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鱼我所欲也》,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2分,每小题3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

阅读《鱼我所欲也》,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2分,每小题3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鱼我所欲也》,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2分,每小题3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二者不可得兼:同时获得B.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消除祸患
C.万钟于我何加焉:古代的一种高级官职 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因贫穷而感到困乏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小题3:下面对本文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舍生取义”,其中“义”的意思就是指为人处世要讲究义气。
B.文中的“是心”和“本心”意思是不一样的,前者指舍生取义之心,后者指为了利益而不择手段的失义之心。
C.文章举了两个事例,并形成对比关系,其中“不食嗟来之食”是从正面举例论证。
D.文章开头用比喻手法和排比句式引出论点,生动形象,易于理解,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
小题4:舍生取义历来是中华民族最高道德标准,也是历代仁人志士追求的精神境界。请从中国历史上举一个这样的人物,并写出体现他舍生取义精神的一个名句或者一个事例。
答案

小题1:A
小题2:不是只有贤能的人有这样的心,人人都有这样的心,贤能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意思对即可,关键字词错一字扣半分)
小题3:C
小题4:略。人名1分,事例或名言2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理解必须回到原文中。B中的“辟”通“避”躲避;C项中的“万钟”指的是“优厚的俸禄”;D项中的“贫乏”指的是“资财缺乏”。
小题2:
试题分析:文言文句子翻译一定要回归到原文,一般采用直译,直译不过来就采用意译,遵守“信”“原则。翻译时还要注意把句中关键字词意义用法、特殊句式译出来,这是得分点。“是心”就是这个句子中该注意的词语。
小题3:
试题分析:此题要根据选项一一与文章的内容相照应。A义字内涵错误,这是现在所说的江湖义气,而本文的“义”指的是为正义事业献出生命;B本心解释错误,指的是人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D开头没有排比。
小题4:
试题分析:舍生取义的示例很多,如屈原、文天祥、岳飞、夏明翰……关键是要审清题,写名句可,写事例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16分)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①,自谓可将兵十万。会有土寇②,自练乡兵与之角③。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州官使试于一村,沟洫④甫⑤成,水大至,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节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①经年:一年左右。 ②土寇:土匪。 ③角:战斗。 ④洫(xù):沟渠。 ⑤甫:刚。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分)
(1)弗怠 (   )         (2)以是人多以书余(   )
(3)有土寇(   )         (4)州官使试于一村 (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恒独步庭阶,曰:“古人岂欺我哉?”
小题3:给下列句子划分一处停顿。(2分)
(1)以 是 人 多 以 书 假 余      (2)自 谓 可 使 千 里 成 沃 壤
小题4:甲文中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由“           ”与“            ”之间的矛盾决定的。(摘录原文回答)(2分)
小题5:【甲】【乙】两文分别叙述了宋濂和刘羽冲的读书情形,你认为侧重点有何不同?并从他们读书的经验教训中,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但二月草已芽,八月苗未枯,采掇者易辨识耳,在药则未为良时。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①,须取无茎叶时采,则津泽皆归其根。欲验之,但取芦菔、地黄辈观②,无苗时采,则实而沉;有苗时采,则虚而浮。其无宿根者,即候苗成而未有花时采,则根生已足而又未衰。如今之紫草,未花时采,则根色鲜泽;花过而采,则根色黯恶,此其效也。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用芽者自从本说,用花者取花初敷时,用实者成实时采。皆不可限以时月。
缘土气有早晚,天时有愆伏③。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白乐天游大林寺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盖常理也。此地势高下之不同也,如筀竹笋④,有二月生者,有三四月生者,有五月方生者谓之晚筀;稻有七月熟者,有八九月熟者,有十月熟者谓之晚稻。一物同一畦之间,自有早晚。此物性之不同也岭峤微草⑤,凌冬不雕;并汾乔木⑥,望秋先陨;诸越则桃李冬实⑦,朔漠则桃李夏荣。此地气之不同也。一亩之稼,则粪溉者先芽;一丘之禾,则后种者晚实。此人力之不同也。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
[注] ①宿根: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根。茎叶枯萎后能继续生存,次年春又可发芽,故称。②芦菔、地黄:草药名。芦菔,即萝卜。③愆(qiān)伏:阴阳失调。这里指气候变化。④筀(ɡuì)竹:一种竹子。⑤岭峤:泛指五岭地区。即今广西、广东、湖南交界处。⑥并汾:泛指北方地区。约今河北、山西一带。⑦诸越:即百越。古代南方越人的总称。也指其居住地,即今浙、闽、粤、桂等地。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二月草已: 采掇者易辨识: 但取芦菔、地黄观: 用花者取花初时: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土气有早晚溪行(《桃花源记》)
B.有宿根不燔土(《活板》)
C.取芦菔、地黄少闲人如我两人耳(《记承天寺夜游》)
D.岂可一切拘定月皆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岭峤微草,凌冬不凋;并汾乔木,望秋先陨。
(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3)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小题4:根据课文内容回答:(5分)
(1)文中所说“诸越则桃李冬实,朔漠则桃李夏荣”的现象,按照现代物候学的解释原因是什么?
