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上有个大名鼎鼎、令人闻之生畏的七盘关,此地是自古陕西宁强入川的必经咽喉要道。古诗有云“上有千仞岩,势欲压人顶。下有万丈溪,清欲摄人影。楼空石蹬

       蜀道上有个大名鼎鼎、令人闻之生畏的七盘关,此地是自古陕西宁强入川的必经咽喉要道。古诗有云“上有千仞岩,势欲压人顶。下有万丈溪,清欲摄人影。楼空石蹬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蜀道上有个大名鼎鼎、令人闻之生畏的七盘关,此地是自古陕西宁强入川的必经咽喉要道。古诗有云“上有千仞岩,势欲压人顶。下有万丈溪,清欲摄人影。楼空石蹬悬,延缘曲如蚓。自下而上上,仰视难引领。自上而下下,深疑入眢(yuān)进。惟第七盘雄,曲折赴危岭。”纵是未亲临其境者,读之也不难想见它的险势异常!
       此诗作者为清嘉庆年间潘时鏸,距今已一百八十余年。人间至少过去六七代人,但对大自然来说仅是打了一个呵欠。而今我来这七盘岭上的七盘关,仍是仰头仿佛处处巨石就要下跌,却又欲退不能;而向下一看,只疑身陷枯井之中,欲喊无声。
       正如登泰山十八盘,一般游人恐怕绝少细数究竟是十八盘,还是十七盘抑或是十九盘一样。我攀蜀道七盘岭也没有记准到底是不是转了七圈,只知印象最深的是七盘关绝险处立有一石碑,上有“小心移步”四个大字,提醒你千万玩忽不得!一抬头,那颇有几分狰狞的危岩怪厉地对着我,像在惊问:这里是只有飞鸟可渡的狭路,你这不知趣的俗子怎敢斗胆闯此禁地?
       我只暗笑,没有作答。
       其实还有啥好奇怪的,自古以来,凡由金牛道入蜀者,谁能不从这七盘岭“盘”过?那公元前秦惠文王伐蜀时的千万征夫要“盘”,那唐玄宗李隆基落荒避蜀时抬他的轿夫要“盘”,那采药吹樵的草民也要“盘”。
       时代在前进,历史在发展,但历史很多时候也往往呈螺旋形攀登的态势。就眼前的七盘关来说,人们从秦“盘”到汉,从唐宋“盘”到明清,总是在不断地周旋、周旋……自古以来,得意者“盘”,落难者“盘”,身负重物者也“盘”。如今火车也“盘”,一隧道,便似打出一把折扇,后几节车厢中的旅人探首车窗,看这把巨大的折扇煞是壮观!汽车也要“盘”,从低而高,好像射出一颗颗飞弹,随后又隐而不见,让人惊心动魄!
