总还是挂念着影视发展,所以就又回来拍片了。”说到底,他的回来是在重新寻找自己的“椅子”。
④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复出的明星们,命运却各不相同,有的迎来了事业的第二个高峰,更多的则如石沉大海,难以再激起涟漪,原有的人气也削减了。因为这些明星们离开娱乐圈之后,或经商,或休息,停止了原来的努力,导致思维僵化,因此难有创新,即使复出,生命力仍不会太长。
⑤在一生中,我们会面临诸多选择,特别是在涉世之初或是创业之始,此时的选择尤为重要。一旦看准了方向,选定了目标,就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哪怕这条路崎岖不平,障碍重重,为众人所不齿,同行者寥寥无几,你都要“板凳坐得十年冷”,忍受孤独和寂寞,朝着一个主攻方向努力。尤其在诱人的岔路口,你必须不改初衷,有心无旁骛的坚定信仰和超然气度将它走完,一直走进美好的未来。
⑥巴尔扎克曾经不顾家人的反对,立志从事文学创作。虽然,期间他遭遇到初期的创作失败,又为了维持生活,不得不投笔从商,受尽欺骗,欠下不少债务,以至于警察局下通缉令要拘禁他,但他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创作梦想,隐姓埋名、严肃认真地进行写作,最终成为享誉世界的高产作家。
⑦只选一把椅子,锁定一种努力的方向,可以决定和影响我们的一生。
(选自《时文选粹》 有改动) 
小题1:.作者以“只选一把椅子”比喻                        。(2分)
小题2:.文章开头举帕瓦罗蒂的成功秘诀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3:.分析文中明星复出的事例与巴尔扎克的事例不能对调的理由。(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22分)
赎回良心(11分)
二十多年前,那时我读高中,手表还是稀罕物。有一天,同桌买了一块新手表,戴在手上,挽起衣袖神气得很,惹得全班同学羡慕不已。班上很快又有几个人买了新手表。我做梦都想拥有一块手表,也好让别人羡慕一回。星期天回家的时候,我鼓起勇气对母亲说:“妈,我想买一块手表。”母亲说:“家里连稀粥都快没得喝了,哪有钱给你买手表?” 听了母亲的话我很失望,草草喝了两碗稀粥就准备返回学校。突然,父亲开口问道:“你要手表干什么?”
  父亲的话又燃起我的一点希望,我连忙谎称道:“现在加班加点复习功课准备高考,毕业班都不按学校的时间表上课,班上人人戴手表,自己看时间。”说完,我着急地等待 父亲说一句答应的话,可他却蹲在门口,什么也没有说。
  两手空空回到学校,我再也不敢做戴手表的美梦了。然而几天后,母亲突然来到学校,从内衣里掏出一个小小的花布包,打开一层又一层,里面竟是一块崭新的上海牌手表。我接过手表,戴到手上,立刻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我挽起一圈衣袖,好让别人能看见我的手表。
  见我这样子,母亲连忙将我的衣袖放下来,说:“这么贵重的东西,用衣袖罩住,也好护一护。千万别弄丢。我走了。”我把母亲送到学校门口问:“家里怎么突然有钱了?”母亲说:“你爸卖了一回血。”
  父亲卖血给我买手表?!我的脑袋“嗡”地一响,心里难受极了。送走母亲后,我就把手表取下来,重新用布包好。当天我就向同学打听,有谁要买新手表。同学们问我自己为什么不戴,我说不想戴。他们不信,认定我的手表一定有毛病,竟没有一个人愿意买。
  最后,我请班主任帮忙寻找买主,并流着眼泪把事情真相告诉了他。班主任拍拍我的肩膀说:“别难过。我正好要买一块手表,就转让给我吧。”班主任按原价买下了我的手表,而我从来没见班主任戴过新表,每次问他为什么不戴时,他总是笑而不语。
  后来我考上了大学,并留在了远离家乡的省城工作,但那块手表却成了我心底永远放不下的挂念。
  后来找机会我特意回了趟老家,找到当年的班主任,问起那块手表。班主任已经老了,头发也花白了,他告诉我说:“手表还在。”说着,便从衣柜里取出母亲当年用的那个小花布包,一层层打开,里面的手表竟然还是崭新的!
  我惊奇地问:“您怎么不戴它?”班主任说:“我等你回来赎呢。”我又问:“您怎么知道我会回来赎它?”老师说:“因为它不光是一块手表,更是一个人的良心。”
小题1:.①作者在文中追忆了二十多年前的哪些事?(3分)②这些事以什么为线索?(1分)
小题2:. 为儿子买这块手表凝聚了父亲的什么愿望?(1分)
小题3:. 知道父亲卖血给我买手表的事以后,请想象“我”的心理活动有哪些?(2分)
小题4:. 为什么手表成了我心底永远放不下的挂念?(1分)
小题5:. 文题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情?(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长大了(11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才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小题1:.第一段“小时候想长大”中“想长大”的具体内容是________ 。(1分)
小题2:.文中画线句子是_____描写,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2分)
小题3:.文中说:“此时,已有很多人围拢来。我有些惭愧……”“我”为什么会“有些惭愧”?(1分)
小题4:.家里“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我”想象中会有怎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象?(2分)
小题5:.为什么文中“撞人”和“吃晚饭”详写,而照顾老奶奶却略写呢?(2分)
小题6:.“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老海棠树(11分)
①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象她们从来就在一起。
②老海棠树有两条粗壮的枝桠,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呆在上头不下来了?”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桠,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奶奶站在地上,站在屋前,老海棠树下,望着我…… 
③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叨唠:“就不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艺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了直腰,又凝神糊她的纸袋。
④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们上班上学,就是这么胡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
⑤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那时我大些了,在外工作,从陕北回来看她,奶奶已经腰弯背驼。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唰啦唰啦”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你刚回来,去歇息着吧。” 
⑥冬天,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枝条敲打着屋檐,磨擦着窗棂。奶奶常常在灯下学习。她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那一回,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不知道。再说,您学那玩艺儿有用吗?”奶奶立刻不语,惟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无对我的责备。  
⑦…… 
⑧如今,奶奶已离我而去。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飘然而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望着我,或不时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小题1:.文章叙写了奶奶做的哪些事情?请逐一概括。(2分)
小题2:.第④自然段中加点词语“胡乱”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小题3:.第⑥自然段中的划线句蕴含“我”哪些思想感情?(3分)
小题4:. “我”为什么会产生“永生的痛悔”?(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