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坐在最后一排   上小学时,我一直是个非常自卑的女孩子。因为丑,因为笨,因为脾气倔强性格孤僻,每次调座位,老师都把我安排到最后两排。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坐在最后一排   上小学时,我一直是个非常自卑的女孩子。因为丑,因为笨,因为脾气倔强性格孤僻,每次调座位,老师都把我安排到最后两排。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坐在最后一排 
  上小学时,我一直是个非常自卑的女孩子。因为丑,因为笨,因为脾气倔强性格孤僻,每次调座位,老师都把我安排到最后两排。
  坐在最后一排的几乎都是调皮的男同学,我和他们无话可说。想要听课却又看不清讲台上的板书。所以每次上课,只是用眼睛呆滞地盯着黑板,做一些毫无意义的遐想——我从小就是个脑袋里充满怪念头的人。比如说:梅花为什么叫梅花?梅花为什么开在冬天?我能不能变成一朵梅花?我若是梅花,会是白梅还是红梅?
  这样滥竽充数地混了半个学期。班主任调走了。接任的是个年轻的女教师。她红衬衣白裙子,齐耳短发,模样甜甜的。
  “我叫白明,倒着读就是‘明白’,也就是说对每个同学的情况我都能知道得明明白白。”她微笑着自我介绍。
  我不屑地瞧着她。她真有那么大神通?她会知道我是近视眼吗?她会知道我不想坐在最后一排却又倔着性子坐最后一排吗?她会知道……
  没想到过了几天,她竞真的注意到了我。
  那天语文自习课上,同学们都在做练习册,我也打开练习册假装做起来。其实我除了做些造句,看图作文之类适合我胡乱发挥的题目外,其他的根本懒得做。正噙着笔胡思乱想,一只手伸过来抽走了我的练习册,我一惊,这才发现白老师已经站在我身后。
  “小脑瓜想什么呢?”她亲切地弹了弹我的脑壳。从未享受过如此“礼遇”的我禁不住心头一暖,但还是老老实实地趴在桌上,胆怯地听着她翻阅练习册的声音。
  过了世界上最漫长也最短暂的几分钟。我畏惧地等待着习惯的雷霆暴怒,却惊奇地听见她轻柔的笑声。
  “这些句子都是你自己做的吗?”
  “嗯。”
  “非常好,很有想像力。‘花骨朵儿们在树枝上聚精会神地倾听春天’,多有灵性啊。可你为什么不说‘倾听春天的脚步’呢”?
  “有时候春天来是没有脚步的,是披着绿纱乘着风来的。”第一次受到如此嘉奖,我顿时大胆起来。
  她没有说话,轻轻地拍了拍我的头,走上了讲台,以我的练习册为范本讲起了造句。那半个小时的时光是我上学以来第一次感觉快乐和幸福的时刻。我想我当时肯定有些眩晕和迷醉了。直到下课后同学们纷纷向我借练习册时,我才如梦初醒,惊慌失措地把练习册塞进书包里——要是让同学们看见那上面大片大片的空白区,我该多丢人哪。
  这天夜里,我把没做的题全部认认真真地补上了,通宵未眠。
  以后的日子里,白老师特别注意查问我的练习册和作业本,关切地询问我其他课的成绩,还抽空给我讲一些浅显的文学知识。每当她带着清香的气息在我身后停下又带着那清香的气息悠然离去时,每当她弯下腰挨近我低低地和我说这说那时,我都感到从未有过的紧张、激动、惭愧和欢乐。我这才发现,我以往的愤愤不平和自暴自弃是多么无知和愚蠢。我的虚荣和脆弱让我受到的伤害是罪有应得。因为我从来就没能培养起受人尊重和宠爱的财富与可以引以为荣的值得骄傲的资本!——我这样的学生,其实只配坐最后一排。
  在我笨拙勤恳的努力下,我的各科成绩竟然很快进步起来。可由于眼睛近视看不清板书,便也给学习造成了一些不大不小的障碍。但我没有告诉白老师,我问自己:你有什么资格向老师提要求?
  一天,她来到班里旁听数学课,因为没有课本,便和我坐在一起合看。等到课堂练习时,她便看我做题。
  “这是7,不是1……这是8,不是3……”她轻声纠正着:“怎么抄错这么多?你近视?”
  我没有说话,眼泪竟大滴大滴落下来。
  第二天,她在班上宣布下周要进行语文测试,并郑重声明“前五名有奖”。有奖当然令人兴奋,同学们暗地里都紧张地忙碌起来。一向对考试毫不在意的我也禁不住跃跃欲试,积极地忙碌起来——应当是不能得奖,最起码也要考得比以前好点儿啊。
  公布成绩那天终于来了。白老师讲完试卷,最后才公布分数:“第一名:乔小叶……”
  天哪,我是第一名!
  我被震住了。
  “这次考试,同学们的成绩普遍不错,有个别同学进步很大,比如乔小叶,她坐在最后一排,眼睛还近视,可她不怕困难努力进取,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不但要奖给她前五名应得的奖品,同时还要再给她一份特别奖励。张亚娟、姜春霞、陈庆龙、李明玉……你们几个站起来换一下座位,乔小叶!”
