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这天上午,我和莎莉文老师为“杯”和“水”这两个字发生了争执。她想让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却把二者混为一谈,“杯”也是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这天上午,我和莎莉文老师为“杯”和“水”这两个字发生了争执。她想让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却把二者混为一谈,“杯”也是“水”,“水”也是“杯”。她没有办法,只好暂时丢开这个问题,重新练习布娃娃“doll”这个词。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洋娃娃就往地上摔,把它摔坏了,心中觉得特别痛快。发这种脾气,我既不惭愧,也不悔恨,我对洋娃娃并没有爱。在我的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莎莉文小姐把可怜的洋娃娃的碎布扫到炉子边,然后把我的帽子递给我,我知道又可以到外面暖和的阳光里去了。 我们沿着小路散步到井房,房顶上盛开的金银花芬芳扑鼻。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字,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我静静地站着,注意她手指的动作。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字就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油然而生。啊!原来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每个名称都能启发我新的思想。我开始以充满新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回到屋里.,碰到的东西似乎都有了生命。我想起了那个被我摔坏的洋娃娃,摸索着来到炉子跟前,捡起碎片,想把它们拼凑起来,但怎么也拼不好。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析文中画线句子,说说它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最后一句中加粗的“这”具体指代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全文,说说莎莉文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莎莉文老师教海伦认识了水 2.水让海伦对世间可万物有了新的认识。莎莉文用“水”开启了海伦智慧的情感的大门,让海伦获得生命的意识和感情,也拥有了求知的美好感受。这些感受带给海伦希望和快乐,让她感受到了自由和光明。 3.指代“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 4.她爱海伦,对海伦的教育讲究方法艺术,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而且善于抓住教育时机,开启海伦的思维、智慧和情感。可以说,莎莉文是个出色的教育艺术家。 |
举一反三
课内精读。 两颗晶亮的泪珠从京京眼睛里涌出来,“吧嗒”一声落在手里的讲义上,声音那么响,把他自己都吓了一跳。他立刻停止了朗读,惊慌地往四下里看了看。还好,没有人在笑话他,大家的神情都那么专注和认真。他稍稍地松了口气,这才发现,自己早已经念过了赵小祯的那一段,几乎把周海的一段也念完了。他想跟程老师道个歉,请老师原谅,可是心里难受得要命,什么话也说不出来。这个小小的可怜的“万卡”,不知不觉中把他的魂儿都抓走了。老天爷,写故事的人真有本事! 他叹了口气,悄悄地坐了下来。教室里一片寂静,静得能听见赵小桢轻轻抽泣的声音。过了好一会儿,程老师从讲台上走下来,走到他面前,声音发颤地说:“李京京,请你……把课文全部读完吧。” 他又站起来了,沙哑着嗓子,一字一句地、充满感情地念着这个动人的故事他心里在想,等放了学,我一定要、一定要躲到那个小树林子里,给乡下的爷爷写一封信,一封长长的、像万卡写的那样的信。最后,完完整整地写上爷爷家里的地址.我知道那个地址。 1.小说的三要素是 、 、 。本文中,主要刻画的人物是 ,用了 描写、 描写、 描写等描写方法。 2.指出下面对京京的描写各属于什么描写。 (1)她立刻停止了朗读,惊慌得往四下里看了看。( ) (2)京京站起来,结结巴巴地说:“老师,我能……念一段吗?”( ) (3)他心里在想,等放了学,我一定要、一定要躲到那个小树林子里给乡下的爷爷写一封信,…… ( ) 3.小说的情节一般由 、 、 、 四部分组成。节选部分是小说的 。 4.本文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来表现人物。 (1)请你找出选文中两处侧面描写的地方用“ ”表出来。 (2)京京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另一人物程老师,她在上公开课的心理变化如何?你对这位程老师有什么“心声”要表达? 心理变化: —— —— 心声: 5.什么原因促使京京最后举起了手(用文中语句回答)?从中你可以总结出什么道理来?原因: 道理: |
课外拓展。 |
帽子的故事 |
①镇上有个小女孩叫安娜。上一年级的时候,医生从她身体里查出了一个肿瘤,被确诊为癌。于是,手术、化疗、住院,小安娜为此受尽了磨难,待病情稳定下来,又去上学。小安娜很懂事,学习也很刻苦,她还不知道自己的病有多严重,所以一如既往,活泼快乐。但因为大剂量的化疗,使她那头漂亮的头发全部掉光了,小安娜非常痛苦,一个小女孩光着头去上课多难堪啊!为此,妈妈给她买了顶帽子,天天不离头顶。但是,天气不冷,同学们都没戴帽子,她一个人戴着帽子,反而显得抢眼。 ②班主任是位慈祥善良的中年女性,非常理解安娜的痛苦,在安娜又一次化疗结束返校前,她向全班同学郑重地宜布:“同学们,我们的学校是个很有特色的地方,我们的穿着也应该与这种特色相适应。所以,从下周开始,每个同学必须戴一顶自己最喜爱的帽子来上学,而且要越新奇越好!” ③安娜来上学了,一走进校园,她摸了摸自己头上的帽子,就有泪光闪烁了。但她太爱读书了,还是让妈妈陪着她,勇敢地走进了校园,走进了教室。 ④安娜敏感地发现,班上每一个同学都戴了一顶帽子,五颜六色,琳琅满目,在这一片晃动的帽子中,安娜的帽子反而显得土气,毫不起眼了。所以,谁也不注意她的帽子了,她反而觉得同学们的帽子漂亮新奇,禁不住笑了起来。 ⑤从那以后,安娜上学没有了心理障碍,和同学们玩得很开心。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有些同学忘了戴帽子,有些同学还戴着。大家都不在意安娜戴帽子是因为没有头发,安娜自己竟然也忘记了自己头上戴着帽子……” ⑥善良韵人总有善良的举动,这位富有爱心的女教师的小小举措,化解的只是一个孩子的痛苦和尴尬,但意义之大已超过了伟人的功绩。 。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含义。 (1)一个小女孩光着头去上课多难堪啊! 难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一个人戴着帽子反而显得抢眼。 抢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②段,班主任郑重宣布同学必须戴帽子上学,她对帽子有什么要求?并请你猜测一下老师这一个举措的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③段写安娜上学,“一走进校园,她摸了摸自己头上的帽子,就有泪光闪烁了”,这一描写,反映她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文意,写出文章第⑤段末省略号所省略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文章中心,在最后一段划线处加几句恰当的议论性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藤野先生》中文段,回答下列问题。 |
(甲) |
①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②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 ③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全是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 ④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⑤“万岁!”他们(A)都拍掌欢呼起来。 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 ⑦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B)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 ⑧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
