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给我的孩子们》中的一段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阿宝!有一晚你拿软软的新鞋子,和自己脚上脱下来的鞋子,给凳子的脚穿了,刬袜立在地上,得意地叫“阿宝两只脚,凳

阅读《给我的孩子们》中的一段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阿宝!有一晚你拿软软的新鞋子,和自己脚上脱下来的鞋子,给凳子的脚穿了,刬袜立在地上,得意地叫“阿宝两只脚,凳

题型:模拟题难度:来源:

阅读《给我的孩子们》中的一段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阿宝!有一晚你拿软软的新鞋子,和自己脚上脱下来的鞋子,给凳子的脚穿了,刬袜立在地上,得意地叫“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的时候,你母亲喊着“龌龊了袜子!”立刻擒你到藤榻上,动手毁坏你的创作。当你蹲在榻上注视你母亲动手毁坏的时候,你的小心里一定感到“母亲这种人,何等***风景而野蛮”罢!
  瞻瞻!有一天开明书店送了几册新出版的毛边的《音乐入门》来。我用小刀把书页一张一张地裁开来,你侧着头,站在桌边默默地看。后来我从学校回来,你已经在我的书架上拿了一本连史纸印的中国装的《楚辞》,把它裁破了十几页,得意地对我说:“爸爸!瞻瞻也会裁了!”瞻瞻!这在你原是何等成功的欢喜,何等得意的作品!却被我一个惊骇的 “哼!”字喊得你哭了。那时候你也一定抱怨“爸爸何等不明”罢!
  软软!你常常要弄我的长锋羊毫,我看见了总是无情地夺脱你。现在你一定轻视我,想道:“你终于要我画你的画集的封面!”
  孩子们!你们果真抱怨我,我倒欢喜;到你们的抱怨变为感激的时候,我的悲哀来了!
1.观察上边的这幅漫画,请发挥想象,描述一下阿宝给凳子穿鞋时的心理。(不少于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最后一句话有何深意?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略”。
2.如果孩子们抱怨我,说明孩子们还很率真,所以我欢喜;当孩子们的抱怨变成感谢时,说明孩子们已经被世俗所改变,所以我悲哀。(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大唐柳色
  ⑴渭城在哪儿?唐代的柳色是否还那么清新?
  ⑵每次送别时,总想陪伴着友人走进客含,像唐代诗人那样叫上一壶酒,点上几碟菜,在四周绿色中间“一杯一杯复一杯,二人对酌山花开”。可每次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总也无法如愿以偿。同唐人相比,我们总是少了一份旷达,一份恬淡,一份缠绵。
  ⑶唐人的神韵,唐人的风范,犹如他们所歌颂的柳色一样,永远那么潇洒,那么清新,那么多情,也永远在唐诗里“依旧烟笼十里堤”,让我们这些后来人向往,又让我们无法企及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又名《渭城曲》)
  ⑷今夜,月色宜人,独坐在客舍里,看黄昏的月光给窗户镶上一道金边,一直伸向山的那一边。我的思绪又一次踏着遍地月光,沿着《渭城曲》所铺设的意境,走上了去阳关的古道。
  ⑸去阳关的道路上,多了驼铃狼烟,多了孤独、寂寞与苍凉。然而,这一切都挡不住唐人哒哒的马蹄。不就是沙漠吗?他们就是为了沙漠而来,为了【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雄浑而来;为了【乙】“________________”的奇异而来;为了【丙】“_______________”的自信而来。
  ⑹于是,唐诗中出现了离别,出现了折柳。
  ⑺客含对饮,灞桥折柳,这种习俗不知是否起于唐代,然而却被唐人挥洒得淋漓尽致,情意万千。当他们拉着马缰绳,立柱斜阳下的驿道边,折柳相送依依惜别时,风吹动着他们青色的长衫,飘飘欲飞
  ⑻唐代国势强盛,读书士子人人奋袂而起,走出书斋,离家别子,仗剑远游,去河朔,去塞上,去长安,以求博取功名利禄,入世之心极重。可一旦他们发现追求必须以人格付出为筹码时,他们却惶惑了,他们沉默了,他们爆发了,最终选择义无反顾地高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长揖而去,拂袖归山;然后再去寻找新的起点。
