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苏轼的《游兰溪》,完成第8—11题。(14分)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①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

阅读苏轼的《游兰溪》,完成第8—11题。(14分)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①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苏轼的《游兰溪》,完成第8—11题。(14分)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
【注】①相:察看。②王逸少: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③剧饮:开怀畅饮。
小题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4分)
不数字 (           )     ②辄深人意 (          )
③余之曰 (          )     ④溪水西流  (          )
(2)选出与例句“安常虽聋,颖悟绝人”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A.潭西南望(《小石潭记》)B.子敬先亡(《人琴俱亡》)
C.学不厌(《〈论语〉八则》)D.思不学则殆(《〈论语〉八则》)
小题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闻 麻 桥 人 庞 安 常 善 医 而 聋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
小题4:本文表达了苏轼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
答案

小题1:(1)①写;②领悟;③开玩笑;④向西。
(2)D
小题2: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
小题3:(1)(2分)我用手当嘴巴,你用眼当耳朵,我们两个都是当代的怪人。
(2)(2分)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小题4:《游兰溪》表达了苏轼开朗诙谐、从容自信、旷达乐观的人生情怀。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中小题(1)主要考查了基础字词的解释,结合课内重点字词不难解决,需要注意的是“了”字的解释,需结合上下文来理解。小题(2)主要考查了虚词“而”的用法,例句和D 选项中的“而”表转折;A选项中的“而”表修饰;B C选项中的“而”表承接。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为节奏划分题,划节奏时要结合语意,同时要注意每一个节奏单位都必须是一个完整的意思,不能破开意思。“闻”以动词领起,“麻桥人庞安常”分别为地名与人名所以不能分开,“善医而聋”是一个完整的意思所以也不能划开。
小题3:
试题分析:翻译句(1)时,要注意“以……为……”这一固定格式的解释,同时要注意“皆”“一时”等词的解释;翻译句(2)时,要注意字数较多,不要漏下关键字的解释,同时要注意“盖”字的解释。
小题4:
试题分析:分析人物的思想情感,既要结合人物在文中的言行举止,同时又要结合人物经历,做此题时还可以结合苏轼所写的词来分析,很容易可以得出“开朗”“自信”“乐观”等关键词。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7分)
太行谷 
聂怀贵
⑴一只苹果的色彩和曲线,自然是一种美,而把它切开来的剖面,将把你带入另一种美的意境。这是我穿越太行大峡谷时,心中生发出的一枝联想。站在山脚下仰视或登上山顶俯瞰,蜿蜒险峻,秀美雄奇,都是山势表象的一种浅读。只有深入峡谷,才可能走进山的内部世界,倾听到山的阴柔心韵。 
⑵太行山,从《愚公移山》的历史传说起,就以高大威猛的身影贴近我,我承认了他是一个父亲的形象。当我在一个秋日步入太行大峡谷时,突然觉得沐浴在一片母性的光芒里。
⑶深秋的太行峡谷,花淡叶瘦,树简枝疏。两壁峭岩上的树木,不时被山谷的风吹动,落叶如蝶,在水面闪闪烁烁。一只红尾巴的小鸟,飞上飞下,箭来箭去,与其说是在不厌其烦地丈量太行山的高度,不如说是在向我们反复诠释峡谷的深彻和隐秘。有意思的是,这种珍奇之鸟,我在九寨沟也曾见到过。九寨沟是极少有飞鸟和其他动物出现的,况且九寨沟与太行山,一个在川西,一个在晋东南,南北自然条件差异巨大,这只鸟在展现生命力强劲的同时,分明也暗示了“峡谷”和“沟”之间某种相通之处。 
  ⑷太行峡谷,是一个峡谷群:黑龙潭,青龙潭、八泉峡,红豆峡、万佛山、紫团山……深秋季节,前不久降了一场雨,山无寒意,各峡的水却丰沛肥茂。滔滔峡水,若一根根脐带,牵动着我的脚步,更牵动着我的想象。沿了峰回岩转的太行峡谷一路走去,忽而如坠一筒深彻的古井,井口惟见一丝半缕的云影流过;忽而又被裹夹进一道弯曲的山缝,天空窄如一线星光;忽而柳暗花明,眼前一片朗然开阔,无限明媚……如果山有阴阳之分,那么峰峦为阳,雄性气质彰显;峡谷属阴,女性特征昭然。走在太行大峡谷,一种回归母体的神圣感和敬穆感,久久地在我心中激浪回荡。峡谷的阴柔,托起山石的阳刚;峡谷的幽邃,映出山体的伟岸;峡谷的垂直深度,一定是岩壁如切如削的高度…… 
  ⑸走出黑龙峡,谷口有民居俨然排列,遂择一家叩门而入。问知,在此处住一宿仅需十元钱,风味饭菜极是便宜。我便与同行之友相约,明年一定来这里住些日子。说话间,民家灶台锅里的面条煮开,女主人真心实意地留我们吃饭,我们回之以感动的谢绝。她送出我们,忽然想到什么,转身又进到屋子,捧出一大把鲜鲜红红的山楂,说是刚从院子里那株树上摘下来的,要送给我们路上吃。从她那每道皱纹都流动着慈祥的脸上,我读出了久违的母爱,甚至,在一个漫长的瞬间,她几乎幻化成了我母亲的模样。
⑹一只圆润柔美的苹果,是一度春秋的结晶;一道深邃如历史的峡谷,因包容亿万年时光的雕造,积淀了母性般博大厚重的慈爱……
小题1:根据全文内容,分点概括太行谷的特点。(4分)                                                                                                                                                  
