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阅读《幼时记趣》选段,然后答题(10分)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二)阅读《幼时记趣》选段,然后答题(10分)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小题1:.解释划线字(4分) ①常蹲其身( ) ②以土砾凸者为邱( ) ③怡然自得( ) ④鞭数十( )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2分)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小题3:.选文写了几件趣事,第一段写的是 之趣。第二段写的是 之趣。(2分) 小题4:.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产生这些“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2分) |
答案
小题1:(每空格1分)①自己②同丘③喜悦的样子④用鞭子打 小题1:(蛤蟆)舌头一伸,两只虫子就全被吞进肚里. (省略的主语未写扣1分,“为”要翻译出来。) 小题1:神游山林 鞭打蛤蟆(各1分) 小题1:原因:细致观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还有一颗童心(前两点必须答,答对一点得1分) |
解析
略 |
举一反三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2分) (1)、陶后鲜有闻( ) (2)、濯清涟而不妖( ) (3)、亭亭净植( ) (4)、宜乎众矣( )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⑵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小题3:.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4:.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3分) |
(一)济南的冬天(选段)(12分) 老 舍 ①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②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A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③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B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小题1:、第①段中,最能突出济南冬天特征的一词是“____________”。(2分) 小题2:、请你分别用一句话概括②③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 小题3:、选文第③段是按空间顺序展开描写的,请在括号中填上表示空间顺序的词语。(2分) 山上—→( )—→ 山坡 —→ ( ) 小题4:、选文中划线句子的语言非常富有表现力,试选择其中一处作简要赏析。(3分) 小题5:、选文中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根据上下文,说说你的理解。(3分) |
(二)《论语》十则(10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4分) ① 不亦说乎( ) ②三省吾身( ) ③ 死而后已( ) ④ 其恕乎 ( ) 小题2:、选择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2分)A.学而时习之 | B.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 C.择其善者而从之 | D.学而不思则罔 | 小题3:、解释下列句子。(2分)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小题4:、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因。(2分) |
(一) 论 语 (8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1),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2分) ① 人不知而不愠 ② 传不习乎 ③ 是知也 ④ 死而后已 小题2:.请找出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2分)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B.吾日三省吾身。 | C.由,诲女知之乎? | D.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文。(2分) 小题4:.从选文中找出两个成语: 、 (2分) |
(二)齐人攫金(8分)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yù,出售)金者之所(地方),因(乘机)攫(juú,抢)其金而去。吏捕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徙见金。”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2分) ① 清旦衣冠而之市 ② 适鬻金者之所 ③ 因攫其金而去 ④ 徙见金 小题2:.下列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A.清旦衣冠而之市 | B.吏捕得之 | C.学而时习之 | D.驱之别院 | 小题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 小题4:.齐人大胆攫金的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原话回答)(2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