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文言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比较阅读下面两则古文选段,回答题目。【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课内文言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 比较阅读下面两则古文选段,回答题目。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下列划线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不足为外人道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B无案牍之劳形 闻之,欣然规往 C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D濯清涟而不妖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小题2:对句子大意理解不正确的是( )。(2分)A.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子,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 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对于牡丹的钟爱,人该有很多了。 | C.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藓长上碧绿的台阶,青草的颜色映入青翠的帘子。 |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杨子云的亭子。 | 小题3:下面各句是对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文中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 | B.乙文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先用“出淤泥而不染”总括莲花的品格,再分别从几个方面赞扬了莲花象征了君子的庄重、质朴、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美名远扬等美好品质。 | C.乙文从始至终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层层深入地写来,其中涵盖了大量社会现象,文虽短而意蕴无穷。 | D.甲文通过对所居房屋的描写,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高尚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
|
答案
小题1:D 小题1:C 小题1:B |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A:说/政治上的理想;B:助词/代词;C:零头/奇特;D中都是表转折,故选D。 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 小题1:试题分析:C中“碧绿”是指苔藓,而不是指台阶;“青翠”是指“青草”而不指帘子。 点评:翻译文句是中考文言文阅读必考题型之一。翻译文句,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文句时要做到字字落实,要特别注意对关键词语的把握,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一般用对译法、替换法、调整法、保留法、增补法、删削法等办法进行翻译。 小题1:试题分析:B中“出淤泥而不染”不是总括莲花的品格的句子,只是说明莲花洁身自好。 点评:首先在于对语段的整体理解。即,读懂文本内容。然后,要先审题干,审出命题点和做题要求与范围,再进行理解内容,进行比较辨别,这样才能选出正确答案。 |
举一反三
阅读古诗文,完成题目。(17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 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 [乙]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丙]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注:①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行至 白帝城,忽闻赦书,旋即放舟东下江陵,写下此诗。)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4分) (1) 虽乘奔御风 (2) 潭中鱼可百许头 (3) 其岸势犬牙差互 (4)以其境过清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⑵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小题3:《早发白帝城》和《三峡》,同样写猿声,其作用有何不同?(4分) 小题4:[甲][乙]文中划线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描写方法上有何相似的地方?(3分) 小题5:下面句中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⑴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⑵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
童趣(11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小题1:请你说说下面划线词的意思(4分) (1)项为之强 _________________ (2)为之怡然称快___________________ (3)盖一癞蛤蟆______________ (4) 鞭数十 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请你翻译下面语句。(4分) (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小题3:简要说说“我”能得到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3分) |
阅读《小石潭记》,然后完成题目。(20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题1:以下各组中划线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①夫能不以游堕事②以其境过清 | B.①水尤清洌②以其境过清 | C.①潭西南而望②乃记之而去 | D.①为坻,为屿,②山峦为晴雪所洗 | 小题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4分) (1)水尤清洌( ) (2)悄怆幽邃( ) (3)佁然不动( ) (4)隶而从者( )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小题4:理解填空。(5分) 课文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①点面结合。如写石:“全石以为底”是面,“ ”是点。②远近交错。如写潭:“ ”是远,“下见小潭”是近。③动静结合。如写鱼:“ ”是静,“俶尔远逝”是动。④虚实相生。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 ,实为写 ,以实写虚,虚实相应成趣。为了发展旅游事业。 小题5:“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八个字高度概括了小石潭的什么氛围?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4分 |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小题1:解释下列加横线词的意思。(4分) ①:则或千或百 ②:项为之强 ③:徐喷以烟 ④: 鞭数十: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2分) 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 小题3:找出文中一个成语,并加以解释。(3分) 成语: 解释: 小题4:(3分)点明本文主旨的句子是 。 产生物外之趣的条件是(1) (2) |
东坡逸事(7分) 东坡为钱塘守时,民有诉扇肆①负债二万者,逮至则曰:“天久雨且寒,有扇莫售,非不肯偿也。”公令以扇二十来,就判字笔②随意作行、草③及枯木、竹石以付之。才出门,人竟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遂悉偿所负。 ①肆:商店。②判字笔:判案所用的毛笔。③行、草:行书、草书。 小题1:解释文中加框的词语。(2分) (1)东坡为钱塘守时 ( ) (2)遂悉偿所负( ) 小题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2分) 天久雨且寒,有扇莫售,非不肯偿也。 小题3:“就判字笔随意作行、草” 中的“随意”一词有什么作用? (1分) 小题4: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启发?(2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