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17分)【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17分)【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17分)
【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选自 柳宗元《黔之驴》)
【乙】生而眇(miǎo,瞎)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摸)籥(yuè,像笛子的管乐器),以为日也。
(节选自苏轼《日喻说》)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词。(4分)
(1)蔽林间之    (            )    (2)稍近狎(             )
(3)驴不胜怒,之(             )    (4)告之曰(             )
小题2:下面各项中“者”的意思和用法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3分)
A.有好事船载以入B.觉无异能
C.生而眇不识日D.问之有目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1)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2)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
小题4:老虎和眇者对陌生事物有不同的认识过程和结果,请加以探究,说说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4分)
答案

小题1:(1)偷看(2)更加(3)用蹄踢(4)有人
小题1:(3分) B
小题1:(1)(3分)老虎非常害怕,逃到远处,认为驴子要咬自己,十分恐惧。
(2)(3分)他敲铜盘就听到了它的声音。有一天(他)听到了钟声,就把发出声音的钟当作太阳。
小题1:(4分)参考答案:①认识事物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②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片面;③认识事物要亲身实践,不能主观臆断;④要讲究科学的思维方法,不能盲目推断。(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即可给满分,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小题1:这是对文言实虚词考点的考查。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小题1:B中“者”是指……本领,而其他的都是指“……的人”。
小题1:这是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翻译。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如:“骇、遁、噬、扣”等重点词语要理解精准。
小题1:这是考查对文言文中心主题理解和表达。学生能分析和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要求考生在分析归纳原文有关内容的基础上,以推理的方式,分析和概括在某一叙述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的主张和看法。学生能从“看问题本质、亲身实践、讲究科学方法”等角度来谈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云南本是个诗歌的家乡,路南和达西歌舞早著名全国。这一回却更加丰富了我的见闻。
  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循环无端。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在场的既多内行,开口即见高低,含糊不得,所以不是高手,也不敢轻易搭腔。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地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显得轻松快乐,拉着同行女伴,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
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不仅唱歌十分在行,而且大年初一和同伴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用马皮做成三丈来长的秋千条,悬挂在高树上),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
小题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内容。(2分)
小题2:第②段中画线句子中,“多”字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小题3:“种种不同方式”具体指什么?(3分)
小题4:第③段对演唱者不惜浓墨重彩描绘,有什么作用?(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题目。(13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衹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有人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②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③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④而马价十倍。
(选自《战国策》)
【注】①比:副词,接连地。 ②还:通“环”,环绕。 ③朝:早晨。 ④一旦:一天。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含义。(4分)
(1)才美不外  见:_________ __ (2)执策而之 临:______________
(3)愿还而视之 子:____________  (4)去而之     顾: _____________
小题2:下面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例:策之不以其道
