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回答问题。雨  从平凡的时刻出发,从纯洁的地点开始。雨这个美妙的象形字,它是惟一在同时成为一幅儿童简笔画的汉字:四个孪生的水滴兄弟,正路过窗口,乘着风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雨  从平凡的时刻出发,从纯洁的地点开始。雨这个美妙的象形字,它是惟一在同时成为一幅儿童简笔画的汉字:四个孪生的水滴兄弟,正路过窗口,乘着风

题型:山东省期中题难度:来源: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从平凡的时刻出发,从纯洁的地点开始。雨这个美妙的象形字,它是惟一在同时成为一幅儿童简笔画的汉字:四个孪生的水滴兄弟,正路过窗口,乘着风倾斜地滑梯。雨的样子多么简单,我们的种种迷惑和猜想正基于此——因为包含着巨大的可能性,所有的未知数均大于已知。在“无”中才能放进“有”,雨就是这样,盛下一桩浩大的无望爱情,或是数次挫折万物的风暴。流浪的波西米亚人从水晶球中占卜命运,一个孩子,从雨里得知得更多。我仰头,第一滴雨恰巧落下,像神奇的药液,瞳孔从未这样清亮。
  先于每年春天到来的,是一场雨。经过冬季漫长的肆虐,大地伤痕累累。一切都是光裸的,贫苦的,世界被剥削得彻底***。只有秃桠的柿树上,挂着几个去年的残破果实,难捱寒冷中,麻雀曾把它们一一啄开,作为最后的救命赈济。空旷,体现出某种近于哀悼的气氛。从被拷打的昏迷中苏醒,需要一盆迎头泼下的水。雨就此到来。我们放心了,雨是自行车的悦耳铃声,穿绿制服的树,很快就会把春天直接邮递到我们手里。雨下起来,优美的天地乐器,它竖琴的弦连续演奏,把我们带进童话般无尘的想象。雨是春天的小号,夏日的珠链。雨是竖纹的网,低垂的帘。雨是一把细齿水晶梳。
  来自高空,来自目力不可抵达的玄想之城,从未有一种事物等同雨,让我如此想象天堂的存在。雨是神播种的秧苗。雨是一棵生满针叶的玻璃植物。或许,它盛大的树冠隐匿在天庭,雨滴,只是一颗颗椭圆的籽粒,摇落下来,要在土壤间植入秘密的和平。雨是最小的仙女,舞裙浅灰,,踮起芭蕾足尖——靛蓝色的夜晚,她们的絮语和歌声在枕边,好心的仙女因何忧伤?绵密的雨,好似银针,谁踩着一架巨大的缝纫机在大地上刺绣?更大的雨来了,做值日的天使在冲洗楼上的台阶。当天上的河流注满,水就瀑布一样溢出。让我们认清天地之间的巍峨落差。雨是上帝垂下的钓线,就像从水层下面诱引鲜活的鱼,他从黑暗的土壤深处钓出花朵。联系起天与地,雨仿佛是一种信物,这些来自天上的字母,我们无从解读。但我深信,神用雨水降下谕旨,字字剔透晶莹,灌溉万物,渗透至它们的根部,过后又无迹可循,然而,雨后每个晴朗的日子,都要默默执行着含而不露的律令。有一次,很小的一个石块从五楼阳台上碰落,轻易敲开一个叔叔坚硬的头骨。在医务室里,我看到汹涌的血不止流淌,身材魁梧的叔叔***起来,他害怕了。我不禁迷惑,怎样的力量控制,使每一滴雨从那么高、那么高的地方下坠依旧温柔?穿过辉煌彩绘玻璃,橙蜜色的阳光照耀生来有罪的婴孩,他核桃般幼小的心中已承载下世袭的恶念——神父正为婴儿施洗,以纯洁之水。教堂中,默立着信徒们,作为受洗人,圣水也曾滴洒在他们的额头。那么雨,是否是一场来自天父的盛大洗礼?世间一切,沐浴在无限恩泽与宽恕之中。
1.作者对“雨”的象形描述有什么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写雨,为什么在第二段泼墨写冬末春初大地上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文中插入的从楼房阳台上碰落的石头敲开人的头骨的事件,是否突兀或是节外生枝?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怎样理解“世间一切,沐浴在无限恩泽与宽恕之中”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对雨的形象的表现,具有丰富奇妙的审美意蕴,试举一例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运用拟人化手法,以雨飘落的情景形象地注释“雨”字的文字内涵;说明雨的样子虽然简单却可以令人展开丰富的联想。
2.运用了烘托的手法,以大地上的伤痕累累、荒凉破败烘托雨给世界带来的生机活力。表现对雨的赞美之情。
3.不突兀,也不是节外生枝。作者是以石块的坚硬无情与来自高空的“雨”进行对比,突出雨的温柔仁爱的特点。
