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短文,做后面问题。(14分)大 风莫言⑴我家后面有一条弯弯曲曲的胶河、沿着高高的河堤向东北方向走七里左右路,就到了一片方圆数千亩的荒草甸子。每年夏天,爷

阅读下面短文,做后面问题。(14分)大 风莫言⑴我家后面有一条弯弯曲曲的胶河、沿着高高的河堤向东北方向走七里左右路,就到了一片方圆数千亩的荒草甸子。每年夏天,爷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短文,做后面问题。(14分)
大 风
莫言
⑴我家后面有一条弯弯曲曲的胶河、沿着高高的河堤向东北方向走七里左右路,就到了一片方圆数千亩的荒草甸子。每年夏天,爷爷都击那儿割草,我爷爷的镰刀磨得快,割草技术 高,割下来的草干净,不拖泥带水。
⑵最早跟爷爷去荒草甸子剖草,是刚过了七岁生日不久的一天。堤顶是一条灰白的小路, 路的两边长满野草,行人的脚压适迫得它们很瑟缩,但依然是生气勃勃的。爷爷的步子轻悄悄的,走得不紧不慢,听不到脚步声。田野里丝线流苏般的玉米缨儿,刀剑般的玉米叶儿,刚秀出的高粱穗儿,很结实的谷子尾巴,都在雾中时隐时现。河堤上的绿草叶儿上挂着亮晶晶 的露水珠儿,微微颤抖着,对我打着招呼。
⑶田野里根寂静,爷爷漫不经心地哼起歌子来:
一匹马踏破了铁甲连环
一杆枪***败了天下好汉
一碗酒消解了三代的冤情
一文钱难住了盖世的英雄……
⑷坦荡荡的旷野上缓慢地爬行着爷爷悲壮苍凉的歌声。听着歌声,我感到陡然间长大了不少,童年似乎就消逝在这条灰白的镶着野草的河堤上。
⑸他带着我善找老茅草,老茅草含水少,干得陡,牲口也爱吃。爷爷提着一把大镰刀,我捉着一柄小镰刀,在一片茅草前蹲下来。“看我怎么割。”爷爷示范给我看。他并不认真教我,比画了几下干就低头割他的草去了。他割草的姿势很美,动作富有节奏。我试着割了几下,很累,厌烦了,扔下镰刀,追鸟捉蚂蚱去了。
⑹不知何时,无上布满了大块的黑云。
⑺我帮着爷爷把草装上车,小车像座小山包一样。大堤弯弯曲曲,刚走出里把路,黑云就把太阳完全遮住了。天地之间没有了界限,我竟然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回头看爷爷,爷爷的脸木木的,一点表情也没有。
河堤下的庄稼叶子忽然动了起来,但没有声音。河里也有平滑的波浪涌起,同样没有声音。很高很远的地方似乎传来了世上没有的声音,天地之间变成紫色,还有扑鼻的干草气息、野蒿子的苦味和野菊花幽幽的香气。
⑼在我们的前方,出现了一个黑色的,顶天立地的圆柱,圆柱飞速旋转着,向我们逼过来,紧接着传来沉闷如雷鸣的呼噜声。
⑽“爷爷,那是什么?”
⑾“风。”
⑿爷爷淡波地说,“使劲拉车吧,孩子。”说着,他弯下了腰。
⒀我们钻进了风里,听不到什么声音,只感到有两个大巴掌在使劲扇着耳门子,鼓膜嗡嗡地响。堤下的庄稼像接到命令的士兵,一齐倒伏下去。
⒁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像钉子一样钉在堤上,腿上的肌肉像树根一样条条棱棱地凸起来。风把车上半干不湿的茅草揪出来,扬起来,小车城哆嗦。爷爷的双腿开始颤抖了,汗水从他背上流下来。
⒂夕阳不动声色地露出来,河里通红通红,像流动着冷冷的铁水。庄稼慢慢地直起腰。爷侏一尊青铜塑像一样保持着用力的姿势。
⒃我高呼着:“爷爷,风过去了。”
⒄他慢慢地放下车子,费劲地直赶腰,我看到他的手指都蜷曲着不能伸直了。
⒅风把我们车上的草全卷走了,不、还有一棵草夹在车粱的榫缝里.我把那棵草举着给爷爷看,一根普通的老茅草,也不知是红色还是绿色。
⒆“爷爷,就剩下一棵草了。”我有点懊丧地说.
