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甲、乙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各题。(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

阅读下列甲、乙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各题。(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甲、乙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①之供,父母岁有裘葛②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③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注)①廪稍:官府发给的粮食。②葛:夏天穿的衣服。③天质:天资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②黑质而白章
B.①色愈恭,礼愈至②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C.①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②诚宜开张圣听
D.①不必若余之手录②若皆罢去归矣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B.①余因得遍观群书②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C.①今诸生学于太学②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D.①不必若余之手录②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小题3:下列对甲、乙两段文字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乙两段文字均选自《送东阳马生序》,“序”是一种文体,分“书序”和“赠序”。
B.甲段文字作者叙述自己年轻时的经历,以此来勉励东阳马生。
C.甲、乙两段文字中作者与诸生的学习条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从甲、乙两段文字来看,学习成功的关键不在于客观条件的优越。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③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小题5:从学习的角度,谈谈上面两段文字给你的启示。
答案

小题1:C 
小题1:A 
小题1:A
小题1:(如果)他们的学业还有不精通,品德还没有养成的,那么不是天资低下,而是用心不像我那样专一罢了,哪里是别人的过失呢?(意思对即可)
小题1:答案要点:勤奋刻苦,克服困难,坚持不懈,虚心好问,专心致志。
解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小题1:以上这几句语录选自                 ,这本书是     家的经典著作,与       
           ,《大学》合称为“四书”。(2分)
小题2: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1)人不知而不愠                     (2)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士不可以不弘毅                   (4)其恕乎! 
小题3:句子翻译。(4分)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小题4: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中两个“其”和两个“之”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也相同。
B.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也不同。
C.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不同。
D.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相同。
小题5:现代社会逐步走向全球一体化,这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你能说说现代社会提倡的一个已在《论语》中存在的流行主题理念吗?(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两则与“赏荷”有关的文言文,完成题(16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小题1: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2分)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2)余以为妙绝(         )
小题2:
《古汉语词典》对“鲜”字有以下几种解释。请根据语境,选出对“陶后鲜有闻”中“鲜”字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     )(2分)
A.读xiān,活鱼。B.读xiān,新鲜。C.读xiān,鲜艳。D.读xiǎn,少。
小题3:
根据语意,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晋陶渊明独/爱菊B.世人/盛爱牡丹
C.荷花为雨/所洗D.余忆年/少时
小题4: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2)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小题5:
读文赏荷。(7分)
(1)赏荷,可观其形美。[乙]段描绘雨中荷花的语句是“                ”,描绘雨后荷花的语句是“               ”。(用原文填空)(2分)
(2)赏荷,可品其神美。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但赞美和喜爱的原因有所不同,请结合文句加以分析。(2分)
(3)许多诗人、学者都写过赏荷、咏莲的诗篇,除上述选文外,请你举一例(含上下句)与“莲”有关的古诗句。(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塞翁失马》,回答问题。(共7分)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 “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小题1:积累下列文言词汇,用现代汉语写出加点词的含义。 (2分)
①有善术者________             ②马无故亡入胡________
③人皆吊之________             ④死者十九________
小题2: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1分)
A.居数月见宫殿数十所
B.此独以跛之故故时有物外之趣
C.此独以跛之故以亿万记
D.近塞上之人下车引之
小题3:翻译句子:此何遽不为福乎?(1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①本文蕴含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②成语“________,________”就出自本文。 (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也。”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注释①魏文侯:名魏斯,魏国的国君。“文”是其谥号。乐(yuè)羊:人名。中山:战国时代的小国,在今河北省定县。②封:帝王以土地、爵位、名号赐人。击:魏击,后继承君位,即魏武侯。③趋:礼貌性的小步快走,表示恭敬。
小题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1分)
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
小题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克(      )  (2)向(      )  (3)反(      )
小题3:任座和翟璜各自表现出什么样的性格特点?(2分)
                                                                         
小题4:魏文侯对待任座态度前后有何不同?(2分)
                                                                         
小题5:从这则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示?(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阅读《岳阳楼记》选文,回答8—11题。(10分)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小题1:.(2分)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
薄 :                         景 :       
小题2:.(2分)下列四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开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B.忧居庙堂之高则其民
若夫日出而林霏谗畏讥
C.心予尝求古仁人之D.异或二者之
则有旷神怡                              渔人甚
小题3:.(4分)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2)微斯人,吾谁与归?
小题4:.(2分) 选文描述了“迁客***人”的种种“览物之情”,“古仁人”为什么会“异二者之为”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