4.因为雨是秧苗,是玻璃植物,是籽粒,是刺绣的银针,是钓出花朵的钓线——它浇灌滋育万物,使大地生机盎然,绮丽秀美;又因为雨是纯洁的宽容的——可以洗涤尘埃和邪恶,所以说世间万物都处在它的恩泽与宽恕中。借物明理,虚实相生,耐人寻味。
5.示例:“雨是上帝垂下的钓线,就像从水层下面诱引鲜活的鱼,他从黑暗的土壤深处钓出花朵”。赏析:把雨飘落大地滋育草木生灵,说成上帝垂下钓线,但不是钓出水下鲜活的鱼,而是从土壤深处钓出花朵。以奇思妙想,不仅创造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情景,而且把雨拟人化,写出与高雅不凡的情趣,创造出赏心悦目、令人叹为观止的诗意美。
举一反三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并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这段文字写到了哪几个季节?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用简洁的文字概括作者在百草园泥墙根一带所做的事,写出两件即可。
例如:拔何首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段文字用词精妙,请你找出动词或者形容词用得好的一处,并说说它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认为百草园中泥墙根一带景色最美,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山东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门的悬念

  学校大厅的门被踢破了。
  ——可怜的门。自从安上那天起,几乎没有一天不挨踢。十三四岁的孩子,正是撒欢儿的年龄。用脚开门,用脚关门,早已成了不足为奇的大众行为。
  教导主任为此伤透了脑筋,他曾在门上张贴过五花八门的警示语,可是不顶用。他找到校长:“干脆,换成铁门——让他们去‘啃’那铁家伙吧。校长笑了,说:“放心吧,我已经订做了最坚固的门。很快,破门拆下来,新门装上去了。”
  新门似乎挺带“人缘”,装上以后居然没有挨过一次踢。孩子们走到门口,总是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阳光随着门扉旋转,灿灿的金色洒了孩子们一身一脸。穿越的时刻,孩子们感觉到了爱与被爱的欣幸。
  这道门怎能不坚固——它捧出一份足金的信任,它把一个易碎的梦大胆地交到孩子们手中,让他们在美丽的忧惧中学会了珍惜与呵护。
  ——这是一道玻璃门。
1.校长说“我已经订做了最坚固的门”,意味深长。为什么说这门是最坚固的?根据文意作简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说,"它把一个易碎的梦大胆地交到孩子们手中。这“易碎的梦”具体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灿灿的金色洒了孩子们一身一脸。”这句描写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如何纠正不良行为习惯”这一问题,教导主任和校长持不同的观点主张,根据文意分别概括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黑龙江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问题。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1)记得那是12月,我进入巴黎十二大学。
  (2)我们每周都有一节对话课,为时两个半钟头。在课堂上,每个人都必须提出或回答问题。问题或大或小,或严肃或轻松,千般百样,无奇不有。
  (3)入学前,云南省《滇池》月刊的一位编辑,向我介绍过一位上对话课的教授:“他留着大胡子而以教学严谨闻名于全校。有时,他也提问,且问题刁钻古怪得很。总而言之你小心,他几乎让所有的学生都从他的课堂上领教了什么叫做‘难堪’……”
  (4)我是插班生,进校时,别人已上了两个多月课。我上第一节对话课时,就被教授点着名来提问:“作为记者,请概括一下您在中国是如何工作的?”
  (5)我说:“概括一下来讲,我写我愿意写的东西。”
  (6)我听见班里有人窃笑。
  (7)教授弯起一根食指顶了顶他的无边眼镜:“我想您会给我这种荣幸:让我明白您的主编是如何工作的?”