  ⑼他们重视功名,但更重视人格;人世之心不死,道德之树常青。唐代文人的腰杆同笔杆一样,铁硬。因而,唐诗就显得洒脱,富有个性;而唐代的诗人们漂泊南北,沦落天涯,受够了颠沛流离之苦。
  ⑽别,是经常的;聚,是短暂的。可唐人的感情从没被滚滚红尘所消磨。相反,由于长期漂泊在外,他们更需要友情慰藉。于是,他们更看重友情。倾盖如故,一见倾心,彼此从不因身份、地位与政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也不因生死而隔离。
  ⑾唐人,真是太多情了。在南来北往的路上,送人的,折柳相赠;离去的,接枝挥别。“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然而,柳条一年一青,岁月却慢慢老去,唐人衣袂飘飘,迈着潇洒的步子,一步步走入历史的深处,成为一处可望而不可即的风景。
  ⑿隔着岁月,仿佛隔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长河,“野渡无人舟自横”,让我们无论如何也渡不过去,无法进入那种境界。
  ⒀送,大概就是现代人的悲哀了。(作者:余显斌 选自《时文选粹》第6辑 有改动)
1.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⑷段之前,作者引用王维的诗《渭城曲》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看第⑺段画线处,按照“飘飘欲飞”的结构形式,仿写一个四字短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选择合适的古诗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A.瀚海阑干百丈冰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天下谁人不识君
5.季羡林的《成功》和《大唐柳色》都采用设问开头,既有共同的作用,也有不同的妙处。请就这两个方面分别简要回答。
  什么叫成功?顺手拿过一本《现代汉语词典》,上面写道:“成功,获得预期的结果。”言简意赅,明白之至。——(季羡林《成功》)
(1)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对文章标题“大唐柳色”的理解哪一项不恰当?[     ]
A.向往唐人旷达潇洒、恬淡清新的风范神韵。
B.赞美唐人重人格重友情的品格节操。
C.感叹现代人无法进入唐人境界。
D.探究国势强盛与诗歌兴衰的关系。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敬畏生命
张全民
  ⑴弘一法师圆寂前,再三叮嘱弟子他的遗体装龛时,在龛的四个脚下各垫上一个碗,碗中装水,以免蚂蚁虫子爬上遗体后在火化时被无辜烧死。看弘一法师的传记,读到这个细节,总是为弘一法师对于生命深彻的怜悯与敬畏之心所深深感动。
  ⑵高中时候,我家后院的墙洞里经常有大老鼠出来偷吃东西。不知为什么,我的心里产生了一个残酷的想法,悄悄地躲在墙边,趁老鼠出来时候,拿开水烫它,结果,一只大老鼠被滚烫的开水烫着后惨叫着缩进了墙洞,我不知道它有没有死,但那时我并没意识到自己的残忍,因为“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在人类的心目中老鼠似乎有一千个应该死的理由。然而,引起我内心最大触动和自责的还是在两个月后:我在后院又看到了那只大老鼠,它活着,只是全身都是被烫伤之后留下的白斑,最让痛苦和不安的是,它居然还怀着小老鼠,腆个大肚子,动作迟钝在地上寻觅着食物,我无法表达我那个时候的心情,我只觉得“生命”这个词在我的心中突然凸现得那么耀眼,只觉得我曾经有过的行为是多么的卑劣和龌龊。这种感觉,在别人眼里也许会显得很可笑,但是,对我来说,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我逐渐地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和份量。
  ⑶法国思想家史怀泽曾在《敬畏生命》中写道:他在非洲志愿行医时,有一天黄昏,看到几只河马在河中与他们所乘的船并排而游,突然感悟到了生命的可爱和神圣。于是,“敬畏生命”的思想在他的心中蓦然产生,并且成了他今后努力倡导和不懈追求的事业。
