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阅读《童趣》(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古文阅读 《童趣》(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小题1:上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 , 代文学家。 (3分) 小题2:为文章的空白处填上原文。(4分) 小题3:解释下列划线字词。(4分) 项为之强: 方出神: 鞭数十: 驱之别院: 小题4:翻译句子。(2分)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 小题5:作者回忆了童年哪几件趣事?(3分) 小题6:请从文中找出两个成语。(2分) |
答案
小题1:《浮生六记 闲情记趣》 沈复 清 小题2: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小题3:强:通“僵”僵硬 方:正 鞭:用鞭子打 驱:驱赶 小题4:又把蚊子留在白色的蚊帐中,慢慢地用烟喷它们 小题5:观蚊成鹤 神游山林 鞭打蛤蟆 小题6:明察秋毫、 庞然大物 |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浮生六记》是清朝文学家沈复的自传体散文。“浮生”二字典出李白诗《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中“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点评:本题不难,学生所熟悉的文学知识。平时阅读,对作品的相关信息要注意记忆,一方面丰富自己的知识,一方面积累写作的材料。 小题2: 试题分析:注意不要写错字,“丛”不为“从”,“砾”“壑”两字注意偏旁;“凸”“凹”不要混淆。“凸者为丘,凹者为壑”不要写错位。 点评:本题有难度,古文难于记忆,容易写错字。在学习古文诗要注意熟背熟记,要基本了解古诗中哪些是描写精彩或画龙点睛的名句,在记忆这些句子时,特别要注意句中生僻字,易错字,加强记忆,做题时在细心辨识。 小题3: 试题分析:解释文言字词要注意字词意义的变化,要注意“强”是通假字,通“僵”,“鞭”是名词动用,意为“鞭打”。 点评:本题不难,所学课文,学生比较熟悉。解释古文字词,学生总是习惯地用现代义替代古义,这是习惯问题,所以要加强古文方面的学习,培养学习古文的好的思维,好的习惯。 小题4: 试题分析:本句翻译要注意倒装句的特点,“又留蚊于素帐中”,应是“于素帐中留蚊”,“徐喷以烟”,应是“以烟喷”。“素”:白色;“徐”:慢慢;“以”:用。 点评:本题不难,句子简单,容易翻译。翻译句子,先根据文章内容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再把每个字的意思弄清楚,最后疏通句子。 小题5: 试题分析:根据地点或位置的改变和人物行为的变化,先将文段分层(注意句号),每一层概括一件事。 点评:本题不难,学生所学课文,内容熟悉,易于概括。概括文章内容的要点,可以抓住文章的线索,按照情节的进程来梳理,对主要情节或各层内容进行概括,也可以概括人物的行为变化过程来梳理概括。 小题6: 试题分析:“明察秋毫”,指能看清细小的东西,形容善于发现事物的细节;“庞然大物”,形容事物的形体庞大。 点评:本题不难,两个成语为常用成语,学生熟悉。成语出处有四,一是古籍,二是传说故事,三是民间习俗,四是现代生活,所以成语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学习掌握成语非常有意义。 |
举一反三
古文阅读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注释】①鲁:鲁国,现在山东省南部一带。 ②计无所出:想不出办法 ③俄:不久 ④老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⑤中截:从中间截断。 ⑥遂:于是 小题1:联系上下文,解释划线字。(2分) (1)亦不可入: (2)但见事多矣 小题2:翻译句子(2分) 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小题3:概括这段文字给予你的启迪。(2分) |
课内文言文阅读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小题1:下面划线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仿佛若有光 |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小题2: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第一段着眼于“异”字,为下文描写更令人惊异的桃花源作了铺垫。 | B.文章第二、三段是全文的重点,无论是写桃花源人们的生活环境还是写人物的交谈,都有一些生动可感的细节,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 C.文中真实地描绘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人人劳作、生活安定、风气淳朴的现实社会。 | D.这篇文章记叙层次清楚,一环套一环,一气呵成,结构非常严谨。 | 小题3:加横线字与“皆叹惋”中的“皆”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 B.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 C.具答之 | 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小题4: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译文: 小题5:作者在本文中描写世外桃源有何用意?(2分) 答: |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4分) (1)水尤清冽( ) (2)佁然不动 ( ) (3)往来翕忽( ) (4)悄怆幽邃( ) 小题2:翻译文中划线句子。(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小题3:选出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3分)A.