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

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小题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3分)
(1)势竞上,互相轩邈
(2)猿则百叫无
(3)经纶世务者,窥谷忘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2分)
小题3:作者写“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作用是什么?(2分)
答案

小题1:(1)凭借(依仗) (2)停止(断绝,消失) (3)通“返”,返回(回去)
小题2: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小题3:(2分)表达出作者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和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表达对朋友婉言相劝);从侧面衬托了山水的奇异之美。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注意(3)为通假字,各个划线词的意思有的取其常用意,有的需要从从课文中迁移过来。
小题2: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翻译时注意“湍、甚、若、奔”几个关键字,同时注意到语句的通顺即可。
小题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写法的能力。此处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从侧面表现了景色之美。
举一反三
卫灵公天寒凿池。宛春谏曰:“天寒起役,恐伤民。”公曰:“天寒乎?”宛春曰:“公衣狐裘,坐熊席,陬隅有灶,是以不寒。今民衣弊不补履决不组君则不寒矣民则寒矣。”公曰:“善,”令罢役。左右以谏曰:“君凿池,不知天之寒也,而春也知之。以春之知之也而令罢之,福将归于春也,而怨将归于君。”公曰:“不然。夫春也,鲁国之匹夫也,而我举之,夫民未有见焉,今将令民以此见之。曰春也有善,于寡人有也,春之善非寡人之善欤”灵公之论宛春,可谓知君道矣。
(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起役:即兴办土木工程。②陬(zōu)隅:屋角。③匹春:百姓。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与“灵公之论宛春”中的“之”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使冲烟而飞鸣(《童趣》)
B.辍耕垄上(《陈涉世家》)
C.臣以王吏攻宋也(《公输》)
D.戴朱缨宝饰帽(《送东阳马生序》)
小题2: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2分)
小题4:从选文看,卫灵公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小题。(4分)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注释】①<掇>拾取。 ②<刻露> 明显地表露出来。③ <本其山川> 依据其山川地。
小题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小题2:本段文字多角度写出了作者之乐,请再概括出四种。(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选文,完成小题。(17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选自《三峡》)
【乙】六里,渡一溪,颇大。又南,有峰东环而下。又二里,盘峰冈之南,乃西向觅小径入峡c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有雪痕一派①,独高垂,如匹练界②青山,有溪从峡中东注,即清碧③之下流④也。……从其后西二里,蹑⑤峻凌崖。其崖高穹⑥溪上,与对崖骈⑦突如门,上耸下削,溪破其中出。
(选自《游大理日记》)
【注释】①派:量词。②界:隔断。③清碧:溪水名。④下流:河流的下游。⑤蹑:踩、踏。⑥穹:隆起。⑦骈:并列。
小题1: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3分)
(1)隐天日:____(2)或王命急:____ (3)有峰东而下:____
小题2:下面句子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渡溪     而或长烟空(《岳阳楼记》)
B.即清碧下流也 水陆草木花(《爱莲谚》)
C.与对崖骈如门 隳乎南北(<捕蛇者说)
D.耸下削     书谏寡人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小题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5分)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乃西向觅小径入峡。
小题4: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
小题5:请分别写出【甲】【乙】两文中表现水流湍急的句子。(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1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小题1:解释下面划线的词。(2分)
①不物喜                       ②天下之忧而忧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微斯人,吾谁与归?
小题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的先辉写照,请写出一个具体事例。(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乙)宋昭公出亡(1),至于鄙(2),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3)得反国。 (节选自刘向《新序》)
注释:(1)出亡:失国后逃亡。(2)鄙:边境。(3)卒:终于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3分)
(1)四境之内  四境之内          
(2)宫妇左右,莫不王 私       
(3)谄谀者众也   谄谀         
小题2:用现代汉语分翻译下列句子。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小题3:(甲)文写邹忌以         说理的方法委婉进谏;(乙)文则认为宋昭公失国逃亡的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甲)(乙)两文给我们的启示是:                                                (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