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教训陶  陶          我的一位同学,曾说过这样一段经历:            那年她刚从大学毕业,分配在一个离家较远的公司上班。每天清晨7时,公

聆听教训陶  陶          我的一位同学,曾说过这样一段经历:            那年她刚从大学毕业,分配在一个离家较远的公司上班。每天清晨7时,公

题型:期末题难度:来源:
聆听教训
陶  陶  
        我的一位同学,曾说过这样一段经历:    
        那年她刚从大学毕业,分配在一个离家较远的公司上班。每天清晨7时,公司的专车会准时等候在一个地方接送她和她的同事们。    
        一个骤然寒冷的清晨,她关掉了闹钟尖锐的铃声后,又稍稍赖了一会儿暖被窝-- 像在学校的时候一样。她尽可能最大限度地拖延一些时间,用来怀念以往不必为生活奔波的寒假日子。那一个清晨,她比平时迟了五分钟起床。可就是这区区五分钟,却让她付出了代价。    
        当她匆匆忙中奔到专车等侯的地点时,时间已是7点5分。车子开走了。站在空荡荡的马路边,她怅然若失。一种无助和受挫的感觉第一次向她袭来。就在她懊悔沮丧的时候,突然看到了公司的那辆天蓝色轿车停在不远处的一幢大楼前。她想起来,曾有同事指给她看过,那是上司的车。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她想。她向那车走去,在稍稍一犹豫后打开车门悄悄地坐了进去,并为自己的聪明而得意。为上司开车的是一位慈祥温和的老司机。他从反光镜里已看她多时了,这时,他转过头来对她说:你不应该坐这车,“可是我的运气真好。”她如释重负地说。    
        这时,她的上司拿着公文包飞快地走来。待他在前面习惯的位置上坐定后,她才告诉他说,班车开走了,想搭他的车子。她以为这一切合情合理,因此说话的语气充满了轻松随意。    上司愣了一下,但很快明白了一切后。他坚决地说,不行,你没有资格坐这车。然后,用无可辩驳的语气命令:请你下去。    她一下子愣住了-- 这不仅是因为从小到大还没有谁对她这样严厉过,还因为在这之前她没有想过坐这车是需要一种身份的。就凭这两条以她过去的个性定会重重地关上车门以显示她对小车的不屑一顾,然后拂袖而去的。可是那一刻,她想起了在公司的制度里迟到将意味着什么,而且她那时非常看中这份工作。于是,一向聪明伶俐但缺乏生活经验的她变得从来没有过的软弱,她用近乎乞求的语气对上司说,我会迟到的。迟到是你自己的事。上司冷淡的语气没有一丝一毫的回旋余地。    
        她把求助的目光投向司机。可是,老司机看着前方一言不发。委屈的泪水在她的眼眶里打转。然后,她在绝望之余为他们的不近人情而固执地陷入了沉默的对抗。他们在车上僵持了一会儿。最后,让她没有想到的是,他的上司打开车门走了出去。坐在车后坐的她,目瞪口呆地看着有些年迈的上司拿着公文包向前走去。看着他在凛冽的寒风中拦下了一辆出租车,飞驰而去。泪水终于顺着她的脸颊流淌下来。    
        老司机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说,他就是这样一个严格的人。时间长了,你就会了解他了。他其实也是为你好。    
        老司机给她说了自己的故事。他说他也迟到过,那还是在公司创业阶段,“那天他一分钟也没有等我也不要听我的解释。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迟到过。”他说。她默默地记下了老司机的话,悄悄地拭去泪水,下了车。    
        那天走出出租车踏进公司大门的时候,上班的钟点正好敲响。她悄悄而有力地将自己的双手紧握在一起,心里第一次为自己充满了无法言语的感动,还有骄傲。    
        从这一天开始,她长大了许多。    
        现在,我的同学已经跳到另一家更大的公司上班。可是她说,她一直非常感谢那位上司,是他给了她一帆风顺的人生以当头棒喝的警醒。她说她的上司给了她两点教训,一是自己犯下的错误应想方设法自己去弥补,别人没有理由也没有责任为你分担;二是任何的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的身份,更不要对别人寄予希望,除非他想帮助你。
1.给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
  (1)然(    )  (2)然(    )  (3)脸(    )  (4)悔(    )
2。第八自然段中画线句子中的“这两条”指哪两条?
                                                                        