  ⑷其实,也只有我们拥有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我们才会时时处处感受到生命的高贵与美丽。地上搬家的小蚂蚁,春天枝着鸣唱的鸟儿,高原雪山脚下奔跑的羚羊,大海中戏水的鲸鱼等等,无不丰富了生命世界的底蕴,我们也才会时时处处在体验中获得“鸢飞鱼跃,道无不在”的生命的顿悟与喜悦。
  ⑸因此,每当读到那些关于生命的故事,我的心中总会深切地感受到生命无法承受之重,如撒哈拉沙漠中,母骆驼为了使即将渴死的小骆驼喝到够不着的水潭里的水而纵身跑步跳进了潭中;老羚羊们为了使小羚羊们逃生而一个接着一个跳向悬崖,因而能够使小羚羊在它们即将下坠刹那以它们为跳板到对面的山头上去;一条鳝鱼在油锅中被煎煮时却始终弓起中间的身子,是为了保护腹中的小鳝鱼;一只母狼望着在猎人的陷阱中死去的小狼而在凄冷的月夜下呜咽嗥叫。其实,不仅仅只有人类才拥有生命神圣的光辉。
  ⑹有时候,我们敬畏生命,也是为了更爱人类自己,丰子恺曾劝告小孩子不要肆意用脚去踩蚂蚁,不要肆意用火或用水去残害蚂蚁,他认为自己那样做不仅仅出于怜悯文心,更是怕小孩子那一点点残忍心以后扩大开来,以致驾着飞机装着炸弹去轰炸无辜的平民。
  ⑺确实,我们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不仅仅是因为人类有怜悯之心,更因为它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当它们被危害殆尽时,人类就像是最后的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倒下的也便是自己了。
1.文章第一段说:“总是为弘一法师对生命深彻的怜悯与敬畏之心所深深感动。”根据文意写出其中“怜悯”与“敬畏”的具体内容。
 “怜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敬畏”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2)段中说“这种感觉,在别人眼里也许会显得很可笑”,“这种感觉”指什么?为什么在别人眼里会显得很可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上下文关系看,第⑸段写撒哈拉沙漠中的骆驼,跳悬崖的老羚羊,油锅中被煎煮的鳝鱼,望着陷阱中死去的小狼的母狼,目的是为了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⑹段关于丰子恺的故事证明了文中的哪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狼、老鼠、毒蛇、蝎子等,这是一些会给人类造成伤害的,令人恐惧、厌恶的动物。对于这类生命,是消灭之?宽容之?还是保护之?你赞成哪种做法?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男孩,别哭
谢宗玉
  (1)山前有溪,稍远有河,被山岭围着,村只得算山村。山村的孩子一天的时间多是在山里度过,而雨,说下说下,它才不管你回没回家。这样,很多时候我们必须遭遇晴出雨归的劫数。灿烂出门,颓丧回家,这是谁也不愿经历的。很多事情,甚至包括人一生的命运,都得是这种结局。有什么办法呢?
  (2)雨总是起于黄昏,当我们担着柴禾走在蜿蜒山道上的时候,潇潇暮雨要么从后面赶上来,要么在前面截住你,想避都避不开。这时,心情就会像四合的暮色,突然黯淡下来。怎么不黯淡呢?雨加重了肩上的担子,又阻碍了归路的脚步,透过雨幕,家就显得更加遥远难及。而雨,又不是平时活泼巧妙的那种,而是阴阴的,凄凄的,带点巫性,又带点魅气。
  (3)印象最深的是10岁的那年秋天,独自一人担着柴禾走在黄昏的山路上,山雨沙沙从身后而来,像一张阴暗之网,一下子就将我罩进去了,那颗本来就因孤寂而伤感的心,便进而变得绝望。仿佛淹过我的不是山雨,而是令人窒息的黑水。
  (4)山雨打湿我的头发,山雨浸透我的衣服,山雨像黑寡妇赖在我的柴禾里,要享受坐滑杆的感觉。柴禾在肩上重若千钧,我把担子从左肩换到右肩,又从右肩换到左肩,稚肩在与柴担热烈切磋的过程中慢慢火辣,慢慢红肿。脚在山路上不敢停下来,一停就颤得厉害。终于一个趔趄,柴禾从柴担两头滑落下来,柴担弹得老远。我一屁股坐在青石板上放声大哭。山雨沙沙无边,冷漠地下着,没半点怜惜之情,我哭得更伤心了。雨浇灭了我的哭声,在山中没有半点回音。群峰座座在雨中都一副事不关已的样子,我感到了小小小的自己被大大大的世界完全给遗弃了。