(2)作为一篇说明文,作者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2分)
(3)作者是否认为“古法”说的采药时间完全错误?(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比较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10分)                      
【甲】庆历四年春,膳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既贵,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①一匹。嫁娶丧葬,皆有赡给。聚族人仅②百口。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③,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选自《渑水燕谈录》卷四
【注释】①缣(jiān):细绢。②仅:将近。③令:善,美好。
小题1: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前人述备矣 之 :              (2)范文正公财好施   轻: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不物喜养群从之贫者B.属予作文以记至今奉公法.
C.百具兴不敢D.刻唐今人诗赋于其上择族人长而者一人主其出纳
小题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小题4:乙文体现了范仲淹怎样的精神品质?(请用甲文中合适的句子回答)(2分)
小题5:《孟子•梁惠王下》中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请根据甲乙两文,具体说说你对范仲淹忧乐观的理解和看法。(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10分)
【甲文】《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文】《王太尉荐寇准》
王太尉(北宋时人)荐寇莱公(即寇准,北宋政治家,曾封莱国公)为相,莱公数短(这里为动词,意思是指出别人的缺点)于上(皇上。此指宋真宗赵恒)前,而太尉专称其长。上一日谓太尉曰:“卿(对臣子的爱称)虽称其美,彼专谈卿恶。”太尉曰:“理固当然,臣在相位久,政事阙失必多,准对陛下无所隐(隐瞒),益见其忠直(忠诚正直),此臣所以重准也。”上由是益贤太尉。
小题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讥于市朝(                    )
(2)上由是贤太尉(                    )
小题2:下面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皆以于徐公卿虽称其
B.皆朝齐莱公数短上前
C.臣之妻私在相位久
D.书谏寡人者莱公数短于
小题3:翻译下面句子。(2分)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小题4:邹忌与王太尉均善于劝谏,邹忌_______________劝说齐王,王太尉_______________打动宋真宗。(2分)
小题5:以现代人的角度,结合两文,就用人之道谈谈你的看法。(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岳阳楼记
范仲淹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小题1:下列对选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文体现了范仲淹“以民为本”的思想,表现了他的博大胸襟。
B选文第二段描绘的画面特点是阴晦萧索,给读者的感觉是悲凉低沉;而第三段描绘的画面特点是晴朗明丽,给读者感觉是喜悦昂扬。
C选文先用“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领起下文,然后卒章显志,提出“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的看法,最后指出两句中的“异”是一致相同的。
D为民请命,忧民之忧,这就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精神的具体体现。
小题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薄雾冥冥,虎啸猿啼”是实写之景,渲染出一种悲凉凄惨的氛围,烘托了登楼者的感伤之情。
B文章第二,三段采用对比的写法,一阴一晴,一悲一喜,两相对照,传达出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境界。
C“迁客***人”情感变化的原因是个人的遭遇和外物的触发。
D文中写景并不是作者的目的,作者真正的意图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
小题3:对本文的写作方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文炼字精妙。“衔远山,吞长江”句中的“衔”、“吞”二字,拟人化地表现了洞庭湖浩瀚的气势,活灵活现,动感十足。
B 作者拟出一问一答,假托古圣立言,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誓言,曲终奏雅,点明了全篇的主旨。
C选文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由景抒情,由情入议。句式骈散结合,行文富于变化。
D 这篇纪文以骈偶短句为主,间以单行散句,既流利畅达,又简洁凝练。
小题4:下列几首古诗词中写到岳阳楼的一首诗是(  )
A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B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C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D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