⒇“天黑了,走吧。”爷爷说着,弯腰推起了小车。
(21)我举着那棵草,跟着爷爷走了一会儿,就把它随手扔在堤下淡黄色的暮色中了。
小题1:莫言说:“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请概括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3分)
小题2:下列两题,任选一题。(2分)
(1)“坦荡荡的旷野上缓慢地爬行着爷爷悲壮苍凉的歌声”一句中,“爬行”一词表达上有什么作用?(2分)
(2)品味“我们钻进风里”一句中“钻”的妙处。
小题3:阅读⑽——⒇段文字,结合全文说说爷爷是个怎样的人。(2分)
小题4:第⑻段描写了大风降临前的情形,请简要赏析。(3分)
小题5:小说中“我”这个人物形象有哪些作用?(4分)
答案

小题1:(3分)爷爷和“我”—起去割草;遭遇大风;与大风搏斗。 答出三点意思即可。
小题2:(2分)(1)形象写出了爷爷的歌声低沉有力、节奏缓慢。(1分)“低沉有力”、“节奏缓慢”各0.5分。(2)写出了风之大,表现了祖孙俩敢于面对大风的勇气。(1分,每点0.5分)
小题3:(2分)爷爷是一个坦然镇定、刚毅坚强的人。 “坦然镇定”、“刚毅坚强”各1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4:(3分)从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描写了大风来临前自然界的反应;用词准确生动, 富有变化。 角度2分,“视觉”“听觉”“嗅觉”写出其中两种即可;语言l分。
小题5:(4分)以“我”的口吻讲述故事,增强真实感;通过“我”在大风来临前后的言行衬托爷爷的形象;表现祖孙情深,爷爷对“我”关心疼爱,“我”对爷爷敬爱依赖。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把握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也是感知文章的起点。对故事情节的概括,是近几年中考小说阅读的热门考题之一。学生能按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应避免的是前后相互交错,力求做到前后一脉贯通。这里概括出“一起割草、遭遇大风、遇大风搏斗”等情节即可。
小题2:
试题分析:学生应注意语言赏析的常见题型1、分析某个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答题方法:了解用词之美------动词形容词精辟准确,把事物说得形象具体;使用成语,为文章增色;关键词能为中心服务。
小题3:
试题分析:中考小说阅读的考查,人物形象分析是必考题,本考点主要考查我们对文章中人物形象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要求语言简洁。学会抓住人物的各种刻画手法来分析。学会从故事情节中来分析,学会把人物放到一定的背景环境中去分析,最后还要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小题4:
试题分析:学生了解各种写景角度,明确多角度写景的表达作用,并理解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学生表述合理即可。
小题5:
试题分析:文中“我”常见的作用有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让人读起来更加有兴趣,给人以一种亲切、可读的感觉。此处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让人读起来更加有兴趣,给人以一种亲切、可读的感觉。
举一反三
名著。(2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_______________的长篇小说,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战士形象,闪烁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哲尔赛的旅行成了我们的心事,成了我们时时刻刻的渴望和梦想。后来我们终于动身了。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正如那些不常旅行的人们一样,我们感到快活而骄傲。父亲忽然看见两位先生在请两位打扮得漂亮的太太吃牡蛎。一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拿小刀一下撬开牡蛎,递给两位先生,再由他们递给两位太太。她们的吃法很文雅,用一方小巧的手帕托着牡蛎,头稍向前伸,免得弄脏长袍;然后嘴很快地微微一动,就把汁水吸进去,蛎壳扔到海里。
毫无疑义,父亲是被这种高贵的吃法打动了,走到我母亲和两个姐姐身边问:"你们要不要我请你们吃牡蛎?"
母亲有点迟疑不决,她怕花钱;但是两个姐姐赞成。母亲于是很不痛快地说:"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太多,吃多了要生病的。"①然后转过身对着我,又说:"至于若瑟夫,他用不着吃这种东西,别把男孩子惯坏了。"
我只好留在母亲身边,觉得这种不同的待遇十分不公道。我一直盯着父亲,看他郑重其事地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向那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走去。
我父亲突然好象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瞪着眼看了看挤在卖牡蛎的身边的女儿女婿,就赶紧向我们走来,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他低声对我母亲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
母亲有点莫名其妙,就问:"哪个于勒?"