3.文中没有讲述她的上司如何吃苦肯干,而是叙述了对她上班想搭他的车这件事的处理态度,请你说说她的上司是怎样的一个人。
                                                                          
4.她上司给她的教训除了她总结的两点外,你还能获得哪些启示?
                                                                          
5.生活中,面对别人对你的教训,你也曾这样聆听过吗?谈谈你是怎样聆听的。
                                                                          
答案
1.   (l)zhòu   (2)chàng   (3)jiá   (4)ào  
2.(1)从小到大还没有谁对她这样严厉过。    
      (2)她没有想过坐这车是需要一定身份的。  
3.勤奋、守时、严格、有责任心  
4.应有时间观念,多听从别人的劝告,并总结他们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  
5.“略”。
举一反三
县花
  只看过一次昙花的开放;那种感觉,凄美而壮烈。
  一共5盆,排在大厅的一旁。 
  圆筒形的主枝,傲然挺立。分枝多,呈叶状,枝上巍巍地挂着即将灿烂开放的花蕾。
  我和朋友坐在厅里,喝茶、谈心。
  茶本是甘醇的,话原本是投缘的,但是,今晚,整颗心,都去了昙花那儿,心情有点儿不安。所以,入口的茶,变得无味;入耳的话,变得单调。两人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聊着,最后,索性闭口不语了。
  等。
  在全然的寂静中等。
  子夜过后,还是完全没有动静。
  意识渐渐地陷入半朦胧的状态中,忽然,响起了一种很轻微、很轻微的声音:“啪啪啪、啪啪啪。”好像蝴蝶振翅欲飞时所发出的声响。迅速睁开眼睛,盆里的昙花,灿烂地、绚丽地、快活地、无羁地开放了。
  花,很大很大;色,非常非常白;味儿呢,浓郁强烈!
  我看,我闻,我惊叹。
  立在枝上的昙花,顾盼生姿,得意非凡。它尽情地享受人间蜂拥而来的爱。
  然而,就在“旖旎风光无限好”的时刻,鸡啼声起。不作无谓的留恋而挣扎,它迅速萎谢。
  众人齐声叹可惜。
  独我,羡慕它。
  它辉煌而来,辉煌而去。
  生命最短,不曾浪费一点一滴。
1.写出与本文相关的一个成语:         ,并写出这个成语的比喻义:________。
2.句子,非常非常白,是否重复?删去一个好不好?为什么?
                                                                              