  (8)我说:“概括一下来讲,我的主编发他愿意发的东西。”
  (9)全班“哄”地一下笑起来。那个来自苏丹王国的阿卜杜勒鬼鬼祟祟地朝我竖大拇指。教授两只手都插入裤袋,挺直了胸膛问:“我可以知道您是来自哪个中国的吗?”
  (10)班上当即冷场。我慢慢地对我的教授说:“先生,我没有听清楚您的问题。”他清清楚楚一字一句,又重复一遍。我看着他的脸,那脸,大部分掩在浓密的毛发下。我告诉那张脸,我对法兰西人的这种表达方式很陌生,不明白“哪个中国”一说可以有什么样的解释。
  (11)“那么,”教授说,“我是想知道”您是来自台湾中国还是北京中国?“
  (12)雪花在窗外默默的飘.在这间三面墙壁都是落地玻璃的教室里,我明白地感觉到了那种
  突然冻结的沉寂。几十双眼睛,蓝的绿的褐的灰的,骨碌碌瞪大了盯着三个人来回看,看教授,看我,看我对面那位台湾同学。
  (13)”只有一个中国。教授先生,这是常识。“我说。马上,教授和全班同学一起,都转了脸去看那位台湾人。那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同胞正视了我,连眼皮也不眨一眨,冷冷地慢慢道来:“只有一个中国,教授先生。这是常识。”
  (14)话音才落,教室里便响起了一片松动椅子的咔咔声。
  (15)教授先生盯牢了我,又递来一句话:“您走遍了中国吗?”
  (16)“除台湾省外,先生。”
  (17)“为什么您不去台湾呢?”
  (18)“现在还不允许,先生。”
  (19)“那么,”教授将屁股放了一边在讲台上,搓搓手看我,“您认为在台湾问题上,该是谁负主要责任呢?”
  (20)“该是我们的父辈,教授先生。那时候他们还年纪轻轻呢!”
  (21)教室里又有了笑声。教授先生却始终不肯放过我:“依您之见,台湾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呢?”
  (22)“教授先生,我们的父辈还健在哩!”我说,“我没有那种权力去剥夺父辈们解决他们自己的难题的资格。”
  (23)我惊奇地发现,我的对话课的教授思路十分敏捷,他不笑,而是顺理成章地接了我的话去,“我想,您不会否认***先生该是你们的父辈。您是否知道他想如何解决台湾问题?”
  (24)“我想,如今摆在***先生桌面的台湾问题并非最重要的。”
  (25)教授浓浓的眉毛好像一面旗子展了开来,向上升起:“什么问题才是最重要的呢,在***先生的桌面上?”
  (26)“依我之见,如何使中国尽早富强起来是他最迫切需要考虑的。”
  (27)教授将他另一边屁股也挪上了讲台,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坐好,依然对我穷究下去:“我实在愿意请教:中国富强的标准是什么?这儿坐了二十几个国家的学生,我想大家都有兴趣弄清楚这一点。”
  (28)我突然一下感慨万千,竟恨得牙根儿发痒,狠狠用眼着这个刁钻古怪的教授,站了起来对他说,一字一字的:“最起码的一条是:任何一个离开国门的我的同胞,再也不会受到像我今日承受的这类刁难。”
  (29)教授倏地离开了讲台向我走来,我才发现他的眼睛很明亮,笑容很灿烂。他将一只手掌放在我的肩上,轻轻说:“我丝毫没有刁难您的意思,我只是想知道,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是如何看待他们自己国家的。”然后,他两步走到教室中央,大声宣布:“我向中国人脱帽致敬。下课。”
  (30)出了教室,台湾同胞与我并排走。好一会儿后,两人不约而同看着对方说:“一起喝杯咖啡好吗?”
1、有人认为第三自然段插入对教授的介绍与全文中心无关,应该删除。你的看法是什么?并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说说第(28)段中加粗的“”在句中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和教授是文中的主要人物,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说说文章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理解分析有误的两项是(  )
A.文章主要以对话展开情节,在睿智的课堂问答和激烈的思想交锋中尽显人的性格.
