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7题。  ①小的时候,我是那么馋!刚抽出嫩条还没打花苞的蔷薇 枝,把皮一剥,我就能吃下去;刚割下来的蜂蜜,我会连蜂房一起放进嘴巴里;更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7题。  ①小的时候,我是那么馋!刚抽出嫩条还没打花苞的蔷薇 枝,把皮一剥,我就能吃下去;刚割下来的蜂蜜,我会连蜂房一起放进嘴巴里;更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7题。
  ①小的时候,我是那么馋!刚抽出嫩条还没打花苞的蔷薇 枝,把皮一剥,我就能吃下去;刚割下来的蜂蜜,我会连蜂房一起放进嘴巴里;更别说什么青玉米棒子、青枣、青豌豆啦。所以,只要我一出门儿,碰上财主家 的胖儿子,他就总要跟在我身后,拍着手、跳着脚地叫着:“馋 丫头!馋丫头!”羞得我连头也不敢回。
  ②我感到又羞恼,又冤屈!七八岁的姑娘家,谁愿意落下这么个名声?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我饿啊!我真不记得什么时候,那种饥饿的感觉曾经离开过我,就是现在,每当我回忆起那个时候的情景,留在我记忆里最鲜明的感觉, 也还是一片饥饿……
  ③吃那些没收进主人家仓房里的东西,我还一次也没有被人家抓到过。倒不是因为我的运气格外好,而是人们多半并不想认真地惩罚一个饥饿的孩子。可有一次, 我在财主家的地里掰玉米棒子 ,被他的大管家发现了,他立刻拿着一根又粗又直的木头棒子,毫不留情地紧紧向我追来。
  ④我没命地逃着。我想我一定跑得飞快,因为风在我的耳朵旁边呼呼直响。不知是我被吓昏了,还是平时很熟悉的那些田间小路有意捉弄我,为什么面前偏偏横着一条小河?追赶我的人越来越近了。我害怕到了极点,便不顾一切地纵身跳进那条河。
  ⑤河水并不很深,但是足以没过我那矮小的身子。我一声不响地挣扎着,扑腾着,身子失去了平衡。冰凉的河水呛得我好难受,我几乎背过气去,而河水却依旧在我身边不停地流着,流着……在由于恐怖而变得混乱的意识里,却出奇 清晰地反映出岸上那个追赶我的人的残酷笑声。
  ⑥我简直不知道我是怎么样才爬上对岸的。更使我丧气的是脚上的鞋子不知什么时候掉了一只。我实在没有勇气重新回头去找那只丢失了的鞋子,可我也不敢回家,我怕妈妈知道。不,我并不是怕她打我。我是怕看见她那双被贫困的生活折磨得失去了光彩的、哀愁的眼睛。那双眼睛,会因为我丢失了鞋子而更加暗淡。
  ⑦我独自一人游荡在田野里。太阳落山了,琥珀色的晚霞渐渐地从天边退去。远处,庙里的钟声在薄暮中响起来。 羊儿咩咩地叫着,由放羊的孩子赶着回圈了;乌鸦也呱呱地叫着回巢去了。夜色越来越浓了,村落啦,树林子啦,坑洼啦,沟渠啦,好像一下 子全都掉进了神秘的沉寂里。我听见妈妈在村口焦急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只是不敢答应。一种比饥饿更可怕的东西平 生头一次潜入了我那童稚的 心……(张洁《挖荠菜》节选)
1.第①段从“馋”字谈起,“我”到底“馋”到 什么程度?这段文字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财主家的胖儿子羞“我”的动词有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把下列句式改成陈述句。
七八岁的姑娘家,谁愿意落下这么个名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⑦段从表达方式上看主要是什么描写?是从哪几个角度进行描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听见妈妈在村口焦急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只是不敢答应”为什么“不敢答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⑦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一种比饥饿更可怕的东西平生头一次潜入了我那童稚的心 ……”这种“可怕的东西 ”到底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吃蔷薇枝,吃蜂房,吃青玉米棒子、青枣、青豌豆。为后文作铺垫。
2.跟、拍、跳、叫;刻画出了以欺凌穷孩子为乐的神态
3.七八岁的姑娘,没有谁愿意落下这么个名声。
4.景物描写。听觉、视觉、感觉。
5.①当时“我”浑身湿漉漉的,怕妈妈见了刺伤她的心。
  ②因为丢了一只鞋,怕看到妈妈那双被贫困生活折磨得失去了光彩的哀愁的眼睛。
6.用美丽、和平静穆的山村傍晚风景渲染气氛,反衬“我”有家不能归的孤独、悲苦的心情,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7.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人生的悲苦、恐惧和孤独。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 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
  进了家门来,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们在玩沙土,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地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
  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气,问妹妹们:
  “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
  妹妹们惊奇地睁大了眼,她们摇摇头说:“是它们自己掉下来的。”
  我捡起小青石榴。缺了一根手指头的厨子老高从外面进来了,他说:
  “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经……
  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我忽然着急起来,大声喊着说:
  “你说什么?老高。”
  “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这里就数你大了!就数你大了!”