(乙) |
这一学年没有完业,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着,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
——摘自《呐喊·自序》 |
1、(甲)文中两个“他们”各指的是什么人? 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2、(甲)段中的第⑧句“那时那地”指的是_________,“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指的是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感到“这一声特别听得刺耳”?选择正确的解释( ) A、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 B、对噪音特别反感。 C、听不惯日本学生的疯狂欢呼。 D、认为课堂上不应该大声吹呼。 4、(乙)段中“那一回”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乙)中看“我的意见都变化了”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表达方式看(甲)段以___________为主,(乙)段以_________为主。 |
阅读桥叶的《最后一排》,回答下列问题。 |
上小学时,我一直是个非常自卑的女孩子。因为丑,因为笨,因为脾气倔强性格孤僻和同学们合不来,因为不会乖言巧语察颜观色讨老师欢心。每次调座位,老师都把我安排到最后两排,而其实我个子很矮(班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成绩差的人坐在最后几排)。后来,我索性赌气似的主动要求老师把我和最后一排的一位男同学调换一下位置,固定地坐在最后一排去。“为什么?”老师平淡地问。“因为我眼睛好,他近视。”我没告诉老师,其实我是全班同学中视力最差的一个。坐在最后二排的几乎都是调皮的男同学,我和他们无话可说。想要听课却又看不清讲台的板书。所以每次上课,只是用眼睛呆滞地盯着黑板,做一些毫无意义的遐想。我从小就是个脑袋里充满怪念头的人。比如说:梅花为什么开在冬天?我能不能变成朵梅花?…… 这样滥竽充数地混了半个学期。班主任调走了。接任的是个年轻的女教师。她红衬衣裙子,齐耳短发,模样甜甜的。不像个老师,倒很像我的表姐。当然远没有我表姐那么亲切。 “我叫白明,倒着读就是‘明白’,也就是说对每个同学的情况我都能知道得明明白白。”她微笑着自我介绍。 我不屑地瞧着她。她真有那么大神通?她会知道我是近视眼吗?她会知道我不想坐最后一排却又倔着性子坐最后一排吗?她会知道……没想到过了几天,她竟真的注意到了我。 那天语文自习课上,同学们都在做练习,我也假装做起来。其实我除了做些诗句,看图作文之类适合我胡乱发挥的题目外,其他的根本懒得做。正噙着笔胡思乱想,一只手伸过来抽走了我的练习册,我一惊,这才发现白老师已经站在了我身后。 “小脑瓜想什么哪?”她亲切地弹了弹我的脑壳。从未享受过如此“礼遇”的我禁不住心头一暖,但还是老老实实地趴在桌上,胆怯地听着她翻阅练习册的声音。 过了世界上最漫长也最短暂的几分钟。我畏惧地等待着习惯性的雷霆暴怒,却惊奇地听见她轻柔的笑声。 “这些句子都是你自己做的吗?” “嗯。” “非常好,很有想象力。‘花骨朵儿们在树上聚精会神地倾听春天’,多有灵性啊。可你为什么不说‘倾听春天的脚步’呢?” “有时候春天来是没有脚步的,是披着绿纱乘着风来的。”第一次受到如此嘉奖,我顿时大胆起来。 她没有说话,轻轻地拍了拍我的头,走上了讲台,以我的练习册为范本讲起了造句。那半个小时的时光是我上学以来第一次感觉快乐和幸福的时刻。我想我当时肯定有些晕眩和迷醉了。直到下课后同学们纷纷向我借练习册时,我才如梦初醒,惊慌失措地把练习册塞进书包里。……要是让同学们看见那上面大片大片的空白区,我该多丢人哪。 这天夜里,我把没做的题全部认认真真地补上了,通宵未眠。 以后的日子里,白老师特别注意查阅我的练习册和作业本,关切地询问我其他课的成绩,还抽空给我讲一些浅显的文学知识。每当她带着清香的气息在我身后停下又带着那清香的气息悠悠离去时,每当她弯下腰挨近我低低地和我说这说那时,我都感到从未有过的紧张、激动、惭愧和快乐。