父亲说:"就......就是我的弟弟呀。......如果我不知道他现在是在美洲,有很好的地位,我真会以为就是他哩。"
我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
可是父亲还是放不下心,他说:"克拉丽丝,你去看看吧!最好还是你去把事情弄个清楚,你亲眼去看看。"
母亲站起来去找她两个女儿。我也端详了一下那个人。他又老又脏,满脸皱纹,眼光始终不离开他手里***活儿。
母亲回来了。我看出她在哆嗦。她很快地说:"我想就是他。去跟船长打听一下吧。可要多加小心,别叫这个小子又回来吃咱们!"
……
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他回到我母亲身旁,是那么神色张皇。母亲赶紧对他说:"你先坐下吧!别叫他们看出来。"
他坐在长凳上,结结巴巴地说:"是他,真是他!"然后他就问:"咱们怎么办呢?"母亲马上回答道:"应该把孩子们领开。若瑟夫既然已经知道,就让他去把他们找回来。最要留心的是别叫咱们女婿起疑心。"
父亲突然很狼狈,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
母亲突然很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楣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5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他答道:"2法郎50生丁。"我把5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
②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等我把2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3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10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小题1:选段中菲利普夫妇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 )
A.怀疑—失落—害怕—愤怒B.高兴—惊恐—平静—失落
C.高兴—害怕—暴怒—平静D.轻松—惊恐—暴怒—失落
小题2:划线句子②中“我”仔细端详于勒的原因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从来没见过于勒,对他的长相感到好奇。
B.“我”与他即将分别,依依不舍,再多看一眼。
C.叔叔就在眼前却不能相认,仔细端详表达我深切的同情。
D.对叔叔如此的穷愁潦倒感到不满,想从中找出原因。
小题3:结尾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照应了开头的环境描写。
B.写出了一家人心情的沮丧。
C.烘托了人物的心理。
D.表现了一家人摆脱于勒后心情的轻松。
小题4:对划线句子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写出了母亲对我的严格要求。
B.表现了母亲对我的疼爱和关怀
C.表现了母亲对女儿的偏心,对子女不能一视同仁。
D.写出了母亲怕花钱的吝啬心理。
小题5:文中对母亲的形象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自私而冷酷B.善良而懦弱
C.势力而无情D.吝啬而虚伪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伴随着战争,形成了丰富的战争文化。请列举一部课外阅读过的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并说出一个相关的人物及其故事情节。(2分)
小说:                    人物和情节: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选文,按要求回答文后各题。(21分)
换暖
包利民
①腊月的风如***猪般在窗外嚎叫着,叫醒了炕上的老两口。老李头蜷在暖暖的被窝里不想动,老李太太却一边穿衣服一边隔被踹了老李头一脚:“快点儿,车就要开过来了!”
②老李头嘟囔着:“去那么早干啥?也没人抢你的!”
③老李太太白了他一眼,说:“老人说过,多受点苦,后辈儿就多享点福,咱们多冻一会儿,孩子就能多暖和一会儿,说一百遍你也记不住!”
④两人收拾停当,各夹着一个旧丝袋,手里都拿着笤帚和搓子,老李头则多了一杆点着了的烟袋。一推门,大雪就像扯碎了的棉花套子从天上掉下来。两人呼着团团的白气,挟裹着一身的雪花向不远处的土路上走去。
⑤他们就站在路边,天已经放亮,浓密的雪花遮住了向远处看的目光。老李头狠吸了一口烟,说:“我说出来早了吧?”
⑥“能冻死你?”老李太太说,“这么冷咋没把你的烟冻灭呢?”
⑦烟袋锅里的烟叶在风雪中固执地燃烧着。这时,几声汽车喇叭声穿透呼啸的北风传了过来。两人立刻后退了几步,引颈张望。一辆大卡车从东边远远地开过来,像一团移动的影子。车速慢了一些,可能是因为土路不平整,加之雪厚,车时快时慢地颠簸着从他们身边驶过。
⑧这是一辆装满了煤的军用卡车,随着颠簸,许多煤块纷纷滚落下来。两人看着车跑远,就像融进大雪里没了影儿,才各自向着一个方向沿路去扫拾那些煤块儿。两人其实并不老,也就五十左右的年纪,可是长年的农事操劳风吹日晒雨淋雪打的,使得看上去就像七老八十的样子。
⑨当天大亮起来,村里的狗叫声此起彼伏地传来,两人已经各自背着一丝袋的煤汇合在刚才的等车处。老李头的烟袋像枪一样别在腰上,A老李太太脸上全是笑意:“今儿比往天都多,看来这场雪下得真好!”