3.画横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4.本文与本学期学过的《紫藤萝瀑布》的结尾有什么相似之处?并请你说说本文作者对人生有什么深刻的理解。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理解。两片秋叶
  我悲秋,我亦恋秋。
  秋意渐浓,一阵风过,光秃秃的树干上颤颤地缀着几片不肯离去的枯叶,瑟缩地打着旋儿。倏地,一片落叶飘进了我摊开的书页。颜色黑黄,边儿早已碎败,身子蜷曲着,不知被什么虫子咬得满是疮洞。我突然想到愁,不正是心上搁了个秋吗?
  每当第一片落叶从浓密的绿中飘飞下来,每当凉凉的秋雨无声地润湿了我的窗帘。那种夹杂着甜味的秋就袭上来,牵出一线忧思。唇边也会滑出一声长长的“唉”,落进心底,化作一缕莫名的悲哀。
  有一阵风过,叶儿在书页上颤了颤,想要飞去,我捂住了它,想把它嵌入书中,又觉得摊开的这本书词语太热,容不得这冰冷的形体,须得另寻一本。
  从枕旁的书堆上取到一封未拆的信,想是同寝室的给带回来搁在那儿的,一看那刚劲的字,立刻就像看到了那双闪亮的眼睛,一股热热的生命的力量关不住般地从那里面溢了出来。于是,我的搁上了秋的心顿然感到一阵麻酥酥的暖意。他是我最要好的大学同学,深深挚爱着大山——大学毕业时,放弃了待遇优厚的工作职位,毅然选择了大山。
  拆开封口,抽出信来,一片红红的什么被带了出来掉在地上。定睛一看,腾地涌起一股热,热,从心窝里往外冒的热——那是一片火一般红的枫叶。
  我木然地站着,下意识地将两片秋叶搁在一处。顿时,那片枯叶在红枫的映照下愈发显露出它的可憎可怜!我迷惘起来,自己先前为何竟会产生了要将这片已枯死的冷了人心的叶儿珍藏起来的雅兴!
  “你爱这大山的红枫吗?”那双洋溢着炽热生命力的眼睛好像在信中盯住我说,“是的,它也坠落于肃***的秋风之中,然而,它却是拼尽了热,将自身烧得通红,用自己最后的生命,给寒冷的世界装点上一片红于二月花的色彩……”
  我慢慢觉得,心上搁个秋,并不尽是愁。因为,即使到了秋,不是也还有这烧红的枫叶吗?
  我于是将那片枯叶弹出窗外,将那片来自大山的红枫嵌进了书页。(选自《阅读与鉴赏》,有改动)
1.本文以两片秋叶为线索,写出了“我”情感变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是:_____________。
2.作者笔下的两片秋叶各自具有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写第二片秋叶时,由物及人,向我们展示了赠叶者怎样的精神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把你对“我于是将那片枯叶弹出窗外,将那片来自大山的红枫嵌进了书页”这句话的理解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将两片秋叶放在一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土,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喜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1.解释下列词语。  
(1)小心翼翼:____________________
(2)灰心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当,而且踩到了它。我的心理感受是①_______________;    
当我又把右脚踩到了一块岩石上,我的心理感受是②_______________。
3.“我”是怎样爬下悬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为什么会产生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分析下句的深刻含义。      
        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我的四季
  生命如四季
  春天,我在这片土地上,用我细瘦的胳膊,紧扶着我锈钝的犁。深埋在泥土里的树根、石块,磕绊着我的犁头,消耗着我成倍的体力。我汗流浃背,四肢颤抖,恨不得立刻躺倒在那片刚刚开垦的泥土之上。可我懂得我没有权利逃避,在给予我生命的同时所给予我的责任。我无须问什么,也无须想有没有结果。我不应白白地耗费时间,去无尽地感慨生命的艰辛,也不应该自艾自怜命运怎么这样不济、偏偏给了我这样一块不毛之地。我要做的是咬紧牙关,闷着脑袋,拼去全身的力气,压到我的犁头上去。我绝不企望有谁来代替,因为在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 
  夏日,我曾因干旱,站在地头上,焦灼地盼过南来的风,吹来载着雨滴的云朵。那是怎样的望眼欲穿、望眼欲穿呐!盼着、盼着,有风吹过来了,但那阵风强了点,把那片载着雨滴的云朵吹了过去,吹到另一片土地上。我恨过,恨我不能一下子跳到天上,死死地揪住那片云,求它给我一滴雨。那是什么样的痴心妄想!我终于明白,这妄想如同想要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大地。于是,我不再妄想,我只能在我赖以生存的这块土地上,寻找泉水。
  秋天,我和别人一样收获。望着我那干瘪的谷粒,心里有一种又酸又苦的欢乐。但我并不因我的谷粒比别人干瘪便灰心或丧气。我把它们捧在手里,紧紧地贴近心窝,仿佛那是新诞生的一个自我。
  富有而善良的邻人,感叹我收获的微少,我却疯人一样地大笑。在这笑声里,我知道我已成熟。我已有了一种特别的量具,它不量谷物只量感受。我的邻人不知和谷物同时收获的还有人生。我已爱过、恨过,欢笑过,哭泣过,体味过,彻悟过……细细想来,便知晴日多于阴雨,收获多于劳作。只要我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主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来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 