本文选自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是他被贬谪到永州以后写的。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 | B.文章先写所见景物,然后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再写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 | C.文章第四段写出了小石潭周围幽深冷寂的气氛,作者在写景中传达出他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 | D.从“似与游者相乐”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宁静幽雅,清新自然的。 | 小题4:《小石潭记》短短一百余字,向来以笔简意丰为人称许。清代学者何义门评点文中“闻水声,如鸣珮环。”一句说道:“水激石而成声,一句中将下两层都暗领。”意即此句明写水而暗写石,言简而意丰。请你任选文中一句,用精辟的语言点评作者高超的写作技法。(4分) 我选择: 评点: |
封存时间 明前茶 ①时间可以封存吗? 可以! ②叶庭春12岁那年,就见识过那神奇的一幕。在植物园标本馆,作为他考上最好中学的奖励,世伯老魏得到馆长的特许,带他去看他出生那天的植物标本。叶庭春记得彼时彼刻,偌大的标本馆里只有这一老一少的足音,被干燥后的植物标本封存在台纸和油光纸之间,散发出半是干爽纤维半是青涩植被的幽淡气息。一个标注了1990的标本隔档被轻轻推开,4月9日的标本是一枝垂枝樱,开到七分满的樱花在枝条上如瀑布一样垂挂下来,在干燥后发微微的醺粉紫。12岁的男生完全被震惊了,他出生那一年,那个春天,有过什么样的场景,连他妈妈和奶奶都没有对他形容过,人总是健忘的,但细心保管的植物标本却还原了被记忆抹去的一切。竟有那么完美的花枝代表这个世界欢迎他的到来,樱花没有开至三分满,五分满,花萼青硬如一个有待发育的小孩;也没有开至九分满,流露出行将凋零的感伤,一切都绽放得恰到好处,颜色、姿态、流动的气韵,似可见到那晚月光倾注在花枝上,带来的如梦光影。 ③8年后,叶庭春的奶奶病逝,全家为她送行时,整个墓园恰好浮动着绿萼梅的香气,让人记起那句绝妙的诗:“天与清香似有私”,好像正是这股香气搭就了奶奶去往天堂的阶梯。那是3月初的阴冷早晨,叶庭春从守墓人那里讨到了一枝绿萼梅回家做标本。头三天,把它夹在吸水性强的纸张中,不厌其烦地换纸,仔细吸去花枝的水分,接着,用镊子屏息调整花枝的形态,不但避免了花叶压在一起出现的芜乱,还令梅枝表现出自然的形态,在他做好的标本上,几朵梅花侧转或翻转,尤如被清风吹动,可以观察到花朵的侧影和背面。 ④从那天起,叶庭春养成了一个习惯,家中每有重要的纪念日,他都要做标本留存。上大三后,他更成立了“封存时间”工作室,专门制作内嵌花朵和植物的塑封书签,交与那些家境贫寒的学弟学妹去卖,帮助他们在经济上提前自立。幸运的是,他就读的大学是有名的园林学校,由春至秋,有大量的花材和变色叶片可作为植物书签的原材料。特别是春天,洒红朱砂梅,深浓宫粉梅,紫白玉蝶梅和琉璃绿的绿萼梅们竞相开放,做出来的塑封书签,一侧配以做旧的照片,拍的是老图书馆的青砖灰墙,暗红色的细条高窗,窗外是疏影横斜的梅花,那一刻,书签捕捉到了民国时代的一缕沉静余韵。 ⑤为了给植物书签配图,叶庭春拍遍了母校的数百个角落,那也是他为自己封存的美好时光吗?读完大四,他将赴澳留学,据说在南半球,再也看不到故乡才有的梅、报春、麦李和丁香了,唯有塑封后的书签,可一睹故园的面貌吧。 ⑥做了两年的标本,叶庭春感觉青春时光正化作花香弥散在他的周围。干燥后的标本比鲜花的颜色更为幽淡,花瓣的肌理更为纤柔,重瓣的梅与樱,花瓣质地更如世间最清幽的纸一样,散放半透明的幽光。也许我们回过头去看被记忆封存的时间,也是这样的感受:那些粗砺的线条和茁壮的香气已然消失,剩下的唯有恬淡的轮廓和安谧的余韵,仿佛近似觉悟、体谅和怜惜的情感,让人脸上紧绷的线条都放柔软。 ⑦是的,留不住的是成长的时光,我们能存在手心的一个定格,不过是美而已。 (选自《扬子晚报》2012年11月23日) 小题1:本文围绕“封存时间”主要写了四件事,阅读文章,填写下面表格。(4分)
时 间
| 事 件
| 出生那一天
| (1)
| (2)
| (3)
| 家中每有重要纪念日
| 叶庭春都做标本留存
| 上大三后
| (4)
| 小题2:结合文章内容,说出第②段中加点词“震惊”的对象和原因。(4分) (1)“震惊”的对象: (2)“震惊”的原因: 小题3:联系上下文,品味文中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 “整个墓园恰好浮动着绿萼梅的香气,让人记起那句绝妙的诗:“天与清香似有私” 好像正是这股香气搭就了奶奶去往天堂的阶梯。”(4分) 小题4:阅读第⑦段画线句,结合全文内容,谈谈“定格在手心中的美”具体指什么? (4分) 小题5:“记忆封存的时间”与“植物标本”有着很多的相似,所以作者用植物标本封存时间,你认为还可以用什么封存时间?请用下面的句子作为开头写下你的认识,并用优美的语言表达它们的相似之处。(4分) 被记忆封存的时间,就象 , |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被选拔) | B.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任:责任,使命) | C.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 | D.人恒过然后能改(过:过去) | 小题2:下列划线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必先苦其心志 | 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行拂乱其所为出淤泥而不染 | C.舜发于畎亩之中 | D.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 宋何罪之有 贤于材人远矣 小题3:下面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本文主要讲了两个问题:如何造就人才;如何治理国家。 | B.文章开头先用六位名君贤臣的事例来引出论题。 | C.第二段先反面论述磨难对人生的意义,再从正面论证没有忧患的危害性。 | D.文中画线句子的朗读节奏是正确的。 |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