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加题(1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4题(10分)马价十倍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卖骏马者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

附加题(1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4题(10分)马价十倍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卖骏马者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附加题(1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4题(10分)
马价十倍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卖骏马者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小题1:、解释加线词语在句子的意思。(2分)
(1)子还视之    愿:_____     (2)而顾之    去:______                      
小题2:、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臣请献一朝之贾。
小题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用:“/”断句。(2分) 
臣有骏马欲买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                                       
小题4:、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了哪些启示?(3分)
答案

小题1:(2分)  (1)希望     (2)离开
小题1:(3分)我希望奉送给您一天的报酬。
小题1:(2分) 臣有骏马欲买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
小题1:(3分)骏马因伯乐而增值,足以说明权威的重要性。    不能完全迷信权威,一定要实地考察,才能得到正确结论。
解析

举一反三
(一)阅读《<论语>十则》完成10——14题。(21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小题1:. 从以上语录中找出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       _______。(4分)
小题2:.选出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4分)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A.选择其中善良的跟随他,其中不善良的让他改正。
B.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发现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
C.看到他们的优点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让他们改正。
D.选择他们的优点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加以改正。
小题3:.下列各句中的“而”字,用法与其它选项不同的一项是:(    )(4分)
A.学而时习之。B.择其善者而从之
C.思而不学则殆。D.其不善者而改之。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每题2分,共6分)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小题5:. 从这几句语录看,孔子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做老师? (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
阅读《童趣》文段,完成10——13题。(21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小题1:.第一段中统领全文的一个词语是                       。(3分)
小题2:.下列句中“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4分)
A.物外之趣B.使之冲烟而飞鸣
C.见二虫斗草间,观之D.驱之别院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每题4分,共8分)
(1)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2)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小题4:.在文章中,作者写了哪些趣事?请用简单的短语概括回答。(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阅读《<论语>十则》,完成下面的习题。(17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小题1:.孔子,名       ,字             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3分)
小题2:.解释下面划线的词语。(4分)
(1)不亦                 (2)人不知而不          
(3)诲知之乎               (4)不习乎         
小题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小题4:. 请写出本文中的成语(不少于6个)。(3分)
小题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阐述的是学与思的辩证关系,请结合你的学习、生活经历,加上你的切身体验和独特感受来谈一谈你的认识?(60字以内)(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9~13题(20分)
甲文: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文:滕子京负大才,为众忌嫉,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有在矣。”
小题1:.给下面的句子用“/”划分恰当的停顿(只一处)。(2分)
愤 郁 颇 见 辞 色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6分)
予作文以记之  进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众忌嫉   自庆阳帅巴陵  受人言 
小题3:.选出下列选项中与“正患无隙以规之”中“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后天下之乐而乐B.属予作文以记之C.予尝求古仁人之心D.居庙堂之高
小题4:.翻译句子。(6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祸。 
小题5:.假如你是滕子京的好友,请你现在用自己的语言向滕子京说一番劝告的话,你会怎么说?(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19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4分)
(1)又留蚊于素帐中 (2)果如鹤唳云端(3)盖一癞蛤蟆也(4)方出神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其剑自舟中坠于水于土墙凹凸处B.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心之所向
C.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而置之其坐D.何不试之以足以丛草为林
小题3:.用斜线(/)为下面句子断句,只限一处。(1分)
故时有物外之趣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6分)
(1)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小题5:.《幼时记趣》记述了作者童年生活的乐趣,读了本文后,你能说说作者是怎么获得这些乐趣的吗?你的童年生活中一定也有许多趣事,请你列举一件和我们分享分享吧。(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