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羚羊木雕》选段,完成问题。 我手里攥着万芳送给我的小刀一路走一路想,叫我怎么说呢?她还会像以前一样和我要好吗?一定不会了。 我轻轻地敲了敲门。门开了,
题型:福建省期末题难度:来源:
阅读《羚羊木雕》选段,完成问题。 我手里攥着万芳送给我的小刀一路走一路想,叫我怎么说呢?她还会像以前一样和我要好吗?一定不会了。 我轻轻地敲了敲门。门开了,万芳伸出头来,一把拉了我进去。 “万芳……”我站在过道里不肯再往前走。 “你怎么啦?也不打伞,是不是挨揍了?”万芳奇怪地看着我。 “没有……”我慢慢从口袋里掏出小刀,“你能不能把羚羊还我……”我几乎听不见自己的声音。 万芳愣了一下,没有接小刀,只是咬着嘴唇看着我,我垂下眼睛不敢看她。 “昨天不是说得好好的,你怎么能这样呢?” 我努力不让自己哭出来。这时,她的妈妈从屋里出来了。看见我手里的小刀,又看看我们的样子,立刻明白了:“万芳,你是不是拿了人家什么东西?” 万芳看了我一眼,跑进屋去。过了一会儿,她拿着那只羚羊出来了。她妈妈接过来一看说:“哎呀!你怎么能拿人家这么贵重的东西呢!”她把羚羊递到我的手上,“好好拿着,别难过,看我呆会儿揍她!” 我把小刀递到她的手上说:“阿姨!羚羊是我送她的,都怪我……”当我抬起头来的时候,万芳已经不见了,她不会再跟我好了…… 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战。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忽然,我听见有人在喊我的名字,我回过头,只见万芳跑了过来。她把小刀塞到我的手里说:“你拿着,咱俩还是好朋友……” 我呆呆地望着她,止不住流下了眼泪。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huǐ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 可是,这能全怪我吗? 1.给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不禁( ) 反huǐ( ) 2.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从选文中找出描写月亮的词语,并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不见了”到再次出现,暗示了万芳的心理变化。请你描述一下她当时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成长的过程中,孩子和家长免不了会发生一些矛盾冲突。请联系本文,谈谈怎样才能尽量避免这一类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jīn 悔 2.“我”到万芳家要回羚羊木雕。 3.冷冷的;以冷冷的月光烘托了“我”当时哀伤的心情。 4.示例:她怎么可以不讲信义要回羚羊木雕呢?可是我俩是好朋友,她不会无缘无故反悔的,肯定有什么苦衷,我怎能这样对她呢?我要把小刀送给她,我俩始终是好朋友。(意对即可) 5.示例:倘若“我”的父母能提前告知羚羊木雕的贵重,或“我”送礼物前能和父母商量一下,便不会发生不愉快的事情。可见凡事尽量想得周到一点,就能消除不必要的麻烦。(意对即可) |
举一反三
阅读短文《半边钱》,完成下题。 大学学费每年要5000元。 “我连假钱都没得一张。”爹说。 吃饭时,爹不是忘了扒饭,就是忘了咽,眼睛睁得圆鼓鼓的,仿佛老僧入定,傻愣愣地坐着。A“魂掉了。”妈心疼地说。 “在这边住茅草屋,去那边也住茅草屋算了!”突然,爹说,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和妈商量,但那语气又不像是在和谁商量。 说完,扔下筷子,放下碗,径直出去。 我知道,爹准备卖掉为自己精心打造多年的寿方。在我们土家族聚居的大深山里,做寿方是和婚嫁一样重要的事情,老人们常满脸严肃地对后生小子们叮嘱:“宁可生时无房,不可死时无方(棺材)。”山寨人一生最大也是最后的希望,便是有一副好寿方。 爹的寿方因为木料好,做工好,油漆好,在方圆几十里数第一。听说爹要卖,穷的富的都争着要买。 当天下午,一位穷得叮当响的本房叔叔以1500元的高价买走了爹的寿方——爹最后的归宿。 “不反悔?”