  (5)我坐在青石板上,根本找不到解决的办法,只能把剩下的那一点气力也哭尽。父亲,我的亲亲父亲,就在这时从山拗的拐角处出现了,他一下子把我从恐惧和绝望的深水区捞救上来。我无法说出那一刻心中的感受。我只知道,那一刻他温暖的笑容会让我珍藏一辈子,感激一辈子。是父亲温暖的笑容给了我在世上继续前行的勇气,要不然我真会沿原路退离这个陌生的世界。
  (6)嘿,男孩,别哭,我们回家。父亲对我吆喝道,然后像扶起一棵被雨淋趴的庄稼那样将我扶起。
  (7)男孩,别哭。二十多年后,当我脱口对自己儿子也说这话时,我才发现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竟是一种成长的标识。只是我儿子面对的不再是山雨带来的困扰。我怀疑父亲的父亲肯定也对父亲说了这四个字,而我儿子的儿子也将会在某个未知的时刻对他的儿子说出这四个字。后来我看美国著名的成长伤感片,题目竟就有了这四个字:“男孩,别哭”。只是里面的主人公没能跨越这道标识,死了。
1.本文要告诉读者哪些道理?请你谈谈你的理解。(写出三点即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文中的词语,填写出作者情感变化的轨迹。
  黯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柴禾在肩上重若千平钧,我把担子从左肩换到右肩,又从右换到左肩右左,稚肩在与柴禾热烈切磋的过程中慢慢火辣,慢慢火辣。”这一细节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对“男孩别哭”这种说法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在教育活动中,大部分老师对男孩子的要求明显高于女孩子,比如男孩与女孩闹别扭了,我们总是下意识地去保护女孩子、批评男孩子。对那些爱哭鼻子的男孩子,我们总是不断地提醒他们坚强、再坚强些,总是期望孩子能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耐挫力,却往往忽视了他们在耐挫的同时,所可能会受到的不公正对待,甚至潜在的伤害。坚强的男孩子往往只能默默承受压力与挫折,把悲伤和痛苦深埋心中。
  文章最后一段中说“只是我儿子面对的不再是山雨带来困扰”,“我儿子”面对的又是什么困扰呢?如果是你遇到了同样的困扰,你又将如此面对呢?请简要说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空荡荡的汉江》,完成后面题目。  ⑴空荡荡的汉江依然美丽。
  ⑵两岸的油菜花笑得很精神。还有那么多野桃花也开得很风雅。春风刚刚露出欢颜,就被善于自我表现的蜜蜂吻了一下。吻过之后又是何等景致?惟有江水珍藏着两岸的风采,渲染着两岸的风姿。
  ⑶江水依然流呀流,岸上的人们依然行呀行。我却觉得汉江很可怜:几乎很久很久没有一只船从江上驶过,岂不可惜了一江春水!
  ⑷难道江水不深,载不起恋人的深情?难道江水不清,沁不湿诗人吟诵的月光?难道鹅卵石不精致,填不进棋手对弈的方城?难道江风不温柔,吹不走黄昏后春意阑珊的忧愁?
  ⑸然而,我并未彻悟:惟有空荡而美丽,不沾惹人的韵味,才独具大自然的馨香。
  ⑹我苦口婆心地用高价买通一只小船的一段水路。这船早已萎缩于江边,任我纵它驶入江中之后,我正是王维《汉江临泛》中的“波澜”:“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群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⑺一路江风,可曾把昨日的梦魇冲散?一江碧水,可曾把朦胧的焦虑荡尽?一路花香,可曾开放在被春光遗忘的心扉?在摇橹的兴奋之余,在独立船头的傲然之时,我没有任何疑问可以向大自然发问,汉江也没有任何过错,可以由我去指责,我全然地交给了一江春水。只有这样全身心地投入,偏执的小我才能被除去,而臻至于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境界中去。
  ⑻可是,倾囊买下的一段水路已到终点,人生时时面对的严肃主题——我们的岸。
  ⑼此刻,如果我能永不上岸,长久地沉浸于与天地精神的往来之中,将会怎样?