B.画波浪线句“连眼皮也不眨一眨,冷冷地慢慢道来……”运用细节描写,传神地表现出台湾同学对课堂对话不感兴趣,懒得回答。
C.“教授浓浓的眉毛好像一面旗子展了开来,向上升起。”这里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他微妙的变化。
D.文章写教授,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侧面描写主要起到了反衬作用。
E.“我向中国人脱帽致敬”,表达了教授对“我”不卑不亢,机敏应对的表现的由衷钦佩。
题型:江苏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一千张糖纸

  ①那是小学一年级的暑假里,我去外婆家住。正是七岁八岁狗都嫌的年龄。加之隔壁一个叫世香的女孩子,跑来和我做朋友,我们的种种游戏使外婆更不安宁了。笑呀,闹呀,四合院里到处充满我们的声音。
  ②表姑在外婆家里养病,她被闹的坐不住了。一天,她对我们说:“你们怎么就不知道呢?”我和世香相互看看,没名堂地笑起来。是啊,什么叫累呢?我们从没想过。累,离我们多么遥远啊。有时听大人们说,“噢,累死我了。”他们累是因为他们是大人呀。当我们终于不笑了,表姑又说:“世香呀,你不是有一些糖纸吗,你们为什么不去找一些漂亮的糖纸,多好玩呀。”我想起世香是向我炫耀过,她那几十张美丽的糖纸。可我既不喜欢糖纸,也不觉得找糖纸有什么好玩。世香却来了兴致,“您为什么要我们攒糖纸呢?”“攒够一千张糖纸,表姑就能换给你一只电动狗,会汪汪叫的那一种。”   
  ③我和世香惊呆了。电动狗也许不被今天的孩子所稀奇,但在我的童年,表姑的许诺足以使我们激动很久。那是怎样一笔财富,那是怎样一份快乐!  
  ④从此我和世香不再吵吵闹闹,外婆的四合院也安静如初。我们走街串巷,寻找被遗弃在墙角里的糖纸。那时候,糖纸并不是随处可见的,有时候,我们会追着一张随风飘舞的糖纸,追个老半天。我和世香的零花钱都用来买糖,这样,也只能买几十颗。然后我们突击吃糖,嗓子让糖齁得生疼。我们还在糖果柜台边,耐心地守候带孩子来买糖吃的大人,一张糖纸就是一点希望呀!  
  ⑤我们把又脏又皱的糖纸,在脸盆里仔细泡干净,一张张帖在玻璃窗上,等揭下来,糖纸平整如新。暑假就要结束了,我和世香每人都攒够了一千张糖纸。  
  ⑥一个下午,我们跑到表姑跟前,献上了两千张糖纸,表姑不解地问:“你们这是干什么呀?”“狗呢,欠的电动狗呢?”表姑愣了一下,接着就笑起来,笑得上气不接下气,待她不笑了才说:“表姑逗着你们玩哪,嫌你们老在园子里闹,不得清静。”世香看了我一眼,眼里满是悲愤和绝望。我觉得还有对我的藐视,毕竟这个逗我们玩的人是我的表姑呀。  
  ⑦这时,我突然觉得很。原来大人们常说的累,就是胸膛里的那颗心突然加重了。我和世香走出院子,我俩不约而同地,把那精心整理过的糖纸奋力扔向天空,任他们像彩蝶随风飘去。  
  ⑧我长大了,每逢看见“欺骗”这个词,总是马上联想起那一千张糖纸--孩子是可以批评的,孩子是可以责怪的,但孩子是不可以欺骗的,欺骗是最深重的伤害。  
  ⑨我已经长大成人,可是所有大人不都是从孩童时代走来的吗?
1、为了得到电动狗,“我”和世香做了那些努力?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和第⑦段加粗的词“累”的含义是否相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在的我”对糖纸事件的态度与童年时有何差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线句子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你是文中的“我”,当你受到这样的“欺骗”。你将怎样对表姑说?请写出你想说的话。(要求语言得体,3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灵魂的伊甸园

  音乐与我,是横亘中天的明月。
  作此羡叹,皆因自己没有音乐细胞。话说回来,虽是这样认定,却难免怅然,仿佛一处奇丽辉煌的所在,已被很多人熟络,而自己,非但没有一探底奥的可能,甚至连登门小游的条件也不具备,岂为令人抱憾?