叔叔又一次喜滋滋地问。 “不反悔。”爹咬着牙说。 当我离家上学时,加上叮当作响的十来个硬币和写给别人的两三张欠条,竟有“巨款”4500元!另外五亲六戚这个10元,那个20元,学费总算勉强凑齐了。 爹送我,一瘸一瘸的——在悬崖烧炭时摔的。 四天过后,到了千里之外的南京,报了到。于是爹厚厚的“鞋垫”变薄了。他脱下鞋,摸出剩钱,拣没人的地方数了三遍,326元零3分,他全给了我。B我蜷在床上,像只冬眠的动物。生活费还差一大截儿,大学还有四年,我没心思闲逛。 八月的南京,三四十度,很“暖和”。爹和我挤在窄窄的单人床上,我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又好像一整夜都没睡着。当我睁开眼睛时,天已大亮,爹早已出去了。 中午爹才回来,尽管满头大汗,脸上却没有一点血色。“给,生活费。”推推躺在床上的我,爹递给我一叠百元纸币。我疑惑地看着他。 “今早在街上遇到一个打工的老乡,问他借的。”爹解释说:“给你600元,我留了200块路费。我现在去买车票,下午回去。”说完,又一瘸一瘸地、笨拙地出去了。 他刚走,下铺的同学便问我:“你爸有什么病?我清早在医院碰见了他。” 我明白了:父亲在卖血。 下午,我默默地跟在爹后面,送他上车。 买了车票,他身上仅剩下30块。 列车缓缓地启动了。这时,爹从上衣口袋里摸出一张皱巴巴的10块钱,递给站在窗边的我。 我不接,爹将眼一瞪:“拿着!” 我慌忙伸手去拿。就在我刚捏住钱的一瞬间,列车长吼一声,向前疾驰而去。我只感到手头一松,钱被撕成了两半!一半在我手中,另一半随父亲渐渐远去。望着手中污渍斑斑的半截儿钱,我的泪水夺眶而出。 仅过了半月,我便收到了爹的来信,信中精心包着那半截儿钱,只一句话:“粘后再用。” 1.“我连假钱都没得一张。”这是爹的一句话。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是记叙文,通篇在展示伟大的父爱。那么文章通过哪几方面写出父亲为儿子上学作出的努力?(每件事不超过4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细节描写颇为丰富,表意很丰富,其中两次提到父亲“一瘸一瘸的”。每次造成“一瘸一瘸”的原因是什么?抓取这一方面,作者要突出表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文中画线的A句,从爹的表情、神态,推究他此时的心理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文中画线的B句,分析父亲的人物形象。 |
阅读。 |
苦 瓜 肖复兴 |
原来我家有个小院,院里可以种些花草和蔬菜。这些活儿,都是母亲特别喜欢做的。把那些花草蔬菜侍弄得姹紫嫣红,像是给自己的儿女收拾得眉清目秀、招人眼目,母亲的心里很舒坦。那时,母亲每年都特别喜欢种苦瓜。其实,这么说并不准确,是我特别喜欢苦瓜。刚开始,是我从别人家里要回苦瓜子,给母亲种,并对她说:“这玩意儿特别好玩,皮是绿的,里面的瓤和子是红的!”我之所以喜欢苦瓜,最初的原因就是它里面的瓤和子格外吸引我。苦瓜结在架上,母亲一直不摘,就让它们那么老着,一直挂到秋风起时。越老,它们里面的瓤和子越红,红得像玛瑙,像热血,像燃烧了一天的落日。当我掰开苦瓜,兴奋地注视着这两片像船一样盛满了鲜红欲滴的瓤和子的瓜时,母亲总要眯缝起昏花的老眼看着,露出和我一样喜出望外的神情,仿佛那是她老人家的杰作,是她才能给予我的欧?亨利式的意外结尾,让我看到苦瓜最终这一落日般的血红和辉煌。 以后,我发现苦瓜做菜其实很好吃。无论做汤,还是炒肉,都有一种清苦味。那苦味,格外别致.既不会传染上肉或别的菜,又有一种苦中蕴涵的清香和苦味淡去的清新。 像喜欢院里母亲种的苦瓜一样,我喜欢上了苦瓜这一道菜。每年夏天,母亲都会经常从小院里摘下沾着露水珠的鲜嫩的苦瓜,给我炒一盘苦瓜青椒肉丝。它成了我家夏日饭桌上一道经久不衰的家常菜。 自从这之后,再见不到苦瓜瓤和子鲜红欲滴的时候了,是因为再等不到那时候了。 这样的菜,一直吃到我离开了小院,搬进了楼房。住进楼房,依然爱吃这样的菜,只是再吃不到母亲亲手种、亲手摘的苦瓜了,只能吃母亲亲手炒的苦瓜了。 一直吃到母亲六年前去世。如今,依然爱吃这样的菜,只是母亲再也不能为我亲手到厨房去将青嫩的苦瓜切成丝,再掂起炒锅亲手将它炒熟,端上自家的餐桌了。 因为常吃苦瓜,便常想起母亲。其实,母亲并不爱吃苦瓜。除了头几次,在我一再的怂恿下,勉强动了几筷子,皱起眉头,便不再问津。