       七盘关最险,七盘关也最忙。它从来没有对准谁发请柬,人们却都来找它;它没有主动麻烦谁,人们来了却又抱怨攀它太麻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哦,七盘关再高再险,也只是我们必经路上的一个里程标而已。
1、“自古以来,得意者‘盘’,落难者‘盘’,身负重物者也‘盘’。”这句话与哪个句子相呼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今火车也‘盘’,一出隧道,便拟打出一把折扇。”从修辞的角度看,这是一个__________。试具体解释这句话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本文的思路,在文中划______处补充上与前文意相关联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的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来到这七盘关的感受是围绕哪一个词展开的?______
   ______________。
答案
1、秦惠文王伐蜀时的千万征夫要“盘”,唐玄宗李隆基落荒避蜀时抬他的轿夫要“盘”,那采药砍樵的草民也要“盘”。(意思对即可)
2、比喻 火车“盘”山蜿蜒而上,从侧面看犹如一把打出的折扇或火车道“盘”山蜿蜒而上,从侧面看就如一把打出的折扇。(意思对即可)
3、“它吸引人之处在险上,它讨厌人之处也在险上。” 或“人们来找它是因为它险,人们抱怨它也是因为它险。”(开放性试题,不设统一答案)
4、“我”的感受    险
举一反三
       乘电梯耳膜受着强压,降落下来立即坠入喧嚣。顾客的嘈杂。黑人的鼓声。警车和救护车的尖叫。各种声音滚滚滔滔,波澜起伏,令你又是蛙泳又是仰泳又是蝶泳又是侧泳又是自由泳,招数使尽,也游不出去。而地铁又哐当着呼啸于地表之下,就像每秒钟都要发生十次以上的有感地震。纽约的每一条街道因此而在抖动,纽约的每一条街道因此而在摇滚乐的节奏中摇滚,似乎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按摩器,谁要是脚腿有病,尽可以坐在街心岛上享受免费按摩。A但是在这里,人们即使脚腿有病,也都走得风风火火,大步流星。因为每个人都争分夺秒地追求着更高的工作目标和更高的收入。也许只有小松鼠没有追求,没有压力。小松鼠跳向树下长椅上坐着的退休老人或外国游客,跳上他们的股掌,小天使小精灵似的,享受他们的爱抚和面包之类的赏赐。人们远不像小松鼠那么轻松自在。B于是只要办完事情,就旋风一样钻进汽车如钻进甲虫的肚子,甲虫心急火缭的奔驰而去。整个纽约是一个快速奔驰的甲虫的世界。甲虫以铁为甲,以轮为脚,以汽油为液体面包为牛奶为可口可乐。大街小巷,甲虫密密麻麻,五彩缤纷,尽显美丽的风姿。路。直线。交又线。弧线。拱起的线。隐没的线。圆圈。还有重叠的线,甚至,缠在一起的线。甲虫们在上面时而追逐着,时而并行着,时而倏地一下分道扬镳,又忽然有高有低地跑在几层复杂的立交桥的盘道上,沿着令人眼花缭乱的螺旋曲线,跑成了一朵光与影发育而成的旋转的五彩莲花。C忽而,一座斜拉桥,一只躺卧的竖琴赫然出现,甲虫们争先恐后地跑上去,被一只看不见的大手弹成了音符和旋律,美丽动听。
1.画横线的句子有错别字的一句的是(       ),正确的写法应该是_____________
2.加粗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分析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小松鼠的自由快活对体现纽约生活的紧张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芙 蓉 城
罗念生