  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我对老高说:
  “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走过院子,看到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1.选文的开头为什么反复地写“快回家去!”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毕业典礼结束后,“我”回到家里,为什么不直接写爸爸去世,而写弟弟妹妹们在散落的夹竹桃下玩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倒数第二段“爸爸的花落了”有什么含意?它与文章要表达的中心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末尾说“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合欢树
  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很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 明,承认她是世界上 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地白花的裙子。
  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为了我的腿,母亲的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尽管医院已明说我的病目前没办法治,但母亲不死心,她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钱买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服用,让我洗、敷、熏、灸。“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我说。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残疾人救出困境。可母亲仍不放弃,直到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这对于瘫痪病人实在太悬了。后来母亲发现 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但又抱了新的希望。“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她提醒我说。她到 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一样锲而不舍。
  三十岁时,我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
  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准备了一 套话,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母亲为什么早早地走了呢?迷迷糊糊中,我似乎听见回答:“她心里太 苦了,老天爷可怜她,就召她回去了。”这让我心里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风正在树林里吹过。
  几年前,老街坊们就提醒过我:“到小院儿去看看 吧,***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听了心里一阵抖。还说,我家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小苗,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长起来,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 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花盆里。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 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再过一年,母亲去世,我们搬离了同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悲痛弄得我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与其在外边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来到老院子,老街坊们还是那么欢迎我,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送到我眼前。大伙都不知道我获奖的事,也许知道,但不觉得那很重要;还是都问我的腿,问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我问起那棵合欢树。大伙说, 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但我再难看见它了,因 为老院里扩建了小厨房什么的,过道窄,摇着车进不到里面的小院儿。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着车进去看看。
  我告别了老街坊, 摇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儿。悲伤也成享受。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取材于《史铁生作品集》)
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儿子作文比赛得了第一,母亲却说她小时候作文写得还要好。她这样说是为了激励孩子成为作家。
B.母亲本来喜欢花木,“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这“别处”指的是为儿子治病和找工作。