母亲实在忍受不了那股子异样的苦味。她说过,苦瓜还是留着看红瓤红子好。可是,她依然每年夏天当苦瓜爬满架时,为我清炒一盘我特别喜欢吃的苦瓜肉丝。 最近,看了一则介绍苦瓜的短文,上面有这样一段文字:“苦瓜味苦,但它从不把苦味传给其他食物。用苦瓜炒肉、焖肉、炖肉,其肉丝毫不沾苦味,故而人们美其名日‘君子菜’。” 不知怎么搞的,看完这段话,让我想起母亲。 1、文章开头写母亲种花草和蔬菜,似乎与写“苦瓜”无关,可否删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味下面句子中画线的词语,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1)母亲总要眯缝起昏花的老眼看着,露出和我一样喜出望外的神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成了我家夏日饭桌上一道经久不衰的家常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赏析文章结尾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以“苦瓜”为题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文并完成问题。 |
萧萧池塘暮 |
最早知道“池塘”二字为何含义,源于一副残对:烟锁池塘柳。在老家陈坊,池塘都叫塘,每一口塘都有一个朗朗上口的名字:锅底塘、门口塘、养鱼塘、莲花塘、青山塘……它就像是村里人共有的孩子,每一声对塘的呼唤,经风吹都能传到塘的耳朵里。水草轻摇,青蛙呜叫,蜻蜓风舞,燕子贴水,波光荡漾,都是池塘的应答。 和故乡的其他风物一样,池塘是极通人性的,年年岁岁见证着村人的喜忧。“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一阵村风暖,池塘岸边各色水草倒挂而长,一根根亲水而去,犹如一串串清脆玉润的珠帘,将蓄满春水的池塘装饰得如梦如幻。蓄积了一冬的力气,妇女们挽起衣袖,在抽枝长叶的青柳下,浣纱洗衣。池塘中央,开始脱毛的水鸭在和煦的阳光下畅游,荡起层层涟漪。鸭儿不时地“呱呱”乱叫,声音在池塘上空回荡。远处聆听,像是柳树深处发出来似的,訇訇然,如乐一般美妙。“春江水暖鸭先知”,那一声声呱啼,应是报春的信息吧!最热闹的要数夜里,无数青蛙齐鸣,叫醒暗夜,那是临产前的阵痛,更是即将身为父母的幸福欢唱。青蛙鸣春,是江南池塘不朽的胜景。 夏日的池塘是孩子们的世界。太阳还在半山腰,孩子们就在池塘里玩耍了。在岸上一个猛扎,静静的池塘便溅起灿烂的水花。孩子们排成队列,挨个儿跳水,珠圆白嫩的颗颗水滴飞入浓密的柳荫里,打得青叶脆响,像是一场急雨。孩子们玩腻了,就在厚厚的泥层里摸螺蛳,在水草里抓鱼。夜幕降临,他们用旧衣服一裹,满载而归。 农人在月满中天时分才收工,钻入池塘,洗去一天的尘与汗,洗去一天的疲劳。人在水里,话农桑,谈天气,是再惬意不过的事了。池塘在一拨又一拨人的折腾下,泥沙翻涌,浑黄浊黑。经过一夜的沉淀,它一早又澄澈清冽,一眼就看得见水里的游鱼,厚软的肥泥,以及泥上的走蚌和挪动的螺蛳。池塘静默、博大,容纳故乡人身上所有的灰土污垢,而它自己永远是碧澄如镜。 秋来水瘦,池塘花容失色,只剩寥寥一些残水,像是哭干了眼泪的小妇人的杏眼。但它依然接纳万物,吐故纳新,洁净如初。农人依然来塘里洗澡,一天胜过一天地喊:“啊,水好凉呀!”故乡的秋天,在这一声声水凉的叫喊中,悄悄地不为人知地到来。水凉好个秋。 冬天,村里以鱼闹年,以祈年年有余。每到年终,我们村前村后的池塘都要抽放积蓄了一年的水。一群人赤足在冰冷的泥中捉鱼,笑声在空旷辽远的上空久久回荡。他们不怕冷,俗话说,鱼头上藏了三点火!见了冒火的鱼,还有谁怕寒冷呢?一筐又一筐的肥鱼小虾壮螺蛳从塘里往岸上挑,笑声随之在岸上塘里一阵一阵炸响。 池塘鲜活了四季,更鲜活在所有子民的记忆里。而今,再寻如此池塘,也许只有在梦里吧!岁月在风里萧萧如秋木,池塘在现代的作用下,萧萧至迟暮。 回到陈坊,池塘触目惊心:锅底塘已被人填平,在上面盖了两层楼房,粗粝的土砖和硬冷的水泥在绿树旁狰狞着;门口塘已被淤泥壅塞,深处没不了8岁小孩,跳水已是不可能了,及至深秋,不用抽放,水就只剩一线了;养鱼塘里没有鱼也没有水,长满肥美杂草,牛可以在上面行走了;莲花塘深居田畈①一侧,早已没有了莲花,还算清澈的残水里,漂浮着各式各样的塑料袋、农药瓶,难以让目光停留半秒;青山塘已不存在,被房子取代了…… 我固执地认为,故乡年年难逃的水患与池塘迟暮有关。