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乡色酒舒  兰三十年前,你从柳树梢头望我,我正年少,乡色正好,你圆,人也圆。三十年后,我从椰树梢头望你,你是一杯乡色酒,你满,乡愁也满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乡色酒舒  兰三十年前,你从柳树梢头望我,我正年少,乡色正好,你圆,人也圆。三十年后,我从椰树梢头望你,你是一杯乡色酒,你满,乡愁也满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答案
举一反三

乡色酒
舒  兰
三十年前,
你从柳树梢头望我,
我正年少,
乡色正好,
你圆,
人也圆。

三十年后,
我从椰树梢头望你,
你是一杯乡色酒,
你满,
乡愁也满。

1.柳树  椰树  月亮  喜悦温馨  漂泊无依
2.借物抒怀  对比  拟人
3.诗的第二节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作者浓浓的乡愁,让人回味悠长。
4.示例:乡愁是离别时妈妈不断挥动的手,乡愁是雕刻在记忆中的古老童话,乡愁是人一辈子也走不出的精神家园……(答案不唯一)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回  首
          汪国真
曾总想穿过那段
最无瑕的时光
去实现所有缤纷的梦想
当回首深深浅浅的脚印
不禁顿足扼腕
恨冬日太短夏日不长
真想把他还没走完的青春
重新再走一遍
便知该如何珍惜
每一抹黄昏
每一缕霞光
叹只叹
光阴不肯倒流
从此
再也不敢懵懂与疏狂
  《我用残损的手掌》这首诗中大量采用象征、暗示等手法,试对下列诗句作简要分析。
(1)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广大的土地”象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无形的手掌”象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1.诗歌的前一部分运用了许多消极的、冷色调的词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是运用哪些感觉器官来表现意象的?请举出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的前一部分是按什么顺序组合起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中有一处加了括号,括号里的内容能否删除,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画线的句子是第二次出现“我用残损的手掌”,有什么作用?“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这两个意象选用恰如其分,你认为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一句中,“爱”“希望”分别应该怎样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
七子之歌——台湾
闻一多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心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乙】
七子之歌——“澳门”
闻一多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二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注释】1925年3月闻一多提前结束美国留学生涯回到祖国,在五卅反帝运动的冲击下,以饱满的激情写下了著名的《七子之歌》。在诗中,闻一多以拟人的手法,将我国当时被列强掠去的七处“失地”[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旅顺,大连)]比作远离母亲的七个孩子,哭诉他们受尽异族欺凌、渴望回到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诗歌一方面抒发了对祖国的怀念和赞美,一方面表达了对帝国主义强烈的诅咒。
1.在【甲】【乙】两首诗歌中,诗人将祖国与台湾、澳门分别比喻为什么?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甲】【乙】两首诗歌采用第一人称来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理解【乙】诗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首的最后一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仿照《七子之歌》,以“母亲的口吻”给“七子”中还未回到母亲怀抱的“台湾”写几句诗,以回应“七子”的呼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祖国
谷禾

                              小小的祖国
                              掌心上的祖国
                              舌尖含着的祖国
                              糖的蜜的
                              一只河蚌里吐蕊的祖国
                              花的草的
                              十万树鸟鸣飘香的祖国
                              黑眼睛黄皮肤的祖国
                              编花篮的祖国
                              山高路远的祖国
                              云的风的
                              打马向西的祖国
                              河的海的
                              碧波荡漾的祖国
                              哈哈笑的祖国
                              长不大的祖国
                              秋风里挂红灯的祖国
                              歌的舞的
                              城楼上挥手的祖国
                              不夜的  无眠的
                              火树银花的祖国
                              比天大
                              比地大
                              比笔管里的墨水大的祖国
                              比父亲的瓷碗大
                              比母亲的乳房大
                              比我的苦难大
                              比我的欢笑大
                              比每天升起的太阳大的祖国
                              我的小小的
                              呵在心跳里的
                              亲亲的
                              祖国啊——



1.仔细品读诗歌,说说诗歌的前三节分别从哪几个角度描绘了祖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的第四节所表示的内容以及抒发的感情是怎样的?请你简要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的小小的/呵在心跳里的/亲亲的/祖国啊——”一句的“呵”用得十分巧妙,请你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依照着诗歌前三节的形式,再为诗歌续写一节。尽量与前面的三节保持一致。可以自由仿写,但要注意:形式一致,语意连贯,语言通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