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4分)材料一:下面是一份“中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的调查数据。是否有手机手机主要用途上课是否关机每月话费有65%学习需要8%会关机21%30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4分)材料一:下面是一份“中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的调查数据。是否有手机手机主要用途上课是否关机每月话费有65%学习需要8%会关机21%30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4分)
材料一:下面是一份“中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的调查数据。
是否有手机
手机主要用途
上课是否关机
每月话费

65%
学习需要
8%
会关机
21%
30元以下
45%
虚荣心、赶时髦
12%
不关机
54%
30~50元
47%

35%
娱乐消遣
65%
偶尔关机
25%
50~100元
5%
方便与父母联系
15%
 
 
100元以上
3%
材料二:学生购买手机的资金全部直接或间接来自于父母,另外,还有每月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的话费也需要家长掏腰包。以一年计算,家长花在孩子手机上的费用至少要500元。
材料三:手机是贵重物品,在校园内容易引发偷盗现象。在校外,学生手拿手机招摇过市,也常成为一些犯罪分子欺骗和抢劫的对象。
小题1:从上述材料中,你得出什么结论。
小题2:对学校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校园的做法,谈谈你所持的态度及理由。
答案

小题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学生拥有手机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多数学生并未把手机当作是一种方便学习、生活的工具,而是当做消遣娱乐的工具;中学生在课室使用手机影响课堂教学秩序;中学生使用手机常常影响校园治安,引发青少年犯罪。
小题1:略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读表的能力。读表时必须读清图标上的每一处信息,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即可。
小题1:本题是一道开放题。针对“中学生使用手机这一问题”表明自己的态度,说出相应的理由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两则有关“为什么中国当代没有文学大师”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材料一:成就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的因素很多,但是,起决定作用的首要条件必然是作者的思想高度。所谓思想高度,即作家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瞩望并洞悉未来的思想穿透力。我们许多作家,包括一些名气很大的作家,似乎对历史、哲学和人类思想史等学科都没有太大的兴趣,就更别说去认真地钻研了,于是,他们的思想资源就显得极为贫乏。

材料二:文化的积累离不开阅读,而中国当代作家恰恰在这个领域显得非常贫弱。普遍读书偏少、偏窄、偏随意,既不博,也不专,更不精,没有几个作家可以通读外语原著,有些人甚至连拉丁文的26个字母都认不全(当年的鲁迅、钱钟书都可是精通好几个国家语言的),能够不借助工具书就可以顺利读懂古文的作家已如凤毛麟角。既如是,你又怎么能够让他们从域外文化中最大限度地汲取有益有用的营养同时准确把握和继承我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呢?
小题1:根据上述两则材料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列出中国当代没有文学大师的主要原因。 (2分)
小题2:当前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堪忧,有患“拒绝阅读症”的倾向,这严重制约了语文素养提高。请你把阅读方面好的做法和收获简要写出,与患“拒绝阅读症”的同学分享。(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们现在已经成为中学生,很多同学已经有了自己的小金库了,你是如何支配你的金钱的呢?通过本班同学2011年10月的生活开支情况调查,整理后列出下面表格。(5
分)
项目
买资料
订刊
零食
娱乐
送礼
30元以下
65%
25%
5%
5%

30—60元
50%
15%
20%
10%
5%
60---100元
35%
10%
25%
15%
15%
100元以上
20%
5%
35%
30%
20%

小题1:阅读表格后,你得出了怎样的结论?(3分)
小题2:每年春节我们都会得到长辈们给的压岁钱,今年春节,接过爸爸妈妈给的压岁钱时,我会这样说: (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4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诸葛亮《出师表》)
【乙】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注释:①[永安]即白帝城。②[敢]谦词。有冒昧的意思。③[股肱]比喻辅佐之臣。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2分)
(1)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2)若嗣子可      辅:                   
小题2:指出与“咨臣以当世之事”中“以”字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2分)
A.先帝不以臣卑鄙B.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C.以伤先帝之明D.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小题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小题4:诸葛亮为什么在【甲】文中追述自身经历并追忆【乙】文中提到的“白帝托孤”一事呢?(3分)
小题5:你从【甲】【乙】两段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怎样一个人?(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母亲节,是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这个节日最早出现在古希腊,而现代的母亲节是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起源于美国:母亲们在这一天通常会收到礼物.康乃馨被视为献给母亲的花,而中国的母亲花是萱草花,又叫忘忧草。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中国南方的广州等一些城市开始举办母亲节的庆祝活动.母亲节逐渐被中国内地的民众所接受。在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中国人和全世界其他国家的人们一道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达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感谢。
材料三:据调查:某学校学生中知道自己,明星,好友,母亲生日的人,比例依次为100%,58%, 37%,7%。
小题1:阅读材料一,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中国的母亲花为什么选择“忘忧草”?(2分)
小题2:在母亲节到来之际,请你向班内同学提出一项活动倡议。(2分)
小题3:假如由你来担任此次“母亲节”主题班会的主持人,请先根据给出的首句,仿写两个句子,然后再写几句话,与前面内容保持连贯、完整,作为本次活动的结束语c(3分)
母爱是一首诗,悠长而温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小题。(共11分)
(一)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讳、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议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比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选自《出师表》
(二)魏公叔痤(cuo)病,惠王往问之。曰:“公叔病,即不可讳①,将奈社稷何?”公叔痤对“痤有御庶子公孙鞅②,愿王以国事听之也。为弗能听,勿使出竟③。”王弗应,出而谓左右曰:“岂不悲哉!以公叔之贤,而谓寡人必以国事听鞅,不亦悖④乎!”
公叔痤死,公叔鞅闻之,已葬,西之秦,孝公受而用之。秦果日以强,魏日以削。
·   选自《战国策·魏策一)
注释:①即不可讳:万一发生什么不幸。②御庶子公孙鞅:御庶子,官职;公孙鞅:即商鞅变法商鞅。③竟:通“境”,边境。④悖:荒谬,糊涂。
小题1:解释下面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是以先帝简拔以陛下   遗:      
(2)未尝不叹息痛于桓、灵也   恨: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小题3:文段(一)中诸葛亮分别推荐了文臣和武将,从文段看,他推荐文臣的标准偏向于“德”能表明这一点的词句是“         ”;推荐武将则是     ,能表明这个标准的语句是“                   ”。(3分)
小题4:结合文段(一)和文段(二),简要从正反两方面分析说明“贤臣”在国家治理上的作用。(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