如果每年有人罱塘②,如果池塘还鲜活劲道,雨水可以蓄积在里面,何以在地上泛滥成灾?池塘消退,洗澡成了村人的难题,干旱已是农田的家常便饭,青蛙不再,垂柳作古,水鸭隐退…… 与此一起消失的还有田园牧歌,以及让人无法释怀的古典乡村。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下一代再来读这首古诗,必得花半天时间来查阅关于“池塘”的注释。“烟锁池塘柳”的残对,也许真的成了空前绝后、无人能对的绝联了。 今天已没有几个人见过池塘的真面目,不久的将来,池塘可能就只存活于词典里,在纸间寂寞地度过它荒凉的来世今生。池塘渐入迟暮,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除了记忆和梦,我们还能到哪儿与池塘见上一面呢?(陈志宏/文,有删改) 【注】①田畈(fàn):田地。②罱(lǎn)塘:意思是用农具将塘里的淤泥、杂草等清理出来。 1.本文作者按照________的顺序写出了多年以前故乡池塘_________的特点。 2.下面语句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结合其中一种,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它就像是村里人共有的孩子,每一声对塘的呼唤,经风吹都能传到塘的耳朵里。水草轻摇,青蛙呜叫,蜻蜒风舞,燕子贴水,波光荡漾,都是池塘的应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曾经说自己是“怀着痛苦的心情”来写池塘的。面对迟暮的池塘,作者有哪几方面的“痛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忆过去的池塘,看今天的“池塘”,想未来的“池塘”,是为了唤醒我们关注哪些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课内阅读。 ①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但是,往崖顶的路更难爬,因为它更陡,更险。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②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③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④“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⑤“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⑥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⑦“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⑧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 “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⑨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⑩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1.请简要概括选文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画线处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父亲的指导下,“我”的心理感受有了怎样的变化?(用原文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这个句子中的“探”字能否改成“站”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父亲直接上去把孩子抱下来,这与文中父亲的做法相比,哪一种做法更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联系全文思考文章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说说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现代文阅读。 |