我这才发现,我以往的愤愤不平和自暴自弃是多么无知而愚蠢。我的虚荣和脆弱让我受到的伤害是罪有应得,因为我从来就没有累积起受人尊重和宠爱的财富与可以引以为荣的值得骄傲的资本!——我这样的学生,其实只配坐最后一排。 在我笨拙勤恳的努力下,我的各科成绩竟然很快进步起来。可由于眼睛近视看不清板书,便也给学习造成了一些不大不小的障碍。但我没有告诉白老师。我问自己:你有什么资格向老师提要求? 一天,她来到班里旁听数学课,因为没有课本,便和我坐在一起合看。等到做课堂练习时,她照例看着我做题。“这是7,不是1。……这是8,不是3……”她轻声纠正着:“怎么抄错这么多?你近视?” 我没有说话,眼泪竟大滴大滴落下来。 日子慢慢地过去,终于有一天,白老师宣布进行语文测试,并郑重声明“前五名有奖”。一向对考试毫不在意的我也禁不住跃跃欲试,积极地忙碌起来。……就是不能得奖,最起码也要考得比以前好点儿啊。 公布成绩那一天终于来了。白老师评完卷纸,最后才公布分数:“第一名:乔小叶……” 天哪,我是第一名!我被震住了。 “这次考试,同学们的成绩普遍不错,有个别同学进步很大,比如乔小叶。她坐在最后一排,眼睛还近视,可她不怕困难努力进取,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不但要奖给她前五名应得的奖品,还要再给她一份特别的奖励。张玉娟、姜春霞、陈庆龙、李明玉……你们几个站起来换一下座位,乔小叶!” 我站起来。 “这是你的位置。”她指着第一排中间的座位:“你今后就坐在这里。” 我懵懵懂懂地在那里坐下来。 “希望同学们向乔小叶学习。要知道,这世界上有最后一排的座位,但不会有永远坐在最后一排的人。” 我的热泪汹涌而出。 这件事已经过去许多年了,这许多年里我淡忘了很多人和事,但那最后一排的位置和白老师的笑容至今仍历历在目刻骨铭心。我知道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她,不会忘记这样一个把我的生命和灵魂引向另一种暖度、亮度与高度的享受的人。 1、“我”自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我”“脾气倔强”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来的白明老师弹了弹我的脑壳,为什么还说是一种“礼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次感觉快乐和幸福”,通宵未眠认认真真地补上了作业,促使“我”对学习产生兴趣、产生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外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14段中说“我”“感到从未有过的紧张、激动、惭愧和快乐”,为什么? 紧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激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惭愧的原因是: 。 快乐的原因是: 。 5、文中说自己“自暴自弃”“虚荣和脆弱”,都是就座位而言的,认为“自暴自弃” 是______________;认为“虚荣”是 ;认为“脆弱”是 ___。 6、“我”认为“这样的学生,其实只能坐最后一排”和老师安排她坐在最后一排有什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老师让“我”坐在第一排中间的位置,是不是也是执行着“班里不成文的规定”?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这世界上有最后一排的座位,但不会有永远坐在最后一排的人”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会使我“热泪汹涌而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件事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使我“历历在目刻骨铭心”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如果将文题“坐在最后一排”改为“我的老师”,为什么会没有原文题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
龙潭 |
