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7分)餐桌上杯盘狼藉,满桌剩饭剩菜,很多人已经对中国式“剩宴”司空见惯。不论是学校食堂还是各类餐馆、饭店,每天产生的餐厨垃圾中不乏好食物,餐饮浪费

综合性学习。(7分)餐桌上杯盘狼藉,满桌剩饭剩菜,很多人已经对中国式“剩宴”司空见惯。不论是学校食堂还是各类餐馆、饭店,每天产生的餐厨垃圾中不乏好食物,餐饮浪费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综合性学习。(7分)
餐桌上杯盘狼藉,满桌剩饭剩菜,很多人已经对中国式“剩宴”司空见惯。不论是学校食堂还是各类餐馆、饭店,每天产生的餐厨垃圾中不乏好食物,餐饮浪费触目惊心、发人深省。有数据显示,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两亿多人一年的口粮。盐龙学校为此举行“节约无小事”的主题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小题1:阅读下面一则消息,试为之拟写一个简明的标题,不超过20个字。(3分)
                  
据路透社报道,近期联合国用“瑕疵”食材举办了一场宴会,招待各国政府部长和官员们,这些食材多为受损的非洲水果和蔬菜。此举意在向人们展示这些被欧洲市场“拒绝”的食物完全可以食用。
这场“别开生面”的宴会发生于为期一周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会议期间,地点位于肯尼亚首都马尼拉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有500人参加。菜品一共有5道,包括烤甜玉米面团包馅卷、黄扁豆以及一种类似意大利提拉米苏的甜点。
这些食材多是被挑剔的欧洲买家拒绝的食物。这些欧洲买家经常在食物收获后取消订单。由于在当地早已供大于求,那些被拒绝的食物往往直接腐烂或被用来喂养牲畜。
(2013年2月25日人民网)
小题2:仔细观察下边这幅漫画,完成下面的题目。

(1)用简洁的语言说明这幅画的内容。
                                               
                                               
                                               
(2)这幅画讽刺了怎样的社会现象?
                                                
                                                
答案

小题1:示例:联合国举办“瑕疵”食材宴会,凸显粮食浪费问题。(3分,答到“联合国举办瑕疵食材宴会招待各国官员”即可得全分)
小题2:①画面上是一名男子的头像,脸部的眼睛、眉毛被缩小变形,嘴部扩大变形占据男子头部二分之一,舌头平铺成一条通道,上面源源不断有鸡肉、蟹、虾以及高档酒品送入口中,在这条舌头通道的上方标注着“公款大吃大喝”的字样,画面下方注有“饕餮”二字。(2分,能说到男子头像、舌头变形、舌头上的食物、文字即可给全分)
②公款请吃,奢靡浪费的现象。(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消息共两段,根据一般规律和内容可知,主要事件的报道在第一段中。根据意思提取出最关键的信息应是“联合国用瑕疵食材举办了一场宴会,招待各国政府部长和官员们”,根据字数的要求再压缩即可。
小题2:题干中的“用简洁的语言说明”表明,要求我们用说明的表达方式。因此,我们除了把画面的内容介绍出来,再现给阅卷教师外,还要运用恰当的方位词语,如上、下、左、右等,另外,最好运用总分式结构说明。
点评:要有语文学习的观念和意识,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除了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常识性知识外,还要多读多写,多思多说,多练,不断提高自己的各项语文能力。
举一反三
【甲】出师表(节选)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乙】晏子患善恶不分
齐侯问于晏子曰:“为政何患?”对曰:“患善恶之不分。”公曰:“何以察之?”对曰:“审择左右,左右善,则百僚各得其所宜,而善恶分。”孔子闻之曰:“此言也信矣!善言进,则不善无由入矣;不善言进,则善无由入矣。”
(《说苑·政理》)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加线词语。(4分)
(1)恢弘志士之气                 (2)宜付有司其刑赏           
(3)为政何患                       (4)此言也           
小题2:下面各项加线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此诚危急存亡秋也 患善恶不分
B.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百僚各得其所宜
C.俱一体   政何患
D.光先帝遗德何察之
小题3: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2)善言进,则不善无由入矣;不善言进,则善无由入矣。
                                        