       燕京城像一个武士,虽是极尽雄壮与尊严,但不免有几分粗鲁与呆板;芙蓉城像一个文人,说不尽的温文,数不完的雅趣。这城在一个高原的盆地中央,四围环绕着“蓊郁千山峰”。西望灌县的雪岭犹如在瑞士望阿尔卑斯山的雪影一般光洁。春天来时,山上的积雪融化了,洪水暴发,流到一个极大的堰内;堰边筑着一道长堤,防范这水泛滥。这堤比黄河的堤防还更坚实,还更紧要,特派一员县令治理;倘若疏心一点,那座城池顷刻就会变作汪洋。堰内的水力比起奈阿格拉瀑布的还强:磨成水电,全省可以不烧柴炭。这儿的土壤很肥沃,一年计有三次收获;今天割了麦,明天便插秧,眼见黄金换成裴翠。这儿也许冷,但冷得不让结冰;也许吹风,但不准沙石飞扬;也许有尘埃,但不致污秽你的美容;这儿云多,云多是这儿的光彩:① ,所以南边的邻省叫做“云南”。
       芙蓉城对穿九里半,周绕四十里。从孟昶开端,城上遍植芙蓉,硕美鲜艳。。中央有少城,也有一座煤山。西南角石牛寺旁有块“支机石”,高与人齐,略带青紫,相传是织女的布机坠下人间;还有一块尖锐的“天涯石”,生在宝光寺,象征远行人的壮志。城中古迹要数文翁兴学的“石室”,君平算命的卜肆,扬雄的“子云亭”和他抄太玄经的洗墨池。西郊外可寻访相如的古琴台,在市桥西岸,也就是文君当垆涤器的地方。北门外可望凤凰山,满生着青蔚的梧桐。山旁有驷马桥,相如当日豪语道:“不乘高车驷马,不过此桥”。附近有昭觉寺,寺大僧多,古柏苍翠。明代的“和尚天子”曾在那儿选高僧辅佐诸王,可知名气的隆重了。
       东关外有望江楼,不亚于黄鹤楼的举目空旷;前人有半边对字,缺少下联:“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旁有一口古井,每个名士,每个游人都要取点井水来品尝:因为多才多色的薛涛的香魂潜没在井中,所以这水就香艳名贵了。江上顶好玩是端午的龙舟竞渡:名士,美人,观客,重重叠叠聚在江边;耳听火炮一响,龙舟鸣金击鼓奔向彩舫;忽然一只酒醉的水鸭从舫上飞下,群龙怎样奋勇也擒不住它。江水流到峨眉山麓,转变黑了,特产一种美味的墨鱼,相传东坡洗砚台染黑了的。
       南郊不远就到武侯祠。祠有几抱大的古柏,传说是孔明亲手植的,恍惚像孔林的枯桧。这老柏有些灵怪,不逢盛世,不发青枝,祠内竹林修茂,气象森威;先帝的衣冠坟像一个山头,横斜着楠木几株。正殿上有副匾联:“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殿旁古式的草亭里存放着空城计弹用的古弦琴,亭周题满了名句,还记得几字:“问先生所弹何调,居然退却十万雄兵”?想司马氏见了,当如何懊恼。到如今依然祭祀隆重,时有过客瞻拜;庙宇重修,正梁是千里外运来的一根“乌木”。
       南门口有一道长拱的石桥,很像颐和园的十七洞桥。,逆流西上,行过很长的芦花小径,直通“草堂寺”。寺门很古雅,两旁题着:“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你见了也必心中荣幸,充满了无边的诗意。石砌上的苔痕,垣墙外的野草,虬干的古梅,清幽的竹径,都是杜公从前的诗料。堂前有一方很深的池塘,塘内养着许多鱼鳖,有的白鲤已长到“丈大丈长”。如果你抛下一块面饼,那些鱼会成团起来吞食,嘴皮伸到水面有茶碗样大,吞起东西来“通通”地响。一个暮春晚上,杜公在池畔吟诗未成,忽觉青蛙叫得烦腻,他用朱笔在蛙的头上点了一点,封它到十里外去唤“哥哥”:所以如今草堂寺的青蛙头上有一点红痣。逢到四月十九“浣花节”,你可邀约良朋,泛舟到草堂,摆一台“浣花宴”,醉酒赋诗,极尽雅人雅事。
       出寺不远就到百花潭,又叫浣花溪:水涯竹木丛生,天然幽韵;这溪水用来濯锦,格外鲜明,薛涛曾取这水制造十色笺。“百花潭水即沧浪”,后人因爱慕这名句,在溪边的柏林里年年春天举办“花朝会”。全省的花卉宝器都送到那儿赛会,远近的人都爱到那儿观赏。城内的戏园、茶社、酒肆、商场和音乐、武艺、球戏等娱乐都移到花会去。见天有成千成万的游客观花玩景:会场内笑声与管弦合奏,美色与名花斗艳。妇女们更有别样的心事,进青羊宫道院去摸弄青羊,许下求嗣的心愿。你可以到处游玩,有何首乌,有灵芝草,江安的竹器,精巧玲珑,峨眉山的“嵋尖”,清甜适口。倦了,你踏进酒家酌饮几杯,别忘了当垆的美人。醉后,你醺醺的在十里花圃中息芳香,看美色,这艳福几生修到!
       芙蓉,你的自然美妙,你的文艺精英,我还不曾描出万一。愿你永葆天真,永葆古趣,多发几片绿叶,多开几朵鲜花;别给楼高车快的文明将你污秽了,芙蓉!