龙潭沟的山根有一眼龙泉,水桶粗一股泉水日夜不停地往外冒,清澈的泉水形成一个半亩大的水潭后,顺着山沟流淌。由于龙泉的水质甘甜,加上带个“龙”字,就有很多神秘的话题。有人做过统计,龙潭沟在外吃商品粮当国家干部和工人的,几乎家家都有;龙潭沟的女孩长得水灵,不是嫁给干部就是嫁了工人。所有这些,都与龙潭的水有关。你想想,喝了龙泉水的人,哪有不机灵的? 乡里为了改善饮水条件,投资20万元架设了管道,将龙潭水引到全乡各地,上千户村民都喝上了龙泉水。 一天,龙潭沟的陈麻子上坡放牛,快走到龙潭时,听见扑通一声响,一个影子晃了一下跳进了龙潭。他停下脚步,站在潭边仔细看,发现不见底的绿水潭里泛着泡泡。他想可能有人跳潭自***,就吆喝着让村里人来救。这一吆喝,热心的村民都跑了过来,用一根一丈多长的竹竿搅了个遍,也没探着什么。正当大家准备离开的时候,忽然从潭里冒出个小猪一样黑溜溜的东西,一跃蹿到潭边的石头上,摆了一下身子,水花四溅,惊奇地看着众人。 “水獭! 这么大个家伙!”陈麻子一声惊叫,人们才反应过来。是水獭,足有二三十斤重。组长马贵手中的竹竿往上一扬,就要去打水獭,那水獭头一低,扑通一声又钻进了水里。 “妈呀,你知道水獭皮多值钱吗?”叉着腰看热闹的马奇问。 “听说很值钱,可不知道到底能值多少钱。” 马贵是马奇的本家哥,两眼紧盯着水潭,不停地用竹竿往水里探。 “我前年在广州打工,看见有人交易,一个水獭皮就卖了一万三!”马奇嘴一咧,看看大家。 “乖乖,一万三?”陈麻子看了一眼坡上吃草的两头牛,“比两头大黄牛还值钱哪!” 大家正说着,山坡上被牛惊动了的另一只水獭也跑了下来,从一块青石上一跃,扑通一声扎进了水里。 “又是一只!”有人尖叫起来。 “水里肯定不少,以前怎么没有发现呢? 咋弄?”陈麻子和马奇都把目光投向了马贵。 “一只一万多,要是有个十来只就是十来万呢!”马贵盘算着。 “咋弄? 把它捉住吧。”马奇提议。 马贵扬了扬竹竿:“靠它? 那些家伙光溜溜的,捉不住。” 陈麻子说:“咱们把潭围起来,用石头往里砸,说不定就会冒出来的。只要它再一出水,咱们就下手捉。” 马贵还没说话,潭边的人就自然排开,绕着水潭,顺手拾起身边的石头、土坷垃猛往水里扔去。 于是,龙潭里响起一阵阵叮咚声,可是却不见水獭从里面出来。人们有点失望了,一个个看着马贵。 马贵重新拿起长竹竿在水中搅动,潭里除了被他们垫了厚厚的一层碎石块外,什么也没有。 马奇突然拍了拍脑门儿说:“前年修路剩些炸药和雷管,可以像炸鱼一样把它们炸死。” “这办法中。卖十来万,一家分个五六千块!”陈麻子又看了看他的两头牛。 “拿来!”马贵决然地说。不一会儿,炸药和雷管都拿来了。到底人多办法多,有人拿来一个夜壶,把炸药和雷管装进去,又用泥糊着,点了导火索扔进了水里。 “轰!”一声巨响,龙潭的水蹿起十来丈高的水柱,把坡上吃草的黄牛吓得扬了四蹄往前川跑去。陈麻子赶紧去堵,牛又停了下来。 水柱落下,人们在坡边发现了一只水獭。不一会儿,水潭里又漂上了三只死水獭。大家都忙着往上捞,喜得合不拢嘴。只是龙潭的水变成了土黄色,往上泛的劲儿也小了许多。 当天下午,村里的人就把水獭剥了皮,商量着由马奇带两个人去南方出售。 第二天,人们把马奇和水獭皮送走后,发现河沟的水变小了,就去龙潭看。龙潭的水只剩下半潭了,龙泉再也不往上冒泉水了。有人对着发愣的马贵说:“这咋办,咋给乡里交代?” 马贵哭丧着脸说:“不只是咋给乡里交代,是咋给咱龙潭沟的子孙们交代啊? 我们算是办了件造孽的事!” 几天之后,龙潭彻底干了。而北山过来赶集的人说,他们那儿的一道干石沟里这几天突然冒出一股泉水,还清汪汪的。 龙潭沟的人这才明白,那一炮炸堵了泉眼,流淌了上千年的龙泉水被震得改道从别处流走了…… 1.通读全文,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试分析本文的情节是怎样逐层推进的。 2.文中画线的句子“你想想,喝了龙泉水的人,哪有不机灵的?”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运用这种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认真阅读文章第二段文字,用横线在文中画出与之相呼应的句子,并结合相关内容,具体分析这种写法的作用。 4.本文在刻画人物形象时主要运用了 、 等描写方法。请从文中摘录一处你认为最精彩的描写语句,指出所运用的描写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最精彩的描写语句: 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5.文章结尾写道:“龙潭沟的人这才明白,那一炮炸堵了泉眼,流淌了上千年的龙泉水被震得改道从别处流走了……”根据理解,你认为龙潭沟的人还应该明白怎样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