小题2:联系上下文,揣摩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沿了峰回岩转的太行峡谷一路走去,忽而如一筒深彻的古井,井口惟见一丝半缕的云影流过;忽而又被夹进一道弯曲的山缝,天空窄如一线星光……   
小题3:本文主要是写太行谷,为什么在第(5)段中还要写谷口民居的女主人?(4分)
小题4:选文开头、结尾都提到了苹果,有什么表达效果?(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17分)
孟子戴不胜:“子欲子之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
——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注释:①善:向善。②齐语:名作动,说齐语。③傅:教导。④咻:xiū,喧哗。⑤庄岳:庄是街名,岳是里名。⑥薛居州:人名。⑦所:处所,地方。⑧独:可作“将”意。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①孟子戴不胜曰    ②子欲子之王善  ③虽日而求其楚   ④使楚人傅诸
小题2: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一齐人傅,众楚人咻之 又间令吴广次所旁丛祠中
B.使之居王所皆以美徐公
C.日挞而求其齐也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D.引置之庄岳之间数年呼尔与之
小题3: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
②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爱莲说》)
③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小题4:文中表达了孟子什么观点?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共10分)
(一)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袢、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日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二)郗超与谢玄①不善。苻坚②将问晋鼎③,既已狼噬粱、岐④,又虎视淮阴⑤矣。于是朝议遣玄北讨,朝间颇有异同之论。唯超日:“是必济事。吾昔尝与之共在桓宣武⑥府,见其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⑦,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其,必能立勋。”大功既举,人成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注释:①郁( XI)超、谢玄:均为东晋大臣。②苻(fu)坚:十六国时前泰国主,在淝水之战中被东晋打败。③问晋鼎:图谋夺取晋朝天下。④梁、岐:地名。⑤淮阴:地名。⑥桓宣武:即桓温,东晋征西大将军。⑦履履之间:距离很小,此处指小事。
小题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是以先帝简拔以陛下   遗:                    (2)悉以之  咨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小题3:文段(一)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举例说明。(2分
小题4:在(一)(二)两个文段中,诸葛亮和郗超为国家举荐人才的做法,体现了他们的优良品质。请根据文段的内容对两人作简要评价。(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古文阅读(共10分)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
注:①罗纨(wán):丝织品。②午未申: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从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的这一段时间。③夕舂:夕阳。
小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   ②泉水激石,泠泠响   ③梅花为寒所   ④山岚色之妙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②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小题3:甲、乙的对象各不相同,但是两位作者却都流露出相似的思想感情。请从对待风景和对待世俗社会两个角度写出作者的思想感情。(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醉翁亭记》,回答9~12题。(15分)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⑴、之者谁(     )                  ⑵、醉翁之不在酒(     ) 
⑶、杂然而前者(    )               ⑷、树林阴(      )
小题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⑵、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小题3:文章以“乐”贯穿全文,请联系文中语句,谈谈作者到底在乐些什么?(3分)
                                                                          
                                                                          
小题4:欧阳修虽被贬滁州,却能够与民同乐且“乐其乐也”,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你从中得到哪些人生启示。(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