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篇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9分)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

阅读下面一篇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9分)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一篇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9分)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3分)
(1)醉翁之不在酒  (2)佳木而繁阴     (3)者胜  
小题2: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山僧智仙也辍耕垄上
B.行者休厅事之东北角
C.朝往,暮而归 学不思则罔
D.杂而前陈者 则何时而乐耶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小题4:太守为什么“醉”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答案

小题1:(1)意趣、情趣,(2)茂盛 (3)下棋   
小题1:B
小题1:游玩山水的乐趣,领略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小题1:太守陶醉于四季山水景色之美;陶醉于太平盛世,政治清明。(或:为山水之景而醉,为滁人欢乐而醉,为宴会的丰盛而醉,为宴会中宾客的欢乐而醉)(2分)
解析

小题1:学生对教材中的文言文的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1:B中二者都是“介词,在”。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
小题1:学生能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内容,提高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篇课外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7分)
有猎于山者,射雄雉①而置雌雉,或问其故,曰:“置雌者留以招雄也,射雌则雄者飏②,并获则绝矣。”数月后,雌果招一雄雉来,猎者又射之。如是数年,获雄雉无数。一日雌雉随猎者归家,以首触庭前香案③而死。后其家人死相继,又为讼累而荡其产,未几猎者亦死,竟绝后。或曰:“人莫不爱其伉俪④,鸟亦然耶。”猎者之计虽狡,而雉鸟之报更惨矣。
【注释】 ①雉:俗称野鸭.②飏:飞走。③香案:放香炉的长条的桌子④伉俪:伴侣。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字。(3分)
雌雉     ②如数年    ③以首庭前香案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人莫不爱其伉俪,鸟亦然耶。
小题3:从“猎者亦死,竟绝后”这样的结果中,你获得什么启示?(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13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小题1:本文出自《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编纂的一部____________通史。记录了从____________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2分)
小题2:解释划线词语(4分)
(1)但当涉猎卿:____________
(2)今当涂掌事:____________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小题4:本文讲述了____________的重要性,通过吕蒙的变化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至少两条)(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宋濂传》中的一段文字,完成小题。(14分)
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小题1:(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①濂以实对(      )  ②然(      )  ③帝问其(     ) ④景濂(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因”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因呼濂字曰    
A.虎因喜《黔之驴》B.余因得遍观全书《送东阳马生序》
C.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D.问塔动之因《梵天寺木塔》
小题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2分)
既而帝览其书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
(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小题4: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宋濂是个怎样的人?(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15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选自柳宗元永州八记之《小石潭记》)
(乙)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鲜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倏鱼。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选自柳宗元永州八记之《石渠记》)
[注] ①渴:指袁家渴(一条溪水的名字)。②桥:架桥。③幽幽:水细流的样子。④咫尺:古代称八寸为咫。咫尺,比喻很近的距离。⑤倍尺:二尺。⑥泓:深潭。水深而广。⑦堕:落,流。⑧纡余:曲折伸延。⑨箭:小竹。⑩庥(xiū):同“休”,休息。
小题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B.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C.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
D.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倏鱼。
小题2:解释划线词。(4分)
①心之 乐:__________________    ②水清冽  尤:_________________
③昌蒲之 被:________________    ④然入于渴 卒: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2分)
②视之既静,其听始远。(2分)
小题4:甲乙两文都写到小潭,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文通过景物描写,触景生情,都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节选文字,完成文后题目。(共11分)
(一)林尽水浑,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二)明日,宿旦子冈。甫行数里,见四野禾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询美尘。偶合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间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鸣犬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节选自《乙亥北行蜀记》)
注:①甫:剐,才。②耘:除草。③询:确实。④汲井,从井里打水。
小题1:解释下蔼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豁然: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小题3:在文字(一)中,桃花源中的民风如何?从哪些内容可以看出来?(4分)
小题4:节选文字(一)、(二)在展现的生活图景和表现手法方面各有何相同点?(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