警察与小偷 |
因为年龄的原因,今天是他做反扒的最后一天。他像往常一样挤上一辆公共汽车,找了个靠近出口的座位坐下。适逢上班高潮的时段,车厢里气味复杂,拥挤不堪。A.他像一条被扔进闷罐里的鱼。还好他早已习惯了这种工作环境,倒也没觉得什么。 他坐在那里毫不起眼,除了售票员偶尔瞥过来的一眼,没有谁会留意到他。车在一个个站台停下又离开,路上不断有下车的人和上车的人。他始终坐在那里,B.像一个很有经验的猎手,时刻等待着猎物的出现。 他还清楚地记得,他抓住的第一个小偷就是在这辆车上抓获的。所以今天他又特意选了这辆车。他希望他的反扒生涯能在这里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他不知道老天今天会不会给他这个机会,不过他预感到今天不会空手而归。 将近中午时分,一个学生模样的青年进入他的视线。青年戴着一副眼镜,文质彬彬的样子,从汽车前面往后挤,最后靠在一位老大娘的身边。老大娘坐在他斜对过两三米远的地方,神态安详,右手提着一个黄色的塑料手提袋。过道里挤满了人,他需要变换不同的姿势死死盯住他眼中的猎物。很长时间,男青年没有什么动静,从男青年脸上犹豫不决的样子,他判断今天遇到了一个新手。他摸着裤兜里那幅锃亮的手铐,心想:再过几分钟就可以收工了。 车体在不停地晃动,他的目光也跟着晃动。此时的车厢里平静一如往常,完全没有人会料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人们的目光里充满了汽车能够早点到站的期待。 在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男青年终于准备开始动手了。他的手心里攥满了汗,右手里的那把无比锋利的裁纸刀仍然颤抖不已,仿佛不太听从他的使唤。他弯下身,装作从地上捡东西的样子,使劲握了握手中的刀,然后在老大娘的手提袋下划了一道美丽的弧线,然后一个黑色的钱包落在他面前的过道上。他环顾四周准备捡起时,突然发现一双熟悉的眼睛正在对面紧盯着他。那是一双在电视警务新闻里经常出现的一双眼睛,没有人能够逃脱。 正在他陷入绝望,感到一切都完了的时候,一个声音在他耳边清晰地响起:大娘,您的钱包掉了,请收好。对面的那双眼睛向他走来,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跟他一起走。 就在刚才男青年看到他的那一刹那,他看到了男青年上衣口袋里那本鲜红的学生证。他紧握手铐的手慢慢松了下来。他想起他正在读高中的儿子。 男孩家境贫寒,读高三。父亲出去为他借学费,出了车祸,正在医院抢救。 一年后,他收到了男孩的一封信和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复印件。信中给他留下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在我心中有一副无形的手铐,就是您说的那句话“大娘,您的钱包掉了,请收好”。这句话每时每刻都在警醒着我。 (选自文章阅读网) 1.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主要是从哪些角度对男孩进行描写的?阅读画线的句子,男孩会有怎样的心理斗争呢?把它描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警察本想让自己的反扒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你认为,他的愿望实现了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从加粗的句子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男孩心中“无形的手铐”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年之后,男孩考上了大学,这一年中,他的生活是怎样的呢?请你发挥合理想象,补充这部分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