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 14~17题。(10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 14~17题。(10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 14~17题。(10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A.可爱者甚蕃( )B.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
C.陶后鲜有闻( )D.宜乎众矣( )
小题2:、“花之隐逸者也”一句中“之”与下列哪项中加点的“之”意义相同(      )(2分)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C.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D.孔子云:何陋之有?
小题3:、认真理解第二段文字,指出下面水陆草木之花比拟的对象。(2分)
菊:       牡丹:     莲:      
小题4:、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从生长环境方面写“莲”的高洁。
B.濯清涟而不妖——从生活条件方面写“莲”的美丽。
C.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从体态方面写“莲”的正直。
D.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从风度方面写“莲”的清高。
小题5:、翻译下列句子。(2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答案

小题1:A、多 B、认为,以为 C、少 D、应该
小题1:A
小题1:隐士 富贵的人 道德高尚的人
小题1:B
小题1:我则惟独喜爱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经清水洗涤后却不显妖媚(的品质)。
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的是文言实词的词义,平时应多积累,结合具体句子掌握。注意词的古今义的差别。
小题1: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词义。题干中“花之隐逸者也”一句中“之”用于主谓之间,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句中“之”也是用于主谓之间,B、“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句中“之”是助词“的”,C、“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句中“之”也是助词“的”, D、“孔子云:何陋之有”句中“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小题1:此题考查的是筛选信息的能力,从“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这几句很好找到答案:隐逸者、富贵者、君子。
小题1:此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理解。B、濯清涟而不妖——从生活环境方面写“莲”的美丽。
小题1:此题考查的是句子翻译,翻译是以直译为主,把关键词语翻译正确,如“濯”是“洗涤”的意思。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小题。(8分)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小题1:.语段选自课文          ,作者是           (姓名)。(2分)
小题2:.语段分别从视觉、味觉、听觉三个角度来描写春天,请分别找出一例句。(3分)
视觉:                                                                            
味觉:                                                                          
听觉:                                                                          
小题3:语段中哪一句是作者想像的情景?(2分)
小题4:、这段文字中作者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10分)
(甲)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飘渺,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 “鬼.市”云。
(乙)小石城山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奇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也。 
小题1:.解释加点的词。(2分)
(1)裁如星点   裁:                   
(2)少北而东   少:                   
(3)人烟市肆   市肆:                   
(4)良久乃已  良久:                   
小题2:.为下列划线词在(甲)文中找同义词。(2分)
(1)有门焉(    )             (2)望远(     )
小题3:.翻译画横线的句子。(2分)
(1)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
(2)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
小题4:(甲)文中把 “山市”又称为‘‘鬼市’’的原因是什么?(乙)文“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的原因是什么?(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10分)
(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乙)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字的含义。(4分)
①不亦乎?                              ②不习乎?                                              
知也                                 ④出神                                   
小题2:.选出下列选项中“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学而时习之B.故时有物外之趣
C.观之,兴正浓D.鞭数十,驱之别院
小题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鱼我所欲也》和《万事莫贵于义》,完成小题。(8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选自《孟子·告子上》)
【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①子②冠履③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④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选自《墨子》)
【注释】①予:给,送。②子:你,代词。③履:鞋子。④一言:一句话,即关系到正义与非正义的一句话。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2分)
(1)故有所不辟也(          )   (2)今人曰(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
小题3:.【甲】文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具体来说是用舍鱼而取熊掌这个比喻来
阐述              的观点;【乙】文论证层层深入,首先论证了帽子鞋子不如手脚珍
贵 ,其次论证了天下不如生命珍贵,然后论证了生命不如义珍贵,最后强调了       
的中心论点。(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10分)
【甲】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沈复《童趣》)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友期》)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字的含义。(4分)
①项为之                          ②喷以烟:                      
③与友行:                          ④入门不                     
小题2:.下面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下车引之”中“之”字的用法不同的是(     )(2分)
A.昂首观之B.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C.项为之强D.使之冲烟飞鸣
小题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②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