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小题。(16分)【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

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小题。(16分)【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小题。(16分)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高祖(刘邦)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字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①先帝不臣卑鄙(           )
馈饷,不绝粮道(           )
③三臣于草庐之中(           )
百万之军(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划线词意思不同的两组是(      )(3分)
①当世事。        百万军。
②决胜千里之外。  不求闻达诸侯。
③未知二。        以彰咎。
④可计日待也。   有一范增不能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两个句子。(4分)
(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2)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小题4:写出源于选文中的两个成语(1)                 (2)                 (2分)
小题5:甲、乙两文都谈到了用人的问题,你认为诸葛亮和刘邦都强调了什么?你对此有何看法?(3分)
答案

小题1:①因为 ②断绝、阻绝 ③拜访 ④带领,统领(每个1分,共4分)
小题2:C(3分)
小题3:(1)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做法感到痛心遗憾的。(2分)
(2)这就是他被我击败的原因。(2分)
小题4:(2分)计日而待  不求闻达  三顾茅庐  运筹帷幄(任意写出其中2个即可)
小题5:(3分)强调了善于使用人才(亲贤)的巨大作用。(1分)紧扣文章内容谈看法(2分)
如:刘邦论楚亡汉兴,做到用人所长,人尽其才,体现了他得人才得天下的精髓思想。那么今天,我们企业的各级领导则更应学学古人,胜于先贤,要具备爱才之心,识才之智,荐才之德,容才之量。只有这样,我们的企业才能兴旺。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以”是文言文中的多义的虚词,根据语境可译为“因为”。“给”与现代汉语的意思一致,可译为“提供,筹集”。“顾”是古今异义字,在此应译为“拜访”“连”根据语境即可译出来,为“率领,带领”。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小题2:试题分析: “以彰咎”中的“其”是代词,他们的。而“未知二”则不是代词用法。“有一范增不能用”中的“而”表转折,“可计日待也”不是转折,表顺承考点:
点评:考查文言文的虚词,一般有“之”“于”“而”“以”“其”“为”“乃”“焉”等,平时我们要结合例句进行归类积累,熟知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词不离句,理解文言虚词也是这样,把它放到句子里翻译翻译就感知出来了。这样才不至于死记硬背。
小题3: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 “痛恨”“所以”等。“痛恨”是典型的古今异义词,应译为“痛心遗憾”, “所以”也是古今异义词,应译为“的原因”。然后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4:试题分析:从甲文中可行出“计日而待、不求闻达、三顾茅庐”等,从乙文中可得出“运筹帷幄”等。
点评:文言文中的成语也是考查的主要内容之一,不仅要知道出自哪篇中的哪句,还要知道其古今之意,而且能够正确运用。
小题5:试题分析:“用人的问题”是本题的审题点。甲文中有关用人的语句很多,如“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劝后主要重用忠臣贤臣。乙文中的刘邦则把自己与张良、萧何、韩信比较,指出“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指出了善于重用贤臣良将的重要。因此两文都强调了要善于使用人才。
点评:要在审清题的基础上,找到两文中切题的关键语句,并加以比较整合,把共性的内容总结出来。
举一反三
综合性学习。(共5分)
东营市育英中学七年级一班近日开展了一次“发现广告中的语文”主题实践活动。同学们对搜集来的广告词分成了两类:
第一类生动形象,朗朗上口,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如:
1.一毛不拔。(某牙刷广告)2.我的名声是吹出来的。(某电风扇广告)3.顶上功夫(理发店招牌)
第二类窜改成语,混淆视听,如:1.衣衣不舍(某服装店招牌);2.随心所浴(某太阳能广告)。
小题1:你认为第一类中例1、例2句运用了什么语文现象使广告词非常生动?(2分)
小题2:请举出生活中你发现的广告词中有窜改成语现象的两个例子来。(1分)
小题3:取名是一种学问,更是一种艺术,店铺,漫画文集等,如果名字取得好,本身就会产生无穷的魅力。请你给下列店铺选择合适的店名:(2分)
饭店___ 书店____   服装店_____   理发店_____
(A一剪美B百味居C靓丽一身D知不足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母亲以无私的爱养育了并正养育着我们。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在母亲节到来之际,老师建议你为母亲制作一份特殊的礼物——母亲节贺卡。在构思并创作一幅图画后为这幅图画题名,再写一个贺词,表达你的心声。(5分)
图画题名:                     
贺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7分)
下面是某班的一次以“国庆”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小题1:请找出与“庆国庆”对联的上联“昌盛时代,山水腾跃诗画里”最匹配的下联(2分)                                 (     )
A.万民共庆,欢颂祖国万年春
B.大兴年头,人民欢笑歌舞中
C.继往开来,华夏儿女更风流
D.万民共庆,欢颂祖国万年春
小题2:李姐国庆长假期间到外地旅游,碰到哭笑不得的事,请你帮她解围。(2分)
李姐:“同志,你们餐馆的大米稀饭咋这么稀?价格反而比白饭还贵了呢?”
服务员:“俗话说得好,‘物以稀为贵’嘛。”
李姐:                                                    
小题3:下面是国庆期间关于参观故宫的一则消息:
故宫自2012年9月20日起在网上预售门票,决定国庆长假每日限流8万人。10月2日,故宫共接待了12.78万名游客,其中,网上预售门票预售量为13242张。10月3日一天共接待11.96万人。由于游客太多,故宫最终没能坚持一天8万人的限流,没有硬性停止售票,而是采取单向参观,增开应急通道,将午门5扇大门全部打开等措施,力保参观路线基本畅通。
读完以上材料,请就某一点发表你的感想或建议。(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乙】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①深入不
②庶竭驽钝
③高祖之以成帝业
④命一上将荆州之军
小题1: 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②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小题2: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列填空。(4分)
【甲】、【乙】两文俱为经典,而且互为映照。【甲】文中,“先帝临崩寄臣以大事”,“大事”映照的是                     (用【乙】文中的句子回答),【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与【甲】文中                          句相照映。
小题3:诸葛亮是历史上光照千秋的人物,【甲】文和【乙】文选段从哪几个方面表现了诸葛亮的人格光彩?(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5分)
中国的“老玩意儿”既是历史的见证,又是文化的沉淀。为了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学校组织同学们参与以“走近中国的‘老玩意儿’”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某小组同学搜集到的资料。
材料一 中国的年画色彩鲜艳,文化内涵丰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春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在室内门上张贴年画,借此寄托人们对风调雨顺、家室安泰的祈盼。
材料二 中国各地的灯彩花色众多,风格各异:冰灯晶莹剔透,纱灯流光溢彩,宫灯端庄稳重……它们无不具有民间艺术的奇特魅力。灯彩为婚寿吉庆营造了浓厚的喜庆氛围,是中国传统的吉祥象征物。
材料三 剪纸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它题材广泛,造型生动活泼,是中国民间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剪纸往往选择吉祥喜庆、福禄寿诞、五谷丰登等题材,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小题1:请你围绕“中国的‘老玩意儿’得以传承的原因”整理出两条主要信息。(2分)
小题2:活动过程中,同桌小明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对本组的研究内容有较深入的理解,大家推荐他在全班展示学习成果,胆小的他却反复推辞。你鼓励他说:“                               。”小明终于点了点头。(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