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①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

《口技》①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口技》
①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②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③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
④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二)《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每题1分,共4分)
(1)惊觉欠伸   (        )    (2)夫声起 (        )
(3)蒙始就学 (        )    (4)卿今者才略(        )
小题2:《口技》第②段结尾的句子写的是什么内容?它对表现口技者的技艺有什么效果?(2分)
小题3:《口技》第①段写“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最后一段又写“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是否重复?为什么?(2分)
小题4:找出《孙权劝学》中出现的两个成语并解释。(2分)
小题5:吕蒙读书大有长进,是通过描写鲁肃的哪些表现反映出来的?用原文回答。(2分)
小题6:翻译下列句子。(每题2分,共8分)
(1)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2)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3)蒙辞以军中多务。
(4)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答案

小题1:(1)打呵欠,伸懒腰   (2)打鼾   (3)于是,就  (4)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共4分)
小题2:写听众的反应。衬托口技表演的精妙。 (共2分)
小题3:不重复。这样会更加突出口技表演者的技艺高超。(共2分)
小题4:刮目相看: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吴下阿蒙:比喻学识浅陋的人。(共2分)
小题5: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小题6:(1)全场的宾客没有一个不伸着脖子,偏着头看,有的在微笑,有的在默默赞叹,都认为口技人的表演好到了极点。(2)隐约地听到老鼠活动的声音,盆、器皿等倾斜翻倒的声音,妇人在梦中咳嗽的声音。(3)蒙以军队中事务繁多为由推辞了(4)果真正的去掌管了一件事情,就要阅读大量的书籍去了解他、为日后管理他做好准备,了解前人的历史,从中吸取教训,得到新的理解与启发。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注意“”的解释,常常考到。
小题2:
试题分析:从描写的角度分析,此处是侧面描写,衬托出口技者技艺之精湛。
小题3:
试题分析:首先做出否定回答,然后在说出理由,意在表现口技人的“口”之技艺。
小题4:
试题分析:此题相对比较简单,写出出字本文的成语,解释即可。
小题5:
试题分析:此题要求学生能够对全文的意思大致把握,从文中找出原句,回答即可。
小题6: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注意1句中的 “以为”和3句中的“辞”的意思。
举一反三
阅读《黄鹤楼》一文(共13分)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州城西南 (         )              (2)上河汉 (         )
(3)四霞敞   (         )              (4)坐窥井邑 (         )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
小题3:据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记载:“吴黄武二年,(孙权)城江夏,以安屯戍地也。城西临大江,西南角因矶为楼,名黄鹤楼。”可见黄鹤楼原是一座军事哨所。如用此记载替换原文中的划线句,你认为好不好?请说明理由。(2分)
小题4:本文语言优美而极具感染力,试赏析“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一句。(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两篇短文,完成后面小题。(18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1)略无处(2)飞其间(3)势竞上(4)鸢飞天者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小题3:根据提示填空。(3分)
甲乙两文都写了山和水,突出了山的连绵、              和水的                   等共同特征。
小题4:甲乙两文都描写了奇山异水,但思想感情有差异,请结合原文的语句说说两文不同的思想感情。(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朝衣冠服:穿戴B.吾妻之美我者,我也私:偏爱
C.能谤讥于市朝市朝:公共场合D.时时而进间:间接
小题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小题3:邹忌进谏成功的原因在哪里?请结合文章加以分析。(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口 技
林嗣环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宾客大宴会:适逢B.妇抚儿乳:乳头
C.宾客意少舒:伸展、松弛D.不能其一处也名:说出
小题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小题3: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请问文中的哪些内容属于侧面描写?(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课外文言文阅读(9分)
国有三不祥
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所谓不祥也?”晏子对曰:“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也。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
小题1: 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2分)
(1)晏子曰(       )    (2)乃此者也(       )
小题2:对画线句“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如果在虎穴见到了虎,在蛇洞见到了蛇,怎么能说是不祥之兆呢?
B.到虎穴去,到蛇洞去就见到了蛇,怎么能说是不祥之兆呢?
C.如果在虎穴,在蛇洞见到了蛇,怎么能说是不祥之兆呢?
D.到虎穴去就见到了虎,到蛇洞去就见到了蛇,怎么能说是不祥之兆呢?
小题3:晏子借向景公解疑的机会,巧妙地给君王提出了什么建议?(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