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21题。(16分) 卖蒜老叟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杨

(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21题。(16分) 卖蒜老叟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杨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21题。(16分)
卖蒜老叟
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义 (4分)
(1)叟能如乎 (    )      (2)咳嗽不声 (     )
(3)老人徐徐蒜而归 (    ) (4)不肯告人姓氏。  (      )
小题2:.下列句中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4分)          (    )
A.旁睨而揶揄之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B.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吾恂恂而起
C.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老人自缚于树所恶有甚于死者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4分)
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
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
小题4:、看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启发? (4分)
答案

小题1:(1)这样 (2)停止(3)背 (4)终于 (4分)
小题1:B (4分)
小题1:我一个快要死的人,能用我的性命成全你的名声,死而无憾。
杨二故意站在十步之外,用尽全部力量打去。 (4分)
小题1: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学无止境,为人要虚心,不可恃才傲物。(4分 意对即可)
解析
小题1:考查文言词语的意思。(1)这样 (2)停止(3)背 (4)终于 
小题2:B 连词,表修饰。A 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C 介词,用/连词,因为
D 介词,在/介词,比。
小题3:以:用,成:成全,何:什么。故:因此,于:在,奋:举;举起。
小题4:启发也就是说明了什么道理。要时刻虚心求教,不要目中无人。要知道,强中自有强中手,人上人,天外天,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学无止境等 。言之有理即可。
举一反三
(一)(12分)
童趣    沈复
①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②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③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④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小题1:.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⑵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                                          
小题2:.课文第③段中,“林”指      ;“兽”指          ;“丘”“壑”指         ;“庞然大物:指            。这些美妙境界完全出于敏锐的童心。(4分)
小题3:. “            ”是本文画龙点睛之语,而这需要通过              的心理过程才能实现的。(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附加题:领略先贤之睿智
子曰:“默而识(读zhì,意思是“记”)之,学而不厌,,、,何有于我哉.。”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既是“知己”),患不知人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卫国大夫孔圉的谥号)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小题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2分)
(1)诲人不倦   诲:                       
(2)不患人之不己知:知:                     
小题2:.文中划线句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2分)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小题3:.请找出文中的两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小题4:.根据你在《〈论语〉十则》中学到的个人修养的做法,说说怎样才能做到“不患人之不己知”?(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14分)
阅读《小石潭记》,回答7~10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字词。(4分)
①从小丘西                     ②鱼百许头                
其境过清                     ④折蛇行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4分)
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小题3:.文中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如果你是柳宗元的好朋友,面对他表露出来的情感,你会对他说些什么?(4分)
小题4:.小石潭的景色幽静,在作者的精彩描述中,一个个优美的镜头闪现在我们的眼前。假如我们是一个个不同职业的人,你将怎样去挖掘、开发这美景?试写出你的职业创意。(2分)
我的职业创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课内现代文语段阅读(10分)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1~15题。
①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②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③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④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⑤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⑥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小题1:.这节文字的中心句是                                        。(1分)
小题2:.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 (2分)…………………………………(   )
A.从整体到部分B.从主要到次要C.从概括到具体D.从原因到结果
小题3:.文中的“寂寞”,原意是“孤单冷清”,这里是                        之意。(2分)
小题4:.“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表达方式是                                  (1分)“这”指                                                    (2分)
小题5:.①句中“着眼在画意”的意思是(2分)……………………………………(   )
A.重视图画的意味B.从图画的意境上考虑
C.观察画面的意趣D.把眼光放在表现一定的情调上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童趣》(共4题,7分)
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小题1:、请解释选文中的划线词语。  (3分)
(1)余:______________ (2)秋毫:______________ (3)物外:______________
(4)拟:______________ (5)强: ______________  (6)怡然 ______________ 
小题2:、作者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写蚊虫之多,轰鸣之响的短语是:                 (1分)
小题3:、作者观察细致,想象奇特。把蚊群“冲烟飞鸣”想象为:                   (1分)
小题4:、文中所写的都是平常之物,而“我”却产生了“物外之趣”,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