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正在设计会标,欲请擅长书法的张艺同学帮忙书写标语,该怎么说?(2分)

你正在设计会标,欲请擅长书法的张艺同学帮忙书写标语,该怎么说?(2分)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你正在设计会标,欲请擅长书法的张艺同学帮忙书写标语,该怎么说?(2分)
答案
示例:张艺,我正设计会标,请你这个书法高材生为我书写会标,(1分)可以吗?(1分)
解析
语言交际一般要有称呼,语气要委婉,用语要简明得体。设计合理即可。
举一反三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命脉。面对当前土地荒芜、耕地被占的现实,我们不得不呼吁:请珍惜土地!故而你班开展“脚踏一方土”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
小题1:题写活动标语:请为活动的开展写一鲜明的主题标语。(2分)                                                                          
小题2:策划板报宣传:为了活动开展的深入,请办一期板报。请根据已设计的栏目,再补充两个。
栏目一:介绍土地改革;栏目二:讲述土地故事;栏目三:       ;栏目四:       。(2分)
小题3:进行材料探究:阅读下列材料,请探究出一个深刻的结论。(2分)
材料一:日夜兼程、疲饿交加的重耳,向田间一位耕作的老农乞讨食物,老农捧起一把泥土递给他,一言不发。重耳正要发怒,却被随从劝阻,并耳语了几句。重耳突然跪倒在地,叩头感谢上苍,然后郑重地捧起一把土,放到车上,继续逃亡……
材料二: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夜夜我听见马蹄奔驰的声音,草原的儿子在黎明的天边呼唤。这时我起来,找寻天空中北方的大熊,在它金色的光芒之下,乃是我的家乡。我向那边注视着,注视着,直到天边破晓。我永不能忘记,因为我答应过她,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
小题4:提出主张建议:每当看到荒芜的耕地,我心痛;每当看到耕地被蚕食,我心痛。请根据耕地面临的危机,向政府官员提出合理化建议。(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洛克菲勒是美国的亿万富翁,但是他的孩子在花完了父母给的零用钱后又觉得不够时,父母会鼓励孩子自己挣钱。星期天,孩子们便忙着为家里拔草、打扫花园或为家人擦皮鞋:一双鞋5美分,一双长靴10美分。孩子经常从父母那里听到的口号是:“要花钱,自己挣!”对这种“父母给做家务的孩子付报酬”的家教方式你赞同吗?说说你的认识和理由。(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综合学习及探究。(13分)
“红楼选秀”节目刮起了一场“红楼风”,街头巷尾,俱谈《红楼梦》。你也参与一下吧。
小题1:《红楼梦》原名什么?作者是谁?是哪个朝代的?(3分)
作品原名:    作者:      朝代:    
小题2:下面是原著中林黛玉、薛宝钗创作的诗词,依据你对人物的了解,请分别指出诗的作者。(2分)
材料一《咏白海棠》: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材料二《临江仙》: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材料一作者:______________材料二作者:______________
小题3:《红楼梦》问世后,被改编成戏曲、电视剧、电影、连环画等多种艺术形式,还形成“红学”。就你的了解,你认为《红楼梦》如此经久不衰、受人喜欢的原因是什么?至少谈两点。(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班级开展“黄河之旅”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7—9题。
小题1:【古之黄河】面对黄河,唐朝大诗人李白曾吟咏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请再写出一组与黄河有关的古诗句(含上下句)
小题2:【近之黄河】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读后说说你对这两则材料中的“黄
河”的理解。
材料一  1948年,解放战争胜利前夕,***主席面对汹涌澎湃的黄河,无限感慨地对身边的卫士们说道:“谁如果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
材料二 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在他的《黄河颂》一诗中写道:“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理解:
小题3:【今之黄河】2011年3月 12日,地处黄河入海口的利津县近千名机关干部来到黄河大堤,植树种草,绿化大堤。为号召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这一活动,请你拟写一则宣传语。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5分)
阅读表格,按要求回答问题。
表一:人均耕地
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
4.20亩
1.35亩
表二:中国人均耕地
1949年
目前
3亩
1.35亩
从表一中得出的结论是:                                                    
从表二中得出的结论是:                                                    
你的建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