1.这篇文章的线索非常明显,你能不能根据提示找到这些词语?
     西郊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中提示,你知道武侯祠是纪念谁的吗?[     ]
A.孙权
B.刘备
C.诸葛亮
D.周瑜
3.下列诗名是从文中抽出来的,请将它们放回标有数字的横线上。
      ①(      ) ②(      ) ③(      )
A.“万里桥西一草堂”
B.“锦屏云起易成霞”
C.“二十四城芙蓉花,锦官自昔称繁花”
4.浣花溪边年年举办“花朝会”的原因是什么?请用横线画出来。
5.文章结尾一段用了第几人称?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儿也许冷,但冷得不让结冰;也许吹风,但不准沙石飞扬;也许有尘埃,但不致污秽你的美容。”这句话很有特色,你能不能模仿它自己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水乡怀旧
       在水乡的城里是每条街几乎都有一条河平行着,所以到处有桥,低的或者只有两三级,桥下才通行小船,高的便有六七级了。乡下没有这许多桥,可是汊港纷歧,走路就靠船只,等于北方的用车,有钱的可以专雇,工作的人自备有“出坂”船,一般普通人只好趁公共的通航船只。
       船有两种,其一名曰埠船,是走本县近路的,其二曰航船,走外县远路,大抵夜里开,次晨到达。埠船在城里有一定的埠头,早上进城,下午开回去,大抵水陆六七十里,一天里可以打来回的,就都称为埠船。埠船总数不知道共有多少,大抵中等的村子总有一只,虽是私人营业,其实可以算是公共交通机关。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里有一篇讲离婚的小说,说庄木三带领他的女儿往庞庄找慰老爷去,即是坐埠船去的,但是他在那里使用国语称作航船,小说又重在描画人物,关于埠船的东西没有什么描写。这是一种白篷的中型的田庄船,两旁直行镶板,并排坐人,中间可以搁放物件。船钱不过一二十文吧,看路的远近,也不一定。乡村的住户是固定的,彼此都是老街坊,或者还是本家,上船一看乘客差不多是熟人,坐下就聊起天来,这里的空气与那远路多是生客的航船便很有点不同。航船走的多是从前的驿路,终点即是驿站,它的职业是送往迎来的事;埠船却办着本村的公用事业,多少有点给地方服务的意思,不单是营业,它不但搭客上下,传送信件,还替村里代办货物。无论是一斤麻油,一尺鞋面布,或是一斤淮蟹,只要店铺里有的,都可以替你买来。他们也不写账,回来时只凭着记忆,这是三六叔的旱烟五十六文,这是七斤嫂的布六十四文,一件都不会遗漏或是错误。它载人上城,并且还代人跑街,这是很方便的事,但是也或者有人,特别是女太太们,要嫌憎买的不很称心,那么只好且略等候,等“船店”到来的时候,自己买了。城市里本有货郎担,挑着担子,手里摇着一种雅号“惊闺”或是“唤娇娘”的特制的小鼓,方言称之为“袋络担”,据孙德祖的《寄龛乙志》卷四里说:“货郎担越中谓之袋络担,是货什杂布帛及丝线之属,其初盖以络索担囊橐衍且售,故云。”后来却是用藤竹织成,叠起来很高的一种箱担了,但在水乡大约因为行走不便,所以没有,却有一种便于水行的船店出来,弥补这个缺憾。这外观与普通的埠船没有什么不同,平常一个人摇着橹,到得行近一个村庄,船里有人敲起小锣来,大家知道船店来了,一哄的出到河岸头,各自买需要的东西,大概除柴米外,别的日用品都可以买到,有洋油与洋灯罩,也有芒麻鞋面布和洋头绳,以及丝线。这是旧时代的办法,其实却很是有用的。
       我看见过这种船店,趁过这种埠船,还是在民国以前,时间经过了六十年,可能这些都已没有了也未可知,那么我所追怀的也只是前尘梦影了吧。不过如我上文所说,这些办法虽旧,用意却都是好的。近来在报上时常看见,有些售货员努力到山乡里去送什货,这实在即是开船店的意思,不过更是辛劳罢了。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船(    ) 驿路(    ) 嫌(    ) 一(    )
2.根据文意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①埠船总数不知道共有多少,大抵中等的村子总有一只。
     大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看见过这种船店,过这种埠船。
     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乡村的住户是固定的,彼此都是老街坊,或者还是本家
     街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但是也或者有人,特别是女太太们,要嫌憎买的不很称心,那么只好且略等候,等“船店”到来的时候,自己买了
     嫌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称为“埠船”的原因是什么?请用曲线在文中画出来。
4.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埠船”和“航船”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出说明其目的的一个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结尾作者为什么要写售货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热爱生命不过,我对随时告别人生,毫不惋惜。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我自认为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因为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尤其在此刻,我眼看生命的时光不多,我就愈想增加生命的分量。我想靠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充实。