  到了冬日,那生命的黄昏,难道就没有什么事情好做?只是隔着窗子,看飘落的雪花、落漠的田野,或是数点那光秃的树枝上的寒鸦?不,我还可以在炉子里加上几块木柴,使屋子更加温暖;我将冷静地检点自己:我为什么失败,我做错了什么,我欠过别人什么……但愿只是别人欠我,那最后的日子,便会心安得多! 
  但我还是有事情好做,我将把这一切记录下来。人们无聊的时候,不妨读来解闷;怀恨的人,也可以幸灾乐祸地骂声:活该!聪明的人也许会说这是多余;刻薄的人也许会敷衍出一把利剑,将我一条条地切割。但我相信,多数人将会理解,他们将会公正地判断我曾做过的一次。
  在主命的黄昏里,哀叹和寂寞的,将不会是我!
1.作者以“生命如四季”领起全文,层次分明,寓意深刻,请在下面横线上进行填写,以完整地显示全文的脉络和内容。   
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夏:青年时期,浇灌人生;   
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冬:晚年时期,品味人生。
2.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喻义是什么?请结合文意理解,并简要归纳概括。 
(1)夏日,我曾因干旱,站在地头上,焦灼地盼过南来的风,吹来载着雨滴的云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望着我那干瘪的谷粒,心中有一种又酸又苦的欢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生命的春天里,作者面对自己的“不毛之地”是怎么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理解“我”收获的欢乐是“又酸又苦”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在生命的黄昏里,哀叹和寂寞的,将不会是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是一篇关于生命的散文,你读后对生命有什么看法,请写出你对生命的理解。(不少于3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理解。
  邻居的小孩安静,是个盲童。
  春天早晨到来以后,小区的绿地上花繁叶茂,桃花开了,月季花开了,浓郁的花香吸引着安静。
  昨天早晨,我在草地上做徒手操,安静在花树丛中__________,因为常常在花香中_________,她走得很__________,没有一点磕磕绊绊的感觉。
  终于,她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了下来。
  安静是个细腻的女孩子。我们用眼睛看到浅绿深红的世界,安静用心来感受和理解。安静的面前,同样是一个层次浓淡有致的春天。我相信,她的没有视觉的世界,和我们一样丰富,甚至可能有比我们更丰富的地方。
  安静极缓极缓地伸出她的手。在花香的引导下,她的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我几乎要喊出声来了,因为那朵月季花上,正停着一只蝴蝶。
  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神秘的灵性抓住。蝴蝶在安静的手指间扑腾,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
  我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安静,我仿佛看见了她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一瞬眼,我深深地感动着。
  安静细细地感觉着春光。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离,安静仰起头来,在用心灵张望
  安静的心上,此刻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之旅上划出了一道极其优美的飞行曲线。
  我没有惊动安静。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自我的缤纷世界。安静在这个清香袅袅的早晨,无言地告诉我这样的道理。
1.从下面的括号里选出最恰当的词填在句子相应的横线上。
  安静在花树丛中________(A.穿梭;B.穿行),因为常常在花香中________(A.流连;B.徘徊),她走得很________(A.顺畅;B.平稳),没有一点磕磕绊绊的感觉。
2.短文除在开头点明安静是个盲童之外,还有哪些描写反映出她是双目失明的?请举出两个例句并加以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离,安静仰起头来,用心灵张望。”句中的“用心灵张望”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安静触摸春天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用文中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照下面的指示,用简短的话说说安静是一个怎样的女孩?
对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蝴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人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