  ⑽钟情有时终归钟情。
  ⑾岸,那是必须要上去的。并非我们不理解江水古意斑驳、天地的浩浩之气;并非我们不晓得,长江最钟爱的女儿——汉江,终究要投入母亲的怀抱;只是因为我们常常自命为:人乃是大自然的上帝。
  ⑿成了上帝,无论在画中还是在画外,我们都是即兴的一瞬。永恒的力量却属于汉江的神韵:无论有人无人有船无船有桥无桥进入她的风景里,她依然美丽,而空荡荡的时候更美丽。
1.结合文章内容,理解划线词语的含义。
(1)两岸的油菜花笑得很精神
 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我能永不上
 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体会文章第四小节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第六段中引用的王维的《汉江临泛》,你能说说引用这首诗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空荡荡的美丽”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说“我们常常自命为:人乃是大自然的上帝。”人真的是大自然的上帝吗?结合现实生活,说说人类应该怎样与大自然相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碣石山草》完成下面问题。
  碣石山草是我登碣石山时从山上采来的,因为没有人知道它叫什么,因而取名碣石山草。
  山里人几乎家家养花、卖花,但清一色是外地花卉,南方的柠檬在这里养得又肥又大,“没有山上的花草吗?”我问。“没有。”山里人诧异地回答。于是,我从一块巨石下挖起这株很不起眼的碣石山草。
  回家栽在花盆里。从此,它的生命线系上了我的感情线。
  开始时,由于路上的蹂躏,它仅有的几片嫩叶全蔫了,在花盆里东倒西歪,抬不起头来。但我仍抱有极大的希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是会让人吃惊的。可连续几天,它不但没有生出新芽,反而叶子渐渐变黑变干,一派死气。我不禁悲伤起来,为无意间摧折了一个好端端的生命追悔莫及。于是,我把它从花盆里撤出来,埋在庭院里。每天,我都在埋有碣石山草的空地前默默伫立一会,一是祭奠它,二是幻想绝处逢生,出现奇迹。终于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地上冒出一个新芽,毛茸茸娇嫩的一团,活像一个新生婴儿。我惊喜地叫出声,就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随即雀跃着告诉了认识的每一个人。这之后,我对它进行了精心的培育:浇水、施肥、松土、舒茎……慢慢地,碣石山草长势喜人,芽展成叶,叶抽出茎,葱茏成丛,一个月后,它长成一片独特的风景:
  葱茏、鲜润的青草,舒展、开放的翠叶;一簇像孔雀开屏时魅力四射的尾羽,又像崇尚率真的靓女的冲天美发;一片像苍翠欲滴的淡冶春山,阵阵风儿吹过,又像绿的海洋,漾起涌涌追逐的波浪既带有野草的狂放,又带有青草的清新;既有大山的清幽,又有大山的质朴
  “是自然的美,是美的自然”,观赏它不禁让人想起革命前辈李大钊赞美碣石美景的名句。因此,它引来人人赞美。
  一位友人观看了碣石山草,称赞一番,对我说:“你建一个苗圃吧,专门培养自然花草。”
  我听了心一动,作为教师,我从事的工作与这多么相似啊!原来是碣石山草般的学生,被老师移植在教室的花盆中,用美德的光辉映照,用真情的细雨浇灌,用知识的土壤培育,用智慧的气息熏陶,他们成为一盆盆亮丽的风景,去奉献社会,美化社会;甚至被人遗弃的很不起眼的差生,多施些感情的雨露,也会长成片片惊喜。“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不是很有道理吗?然而,曾几何时,我们教育的花盆塑成应试的形状,束缚了盆中的花草自由成长,使其长成畸形,生成病态,甚至夭折——我们为不合理的教育体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不过,如今我们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就是摔碎应试教育的花盆,把花草栽在肥沃的土地上,还花草以本性,使其健康成长,长成自然美。
  对,我要听从友人的劝告,建一座移栽自然花草、培养自然美的苗圃。
1.说说下列划线的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1)由于路上的蹂躏,它仅有的几片嫩叶全蔫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今我们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就是摔碎应试教育的花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中说,碣石山草的“生命线系上了我的感情线。”那么“我”的感情线的脉络是怎样一步步地向前发展的呢?请在下列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表示“感情线”的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加横线的句子采用了何种修辞?加粗的句子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引用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和李大钊“是自然的美,是美的自然”的名句,均十分恰当,你知道它们各有什么作用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友人是如何对待“我”栽碣石草的?“我”又是怎么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是一篇从内容到结构、语言都十分美的文章,请你就其中的某一方面写几句赏析的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