1.结合语境解释“稍纵即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为什么“对随时告别人生,毫不惋惜”?用直线在原文中标出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完选段,你认为作者有哪些生活态度?至少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摘抄至少两句有关珍惜时间的格言、警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故乡的桂花雨
琦 君
       故乡是近海县,八月正是台风季节。母亲称之为“风水忌”。桂花一开放,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作风水啊。”她担心的是将收成的稻谷,第二就是将收成的桂花。桂花也像桃梅李果,也有收成呢!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遭,嘴里念着:“只要不作风水,我可以收几大箩,送一斗给胡宅老爷爷,一斗给毛宅二婶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原来桂花是糕饼的香料。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闻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任它开过谢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吹落,那就湿漉漉的,香味差太多了。“摇桂花”对于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盯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母亲说:“还早呢,没长足,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知道要“作风水”了,赶紧吩咐长工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篾簟,帮着抱住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母亲洗净双手,撮一撮桂花放在水晶盘中,送到佛堂供佛,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合在一起,佛堂就像神仙世界。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人梦甜。”诗虽不见得高明,但在我心目中,父亲确实是才高八斗,出口成诗呢。桂花摇落之后,全家动员,拣去小枝小叶,铺开在簟子里晒上好几天太阳,晒干了,放在铁罐子里,和在茶叶中泡茶,做桂花卤,过年时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念中学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名胜满觉珑,一座小小山坞,全是桂花,花开时那才是香闻十里。我们秋季远足,一定去满觉珑赏桂花。“赏花”是借口,主要的是饱餐“桂花栗子羹”。因为满觉珑除桂花以外,还有栗子。秋季栗子正成熟,软软的新剥栗子,和着西湖白莲藕粉一起煮,再撒上几朵桂花,那股子淡雅清香是无论如何没有字眼形容的。即使不撒桂花也一样清香,因为栗子长在桂花丛中,本身就带有桂花香。我们边走边摇,桂花飘落如雨,地上不见泥土,铺满桂花,踩在花上软绵绵的,心才有点不忍,这大概就是母亲说的金沙铺地,西方极乐世界吧。母亲一生辛劳,无怨无悔,就是因为她心中有一个金沙铺地的西方极乐世界。
       我回家时,总捧一大袋桂花回来给母亲。可是母亲常常说:“杭州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于是我也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
1、文段中“桂花一开放,母亲就开始担心了”。母亲为什么要担心?请用文段中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文中原句回答为什么“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桂花收好后母亲“洗净双手,撮一撮桂花放在水晶盘中,送到佛堂供佛”。母亲的做法是迷信吗?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题目是《故乡的桂花雨》,而后却又介绍杭州满觉珑的桂花,你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本文要表达的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把自己浓浓的思乡之情寄托于故乡的土特产之中,写得乡土气息十足,别有一番风味,你的家乡有什么令你铭记于心的事物吗?请你写一篇短文,写进自己对家乡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