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加题:领略先贤之睿智子曰:“默而识(读zhì,意思是“记”)之,学而不厌,,、,何有于我哉.。”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既是“知己”),患不知人也。”子贡问曰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附加题:领略先贤之睿智 子曰:“默而识(读zhì,意思是“记”)之,学而不厌,,、,何有于我哉.。”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既是“知己”),患不知人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卫国大夫孔圉的谥号)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小题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2分) (1)诲人不倦 诲: (2)不患人之不己知:知: 小题2:.文中划线句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2分)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小题3:.请找出文中的两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小题4:.根据你在《〈论语〉十则》中学到的个人修养的做法,说说怎样才能做到“不患人之不己知”?(4分) |
答案
小题1:教诲 了解 小题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矣 小题1: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别人对自己有误解自己能宽容对方,理解对方,就能不患人之不己知。 小题1:略 |
解析
小题1:考察文言实词。(1)教诲 (2) 了解 小题2:考察文言文句子的停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矣 小题3:成语: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任意两个即可) 小题4:“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并不因此怨恨,才称得上是品德高尚的君子。可再根据自己的实际谈,别人对自己有误解自己能宽容对方,理解对方,就能不患人之不己知。 |
举一反三
文言文阅读(14分) 阅读《小石潭记》,回答7~10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字词。(4分) ①从小丘西行 ②鱼可百许头 ③以其境过清 ④斗折蛇行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4分) 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小题3:.文中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如果你是柳宗元的好朋友,面对他表露出来的情感,你会对他说些什么?(4分) 小题4:.小石潭的景色幽静,在作者的精彩描述中,一个个优美的镜头闪现在我们的眼前。假如我们是一个个不同职业的人,你将怎样去挖掘、开发这美景?试写出你的职业创意。(2分) 我的职业创意: |
课内现代文语段阅读(10分)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1~15题。 ①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②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③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④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⑤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⑥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小题1:.这节文字的中心句是 。(1分) 小题2:.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 (2分)…………………………………( )A.从整体到部分 | B.从主要到次要 | C.从概括到具体 | D.从原因到结果 | 小题3:.文中的“寂寞”,原意是“孤单冷清”,这里是 之意。(2分) 小题4:.“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表达方式是 (1分)“这”指 (2分) 小题5:.①句中“着眼在画意”的意思是(2分)……………………………………( )A.重视图画的意味 | B.从图画的意境上考虑 | C.观察画面的意趣 | D.把眼光放在表现一定的情调上 |
|
《童趣》(共4题,7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小题1:、请解释选文中的划线词语。 (3分) (1)余:______________ (2)秋毫:______________ (3)物外:______________ (4)拟:______________ (5)强: ______________ (6)怡然 ______________ 小题2:、作者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写蚊虫之多,轰鸣之响的短语是: (1分) 小题3:、作者观察细致,想象奇特。把蚊群“冲烟飞鸣”想象为: (1分) 小题4:、文中所写的都是平常之物,而“我”却产生了“物外之趣”,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
(4题,9分) (甲)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韩非子》) (乙)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④,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缉①以翡翠。郑人买其椟③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②珠也。 (《韩非子》) [注释] ①缉:装饰边沿。 ②鬻:卖。 ③椟:木匣 ④柜:小盒子 小题1:、解释划线的词语。(2分) (1)郑人有欲买履者( ) (2)乃曰( ) (3)为木兰之柜( ) (4)缉以翡翠( ) 小题2:、选出“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2分)A.而置之其坐 | B.而忘操之 | C.反归取之 | D.为木兰之柜 | 小题3:、翻译句子。(3分) 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小题4:、你从乙段的寓言故事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2分) |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19题。(11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xún):确实。④浣:洗衣。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 ①屋舍俨然 ②便要还家 ③其丈夫方担粪灌园 ④余顾而慕之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小题3:.【甲】【乙】结合文中内容说说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的共同之处。(3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