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段,回答问题。让铺  从大连返回大庆时,总算买到上铺硬卧票,心里暗自庆幸的同时,也担心着儿子睡上铺的“危险”。看着邻近的两个铺,中铺住着母女两个,下铺是年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让铺  从大连返回大庆时,总算买到上铺硬卧票,心里暗自庆幸的同时,也担心着儿子睡上铺的“危险”。看着邻近的两个铺,中铺住着母女两个,下铺是年

题型:贵州省中考真题难度:来源: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让铺
  从大连返回大庆时,总算买到上铺硬卧票,心里暗自庆幸的同时,也担心着儿子睡上铺的“危险”。看着邻近的两个铺,中铺住着母女两个,下铺是年近古稀的老人。曾经期待着的“希望”,瞬间在心底破灭了。
  临近睡觉时,懂事的儿子多次攀爬到上铺适应环境,看得出来,他还是有些胆怯。我和爱人便想尽办法鼓励他。多希望听到一个声音“哎,换到我的下铺来吧。”其实我们心里明白,谁愿意把下铺换给你?就在车厢熄灯的前几分钟,中铺的女孩明白自己的要同妈妈挤在狭小的中铺,说什么也不干,哭闹着要在老爷爷的下铺睡。已经躺下去的老爷爷明白了小女孩哭闹的原因,便坐了起来,阻止着妈妈对小女孩的呵斥,忙着收拾铺位上的东西,并笑着对小女孩说:“小宝宝,睡爷爷的铺,爷爷的铺又凉快又方便。”小女孩的妈妈见老爷爷真要让铺给她们,说什么这不干,又制止不了女儿的哭闹,急得脸都红了。
  倔强的老爷爷,不顾小女孩的妈妈的阻拦,便从梯子向上爬。看着老爷爷吃力的样子,我便扶着老爷爷,并对他说:“别这样,要是把您摔着就麻烦了,咱们再想想办法。”
  小女孩仍旧哭闹不止,就在这时,走过来一位中年军人,把老爷爷接到下铺。半夜我醒来时,看到那位军人在过道的凳子上坐着。那位军人看到醒来的我,便示意我下来,帮助他攀爬那张中铺。就在我感到奇怪的时候,手触摸到了他冰冷的腿,原来他那双腿是假肢。看着他微笑着对我表示谢意的眼神,我的热泪止不住流了下来。
1、这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串连全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填写文章的主要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为什么从“我”期待换铺写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文章中哪些细节描写真切、感人?请写出来并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末写“___________”,请展开想象,用一两句话来表现“我”当时的激动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换铺。
2、“我”在心里想换铺——小女孩哭闹要换铺——老爷爷主动要换铺——中年军人主动让铺(语句相近即可)
3、因为“担心着儿子睡上铺的‘危险’”,“我”在心里想换铺,这表明“我”是自私的。这样写更能够突出老爷爷和中年军人(中年军人)人格的高尚。(意思相近即可)
4、“倔强的老爷爷,不顾小女孩的妈妈的阻拦,便从梯子向上爬。”突出老人的互精神。或“就在我感到奇怪的时候,手触摸到了他冰冷的腿,原来他那双腿是假肢。”突出中年军人人格的高尚。(只要找到相应的语句并作出相应的理解,言之成理即可)
5、多么高尚的人哟,相比之下,您是多么的伟大,而我却是那样的渺小。(意思表达出“我”的激动即可给分)
举一反三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那年的冬天好大雪
  ①腊月里,冬天像是一台年久失修的鼓风机,粗糙的北风没完没了地吹着。我们裹着棉衣在刚盖好的大楼里闲聊,有的打牌,有的抽烟,等待着工头回来发工钱。
  ②下午,胡小兵突然凑到我身边,递给我一支烟,说:“叔,抽支烟!”我说我自己有。他硬是塞给我,还给我点着了。他今年才跟他爹出来。几个月前,他爹从脚手架上掉下来,摔坏了腿,回家了。我想这小子,可能有什么事。我抽了一口,说:“有啥事?”他嘿嘿一笑,说没事。
  ③我拿出自己的半瓶酒:“来一口?”胡小兵还是嘿嘿一笑,接过去,咕咚灌了一大口。我也喝了一口,胸口立即暖烘烘的。胡小兵喝过酒,脸色通红,说:“叔,我爹的腿不行了。当初以为是小事,可后来加重了。”我不知说什么。胡小兵又给自己灌了一口,说:“上个月我给娘打电话说给她寄一千块的,可我现在才攒了五百块。我给娘说过要给家里一千的,我怎么也得凑够一千呀!”
