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小题(8分)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8分) 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小题1:本文作者是清代文学家 ,著有短篇文言小说集《 》。(2分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划线字的含义。(3分)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小题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两狼之并驱如故”生动地刻画了狼的贪婪本质。 | B.“目似瞑,意暇甚”通过动作描写揭示狼的狡诈。 | C.“暴起”、“断其股”生动地刻画了屠户的机智勇敢。 | 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间接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 |
|
答案
小题1:(2分)蒲松龄 聊斋志异 小题1:(3分)屠户(感到)非常为难(困窘急迫),担心(怕)前后(一起,都)受到狼(它们)的夹攻(攻击)。(其:它们,指狼) 小题1:B(应为神态或肖像描写) |
解析
略 |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2分) 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右司马与王隐①曰:“有鸟止南方之阜②,三年不翅,不飞不鸣,此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长羽翼;不飞不鸣,观民则。来日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子释之,不谷③知之矣。”又半年,乃自听政。所废者十,所起者九,诛贪臣五,举处士④六,而邦大治。 (《韩非子·喻老》,有删改) 【注释】①隐:有所暗指的话,也指谜语。②阜:土山。③不谷:古代王侯自称的谦词。④处士:隐居的贤人。 小题1:解释上文中划线词。(4分) (1)止( ) (2)举( ) 小题2: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三年翅膀没有生长,不会飞也不会叫,这只鸟叫什么? | B.三年不长翅膀,不愿意飞也不愿意叫,这是什么鸟呢? | C.三年不挥翅膀,不学飞也不叫,这只鸟为什么出名呢? | D.三年不展翅,不飞翔也不鸣叫,这只鸟叫什么名字呢? | 小题3:后人由楚庄王的这段故事,提炼出的一个成语是 。(2分) 小题4:楚庄王是否理解了右司马的用意?请简述理由。(3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9分) (甲)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治水必躬亲》) (乙)又曰:“欲水患消除,必专任大臣,而辅之以所属;责成于守令,而催办于粮里。不宜他官分督,而有失厚利。某处系上游水汇,某处系下流支港,应分某水以***其势,应阔某岸以缓其冲,应浚某河以会其流,某处坝闸宜修,某处塘堰宜筑,应复旧,应新开,非专官而能之乎?”《履园丛话 水学》 小题1:下列划线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4分)A.盖地有高低盖一癞蛤蟆也 | B.先自度其足非相度不得其情 | C.泥于掌故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 | D.是以必得躬历山川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E、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必专任大臣 小题2:将下列语句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2)非专官而能之乎? 小题3:甲文“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请联系乙文,说说“相度”“咨询"可以获得哪些实情。(用原文回答)(2分) 小题4:甲文第二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小题5:甲文中,海瑞作为一个治水领导者,具有哪些可贵的品质?(2分) 小题6:甲、乙文字中作者要表明的相同观点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4分) |
罴(①)说 (14分) 柳宗元 鹿畏貙(②),畏虎,虎畏罴。罴之状,被发人立,绝有力而甚害人焉。 楚之南有猎者,能吹竹为百兽之音。寂寂(③)持弓矢罌火(④),而即之山。为鹿呜以感其类,伺其至,发火而射之。貙闻其鹿也,趋而至。其人恐,因为虎而骇之。貙走而虎至愈恐则又为罴虎亦亡去。罴闻而求其类,至则人也,捽(⑤)搏(⑥)挽(⑦)裂而食之。 今夫不善内而恃外者,未有不为罴之食也。 【注释】:①罴:兽名,又名马熊或人熊。②貙(chū ) :兽名,形状像狐狸而形体较大的一种虎属猛兽。③寂寂:悄悄地。④罌火:用瓶子装着火。婴,一种腹大口小的瓶子。⑤捽(zuó):楸住。⑥搏:搏击。⑦挽:拿来。 小题1:用“ / ”给下面的文字断句(断3 处)(3分) 貙走而虎至愈恐则又为罴 虎亦亡去 小题2:选出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4分)A.罴之状,被发人立(通“披”) | B.为鹿鸣以感其类(感动) | C.伺其至,发火而射之(点燃) | D.貙闻其鹿也,趋而至(快步行走) |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3分) 其人恐,因为虎而骇之。 小题4: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4分) |
湖心亭看雪(16分)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小题1:选出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4分)A.天与云与山与水选贤与能 | B.上下一白通计一舟 | 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项为之强 | D.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心不在焉 | 小题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小题3:文章结尾处,作者引用舟子的话有什么用意?(4分) 小题4:选出对本文写法分析错误的一项( )(4分)A.“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迭用三个“与”字,生动地写出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 | B.文中的白描能够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颇有韵味。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 | C.本文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简练自然,不事雕琢。 | D.文中在叙写湖心亭奇遇时运用了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表现了作者喜悦之情,特别是“强饮”表现了作者豪迈的心情。 |
|
阅读下面短文,按要求答题(10分) 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王安石) 君讳①平,字秉之,姓许氏。余尝谱其世家,所谓今秦州海陵县主簿②者也。君既与兄元相友爱称天下,而自少卓荦③不羁,善辩说,与其兄俱以智略为当世大人④所器。宝元时,朝廷开“方略”⑤之选,以招天下异能之士,而陕西大帅范文正公、郑文肃公争以君所为书以荐,于是得召试,为太庙斋郎,已而选泰州海陵县主簿。贵人多荐君有大才可试以事不宜弃之州县。君亦尝慨然自许,欲有所为。然终不得一用其智能以卒。噫!其可哀也已。 注释:①讳:对尊长避免说写其名,表示尊敬的心意;②主簿:官名,各级主管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③卓荦(zhuó luò);超出一般;④大人:指德行高尚的人;⑤方略:方法与谋略。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的含义。(2分) (1)善辩说( ) (2)君既元相友有称一下( ) 小题2:给文中划线句子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贵人多荐/君有大才/可试以事/不宜弃之州县 | B.贵人多/荐君有大才/可试以事/不宜弃之州县 | C.贵人多荐君有大才/可试以事/不宜弃之州县 | D.贵人多荐君/有大才可试以事/不宜弃之州县 | 小题3:范仲庵(即范文正公)为什么推荐许平参加“方略”之选?(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 小题4:文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