C.母亲以为合欢树第三年的复生“是个好兆头”。作者写这一点是暗示,母亲因为操心儿子的病以致有点迷信了。
D.在质朴的老街坊眼中,生活、健康与工作显然比文章,比获奖更重要。
E“悲伤也成享受”,是说人在独自静静地怀念逝去的亲人时,即使悲伤,也会有某种温馨的感觉 
2.本文一开头就写了儿子小时候与母亲的一场小冲突。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特别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文章中三次提到自己的年龄。你认为他在二十岁以后和三十岁以后对母爱各有怎样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在对那个 看树影儿的孩子的拟想中结束。作者这样写想要表现什么?这种写法的特点和效果是什么?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理解。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_______着一髻儿白花,象些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_______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象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_______。
1.根据注音在四个括号内填上汉字。
ǎi(     )松   一jì(     )儿   xiāng(     )上   害了xiū(     )
2.选出最恰当的词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树尖上_______(挂 顶 冒)着一髻儿白花。
给蓝天_______(描 圈 镶)上一道银边。
那些小山太_______(秀丽 娇气 秀气)。
3.文中“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一句所描写的景色,使作者联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雪本来是白色的,文中却说它“微微露出点粉色”,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美丽的雪花飞舞起来了。我已经有三年不曾看见它了。去年在福建,仿佛比现在还要迟一点,也曾看见雪,但那是远处山顶的积雪,可不是飞舞着的雪花。在平原上,它只是偶然的随着雨点洒下来的几颗。没有落到地面的时候,它的颜色是灰的,不是白色;它的重量像是雨点,并不会飞舞。一到地面,它立刻融成了水,没有痕迹,也未尝跳 跃,也未尝发出簌簌的声音,像江浙一带下雪时的模样。这样的雪,在四十年来第一次看见它的老年的福建人,诚然能感到特别的奇异,谈得津津有味,但在我,却总觉得索然无味。“福建下过雪”,我可没有这样想过。
  我喜欢眼前飞舞着的雪花。它才是“雪白”的白色,也才是花一样的美丽。它们好像比空气还轻,并不从半空里落下来,而是被空气从上海的地面上卷起来的。然而它又是活的生物,像夏天黄昏时候的成群的蚊蚋,像春天酿蜜时期的蜜蜂,它在忙碌的飞翔,或上或下,或快或慢,或粘着人身,或拥入窗隙,仿佛自有它自己的意志和目的。它默默无声,但在它飞舞的时候,我们似乎听见了千百万人马的呼号和脚步声,大海汹涌的波涛声,森林的狂吼声,有时又似乎听见了儿女的窃窃私语声,礼拜堂平静的晚祷声,花园里欢乐的鸟叫声……它所带来的是阴沉与严寒;但在它的飞舞的姿态中,我们似乎看见了慈善的母亲,活泼的孩子,微笑的花,和暖的太阳,静默的晚霞……它没有气息,但当它扑到我们面上的时候,我们似乎闻到了旷野间鲜洁的空气的气息,山谷中幽雅的兰花的气息,花园里沉浓的玫瑰的气息,清淡的茉莉花的气息……在白天,它做出千百种婀娜的姿态;夜间,它发出银色的光辉,照耀着我们行路的人,又在我们的玻璃窗上扎实地绘就了各式各样的花卉和树木,斜的,直的,弯的,倒的,还有那河流,那天上的云……
1.这是一篇赞美雪花的___________,抒情线索是___________。
2.全文着重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五个角度细致地描写雪花。
3.第一段与课文中的第一段很相似,这里作者贬抑了“福建的雪”,说它___________。贬福建的雪是为了___________这儿的雪,这是采用了_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
4.“但在它的飞舞的姿态中,我们似乎看见了慈善的母亲,活泼的孩子,微笑的花,和暖的太阳,静默的晚霞……”这个句子运用___________(实写、虚写)的方法,表现了雪花飞舞 的多姿多彩。
5.“然而它又是活的生物,像夏天黄昏时候的成群的蚊蚋,像春天酿蜜时期的蜜蜂。”这句运用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
6.本文的雪和济南的雪一样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题。
  冬天来了,带着冰刀,带着雪箭,带着威风凛凛的气势闯入了这个世界。冬天来了,万物都经受着一场严峻的考验。面对这场考验,世间的一切都在急剧地变化着。天上的星星重新组织起队形了;地上的山峰换上一副刚毅的面容了;树木的家族为节省开支甩掉豪华的装饰了;林中的野兽们不敢坐享其成,渐闭起饕餮之口了;小小的虫蛇们怕掉了队么?都蛰伏起来,积蓄着能量,去构筑明年辉煌的梦了。
  冬天像一位严肃的执法官。冬天对谁都不讲情面,该取的取,该舍的舍,该淘汰的便立即淘汰。冬天里巧嘴巴的用不上了,冬天里阴谋家的诡计全失了效了,冬天里南郭先生的滥竽吹不响了,冬天里守旧的链条不扯自断了。冬天里的风不再懒洋洋地吹了,冬天里行进的脚步都比从前快了。
1.面对冬天的考验,文中提到“世间的一切”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举例说明选段运用的多种修辞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冬天有什么特点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通过 描绘冬天,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