  ④我口袋里也没几个钱,一家老小都张着嘴等我一个人喂呢!虽说我和胡小兵是老乡,可挣的都是血汗钱。我吞吞吐吐地说,自己口袋里也没钱了,都寄回家了。胡小兵盯着我说:“叔,就借一百,等发了工钱就还你!要是工头不回来,侄儿明年挣的第一张钱就还给叔!”他几乎是一字一顿地说。屋子里的人都不再乱哄哄地嚷嚷,把注意力都转到我和胡小兵身上。那时,楼外北风呼啸,屋内寂静无比。胡小兵脸上挂着的泪珠令我不忍再看。翻了几层衣服,我掏出两张藏好的百元票子,说:“侄儿,拿上,什么时候说还钱我就不再理你!”说完,我夺过酒瓶猛喝了两口。
  ⑤“胡小兵,还差多少?”突然有人问。
  ⑥“三百……”胡小兵哽咽着。
  ⑦“既然答应过给娘寄一千的,就不能寄五百,差多少我们给你凑齐!别嫌少,拿上!”一只只粗糙皲(jūn)裂的手伸进了口袋,一张张皱巴巴的人民币塞进了胡小兵的手里……
  ⑧我的鼻子酸酸的,出来半年了,我还没有这么难受过。我朝窗外瞥了一眼,看见了随风飞舞的雪花。我说,北风得了势了,把大雪也叫出来了。我在外跑了几年,从来没见过那么大的雪。
  ⑨我们一屋子人都挤到窗户旁,争着看大雪。不时有人说:“也不知道咱们老家下雪了没?”“咱家乡的雪肯定要比这里大!”
  ⑩那年,我们没有等到工头回来,就一起卷起铺盖奔向火车站了。在火车上,仍然看得见窗外的雪花追逐着火车飘飞……
                                                                                               (选自《北京晚报》,文章有改动)
1.文章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可以从品味语言、分析作用、理解内容等角度入手。请给第④段中加横线的句子作批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⑦段中说“一只只粗糙皲裂的手伸进了口袋,一张张皱巴巴的人民币塞进了胡小兵的手里……”,揣摩这时胡小兵的心理,把他内心的想法写出来。(不超过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⑧段开头说“我的鼻子酸酸的,出来半年了,我还没有这么难受过。”这里的“难受”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以“那年的冬天好大雪”为题,并在文中多次提到雪,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浙江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美丽的歧视
  ①高考落榜,对于一个正值青春花季的年轻人来讲,无疑是一个打击,8年前,我的同学大伟就正处于这种境地。而我则考上了京城的一所大学。
  ②当我进入大学三年级时,有一天大伟忽然在校园找到了我,原来,他也是北京某名牌大学的学生了。
  ③“祝贺你一一”我说。
  ④“是该祝贺。你知道吗,两年前我一直认为自己完了,没什么出息,可父母对我抱有很大希望,我被迫去复读一一你知道‘被迫’是一种什么滋味吗?在复读班,我的成绩是倒数第五……”
  ⑤“可你现在……”我迷惑了。
  ⑥“你接着听我说。有一次教英语的张老师让我在课堂上背单词,那会儿我正在读一本武侠小说。张老师很生气,说,大伟,你真是没出息,你不仅糟蹋你爹娘的钱还耗费自己的青春。如果你能考上大学,全世界就没有文盲了。我噌地跳离座位,跨到讲台上指着张老师说,你不要瞧不起人,我此生一定要上大学。说着我把那本武侠小说撕得粉碎。你知道,第一次高考分数我差了100多分,可第二年只差17分,今年高考,我竟超了80多分……,我真想找到张老师,告诉他:我不是孬种……”
  ⑦3年后,我回到高中的母校,班主任告诉我:教英语的张老师得了骨癌,我去看他;他兴致很高,其间,我忍不住提起了大伟的事……
  ⑧张老师突然老泪横流。过了一会儿,他让老伴取来一帧旧照片,照片上,一位书生正在巴黎的埃菲尔铁塔下微笑。
  ⑨张老师说:“18年前,他是我教的那个班里最聪明也最不用功的学生。有一次,我在课堂上讲:‘像你这样的学生,如果能考上大学,我头朝下转三圈……’”