A.祇辱于奴隶人之手B.臣有骏马欲卖之
C.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D.臣请献一朝之贾
小题3:把下面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2)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小题4:理解填空。(3分)
甲文中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根本原因是“                                             ”;乙文中卖马人能“一旦而马价十倍”是利用了人们的                                的心理。
小题5:当今社会,商家请名人作广告已成时尚。请结合甲、乙二文相关内容,简要谈谈“名人效应”的利或弊。(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10分) 
欧阳文忠讥唐人“夜半钟声到客船”之句:“半夜非钟鸣时,疑诗人偶闻此耳。”且云:“渠过姑苏,宿一寺,夜半闻钟。因问寺僧,皆曰:‘分夜钟,曷足怪乎?’寻闻他寺皆,始知半夜钟惟姑苏有之。”予考唐诗,知欧公所讥,乃唐张继《枫桥夜泊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然唐时诗人皇甫冉有《秋夜宿严维宅涛》云:“秋深临水月,夜半隔山钟。”且维所居正在会稽,而会稽钟声亦鸣于半夜,乃知张继诗不为误,欧公不察
(选自宋朝吴曾的《能改斋漫录》,有改动)
【注释】①欧阳文忠:欧阳修。②渠:你。③分:半。④考:考察,研求。⑤维:即严维。⑤察:考核,调查。
小题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
且 维 所 居 正 在 会 稽
小题2:解释文中划线词语。(3分) 
(1)云(        )    (2)尝(        )  (3)然(       )
小题3:说说“半夜非钟鸣时,疑诗人偶闻此耳”的意思。(2分)
小题4:欧阳修为何要讥笑张继“夜半钟声到客船”?(2分)
小题5:作者(予)认为欧阳修的观点对不对?理由是什么?(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跑过冬天》,完成小题。(16分)
跑过冬天
——写给女儿成人之际
牧牧:
1还记得你5岁那年冬天吗?每天清晨,爸爸总是带你到离家不远的公园跑步。
2最初,你跑一两圈就累了,停下来央求爸爸,不要让你跑了。但是,爸爸说不行,你必须跑完。你要跑累了呀,可以慢慢跑,要是慢慢跑还累呢,可以走着,但就是不能停下来。
③冬日清晨,公园里寂静无人。路边的杨树早已剥落成秃枝,在寒冷的空气中抖动。你努力地跑着,呼出的气化成一股股白雾。渐渐地,你跑热了,脱去了黄色毛线帽,帽子在手中随着你的运动在花坛周围画出了一圈流线。于是冬天不再寒冷,冬天有了生命的流动。
④如今你要成为一个成年人了,即将接受成年洗礼。
⑤你会在某个夜晚,从大地仰望天空,一颗流星划过,转瞬即逝,留下一道亮光。我说,那就是人生。在时间的长河中,一生就只是那么短短的一瞬。
⑥当你生命开始的时候,你与所有的人没有什么不一样。可当你进入社会的时候,你与所有的人都不同。
⑦或许,你会遇到疾病,这是生命中最大的不幸之一。但是不论遇到什么疾病,都不要放弃与它的抗争,哪怕只有三天的光明。生死不能抵御,但生活可以选择。不要拿健康做人生的抵押,一生要锻炼身体,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
⑧或许,你会陷入贫穷。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贫穷的精神。节俭是永远的美德。如果富有,要帮助穷人。
⑨或许,你会遭遇失败,须知人生历程逆境多,顺境少。故凡事要运用智慧,竭尽全力。社会只看重你的结果,而你要看重努力的过程,即使失败,切勿自弃。社会不同情眼泪,上帝只救自救的人。
⑽或许,你会落入孤独。坚定的攀登者总是孤独的前行,在情感孤独中要守住自我,珍爱自己。五湖明月在,渔歌总有时。
⑾相貌与生俱来,一个人的美丽不是给所有人看的,也不会是所有人都看着你美丽。支撑青春美丽的是品德、气质、文化。
⑿衣着要整洁协调。如果有钱,可以穿得好一些,但不要华贵;如果有时间,可以穿得美一些,但不要繁复。
⒀因为有了生命,时间才有了意义;因为有了时间,生命才有了延续。珍惜时间,珍惜生命,充分地使用你所拥有的时间和金钱。
⒁尽一切人生之责。
⒂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上帝给予你的人生苦难和责任,这就像江河行地、日月经天那样正常自然。既然如此,就让它来吧,你已经开始成人,用微笑和勇气拥抱你的人生!
⒃人生会有许多冬天,跑起来吧,不要停下,跑过冬天!
父亲
小题1:“跑过冬天”这一说法很形象。从全文看,这里的“冬天”的含义是指
                                       ;而“跑过冬天”是指                                    。(3分)
小题2:这是一封父亲“写在女儿成人之际”的信,却在开头连用三个段落回忆女儿5岁时晨跑的情形,这是为什么?(3分)
小题3:“即将接受成年洗礼”中的“洗礼”词,在文中应作何理解?设想一下,你将来成年时可能会遇到哪些方面的“洗礼”? (3分)
小题4:在7至于11段中,父亲对女儿提出了哪些谆谆告诫?(4分)
小题5:“当你生命开始的时候,你与所有的人没有什么不一样。可当你进入社会的时候,你与所有的人都不同。”对这句话,该怎样理解? (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3分)
次非斩蛟
荆有次非者,得宝剑于干遂,还反涉江,至于中流,有两蛟夹绕其船。次非谓舟人曰:“子尝见两蛟绕船能两活者乎?”船人曰:“未之见也 。”次非攘臂祛衣,拔宝剑曰:“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弃剑以全己,余奚爱焉? ”于是赴江刺蛟,***之而复上船。舟中之人皆得活。
小题1:对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还涉江:同“返”B.余爱焉:疑问词
C.***之而上船: 再,又D.舟中之人皆活:发现
小题2:解释划线词语的含义。(2分)
(1)有两蛟夹绕           (2)此江中腐肉朽骨也          
小题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子尝见两蛟绕船能两活者乎(2分)
(2)于是赴江刺蛟,***之而复上船(2分)
小题4:这个故事,告诫人们的道理是什么?(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