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翔(化名)和时下很多年轻人一样,喜欢玩微信,经常用微信“摇一摇”等功能结识新朋友。没想到,这一“摇”,竟“摇”走了自己172万元的巨款。要防止不法之徒把“微信

晓翔(化名)和时下很多年轻人一样,喜欢玩微信,经常用微信“摇一摇”等功能结识新朋友。没想到,这一“摇”,竟“摇”走了自己172万元的巨款。要防止不法之徒把“微信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晓翔(化名)和时下很多年轻人一样,喜欢玩微信,经常用微信“摇一摇”等功能结识新朋友。没想到,这一“摇”,竟“摇”走了自己172万元的巨款。要防止不法之徒把“微信”变成“危信”,我们应该
A.做好个人信息管理,防止个人信息不当曝光
B.在与微信好友聊天时,不提及帐号、密码等敏感信息
C.在个人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时,及时报警     
D.拒绝微信

答案
ABC
解析

试题分析:题文中不法之徒把“微信”变成“危信”,告诉我们要加强自我保护,维护自我权益。所以ABC的做法都是维护自我合法权益的做法。D做法不可取,是不正确的。所以答案选ABC。
举一反三
(8分)【打击网络“大谣”】
阅读下边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边漫画说明我国实施了哪一治国方略?(2分)
(2)网络谣言的滋生、扩散和传播有哪些危害?(3分)
(3)面对网络谣言,我们中学生应怎么做?(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边的漫画《责备》告诉我们
A.要想有好的学习成绩,就必须远离电脑与网络
B.中学生上网有害无益,只会使学习成绩下降
C.青少年沉溺于网络,不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
D.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弊和利一样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以下是两位同学的对白。甲:“哥们抽根烟”-----乙:“真有味”     甲:“哥们嗑粒药”---------乙:“真过瘾” 甲:“哥们一起干”-----乙:“真刺激”     甲:“哥们一起坐牢了“-----乙:“真后悔”
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两位同学的故事警示我们
A.违法就是犯罪,我们要学会防微杜渐B.一切吸毒行为都是犯罪行为
C.不良行为如不加以控制会发展成违法犯罪D.受人唆使犯罪,不要承担法律责任
小题2:面对“好友”的“盛情”和毒品的诱惑,正确的做法是
A.接受好意,和朋友有福同享有难同当B.婉言谢绝,只要保证自己不参与就行
C.当众斥责,并对他们实施处罚D.珍爱生命,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吸烟是人类健康的第一***手,全世界每年因吸烟死亡达250万人之多。某校九年级(1)班成立“还清新环境”课题组,开展探究活动。请你结合下列活动中的几个片断,运用
《思想品德》的道理参与探究。
【片段1】课题组通过网络查阅到:1月29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禁止在中小学幼儿园内吸烟”、“建立禁烟工作长效机制”等一系列要求。
(1)教育部颁布校园“禁烟令”主要依据有哪些?(4分)
【片段2】《控烟条例》开始执法处罚的第一天,课题组成员随执法人员和记者来到某小商品市场。一男子吸烟被执法人员处以罚款50元的行政处罚。该男子非常介意被拍照曝光,见记者不讲情面,抢夺记者的摄像机。
(2)说明材料中执法人员和记者行为的正当性。(4分)
【片段3】课题组通过调查了解到:12.83%的学生觉得吸烟比较“酷”;某市城管负责人表示,尽管《控烟条例》规定:销售者应当在“世界无烟日”停止售烟一天”,但条例中并没相应罚则;23.2%的人知晓吸烟会导致中风、心脏病和肺癌;很多市民表示对吸烟者“敢怒不敢言”。
(3)根据上述材料,请你为打造无烟清新环境提几条合理化建议。(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漫画中这些霸气十足的“小混混”的行为如果不加以纠正,发展下去最大的可能是 
A.被判处死刑B.成为同学们的“保护伞”
C.成为同学们最好的朋友D.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