  ⑩“后来呢?”我问。
  “后来同大伟一样,”张老师哽咽着说,“对有的学生,一般的鼓励是没有用的,关键是要用锋利的刀子去做他们心灵的手术一一相信吗?很多时候,别人的歧视能使我们激出心底最坚强的力量。”
  两个月后,张老师离开了人世。
  又过了4年,我出差至京,意外地又在大街上遇到了大伟,读博士的他正携女友悠闲地购物。我给大伟讲了张老师的那席话……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大伟突然泪流满面。在那以后的时光里,我一直回味着大伟所遭遇的满含爱意却又非常残酷的歧视。我感动,那“歧视”蕴含着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对大伟和那位埃菲尔铁塔下留影的学生而言,在他们的人生征途中,张老师的“歧视”肯定是最美丽最宝贵的。
1.成绩倒数第五名的大伟怎么会考上北京某名牌大学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提起大伟的事后,张老师为什么会突然老泪横流?试分析他此时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有的学生,一般的鼓励是没有用的,关键是要朋锋利的刀子去做他们心灵的手术。”其中的“锋利刀子”指的是什么?你同意张老师的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我”给大伟讲完张老师的那席话后,他泪流满面。你想大伟当时的心理感受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美丽的歧视”,给你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山东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流沙岁月
  一群河件在一只老河坪的带领下,在清亮的河水中,欢快地散步。那是一个春天的早晨,暖暖的太阳光照在河水中,微风轻拂,河面上仿佛洒下了一层金子。那是一群年轻的河坪,它们光洁鲜亮,朝气蓬勃,充满了青春的快乐。就好像从前的我们,背着书包,唱着歌谣,欢快地走在上学的路上一样,未来的道路完全被欢乐的心情照亮。
  忽然,在一道河湾里,老河坪停下来,她回过头语重心长地对小河拜们说:“孩子们,你们不能光顾着玩,你们应该去检一粒沙子了。”那副神情,很像当年为我们留作业的那位女老师,脸上既有希望,也有忧虑
  小河坪们按照老河坪的要求去做了,它们纷纷检了一粒沙子,深理进身体内,就像种下了一粒种子,度诚地等待它发芽、开花、结果。而那时节,老师也正给我们讲课,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我们把它们检起来,存在脑海里,就像河件们检的那粒沙子。
  可是,一只贪玩的河件,不知道是没听见,还是没把老河纬的话当一回事,在大家检沙子时,他没有去检,却也蒙混过关了。就像年少的我们,淘气,逃学,抄别人的作业,寡改通知书上的分数和名次。
  岁月像那条河的河水,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地流走了。
  很长时间过去了,小河件们长大了,甚至它们当中年龄稍长的,有的已像当年那只老河坪了。河坪们纷纷打开自己的坪壳,在里面竟然藏着一颗颖珍珠,它们发着亮,放着光,拍满河的水照得通明光亮。那拉小小的沙子,经过时光的洗涤,岁月的磨砺,长年累月的心血和汗水的灌溉,竟然变成了美丽晶莹的珍珠!河坪们相互拥抱着欢笑着,一边流着泪,一边庆贺着自己的成果。是啊,当我们一生的酿造,终成醇厚的美酒时,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然而,就在大家欢呼雀跃之际,那只曾因贪玩而未去检沙子的河件,悄悄地溜走了。没有沙子,他的壳中便没有那杜珍珠,他用什么去庆贺呢?他流泪了,很后悔,可此时衰老已爬上了他的额头,想回头重检起那份逝去的时光,为时已晚。
  当岁月的沙子,同样从你我的指缝中流过时,别人都淘出了金子,而我们却连一拉沙子都没有留住,我们又怎能不痛哭?