小题4:甲文诸葛亮希望后主“             ”(限填6个字),与乙文晏子和孔子的话相一致,但又有区别。(2分)
小题5:请引用甲文相关语句,分析乙文为政“善恶不分”会有哪些后果?(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为了打造“书香校园”,某校园开展了“阅读名著,品味经典” 的读书活动,同学们纷纷推荐自己喜欢的名著。请你也来参与吧。(4分)
小题1:下面是某班同学写的有关《论语》的推荐词,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论语》推荐词】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他是散文的典范,文化的经典,智慧的宝库。他用智慧开启了一道道尘封的门,用教诲凝聚了一柄柄锋利的斧;于是,千百年来孔子和《论语》所代表的儒学,在构建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过程中,总是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小题2:请从下列名著中选一部你最喜欢的,(《三国演义》《水浒传》《名人传》《骆驼祥子》)写一则推荐词,向同学们推荐一下吧。(可从作品的内容、主题思想、写作手法、人物形象、语言特点、后世影响、阅读感受等方面来写,要求必须涉及两个方面,采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50字。(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烟草被称为现代社会最可怕的“瘟疫”,这个瘟疫一点点损害着人们的健康。早在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将每年的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呼吁人们远离香烟,健康生活。
小题1:请你也参加到学校的“远离香烟,做健康少年”的活动中来。请你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根据这两则材料的内容概括出吸烟的危害。(4分)
【材料一】
香烟燃烧时所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烟碱、亚硝胺等2000余种有害成分,会损伤正常细胞,可形成癌症。据实验研究表明,一支香烟的烟碱可使一只白鼠致死,20支香烟的烟碱可毒死一头牛。法国国家卫生和医学研究院专家塞弗兰•萨比亚研究证明:“中年烟民的记忆力和推理能力下降与吸烟行为有关。有调查显示,在家中被动吸烟者占67.l%,在工作场所或其它公共场所遭受被动吸烟的占14.44%。被动吸烟者发生心脏疾病的风险提高了25%~30%,发生肺部疾病的风险提高了20%~30%。
【材料二】
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各生理系统、器官都尚未成熟,其对外界环境的有害因素的抵抗力较成人弱,易于吸收毒物。吸烟使青少年易感染致病细菌,导致脑膜炎、毒血症、肺炎和耳病的几率比不吸烟者高4倍多。烟草中的神经毒素尼古丁,主要侵害人的神经系统,损害大脑,使思维变得迟钝。青少年长期吸烟必然会使学习成绩下降。
答:
小题2:下面是这次活动的宣传语,请你任选其中的一句,根据上句的内容、句式、字数,完成下句。(3分)
①拒绝烟草,
②摒弃吸烟陋习,
③远离烟草,拒吸第一支烟; ,
小题3:班委会打算就中学生吸烟心理召开一个辩论会,请你结合《青少年吸烟心理分析》拟定3个辩论的题目。(3分)
青少年吸烟心理分析
审美观的异化:中学生追求 “酷”和“帅”,在有些学生的心目中,发型服装怪异,嘴上叼着香烟才是最“酷”最“帅”的偶像级形象。
从众心理:随着身心的逐渐发育成熟,中学生处处想以成人自居,看到许多长辈吸烟饮酒,便认为“吸烟饮酒是一种成熟的标志”,于是模仿起来。特别是当看到一些自己的同学也有这种行为时便更觉得如果自己不会就很不够成熟,很没有面子。而这种吸烟行为又以几个同学一起聊天时或同学聚会时发生的最多。
好奇心理:看到别人吞云吐雾,怡然自得,有时又觉得叼上一只烟挺好玩的,便亲自体验一回活神仙的滋味。
从他心理:中学生重友情讲义气,朋友都抽烟,若自己不应酬,便觉得掉价,于是在你来我往中就抽上了。
逆反心理:有些学生逆反心理很强,你越是劝阻,他越是跃跃欲试。
寻求解脱:一些学生在学习上和生活中受到挫折,就借饮酒抽烟来寻求解脱,以此来消愁解忧,逃避现实,或满足一时的乐趣、剌激,以获得充实感。
答: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共9分)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③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④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小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2分)
①遂先帝以驱驰 ②以其咎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①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翻译:
②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翻译:
小题3:选段中诸葛亮“报先帝而忠陛下”的原因是什么?(4分)
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4分)
根据情境,按照要求表达。
自从全面启动“阳光体育运动”工程以来,大多数学校积极响应、认真落实。但是面对升学的压力,一些学生因为忙于学业,疏于体育锻炼;同时仍有些学校的体育课存在缩水现象,特别是对毕业班的学生来说,体育课往往只是一种回忆……
假如你有机会代表同学就以上现象,面对面地向校长提出两点建议,你会怎样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