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甲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甲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甲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乙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往往而死者相藉也往:处处
B.且欲与常马不可得等:等同
C.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 “饲”,喂养
D.君将哀而之乎 生:生存,活下去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苛政猛虎也
或泄
B.比吾乡邻之死则后矣
是亦不可
C.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哗然而骇者,鸡狗不得宁焉
D.而吾捕蛇独存
策之不其道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是古代文体名,跟现在的杂文大体近似,是议论文的一个分支。其内容大多是一事一议,也就是借一件事或一种现象来表述作者对某些事物或问题的见解。甲、乙两文都是先叙后议。
B.乙文中作者慨叹的“伯乐不常有”是世上众多千里马被埋没,摧残的根本原因。
C.甲文多处运用了对比,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劳苦大众的同情。
D.甲、乙两文行文流畅,逻辑严密,但甲文段卒章显志,乙文段却开篇点明主旨。
小题4: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2分)
⑵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2分)
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A
小题4:(1)假如我不干这件差事,那么早就已经困难不堪了。 (2)日行千里的马,有时一顿能吃光一石粮食。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生”在此句中是使动用法的词,应译为“使……活下去”。
小题2:A比∕从B已经∕停止D靠着,凭着∕按照,因此应选C,都是句首的关联词。
小题3:“甲、乙两文都是先叙后议”的说法不正确,甲文是先叙后议,而乙文不是。
小题4: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两个句子中的的关键词有“为”“病”“或”, “为”在句中可用“做,干”,“病”与今义不同,应译为“困苦不堪”。“或”是多义词,此句中应译为“有时”。了解了关键字词的意思,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点评:文言文中的字、词、句是考查的重点内容,平时要做到识记。对于文章的理解,务必注意结合文章的内容,不可无中生有。对于文章,不仅要掌握表面的文体常识,还要加深对文章内容、写法等的理解,
举一反三
课内文言文阅读【本题满分7分】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岳阳楼记》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
小题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用法与“斗折蛇行”中的“蛇”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B.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岳阳楼记》
C.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D.群臣吏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②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10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困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文因版本不同,文段的划分与标点符号有所不同,但内容相同)
小题1: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2分)
①劳其筋骨( )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 )
小题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
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小题3:简要分析选文第③段的论证思路。(2分)
小题4: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请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将如何面对?(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共17分)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①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②,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饘③粥不充,日昃④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注释】①再适:第二次出嫁,即改嫁。②世家:世代为官的人家。③饘:zhān,稠的。④日昃:太阳偏西。昃,zè。
小题1:解释加线的字或短语:(5分)
(1)岸芷兰 (                    )  (2)春和明(            )
(3)以水沃面(                   )  (4)巴陵胜状(            )
(5)既长,知其世家(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文:                                                                           
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译文:                                                                           
小题3:【甲】文末节中“二者之为”指的是什么?作者对此持什么态度?(3分)
                                                                                
                                                                                
小题4:结合【甲】、【乙】两段文字的具体内容,说说范仲淹是个怎样的人。(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桃花源记》的语段,完成小题。(共13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小题1: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武陵人/捕鱼为业B.问/今是何世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后遂无问/津者
小题2:对下面语句中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遂与外人间隔(隔断,隔绝)B.阡陌交通(互相通达)
C.乃不知有汉(副词,竟,竟然)D.不足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小题3: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本文第一段着眼于“异”字,为下文描写更令人惊异的桃花源作了铺垫。
B.文章第二、三段是全文的重点,无论是写桃花源人们的生活环境还是写人物的交谈,都有一些生动可感的细节,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C.文中真实地描绘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人人劳作、生活安定、风气淳朴的现实社会。
D.这篇文章记叙层次清楚,一环套一环,一气呵成,结构非常严谨。
小题4:翻译句子(3分)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小题5:作者在本文中描写的世外桃源有何用意?(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B.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C.往来而不绝者
天柱折,地维绝
D.醒能述以文者
皆以美于徐公
小题2:请将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⑵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小题3:请结合全文概括作者到底都在“乐”些什么,这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