1.本文主要记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老师的脸上为什么既有“希望”也有“忧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未捡沙子的河蚌“流泪了,很后悔”,请展开想像描述他此时的心理活动。(50字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摘抄文中你最欣赏的语句,并作简要分析。
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依照例句,再续写两句。
例句:岁月是一条河,奔流不息,滚滚向前;
岁月是一文歌,音律和谐,婉转悠扬;
岁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岁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山东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选择阳光
  那一天,我去城里拜访一位朋友。在下午回返时,乘上一辆驶往乡下的大巴。汽车只行出几站,便上来一位盲人,看上去他有60多岁。因为我距离车门较近,便帮助他将背包放好。他嘴里一边说着谢谢,一边在我身边的座位上坐下。
  然后,他微笑着问我家住哪里。当我告诉他住在海西时,他竟兴奋地说:“你们那里,我可去过很多次。在你们村子东南不远就是大海,村前有一条小路,路旁有一座龙王庙……”
  尽管这已是很多年前的情景,但老人说得很准确。我瞅了瞅他失明的双目,感到有些诧异,在犹豫了一会儿之后,仍忍不住问:“老伯,你这眼……怎么会知道我们村子以前的情景呢?”
  老人毫不在意地微笑着说:“你怀疑我说瞎话?年轻的时候,我这两只眼并没有瞎。我还当过兵哩,在青海开过车。复员后,我被分配到一家化工厂里工作。后来,因为工伤,我这两只眼睛才不行了。”
  在说这些话的时候,老人脸上的神情非常轻松。
  我继续问:“城里的道路这么复杂,你出来不担心会迷路吗?”
  听了,老人笑了起来,说:“如果没有胆量迈出一步,那我只能一直呆在家里了。现在,我每个星期都要从乡下到城里往返两趟,一点都不担心会迷路。”
  说到这儿时,老人的话题一转,说:“刚开始,我也很绝望,感觉自己就像一下子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似的。但后来,我就想已经这样了,再怎么后悔也无济于事了。于是,我就对自己说,走出去吧,只要抓准目标,走一步就近一步,这有什么好担心和害怕的呢?”
  此时,我被老人的话语深深地打动了。我又问他:“老伯,你到城里来做什么呢?”
  他颇有些自豪地说:“是一家大医院,聘我给病人做推拿——-”
  我惊讶地问:“你还会做推拿?”老人平静地说:“是呀,既然活着,就应该学习一门手艺,我研究推拿已经几十年了。”
  到站后,在我起身下车的时候,聊兴正浓的老人看上去有些不舍,竟然关切地对我说:“走好啊——”
  很长时间以来,那位双目失明老人的乐观和坦然的神情,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之中。一个人,陡然间从光明的生活跌入一个黑暗的世界,这是一种多么巨大的打击和痛苦啊!但是,那一位失明的老者却用坚强的信念和勇气,坦然地面对所有痛苦,并将这一份痛苦融化成一种更大的信念,使自己活得更有尊严。(《青年博览》)
1、阅读文章,说说题目“选择阳光”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章概括老人的生活经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文章补个结尾,要求:上下连贯,点题,不超过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人身上的那一点打动了你?如果你今天遇到了这位老人,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山东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信任
孙道荣
