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在陕西西安临潼区,一位85岁老人过马路时被一辆水泥罐车撞倒,但司机似乎并未察觉,径直离开。这时,路过的临潼中学10名学生立即上前救助,将老人移至路边并拨

材料一:在陕西西安临潼区,一位85岁老人过马路时被一辆水泥罐车撞倒,但司机似乎并未察觉,径直离开。这时,路过的临潼中学10名学生立即上前救助,将老人移至路边并拨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材料一:在陕西西安临潼区,一位85岁老人过马路时被一辆水泥罐车撞倒,但司机似乎并未察觉,径直离开。这时,路过的临潼中学10名学生立即上前救助,将老人移至路边并拨打120急救电话。27日,共青团西安市委在临潼中学召开表彰会,正式授予该学生群体“西安好青年集体”特别奖荣誉称号。
材料二:今年央视春晚小品《扶不扶》中说:“这人倒了咱不扶,这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这句话引发了全社会对人与人之间信任危机的反思。
材料三:(2014年2月26日 西安日报) 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挖掘、树立、宣传一批充满生活气息、具有时代特征、体现当代西安精神的青春榜样,共青团西安市委等单位决定,共同开展西安市第二届“‘中国梦·青年志’——寻找身边的好青年”活动。右侧为该活动宣传标志
小题1:给材料一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2分)                                                                       
小题2:阅读材料二,请你谈谈你的看法。(2分)
小题3:阅读材料三,请你谈谈该活动宣传标志的理解。(2分)
答案

小题1:临潼救人学生被授予“西安好青年集体”特别奖
小题2:略
小题3:①“陕西、青年、中国梦”的词语首字母“S、Q、C”的变形。整体融合起来整体是一个意象化的“爱国情操的五角星”同时又融合了“二八自行车纸青蛙/跳棋等青年一代儿时的美好回忆”等元素,整体造型寓意丰富,线条流畅,体现了青年一代怀揣梦想和爱国主义精神。②中间以笔刷的形式更准确的诠释出“陕西”地方的地域性和文化性,更直观地突出“陕西青年”的主题。③整个造型简约而富有深意,同时也更好的诠释出青年一代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④中文字体也采用了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体以设计的方式来诠释主题,并配合不同的应用搭配正规体和英文,在形象推广上能更好的应用。
标识的色彩搭配:通过经典的”红、黄、白“三种颜色的搭配及调和,
红色代表着:吉祥、喜气、热烈、奔放、激情、斗志、革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五行中的火所对应的颜色就是红色,八卦中的离卦也象征红色。同时红色又有一种生命感、跳动感。黄色:呈中华民族炎黄子孙、黄皮肤、黄土地之色,给人一种明快、亮丽、温暖、崇高的感觉,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白色:代表着明快,无瑕,冰雪。无情色,表纯洁之感,及轻松、愉悦,浓厚之白色会有壮大之感觉。
⑤整体的视觉:整个标识图案设计庄重大方、精美简洁、创意独特、富有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又不乏文艺范.寓意着一群有梦想的青年将抓住机遇, 敢于拼搏、积极向上的态度!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标题是对新闻最主要内容作出的概括和浓缩,是新闻的眼睛,是吸引和引导读者的重要手段。因此拟标题是检测学生筛选信息和语言概括能力的最好题型。标题要做到具体、准确、鲜明、生动、简练,并且题文要一致,即要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主要内容。在拟标题时一般要包括人物和主要事件。这段文字可分两层意思,一是老人被撞倒,二是10名学生上前救助获奖。压缩后,再根据标题的要求,可拟出这则新闻的标题为:“临潼救人学生被授予“西安好青年集体”特别奖。”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围绕扶助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或扶是良知的体现来谈。这样的题要注意阐发社会的正能量,不能发怨气,发牢***。
小题3:
试题分析:徽标,即徽记、标志,它不是一般的图标,往往“言简意赅”,高度凝炼,蕴涵着丰富的寓意。近几年来,徽标类读图题悄然走进中考试卷,它一般要求诠释徽标的构图设计及含义、概括徽标蕴含信息、评价构图思想等。它有利于考查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及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此题既考查了学生对时事(特别是社会热点)的关注,更主要是考查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可从如下几方面入手解题。第一、宏观把握会徽的外形特点,注意中英文大小写和变体,以及涉及的时间、事物等。第二、说明(介绍)画面要分清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第三、注意由表及里,分析其内涵和寓意,对图标的创意(含义),要联系具体对象作出合理想像。该题可作如下想像:徽标图形的颜色:红色,黄色白色的寓意。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组讨论帖子,说说他们讨论的焦点是什么。(2分)
网友一:现代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我觉得高考不分文理科比较好。
网友二:打破“一考定终身”,对广大考生来说无疑是“福音”。
网友三:理科生不能缺少文化底蕴,文科生也不能缺少理性思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简述中学生如何正确对待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海量问题。
材料一:互联网给人类太多便利、速度与效能,特别是青年人,已经开始过一种前所未有的网络生活。互联网海纳百川的信息存储功能,独特的链接方式,以及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与便利化,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阅读、思考方式,也在改变千百年来形成的印刷文化的阅读思维方式。由此而带来的思维跳跃、碎片化,缺少深度,专注力的丧失等,都是新现象。
材料二:如果记忆完全依赖互联网,依赖百度、谷歌,那记忆就可能沦为技术化,生物记忆变成物理记忆,这对人类的感情、性格、思维的形成、心理等产生负面影响。信息过量,总是来不及过滤、处理,信息流就如同大海波涛一样不断丛集,翻滚,冲击人们,极大地影响着社会心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3分)
学习了“鸟”专题后,班级开展“鸟”专题研究活动。
小题1:班级决定围绕“保护鸟类,建设绿色家园”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请你设计一个栏目(1分)
小题2:大家收集了很多鸟的古诗句,阅读下面的诗歌“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孤  雁 》 【唐】 杜甫),体会诗中大雁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情。(1分)
小题3:活动取得了预期效果,得到校内外认可,大家都说班长能力强,可班长谦虚地说:“我即使是红花,也需要绿叶。”学了“叶”专题后,请你说说班长表达的意思是什么。(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语文实践活动(7分)
小题1:网络学习(2分)
李亮同学利用网络预习长城专题时搜索到一幅对联“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
李亮想知道这幅对联提到的两个有关长城的故事,我的答案是:                        
小题2:放飞梦想(5分)
随着“中国梦”宣传教育不断引向深入,八年级(2)班决定开展一次“放飞梦想”的主题班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①假如你是这次班会的主持人,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段开场白或结束语。(3分)
②假如你们小组的任务是收集有关梦想的资料,请帮小组拟定活动步骤。(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完《斑羚飞渡》,你一定忘不了那些为年轻斑羚做垫脚石而坠入悬崖的老斑羚们,请你给掉下悬崖的老斑羚写几句悼词,200字以内。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