  我站起来。
  “这是你的位置。”她指着第一排中间的座位:“你今后就坐在这里。”
  我懵懵懂懂地在那里坐下来。
  “希望同学们向小叶学习。要知道,这世界上有最后一排的座位,但不会有永远坐在最后一排的人。”
  我的热泪汹涌而出。
  这件事已经过去多年了,这许多年里我淡忘了很多人和事,但那最后一排的位置和白老师的笑容至今仍历历在目,刻骨铭心。我知道永远也不会忘记她,不会忘记这样一个把我的生命与灵魂引向另一种暖度、亮度与高度的亲爱的人。
1.两位班主任老师对“我”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法,造成的后果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围绕着白老师与“我”,作者主要写了哪两件事?请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九自然段说“过了世界上最漫长也最短暂的几分钟”,你如何理解“最漫长也最短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白老师的所作所为,“我”有什么反应?试从文中找出具体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世界上有最后一排的座位,但不会有永远坐在最后一排的人”这句话的含义非常深刻,能谈谈你的理解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这篇文章中,“我”的内心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揭示了一个怎样的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你与老师的交往中发生过许多事,其中有的让你感动也有的让你伤感,请写出来,并稍加评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第一个班主任无视“我”的内心感受,这种不尊重人的做法让“我”过分注意到了自己的不足,开始自我封闭,自暴自弃;白老师给“我”营造了一个和谐自由的环境,让“我”走出了自我的狭小天地,找到了一个真实自信的自我。
2.“自习课上的造句练习”和“调座位”两件事。
3.“漫长”是因为“我”等待着白老师的反应,内心非常紧张,所以感觉时间过得很慢;“短暂”是因为白老师翻阅之后很快就有了“轻柔”的笑声,“我”的心里放松了,所以又感觉到时间过得很快。
4.感觉到了快乐、幸福和激动。如:“这天夜里,我把没做的题全部认认真真地补上了,通宵未眠。”“我没有说话,眼泪竟大滴大滴落下来。”“一向对考试毫不在意的我,……最起码也要考得比以前好点儿啊。”“我的热泪汹涌而出。”
5.说理通顺明了大意即可。如:座位是固定不变的,但人是可以进行选择的。只要你对自己有信心,即使起点再低,你也不会永远坐在最后一排。
6.自我封闭、消沉、自暴自弃——自我反省——自信、欣喜、感动。说明每个人,哪怕是一个小孩子,都是需要重视和尊重的。
7.事例略。要求先叙述一则事例,对老师的做法进行恰当得体的评论。
举一反三
请同学们阅读“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到文末一段文字,回答下面问题。
1.结合全文,分析“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一句加粗词语“这地步”所指的内容是什么?这个词饱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这段文字中的景物描写,并说说它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与“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一句相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属于__________描写,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一句中“新的生活”具体指什么样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①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甲)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sèsuǒ(   )着;手里提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乙)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②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③他站住了,脸上现出的________神情;动着嘴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________恭敬起来了,________的叫道:“老爷!……”④我似乎打了一个寒襟;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1、上文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是(   )
A、欢喜 B、凄凉 C、终于 D、清楚
E、兴奋 F、激动 G、和蔼 H、分明
2、上文中加横线的语句,从修辞手法上判断,应是(   )
A、甲句是比喻句,乙句不是比喻句。
B、两句都是比喻句。
C、甲句不是比喻句,乙句是比喻句。
D、两句都不是比喻句。
3、“我”见到闰土时“很兴奋”,“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但却说不出来,这是为什么?从下列句子中选出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我”有二十多年没见到闰土了,他是“我”少年时的好朋友,如今见面,“我”的心情十分激动,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B、闰土是“我”少年时代的小伙伴,我们有二十多年没见面了,如今都已长大成人,“我”虽然很兴奋,但却不好意思提起小时候的事情。
C、眼前的闰土已全然不是“我”记忆中的闰土了,面对这个饱经风霜的中年闰土,“我”心情十分沉重和压抑,所以有许多话说不出口。
D、闰土是“我”少年时代的好朋友,我们分开已经二十多年了,彼此感情已经生疏了;而且我们各处的生活经历不同,虽然想起过去一些情景,但觉得彼此还是无话可说。
4、“这我知道”中的“这”字,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厚障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段,回答下列问题
  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a_______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b_______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我在蒙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文中a、b两个空白处应填上的词语是:
a(   )b(   )
(2)区别文中三个“辛苦”的不同含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A.奔波、劳碌
B.辛勤、劳苦
C.处心积虑,挖空心思
第一个“辛苦”是(   );第二个“辛苦”是(   );第三个“辛苦”是(   )。
(3)对“我在蒙胧中,眼前展开一片……”一句中“蒙胧”一词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月光不明,暗淡无光。
B.水声潺潺,使人昏昏欲睡。
C.通过想象,展现出模糊的景象。
D.迷迷糊糊,眼睛看不清楚。
(4)文中加横线的句子“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句中“后辈”指的是________,“后辈还是一气”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加横线句子“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句中“手制的偶像”是指什么?为什么闰土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语段阅读。
  吃完饭,杜小康才稍稍从恐慌中安静下来。
  这里的气味,倒是很好闻的。万顷芦苇,且又是在夏季青森森一片时,空气里满是清香。芦苇丛中还有一种不知名的香草,一缕一缕地掺杂在芦叶的清香里,使杜小康不时地去用劲嗅着。
  水边的芦叶里,飞着无数萤火虫。有时,它们几十只几百只地聚集在一起时,居然能把水面照亮,使杜小康能看见一只小鸟正浮在水面上。
  但,这一切无论如何也不能完全驱除杜小康的恐慌。夜里睡觉时,他紧紧地挨着父亲,并且迟迟不能入睡。
1.说一说杜小康恐慌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一段文字写得很美。芦荡的景物为什么又不能让杜小康安然入睡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有过孤独的感受吗?请用200—300字表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故乡》的后三段,回答问题。
1.给加粗字注音。
:(   ) :(   )
2.解释词义。
隔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恣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三个“辛苦”的意思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闰土的愿望是什么?“我”的愿望又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设想现在老年的宏儿和水生相遇了,会有何感慨,试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陕西省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