  ①暑假我和儿子到西安旅游。为了游玩方便,我准备包辆车,游玩东线。在西安火车站,我找了一辆揽客的小车。司机开价150元,没想到这么低,我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②一路上,司机很热情地向我们介绍临潼的各个景点,建议我们选择两个代表性景点就可以了,上午游览郦山,下午参观兵马俑。
  ③车一直开到郦山脚下。下车的时候,我问司机,要不要先预付点押金?司机摆摆手,“大哥,不用,我信你。我就在门口等你们,你们玩好了,我再送你们去看兵马俑。你记下我的手机号,出来时要是找不到我,就打我手机。”
  ④我笑笑,没想到他这么信任我们。他报了一个号码,我输入手机,想了想,摁了拔出键。他的手机响了,这样,我的号码也留在了他的手机上。
  ⑤我和儿子进山了。经过鸟语花香的鸟园,我们冒着烈日,向山顶攀登。从烽火台下来,有一个岔路口,一个方向指着兵谏亭,一个方向指着老君殿,我们选择了兵谏亭方向。从兵谏亭出来,就到了出口,我一看,傻了,这不是我们进山时的大门啊。问工作人员,原来郦山有两个山门,相距几公里。
  ⑥山门口候客的出租车司机,纷纷向我们招手。我给司机打了个电话,他一听,原来我们跑错了门。他说,“大哥,别急,我马上过来接你们。”
  ⑦一会儿,司机开着车赶了过来。我歉意地笑笑,走错山门了。他却连声谢我。我明白他的意思,如果我从这个山门打别的车走了,他今天可就亏大了。
  ⑧他将我们送到了兵马俑博物馆入口不远处,让我们下车。我以为这次他应该让我先把车费付了,没想到他还是只字未提。我也索性不提这茬。
  ⑨参观了两个多小时,我和儿子恋恋不舍地从兵马俑博物馆走出来。路过停车场,见到好多发往西安的公交车,其中一辆车正要离站。我忽然恶作剧地想,如果我带着儿子跳上这辆公交车回西安,那个司机可就惨了。不知道此刻儿子怎么想?
  ⑩我当然不会真的这么干。在一排排汽车里,我找到了我们包的那辆车。
  在回西安的路上,我终于忍不住,问他:“今天我有两次机会,可以乘别的车走,那样的话,你今天可就白干了。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这么相信我?”
  他扭头看了我一眼,坚定地说,“大哥,你不是那种人!”
  我笑笑,“你不能光凭感觉就相信别人。”
  他用手指指坐在我身边的儿子,“再说,你带着孩子,这么乖的孩子,你会当着他的面,欺骗别人吗?”
  他说的对,虽然我偶尔也难抵一些本能的诱惑,但在自己的孩子面前,我会尽量表现出高尚、正派的一面,我得给他做出榜样。
  “其实,大哥,今天,与其说是相信你,不如说是相信你的孩子。”我奇怪地问他缘故,他说:“早上你在和我谈价格的时候,我注意到你儿子的手上拿着一个塑料袋,是刚吃过早点吧。我看见他一直捏在手上,直到找到了一个垃圾筒投进去。就冲这点,大哥,我信你们。”
  这是我没有想到的。我感慨地对他说,正是因为你的信任,我们才更不会溜走啊。
  车到西安,我付给他车钱,一张一百的,一张五十的,他接过钱,对着天空照了照。忽然,意识到了什么,他不好意思地笑笑,“对不起,习惯成自然了。”
  我也笑笑。在这个信任越来越稀缺的年代,一个陌生的司机,如此信任我们,让我在我的未成年的孩子面前,感受到了被人信任的尊严,同时,也向我的孩子传递了一次信任的力量。谢谢你,陌生的朋友。(《中学生阅读》初中读写版2009年第2期)
1.阅读全文,根据下面的提示,以“信任”为线索,概括故事情节。
时间:暑假地点:西安人物:我和孩子、出租车司机
起因:我带孩子在西安游玩,雇了一辆出租车,到旅游地点后,司机因为信任我们不用我们预付押金,只是彼此留下了手机号。
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中,作者“输入手机,想了想,摁了拔出键”,请你结合上下文揣摩作者可能想了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阅读,概括出租车司机信任我们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段,作者写了司机收车钱时的一个细节。请思考,作者写这个细节的用意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谈谈对段画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山东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