  我缺乏音乐细胞是先天性的,并且我坚信自己在襁褓中也未曾聆听过什么摇篮曲,因为我的母亲和那时的绝大多数妇女一样,目不识丁且备尝生活的酸辛,她虽然性格豁朗并有一副八月金蝉似的高嗓门,却绝无吟歌哼唱的心怀和本领,因此,我所聆享的人间“第一乐章”,便只能是她哺养于我的丰醇乳汁和无度的疼爱。
  我总以为,在诸多艺术门类中,音乐尤其要诞生于特殊的土壤和氛围,这土壤和氛围于我是那样匮乏,因此我对她最初的理解就异常简单并极易满足;因此,儿时,即便听得有人将家乡的民间小调哼得像牛嗥羊咩,我也不觉得是否粗嘎难听;而每当小河畔高高低低的捣衣声和着卷篷船的桨声声声传入我的耳鼓时,我更认定那有板有眼的节拍便是生活不断的流水欢音。在我的心目中,音乐典雅高洁有如耸立雪峰的冰花玉树,今生今世都难教我问津企及;但音乐又是那样的可亲可感,你或许不出多少行话,却决不妨碍你与她为友为伴。
  如烟的往事中,有多少绵绵密密的记忆与她依依有关啊!
  小学时怎样学唱歌,不太记得了,中学时,却是每一堂每一节都如镌入心屏的画图,至今形象翩然;所学的每一首歌,照样还能哼唱,虽然唱得或许也如羊咩牛嗥,情绪却总很饱满。之所以有这份真挚这份投人,全在于当年有那样一位教过我们音乐课的老师。
  老师姓童,其人一如其姓童颜童心。不知从哪得来的概念,我原来对镶金牙银牙的人有种本能的反感,以为那是奸商坏蛋的象征。童老师开怀大笑或放声高歌时,便总见几颗金镶银嵌的槽牙亮灿灿。却也怪,童老师嘴里闪金烁银,我非但不认为有什么不好,反觉得那是他高亢清亮嗓子的极合适的衬托。
  童老师教音乐课,真是出神入化全心全意;那内容,是层出不穷的新鲜;那教态,却又有“流水澹然去,青舟随意还”的活泼。于是,即便原先对简谱五线谱断无兴趣的同学,也耳濡“声”染,渐渐体会了音乐赋予人的难以言传的况味。而我从童老师得到的启蒙则是:音乐是兰竹,品既雅,花亦香;音乐是炎夏清风寒冬火,既能传递人间的温馨,更能点燃人生活的热情。
  音乐和诗是天然契合的艺术。在生活完全没了诗情的时代,在口不能言笔不能书的困顿年月中,我对文学百念俱灰,却时时萌动着对音乐的渴求。自然,我决不能奢求自己突然被雅典娜点化而能作歌谱曲一抒胸臆,只指望在生活的缝隙中侥幸地聆听曾令我酩酊不已的某段旋律某首歌,以求心灵的些许抚慰。
  真正的音乐是诗品。家乡的一位从解放军文工团转业的提琴手,曾是我少年时十分崇拜的人。他的住处离我家不远,每遇闲暇,我与几位小伙伴便去串门。尽管他并非每次见我们一去便操琴,但在我,彼时哪怕只看看那斜斜挂在壁上的琴盒,心头便一如春风拂面轻舟摇漾。而当晨昏间,忽地飘来娓娓如诉的琴音时,我更有一种灵魂出窍之感。
  在河南文联大院居住的那几年,竟然有幸与一对卓有成就的音乐家夫妇成了对门邻居。自然,他们常常练琴谱曲,谱曲练琴,每当琴声一响,我又总被牵引,有时则心甘情愿地索性停笔,静静谛听。那溶溶漾漾入耳来的乐曲,又总令我生出“此间清味谁分得,只合高人入茗杯”的欢欣。
  音乐永远是我灵魂的伊甸园。
1、文章开头说“音乐与我,是横亘中天的明月”,主要包含哪两层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记忆中,我从哪些地方得到了音乐艺术的陶冶?请根据文章内容加以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花了大量篇幅描写中学音乐老师童老师的目的是什么?作者在文章中写我“原来对镶金牙银牙的人有种本能的反感”,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从童老师处得到的关于音乐的启示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音乐是人喜怒哀乐情感的寄托。请你默写出我国古代诗词中关于音乐的一组诗句,并分析其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