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15分)(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15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选自柳宗元永州八记之《小石潭记》) (乙)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②其上。有泉幽幽③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④,或倍尺⑤,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⑥,昌蒲被之,青鲜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⑦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倏鱼。又北曲行纡余⑧,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⑨,可列坐而庥⑩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选自柳宗元永州八记之《石渠记》) [注] ①渴:指袁家渴(一条溪水的名字)。②桥:架桥。③幽幽:水细流的样子。④咫尺:古代称八寸为咫。咫尺,比喻很近的距离。⑤倍尺:二尺。⑥泓:深潭。水深而广。⑦堕:落,流。⑧纡余:曲折伸延。⑨箭:小竹。⑩庥(xiū):同“休”,休息。 小题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 B.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C.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 | D.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倏鱼。 | 小题2:解释划线词。(4分) ①心乐之 乐:__________________ ②水尤清冽 尤:_________________ ③昌蒲被之 被:________________ ④然卒入于渴 卒: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2分) ②视之既静,其听始远。(2分) 小题4:甲乙两文都写到小潭,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文通过景物描写,触景生情,都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4分) |
答案
小题1:(3分)c 小题1:(4分,各1分) ①感到快乐 ②格外(特别) ③通“披”,覆盖 ④ 最终 小题1:①两岸的地势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不能知道它的源头。 ②看它虽很宁静,但听起来却很辽远。 小题1:(4分)水清、鱼儿悠闲游动。(或填“潭清、多鱼”)( 2分) 两文通过对美好景物的描写,都抒发了作者被贬官后内心产生的无法排遣的凄苦、忧伤的思想感情。(2分) |
解析
小题1:学生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根据句子的含义划分节奏。C停顿正确。 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如:“犬牙”“既”“始”等。 小题1:学生能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内容,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节选文字,完成文后题目。(共11分) (一)林尽水浑,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二)明日,宿旦子冈。甫①行数里,见四野禾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②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询③美尘。偶合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④且浣衣;间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鸣犬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节选自《乙亥北行蜀记》) 注:①甫:剐,才。②耘:除草。③询:确实。④汲井,从井里打水。 小题1:解释下蔼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豁然: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小题3:在文字(一)中,桃花源中的民风如何?从哪些内容可以看出来?(4分) 小题4:节选文字(一)、(二)在展现的生活图景和表现手法方面各有何相同点?(3分) |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段,完成文后题目(10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送东阳马生序>) 【已】 匡衡①,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②,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③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④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而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⑤。 (<西京杂记>) 【注释】①匡衡:西汉经学家,以说<诗)著称。曾位至丞相。 ②逮:到,及。 ③大姓:富户;大户人家。 ④与:帮助。 ⑤大学:很大的学问。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2分) (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 (2)录毕,走送之( ) (3)同舍生皆被绮绣( ) (4)腰白玉之环(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小题3:【甲】【乙】两文主人公的成才之路有哪些相同之处?(2分) 小题4:你从中悟出怎样的道理?(2分) |
阅读《捕蛇者说》中的一段文字,完成文后题目。(8分)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敢安毒耶?” 小题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 】(2分)A.悍吏之来吾乡 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 B.殚其地之出 出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 C.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马说》) | D.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小题2:下面哪一个句子表达的语气与“又敢安毒耶?”不同?【 】(2分) A.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 B.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是他人之过哉?(《送东阳马生序》) | C.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 D.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 小题3:文段中蒋氏要表述的主要意思是什么?蒋氏自述中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具体表明自己的观点?请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文段中提到蒋氏“熙熙而乐”,《醉翁亭记》中欧阳修也写了“太守之乐”,从内容和写作意图来看,这两种“乐”有何不同?说说你的看法。(2分) 材料链接1: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材料链接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答】 |
阅读《幽径悲剧》中的几段文字,完成文后题目。(8分) 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我的感情太多,总是供过于求,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真正的伟人们是决不会这样的。反过来说,如果他们像我这样的话,也决不能成为伟人。我还有点自知之明,我注定是一个渺小的人,也甘于如此,我甘于为一些小猫小狗小花小草流泪叹气。这一棵古藤的灭亡在我心灵中引起的痛苦,别人是无法理解的。 从此以后,我最爱的这一条幽径,我真有点怕走了。我不敢再看那一段悬在空中的古藤枯干,它真像吊死鬼一般,让我毛骨悚然。非走不行的时候,我就紧闭双眼,疾趋而过。心里数着数:一,二,三,四,一直数到十,我估摸已经走到了小桥的桥头上,吊死鬼不会看到了,我才睁开眼走向前去。此时,我简直是悲哀至极,哪里还有什么闲情逸致来欣赏幽径的情趣呢? 但是,这也不行。眼睛虽闭,但耳朵是关不住的。我隐隐约约听到古藤的哭泣声,细如蚊蝇,却依稀可辨。它在控诉无端被人***害。它在这里已经呆了二三百年,同它所依附的大树一向和睦相处。它虽阅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每年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焉知一旦毁于愚氓之手。它感到万分委屈,又投诉无门。它的灵魂死守在这里。每到月白风清之夜,它会走出来显圣的。在大白天,只能偷偷地哭泣。山头的群树,池中的荷花是对它深表同情的,然而又受到自然的约束,寸步难行,只能无言相对。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于是,它只有哭泣,哭泣,哭泣…… 小题1:“我”“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古藤的灭亡引起了“我”怎样的“闲愁”?下文中写了哪两件事体现“我”的“闲愁”,请作简要概括。(3分) 【答】 小题2:藤萝并不会“哭泣”,文中却多次写到它“哭泣”,请从思想内容和表达特色两个方面作简要分析。(2分) 【答】 小题3:作者说“这一棵古藤的灭亡在我心灵中引起的痛苦,别人是无法理解的”,这是为什么?作者的痛苦仅仅是古藤的灭亡吗?(3分) 【答】 |
阅读《孟子》中的一段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小题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2分)A.行拂乱其所为 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 B.必先苦其心志 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 C.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闾左谪戍渔阳(《陈涉世家》) | D.人恒过,然后能改 |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 小题2: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是哪一项?(2分)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 B.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 C.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铭》) | D.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 | 小题3:“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一句明确作者观点,但,“死于安乐”似乎未加论述,你能举历史人物的例子来论证么?(2分) 小题4:孟子认为“忧患”使人生存发展,韩愈《马说》以千里马喻人才,但是身处逆境的“千里马”“食不饱,力不足”,结果是“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或“骈死于槽枥之间”。两者的观点有矛盾吗?说说你的理解。 (2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