⑩来时的脚印已经被雪填平,两人深一脚浅一脚地回到自家的院子。院子西侧有一个小小的仓房,老李头一脚把门踹开,把一袋煤哗啦一声倒进去,然后接过老伴儿的那一袋也倒了进去。老李太太伸头往仓房里看了看,里面已经堆了不小的一堆煤,B于是脸上的笑就更灿烂了
⑾从房后抱了一捆柴禾,老李头进屋后开始烧炕点炉子。C老李太太兀自一脸的笑,问:“你说,再捡上半个多月的煤,等儿子放假回来,够不够烧一个月的炉子?”
⑿老李头低哼一声:“就你能惯着他!从小就在这屋里长这么大,也没冻坏,就你咸吃萝卜淡操心!”
⒀老李太太却说:“那不一样,儿子上大学,住的是楼房,屋里热乎着呢!这都习惯了,冷不丁回家,肯定受不了!再说儿子这是第一年去上学,放假回来,咱们家咋地也得整热热乎乎的!你这死老头子是不是没长心?咱们也就起早出去那么一会儿,又冻不死,让儿子好好在家过个年能怎么的?”
⒁老李头低下头,偷偷地笑了一下,继续烟熏火燎地往灶坑里塞柴禾。不一会儿,炉子也点着了,炕也暖了,两人盘腿坐在炕上吃早饭,屋里渐渐地暖和起来。
⒂外面依然是风吹雪舞。就在刚才的那条路上,在很远处,在军用卡车里,两个年轻的小战士正在闲聊。旁边坐着的问开车的:“怎么每次经过这个屯子你的车开得都不那么稳当了?”
⒃开车的战士说:“那是我故意的。你没看到天天都有两个老人站在路边等着吗?他们就是想捡些咱们车上掉的煤,我开得不稳当,就能多颠下一些煤去!我想起了自己的爸妈,他们也在农村,很不容易啊!咱们掉那点煤不算什么,对他们来说可能就是一天的暖和,用那点煤换来两个老人的暖和,我觉得挺好!”
两个人沉默下来,心里却都充盈着一股暖意,便忽然觉得,用那一点煤换来这种心里的温暖,真好!
摘自《小小说选刊》2014年第4期
小题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所记叙的两件事?(4分)
小题2: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标题“换暖”含义。(4分)
小题3:请从修辞和描写方法的角度品析文章第④段划线句子的作用。(4分)
小题4:第⑨、⑩、⑾各有一处写老李太太脸上的笑,请根据上下文分析这三个笑容所包含的人物当时的心理活动。(6分)
小题5:第⒂段战友问开车的战士“怎么每次经过这个屯子你的车开得都不那么稳当了?”开车的战士回答自己是故意的。其实在前文已有句子作了暗示,请找出并写在下列横线处。(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22分)
一个走运的人
秦文君
(1)在我家附近的一个路口,有一株高大茂密的香樟树,粗大苍劲的树干,四面伸长的枝叶,昭示这是一株历经沧桑的百年古树,香樟树的清幽常引人驻足。
(2)香樟树下卧着一个小小的杂货铺。小商铺出售一些糖果、烟草之类的小东西,那些瓶瓶罐罐上没有一点积尘。
(3)女店主是一个端庄美丽的女子,她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真走运啊!”
(4)女店主总是端坐在那里,含笑着招呼客人。闲下来时,她就低下头用丝线编织些小饰物,诸如手链啦、发带啦,随后就挂在店里,有谁喜欢就买走。
(5)最初,我到她的店里,就被她编的一个精巧的笔袋所吸引,淡绿色的,像很娇嫩的草。“这笔袋就像春的颜色。”我说,“特别美。”  
(6)“我真走运,”她的眼里漾起了春光,“遇到了一个知道我心思的人。”   
(7)她见我喜欢,随即从桌子下面拿出她编的各种小饰物,我惊讶地发现,整个世界都在她的手上呢:天空的云朵,海上的浪花,草原的骏马,还有那永远开不败的四季花。   
(8)我买下了笔袋,也牢牢地记住了这位制作者,也许是受到了她友好的对待,也许是她单纯的眼神,也许是她那句“真走运啊”。   
(9)我常会顺道去看看那家杂货店,有时买些东西,有时只是看看。因为在我的生活圈里很少有人认为自己很幸福。有些人在外人看来已经过得相当不错了,但他们本人总觉得还缺点什么,远远谈不上“走运”。   
(10)可这店主,多么平凡。她终日坐着,等待人们的光顾,还得一张一张抚平那些乱糟糟的零钱。但就是这个人,每天穿着得体的衣裳,还把头发梳得漂漂亮亮。  
(11)有一天中午,我路过后门口,她正在吃午饭,就着开水吃一只大大的糯米团。看见我她笑笑,又说自己真走运,吃到了香甜的团子。   
(12)“你该到对面的店里吃一碗热面。”我说,“那才舒服。”可她说,那团子可不是普通的东西,是她的一位老顾客亲手蒸的。那老太太已经八十多岁了,非常健康,还能爬山呢。   
(13)“我有这样的朋友,”店主说,“真走运。”   
(14)还有一次,我到店里买了她编的发卡,绾头发用的,我说去爬黄山时,用它来盘头发。   
(15)她让我归来时替她带一张黄山的风景照。她又说:“真走运啊!”像是恭喜我,又像是在说她分享了这个“走运”。   
(16)归来后,我如约前去把我拍摄的最好的一张照片带给她。我还怂恿她,哪天请人照看一下杂货铺,亲自爬上黄山。“有缆车吗?”她问,“真的有?和我想的一样,真幸运啊,要有一天我也能去看看就好了!”   
(17)“不必坐缆车,慢慢往上攀,爬上天都峰!”我说。   
(18)“是啊!是啊!”她微笑着,沉醉着,“我梦到过。”
(19)后来我搬了住处,好久没有去店里。有一天,我忽然想念起她来,便匆匆赶去。   
(20)可到了那,香樟树依旧挺立,却不见了小商铺,也不见了女店主,只有石凳上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我惊诧极了,连忙上前打听,老太太说:“搬迁了。”   
(21)“那您知道女店主去哪儿了吗?”“不知道。”老太太浑浊的眼里一片黯淡。   
(22)“不容易呀,一个下肢瘫痪的女子!”
(23)“谁?”“女店主啊,你不知道?”我瞪大眼睛,张着嘴却说不上话。原来她是个不能行走的女子!她是坐在特制的轮椅上看管小店的!而我,由于她阳光一样的笑容,却从没在意她缺少什么,还怂恿她去登黄山……   
(24)一瞬间,歉疚与失落漫上心头。或许今生再难相见了!夕阳中,历尽沧桑的香樟树依旧高峻挺拔,依旧香远益清,淡淡的幽香沁入心脾。抬头间,那灿烂的笑容似在眼前……(摘自《微型小说选刊》2011•23期,有改动)
小题1:根据你对这篇小说的理解,说说作者为什么以“一个走运的人”为题目?(3分)                          
小题2:选文围绕“我”和女店主交往写了四件事。请概括其中两件事(每件事不能超过十五个字)。(4分)
第一件事:被吸引,“我”买下她编织的笔袋。
第二件事:
第三件事:
第四件事:送照片,“我”怂恿她去登黄山。
小题3:联系文章语境,品析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我真走运,”她的眼里漾起了春光,“遇到了一个知道我心思的人。”
(2)而我,由于她阳光一样的笑容,却从没在意她缺少什么,还怂恿她去登黄山……
小题4:联系上下文,品味文中画线句子,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6分)
(1)“是啊!是啊!”她微笑着,沉醉着,“我梦到过。”
(2)夕阳中,历尽沧桑的香樟树依旧高峻挺拔,依旧香远益清,淡淡的幽香沁入心脾。抬头间,那灿烂的笑容似在眼前……
小题5:作者在后文才巧妙地揭示女店主是一个下肢瘫痪的女子,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